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綜合

音響發燒入門ABC之二——三大件的問題

  • 由 耳機俱樂部小白 發表于 綜合
  • 2021-12-24
簡介有一種產品叫“解碼耳放”,最近非常流行,也屬於“音源和耳放融合”的例項,大致的使用方式就是:前面接一臺電腦(也可以接CD機或隨身裝置),然後插上耳機就能獲得不錯音質

奧斯本茲t50和t70什麼區別

音響發燒友一入門就會遭遇“三大件”的概念。這個“三大件”絕對是ABC。音源、放大器、終端播放裝置。終端播放裝置不外乎喇叭或耳機。放大器,推喇叭的是“功放”或者就叫“放大器”,推耳機的是“耳機放大器”“耳放”或者叫“耳擴”。至於“音源”,是變化形式最多的,以下清單上的裝置都可以是音源:手機、電腦(平板、筆記本、臺機)、電腦獨立音效卡、各類解碼器(DAC)、CD機、各類隨身播放器、黑膠LP唱盤、磁帶播放機。

喇叭系統中的放大器環節,在高檔系統裡,往往還分為前級放大器(Pre-amp)和後級放大器(Power Amp)這兩個獨立環節。前級放大器負責輸入選擇切換(如果主人有幾個音源)、音量控制,後級放大器是個純出力氣的傢伙,除了電源開關之外,幾乎沒有什麼功能按鍵。分出前級和後級的好處是遮蔽了兩部分電路間的干擾,可以做到更高的聲音品質。在hi-fi裡有一個普遍原則——把某個環節獨立出來,裝入一個獨立的機箱,由獨立的變壓器供電,往往能取得更佳的品質——高檔系統中的放大器分為前級和後級就是因為這個原則在起作用。中低檔系統中的放大器環節往往就是一臺機器,有時也稱之為“合併放大器”,英文叫Integrated Amp。合併放大器也有高檔的,賣到幾萬元,聲音也能很好,功率也能較大。嫌機器太多麻煩的人,通常會選擇合併放大器,因為和前級+後級的方案相比,少用一根電源線、少用一對訊號線(連線前級和後級的),器材少一件。

音響發燒入門ABC之二——三大件的問題

耳機放大器全部都是合併式的,沒有再細分出前級耳放、後級耳放的。這是因為耳機放大器的輸出功率都很小,一般就幾百毫瓦到1-2瓦——99%的耳機就只需要這些功率——線路也大多很簡單,沒有必要再把功率放大部分獨立出來了。

一套音響系統一般有“三大件”,這就象交響曲一般有四個樂章。但是並不都是四個樂章的,貝多芬的“田園交響曲”有5個樂章,西貝柳斯的第7交響曲從頭貫穿到尾是一個連續演奏的長樂章,這些都是“變種”。音響系統也是這樣,存在變種形式,所以我這裡先說說常見的變種。

一個主要的變種方式是,音源和放大器,或者放大器和喇叭,融合於一體了。

如果三個都融合於一體了,其實也很常見的。。。膝上型電腦其實就是啊,手機也是啊。開啟膝上型電腦的揚聲器、手機的揚聲器聽音樂,就得到了“三位一體”。當然那效果。。。。現實中並不存在音質太好的“三件合一機”。

音源和耳放融合為一體,非常多見。如果音源上帶有耳機輸出口,那就是音源和耳放結合了,可以直推耳機。隨身播放器、音樂手機,100%都會有耳機口,天生就是一個音源+耳放的合體。現在帶耳機輸出口的解碼器(DAC)也在逐漸增多。為什麼?因為用耳機聽音的人很多,一臺CD音源或解碼器如果帶了耳機口,就可以很方便地插耳機聆聽,是一個十分實用的功能。有一種產品叫“解碼耳放”,最近非常流行,也屬於“音源和耳放融合”的例項,大致的使用方式就是:前面接一臺電腦(也可以接CD機或隨身裝置),然後插上耳機就能獲得不錯音質。

所謂“解碼耳放”和“帶耳機口的解碼器”有什麼分別嗎?我覺得有一個細微的差別:如果是叫“解碼耳放”,耳放部分一般是經過認真設計的,有一定的驅動力和素質,而“帶耳機口的解碼器”很可能只是添加了一個附加功能,耳機口裡面只是簡單的一片運放,只求能響。當然也不能一概而論,有些解碼器沒有自稱“解碼耳放”,但實際上耳機口也做得不錯。到底一個音源裝置的耳機口做得如何?只看引數或廠家宣傳又是沒用的,只有靠實際試聽,用不同檔次的代表性耳機去測試。

