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綜合

虐貓為樂,你與犯罪的距離有多遠?

  • 由 乾貨糖果屋 發表于 綜合
  • 2021-12-10
簡介而人們從虐待虐殺動物中得到的快感是會一直持續且這種快感很可能會不斷地膨脹,開始可能只是一隻老鼠,一隻小貓,往後發展可能是更加大型的犬類及至人類本身,而釋出影片使得他們得到被人關注、被圍觀的快感,這種快感使得他們更加的興致盎然,可能為他們繼續

為什麼殺貓不犯法

陰暗潮溼的地下室,一隻貓咪被關在籠子裡,籠子外面放著食物粘墊。一隻不知誰的手將籠子開啟,貓咪奔向食物卻被粘墊粘住,整個貓身無法動彈,只能不斷哀嚎……

2008年,美國導演格里高利·霍布里特在《網路殺機》中展現的這一幕,竟在現實生活中發生了。尤其是當人們知道施暴者是一個在校大學生的時候,那份心痛更是溢於言表。

根據報道,範某在貓還存活的情況下,用剝皮、掏腸、火燒、電擊等極其殘忍的方式將貓虐殺致死,兩個月內虐死80多隻流浪貓。並且,其還在網上釋出、轉發他人虐貓影片和販賣虐貓影片。

在這樣一個大學生髮布虐貓影片的背後,令人更加發指的是,還存在著一整條虐貓影片生產鏈。我們不禁要問,

虐貓為樂者,你們與犯罪的距離有多遠?

虐貓為樂,你與犯罪的距離有多遠?

​殺人犯法,虐貓卻不入罪。儘管立法暫未對人類傷害動物加以規制,但並不代表虐貓行為能得到道德上的支援。我們難以找到“故意殺貓罪”的條文,但“虐貓”與“犯罪”之間卻是有著很大程度上的關聯。

​這種關聯性,就是本文今天要與大家分享的,

反社會人格障礙犯罪

​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虐殺動物是一種心理障礙,存在認知和情感上的障礙。這種障礙表現出,涉事者大多在童年有過心理創傷,導致心理鬱結,繼而發展成需要迫害、

虐殺“更弱的”動物

來排解。

​從生理疾病的角度看,

麥克唐納綜合症

(Macdonald triad)是

潛在連環殺手

常有的徵狀,其中包括三種主要特徵——第一,尿床;第二,熱衷玩火縱火;第三,虐待虐殺動物。

而人們從虐待虐殺動物中得到的快感是會一直持續且這種快感很可能會不斷地膨脹,開始可能只是一隻老鼠,一隻小貓,往後發展可能是更加大型的犬類及至人類本身,而釋出影片使得他們得到被人關注、被圍觀的快感,這種快感使得他們更加的興致盎然,可能為他們繼續從事相關的惡性打開了大門。

虐貓為樂,你與犯罪的距離有多遠?

有一部紀錄片名為《NEVER F**K WITH CAT》 ,由真實故事改編而來,主要講了加拿大人盧卡·馬尼奧塔先前釋出虐貓影片,最終成為碎屍案的兇手的故事。在受到網路譴責、批判、攻擊的起伏過程中,馬尼奧塔間續透過捕捉、詐騙領養等方式收集小貓,並不斷升級自己的“想象力”、用影片挑釁社會良知。

柴靜在《看見》一書中寫過類似的虐貓事件。“我覺得這跟每個人心靈從小蒙受的陰影,包括受到過很大的挫折,那種報復心態有關係。”

“如果我們對一隻貓的死亡漫不經心,我們也會同樣漫不經心地蔑視人的痛苦和生命。不要以為他們離你很遠,他們當中有官員,有商人,什麼人都有,他們就是你生活裡的普通人。事件過去之後,這個市場還會存在,因為需求存在。”

書中,虐貓人在被問到事後為什麼寫公開通道歉的時候,覺得自己心裡有病,甚至認為自己內心“畸形”。虐貓者的看法是:

“生命往往要以其他生命為代價,但那是出於生存。只有我們人類,是出於娛樂。”

歷史上,許多連環殺手都被發現有虐待動物的歷史。譬如,臭名昭著的“笑臉殺手”Keith Jesperson在五年間殺害160人,受害者多為流浪漢與妓女。在採訪中,他直接表示進行犯罪和他幼時透過虐殺動物,尤其是貓,來獲得賦權感有關(Revitch, 1965)。

還有更多真實案例都表明:

一個在孩童時代喜歡虐待貓、狗、兔子、青蛙等動物取樂的小孩,需要被給予重視,這是一種反社會人格的潛在表現。

反社會人格是人格障礙的一種,他們的特徵是具備高度攻擊性,缺乏羞慚感,不能從經歷中取得經驗教訓,行為受偶然動機驅使,社會適應不良等。

反社會人格障礙犯罪者的形成,受到很多因素的影響,不僅與後天成長環境息息相關,犯罪的潛意識也很可能植根於他們的基因當中,因此,有研究者提出了“天生犯罪人”這種說法。

當然,你也duck不必太過擔心,這樣的“天生犯罪人”會不會出現在自己的身邊,連環殺手出現的機率並不高,反社會人格的患病機率在我國臺灣地區為0。3%。而對於本次虐貓事件的主角,我們除了指責他行為的惡劣之外,也該對其的心理狀態有足夠的重視,避免更為嚴重的慘劇發生。

虐貓為樂,你與犯罪的距離有多遠?

在傳統生命倫理價值觀中, 動物是沒有意識、沒有思維、沒有情感的, 它們僅是人類征服的物件, 人類對動物有絕對的支配權利。只有人才能享受權利, 而動物則僅是工具, 沒有任何權利。

然而,萬物皆有靈,在自然的面前我們都是平等的

。人類並不能因為自身群體的超群而肆意的蔑視其他群體,大自然的平衡是各個群體各司其職才得以保持,人類自身的生存和發展也需要這些群體的陪伴和扶持。

—————————————————

如果你也是“貓奴”,歡迎在評論區與我們分享你對事件的看法。還想看到哪些時事洞見與乾貨分享,歡迎評論或私信告訴我們~

碼字不易 我們將持續輸出乾貨內容,求點贊 收藏 關注三連!

圖片來源於網路,如有侵權問題請私信聯絡我們刪除。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