音響發燒入門ABC之二——三大件的問題

耳機發燒友經常談論“直推”的問題,就是指用這種帶耳機口的音源裝置來推耳機,而不用獨立的耳放。近年來一個普遍的趨勢是,耳機廠商們把耳機設計得越來越好推,靈敏度越來越高。除了各廠家的無法妥協、體現品牌形象的頂級耳機型號外,越來越多的耳機——我是說頭戴式耳機——靈敏度高到足以用iPhone、iPad、三星手機等主流的智慧手機和平板電腦來驅動。就拿2014年新冒出來的一些重要耳機為例,Oppo PM1這副平板振膜的耳機,居然靈敏度高達102分貝,能直插iPhone聆聽了。之前這是不可想象的事情。美國Grado的耳機進行了一次全面改版,加了e字尾,其中經典型號RS1變成了RS1e,靈敏度大大提高,也變身為能直插iPhone欣賞的耳機! 森海的木饅頭、HD598、拜亞的T50P、T70P、T5P、鐵三角的ES系列,等等,還有那些喇叭廠家做的耳機,KEF、B&W、Focal之類,都是典型的檔次較高、容易驅動的耳機。

說穿了就是,當今時代,一副耳機能否直插在iPhone、iPad、主流智慧手機和平板電腦上欣賞音樂,出一個過得去的聲音,是一個“生命線”。過了這條線,那麼前途光明,因為有幾億的潛在使用者等著,可能會考慮買你的耳機,如果沒過線,手機推不動,平板推不動,那幾乎就是自絕於人民了。當然自絕於人民的耳機還是有活路的,就是在“發燒友”的圈子裡去混。發燒友是唯一一個願意花錢購買獨立耳機放大器的稀有物種。耳機難推不要緊,只要聲音有特色,能吸引發燒友,發燒友自會買耳放來伺候。但這個市場規模就太小了,是不可能跑量的。所以假如廠家追求的是跑量,那不論上天入地,一定要把耳機搞得好推,能在手機和平板電腦上出效果。

這裡我們要注意一個問題,把耳機的靈敏度提高,使之儘量好推,是要付出一些代價的。舉一個也許不太恰當的例子,大嗓門並不都能成為歌唱家。歌唱是一門藝術,極其講究控制,而天生大嗓門只是高分貝而已,往往不知控制為何物。很多高靈敏度、一推就響的耳機,“潛力”並不大。這裡解釋一下什麼叫“潛力”——潛力就是指,一對喇叭,或一副耳機,在最好的搭配條件下,能達到多好的表現。如果一副耳機,插在普通裝置上聽,然後插在高檔的音源+高階的耳機放大器上聽,出來的效果相差不大,那麼可以說這副耳機的潛力是不大的,如果一副耳機插在普通裝置上聽,和插在高檔的音源+高階的耳放上聽,出來的效果有天壤之別,一個天一個地,那麼可以認為耳機是有潛力的。有潛力的耳機,往往內在素質是很強的,只是依賴於前端、依賴於驅動而已。不給它好的音源、好的耳放,它無法出好的聲音。

此類耳機裡,最有名氣、也最經常被誤用的,也許是森海塞爾的旗艦HD800。很多初燒買了這副耳機,然後發現它手機推不動、平板推不響、插在電腦上聽,聲音無亮點。怪誰呢?只能怪沒有伺候好這副頂級耳機。象HD800這種萬元級定位於旗艦的耳機,至少需要萬元級別的音源、萬元級別的耳放,才能使它發出“正常合理的聲音”。如果買回來一直插手機、插電腦、插隨身聽,那永遠聽不到它正常的聲音。初燒最容易做的一件事情就是覺得耳機是最重要的,然後頂級耳機咬咬牙買得起,就買了,之後才發覺頂級耳機根本不是他的裝置能推出效果的。除了森海HD800外,Grado旗艦PS1000、拜亞動力旗艦T1、Hifiman HE6和HE560等都是這樣的耳機。

一個大致的普遍現象是,那些被設計得十分好推、在iPhone上也能出不錯效果的耳機,往往潛力不大,潛在的素質並不高。不過無所謂,如果用它就是用在iPhone上,那不用擔心它的潛力不大——反正你也用不到它的“潛力”。經常有燒友詢問這樣的問題:我給iPhone配耳機或耳塞,該怎麼選?我覺得,給iPhone之類配耳機,如果不考慮造型時尚的因素,只考慮聲音,那麼從600元的經典入門發燒耳機Grado SR60到八千多元的Oppo PM1平板耳機,都可以去選。我前面點過名字的那些易推的耳機,都可以選。但要考慮一個因素:你永遠只在iPhone上聽耳機,還是家裡另有好的臺式系統?象Oppo PM1和天龍D7100等貴价的高檔耳機,耳機線設計為可以插拔式的,而且包裝裡都附帶了2根不同的耳機線,一根粗而長、6。5毫米大插頭,另外一根細而短,3。5毫米小插頭。用iPhone聽的時候,給耳機換上3。5插頭短線,用臺式系統來聽的時候,給耳機換上6。5插頭的粗線。這個設計和想法都是不錯的——買一副耳機,上得廳堂、入得廚房,何樂而不為?象這種耳機可以說是“兩棲”的,也就是說不必專門為iPhone去買一副廉價耳機了,有一副高檔耳機,家裡認真發燒也可以,出門插在iPhone上也能聽,豈不是不錯?

總結一下就是,1)如果耳機永遠只在iPhone上聽,那麼Grado SR60、鐵三角500-1000元的耳機(如ES500或ES700),這些幾百塊、不超千元的耳機,足夠,沒必要再浪費了。如果是選擇耳塞的話,一樣,我認為找一副幾百塊的耳塞,可以了。有些土豪找一千多、2千的耳塞,Ok,也可以。2)如果主人家裡有正兒八經的臺式耳機系統,什麼中高檔音源、耳放,都有,但不希望搞出很多耳機來,希望一副耳機家裡能用、iPhone也能用,那麼可以考慮Denon D7100、Oppo PM1、拜亞動力T5P、Grado RS1e那樣的高階貨色。這些耳機本身素質很好,而且難得的是也足夠易推,可以插在iPhone上欣賞。3)有一些可以說專門為了iPhone之類裝置而設計聲音的耳機產品,我個人建議謹慎對待。這些耳機有什麼特點?就是根據iPhone之類消費數碼音源而作了“美化”,把聲音搞得比較厚、柔、音色偏暖、解析不高,以便插在智慧手機、平板電腦上能出一個容易接受甚至比較好聽的效果。這類“專門調教”的耳機,如果是插在中性的、有一定素質的耳機系統前端上,可能聲音就暴露出問題了,也不好聽了。這類耳機如果賣得太貴的話就不值了。

扯開去說幾句關於蘋果的事情。蘋果確實是在不斷進取的。iPhone 5S手機,其音質和拍攝畫質,都明顯地超越了前代,達到了一個不錯的水準。雖然其音質還不及iPod Classic(簡稱IPC),但也相差不遠了。我個人把iPhone 5S作為一個標杆。這個標杆有一個很實用的具體意義——假如一臺定義為“高音質發燒級隨身播放器”的產品,音質不能明顯地超越5S,那我就認為是不成功的。換言之,如果一臺隨身播放器被廠家作為“發燒級高音質產品”來宣傳,它就必須明顯可聞地超越5S。否則就沒有存在必要了,我會推薦大家買5S,又是智慧手機、又能聽音樂,音質還過得去,何必買什麼“發燒隨身聽”?騙錢的嘛。最近幾年隨著Hifiman 801、七彩虹C4等所謂“國磚”(國產高音質隨身聽)的成功,出現了一大批大小國磚和“韓磚”(韓國設計製造的隨身播放器),以及日本索尼的ZX1、D100等產品,都以高音質為號召力,盯住發燒友的錢包。我曾經在耳機俱樂部論壇開過一個超級長帖,談論這些“磚”,有興趣的可以去看看。 http://www。headphoneclub。com/thread-151258-1-1。html

下面再說說一類很常見的“音源”——電腦上的耳機口。特別是膝上型電腦,幾乎個個都有耳機口。把耳機插在上面聽,裡面的音源其實是電腦的“整合音效卡”或者叫“板載音效卡”,其素質一般都很平庸,絲毫不“發燒”,耳放當然也不會好。不過電腦的耳機口,有些貌似推力很大,表現為耳機插進去,音量開到一半,耳機裡的聲音已經震天響了。很多還不懂辨別聲音品質的初燒會覺得這樣就是“耳機口推力很大”。其實不是的。你試試插一副稍微好些的耳機去聽,十有八九會出現聲音轟頭的現象,聽個10分鐘就頭暈腦脹了。其實這個叫什麼呢?叫失真大、控制力差。好的耳放則是反過來的,失真小、控制力好。主觀上覺得聲音轟頭、聽不久就頭暈甚至頭痛,這一般是失真大造成的。失真是一些不和諧的、惱人的諧波成分,哪怕比重只有1%,甚至小於1%,已經夠受了。“控制力差”表現在哪裡?最明顯的就是低頻沉重、渾濁,象大象跳舞一樣,轟隆隆的,記住這絕不是低頻好、低頻強,而是低頻控制力差的表現。低頻控制力差的實質還是耳放的輸出功率不足,控制不住耳機的振膜。打個很簡單的比方:一個小孩子玩一把沉重的大刀,他力氣不夠,肯定控制不好刀的運動及其慣性,結果就是刀是失控的;一個力士玩這把刀,力氣足夠控制刀的運動,結果就能做到收放自如,完全掌控。當我們聽到轟隆隆很沉重的低頻時,覺得低頻轟頭時,意味著耳機振膜其實已經是“失控”的,也就是前面的耳放根本抓不住它。當我們聽到很深沉、很迅捷、很結實的低頻,收放自如、來去如風的低頻時,說明耳放能控制好耳機的振膜。真正優質的低頻是不會轟頭的。很可惜的是,就我的經驗來說,大多數電腦的耳機口,都輸出功率薄弱、控制力差、失真明顯,所以出來的聲音髒、亂、轟頭,是很常見的現象。現在絕大多數電腦的整合音效卡,也素質平平,沒什麼可誇的。這樣的音源、這樣的耳放線路,導致的結果就是膝上型電腦直插耳機,效果悲催是大機率事件。一般而言,其效果還不如iPhone 5S這種手機。手機至少聲音能做到比較“乾淨”,而電腦直推出來的效果,連“乾淨”兩字也很難做到。

所以,假如以膝上型電腦為“音源”,一般的建議是搞一個USB解碼耳放,也就是透過USB線接到一個外接的解碼耳放,用外接的素質較好的解碼器和耳放來取代悲催的內建音效卡。“USB解碼耳放”現在可以選擇的也不少,有些無需插電,直接利用電腦USB口能輸出的那5V直流電來供電,當然這個方案下解碼耳放的推力會有侷限性,有些則大一些,外插220V電,可以獲得更大的推力,素質也一般更強。我曾經介紹過不少這類產品,從USB口取電的,有Graham Slee Bitzie、Centrance DACPort、M2Tech DAC、Meridian Explorer、艾詩MDAC Mini等,插220V電的,有谷津U1、U2、HA2、艾詩MDAC2A、MDAC5A、高登GD-01、Orava UA01等等。這類產品的發達,足以表明這個需求是比較高的。確實,如果還算得上是個發燒友的話,以膝上型電腦為音源,基本都採用了這一方案。

還有一句話,是我記得很多次說給初燒聽過的,這裡複述一下:膝上型電腦為音源,純耳放是沒有用的。經常有不懂的人來選擇純耳放,結果問下來是給膝上型電腦配的。他們以為電腦+耳放+耳機就可以了,沒有想過電腦的整合音效卡素質不好,是個不發燒的音源,而且膝上型電腦通常連模擬輸出都沒有,只有耳機口,而從耳機口是不能接出訊號到耳放的。這個“不能”不是說不會出聲音,而是說音質不可能好。因此,對於沒有模擬輸出口的膝上型電腦來說,耳放根本派不上用場。即便是有模擬輸出口的臺式電腦音效卡,由於整合音效卡本身素質的侷限,仍不可能組建出一套好的耳機系統來。

音響三大件搭配的要旨是,三個環節的素質、檔次,最好協調,沒有明顯的短板。耳放和耳機不管有多好,如果音源差,那就不可能出好的聲音。

特別是對於耳機系統來說,我以前提過一個傻瓜式的原則: 在一個配置合理的耳機系統中,音源應該最貴,耳放其次,耳機最便宜。至少來說,1)音源不要比耳放便宜很多,至少是和耳放差不多級別、差不多價格的;2)耳放不要比耳機便宜很多,至少是和耳機差不多價格的。

如果對這個問題想了解更多,請參考此文:http://blog。sina。com。cn/s/blog_4e2a04300102e7qe。html

我以前寫過的另外一篇科普文章“電腦作為Hi-Fi系統的音源”也可以參考看下:http://blog。sina。com。cn/s/blog_4e2a04300100iluu。html

下面我說說音響三大件結構的另外一種變種形式——放大器和喇叭結合為一體了。這就是所謂的“有源音箱”。注意有個別的耳機內建了耳放線路,也算一種特殊形式,但由於此類耳機極其稀少,尚未形成氣候,所以只提、不深入舉例了。有源音箱卻不是稀少的個例,而是一種已經發展了幾十年、高度成熟的產品門類。雖然有源音箱的品牌、選擇範圍,和hi-fi喇叭相比,還是少得多的,但還是可以數出一些發燒友關注的經典產品——德國B&M/KS Digital、芬蘭Genelec、德國Dynaudio Acoustics、德國Adam、法國Focal,這些都是圈內的名牌。國內現在也有幾家廠家在搞,比如聲薈、聲擎(Audio Engine)。

音響發燒入門ABC之二——三大件的問題

很多有源音箱採用了內建D類功放的做法。D類功放容易實現小型化、模組化,而且效率高、輸出功率大,所以非常適合有源音箱。但一些高檔的有源音箱卻依然採用了傳統的AB類功放、分立元件的做法。當然這就是高階產品的做法了。有源音箱在結構上經常採用電子分頻的做法,內建了幾路放大器,分別驅動幾個喇叭單元,而不是透過分頻器,這樣的工作效率其實是更高的。從負面因素說,喇叭單元在放音時必然產生的振動,會對放大器電路造成不利影響;我個人的實際使用經驗是,有源音箱可以做到聲音很好,但聲音風格上往往偏向專業監聽味,音色比較直白,而且質感往往不夠細膩(和同價位的優秀hi-fi音箱相比)。有源音箱這一產品原本在專業上使用很多,比如錄音監聽或廣播監聽,圖的是方便,從調音臺直接接到一對喇叭就可以了。有意思的是近年來發燒友群體中開始使用有源音箱的人在增加。為什麼?主要也是圖它的方便。電腦出來,或者電腦+解碼器出來,直接到一對有源喇叭就可以聽音了,整個系統非常簡潔。電腦+解碼器+有源喇叭,可以組成最簡潔的桌面音響系統(Desktop Hi-Fi)。如果解碼器上有耳機口,那麼耳機聽音的需求也解決了。

有源喇叭近年來出現的一個新趨勢是無線傳輸訊號,也就是說音源到有源喇叭的訊號傳輸,不用傳統的訊號線,而採用wi-fi、藍芽、2。4GHz等無線方式。這樣做的好處是喇叭的擺位更加自由,可以遠離音源(只要靠近電源插座即可),而且便於佈置“多房間系統”(Multi-room System)。什麼是多房間系統呢?就是一套有很多房間的大型公寓或別墅裡,有一個音樂中心,然後每間房間都有一對喇叭。主人不管是在臥室、書房、客廳、廚房,都可以方便地欣賞音樂。多房間系統要靠傳統的方式佈線,非常難,音樂中心要布出很多條訊號線來到不同的房間,而依靠無線傳輸,就可以方便地佈置了。在別墅很多的國外,這種無線傳輸的有源喇叭,肯定是有市場的。

音響發燒入門ABC之二——三大件的問題

前面說了三大件結構的兩種最常見變化形式。再回到常規的三大件結構,我前面已經提過的那個“協調原則”是最重要的。三個環節檔次協調、素質相當、風格協調,往往是最好的。不需要有哪個環節鶴立雞群,也不要有一個明顯的短板。耳機系統的三個環節我前面提了一個“傻瓜式原則”,那麼喇叭系統呢?其實更復雜一些,爭議也更多,難以用一個傻瓜式的公式來概括。特別是放大器環節的投入問題,爭議很多。有一些資深燒友是主張放大器應該最貴的,堅持要用貴於喇叭、甚至幾倍於喇叭的放大器,認為這樣才能充分駕馭喇叭,發揮出喇叭的全部“潛力”。另有一些發燒友認為喇叭和放大器同樣重要,大致一比一就行,沒必要在放大器上投入過重。這個問題,我以前也在一些文章裡提及過,我認為放大器環節的投入,除了喇叭本身的特性之外,還受幾個因素的影響:房間大小、主要聽音型別、主人的聽音口味。聽音空間越大、越是喜歡聽大動態、大編制、大音壓的音樂,那麼放大器環節越是需要投入。如果聽音空間不大,主人主要聽中小編制的音樂,不注重大動態和大音壓,那麼放大器環節可以不必投入過多。因地制宜、實用為上,不必浪費奢侈或追求極致。當然這只是我個人的看法,反映的是我的性格。

我稍微扯開去一點。我發覺西方的發燒友,往往更注重“實用”,並不怎麼追求“把喇叭的潛力都榨出來”,只要搭配出的效果能滿足聽音需求,就Ok了,倒是在國內,不少資深發燒友確實很注重“榨潛力”,動輒建議給喇叭配幾倍價位的放大器,否則就認為“沒推好”。我認為這兩種思路,體現的還是不同的世界觀,是一個“三觀”的問題。我也許世界觀比較西化,更認同西方人的實用觀。如我前面所說,假如聽音空間不是特別大(國內土豪比較不多)、主要聽的音樂不是大編制、大動態,那麼完全可以在放大器環節上講一點實用、實際,而不必太在意“潛力榨出了多少”。

傳統上玩喇叭系統的發燒友,主流是用CD機作為音源的,包括CD轉盤+解碼器的組合。但近五六年來,很明顯CD機的用家是越來越少了,大部分新燒都採用了電腦+解碼器,或者新式的流媒體播放器作為音源。我在2008年就意識到CD機日暮黃昏了,寫了這麼一篇文字:http://blog。sina。com。cn/s/blog_4e2a043001009chf。html 現在2014年了,我自己賣hi-fi器材的,我很深切地感受到,現在還買CD機、CD轉盤的,很少了,而且基本都是家裡很多藏碟的老燒。新燒一般沒有多少CD碟,因此即便覺得CD機的音質比電腦+解碼器好,也很少有決定跳入這個大坑的。未來出CD機的廠家還會繼續減少,並且即使還做CD機,也會給CD機融入能連線電腦、充當解碼器的用途。單純的、只能播放CD碟的機器,會更少了。我前不久寫過一篇文字講這個趨勢,可以參考讀讀:http://blog。sina。com。cn/s/blog_4e2a04300102e808。html 再過若干年,可能連CD轉盤機芯的供應都絕了,到時候,如果有廠家堅持繼續做CD機,那麼有些部件必須自行加工或特別訂製了,成本會很高。現在很多廠家已經放棄了傳統的CD結構,用DVD-Rom在做CD機,但這一塊變化也是很快的,今後DVD也會消失,藍光可能也會消失,一切碟片形式的記錄媒體都可能消失,到時候DVD-Rom、藍光-Rom的供應也會有耗盡的時候。之後還怎麼做CD機呢?所以未來CD機或者徹底消失,或者就作為一個昂貴而服務於小眾的產品而存在,就象現在的黑膠唱片、膠捲攝影沖印服務等。

未來發燒音源這塊,最有發展前途的,當然是流媒體播放裝置了。流媒體播放裝置泛指一切播放音軌的裝置。最近圈內談論較多的艾詩MBox、聲韻Aries、歐博Reference 8都屬於此類。國外的Bladelius Embla、Weiss MAN301、Naim HDX、馬蘭士NA11S1、Aurender也屬於這類。目前聲音好的流媒體播放裝置都很貴,國內有便宜的,但聲音都不好。希望未來能出現價格平易、素質仍很好、使用方便、管理音樂方便的流媒體播放器。另外就是解碼器(DAC),在這個數碼音訊的時代裡,不管玩什麼,解碼器總是很重要的一個音源裝置。它前面可以接電腦、可以接隨身裝置、可以接CD機、可以接流媒體播放器,等等,一臺優秀的、介面齊全的解碼器,總是一個有用的存在。

(完)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