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綜合

福建省第二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喜歡的收藏

  • 由 法制播報 發表于 綜合
  • 2021-11-29
簡介它吸收了傳統民間文藝、傳統戲劇、舞蹈雜技等藝術門類的精華,形成了獨特的傳統民俗表演藝術,成為閩東頗有影響的民間節俗活動之一

全蹲起一天做幾個合適

福建省第二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喜歡的收藏

軟木畫

福建省第二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喜歡的收藏

軟木畫:軟木畫又名“木畫”,是流行於福建省福州地區的一種軟木雕刻手工技藝的別稱。它形成於20世紀初,發源地是福建省福州市東郊的西園村。軟木畫以從西班牙、葡萄牙和阿拉伯等地進口的櫟樹的木栓層軟木為原料,製作時先將這種質地輕、松、富有彈性且紋理細潤的軟木切削成薄片,而後運用各種傳統雕刻技法,以刀代筆,用手工方式精雕細鏤,形成紋理纖細的複雜畫面,再點綴以具有民族風格的亭臺樓閣,同時利用畫框內的有限空間營造景物的立體化效果。

福建省第二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喜歡的收藏

栓皮軟木畫的特點是雕畫結合、質地輕軟、紋樣細密、色澤柔和、色調佔雅淳樸、形象逼真,畫面猶如宋人筆意,意境深邃,清奇可愛,具有“叢山數百里,盡在一框中”的藝術效果。最適宜於表現花卉翎毛、亭臺樓榭及名山巨川等園林風景和名勝古蹟,如《頤和園》《蘇州虎丘》《桂林山水》《武夷春色》等。

福建省第二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喜歡的收藏

軟木畫品種繁多,有各種樣式的屏風、掛屏、大擺件、小擺件,以及與實用結合的產品、旅遊紀念品等多達二三百種規格,四五百個花色品種。新成立後,福州軟木畫已由過去的單面浮雕發展到立體雕和雙面雕,並與漆器工藝相結合,創作出各種透屏、掛框、掛聯、圍屏、屏風等作品。

高山族拉手舞

福建省第二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喜歡的收藏

高山族拉手舞:高山族拉手舞是高山族的一種自娛性民間舞蹈,廣泛流傳於臺灣島的中部山區,東部縱谷平原、蘭嶼島和西部平原,以及大陸的福建、浙江等沿海地區。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高山族拉手舞可在喜慶節日或婚慶儀式上表演,也可在平時供娛樂之用,跳舞時參加者圍成一圈或數圈,多沿著圓圈或面向圓心進退,此外還有單排、雙排、螺旋、龍擺尾等隊形,拉手舞的動作主要由上步、撤步、抬腿、踏腳等步法組成,男子還有大幅度向前跳躍、全蹲繼而直立等較激烈的動作,節奏與組合的變化使舞步變得十分豐富。

福建省第二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喜歡的收藏

高山族拉手舞隊形多樣,男、女可以分別成隊,或男女相間交叉排列。以圓形為主,順時針或逆時針方向移動,多沿圓圈或面向圓心進退,還有單排、雙排、圓形向左或向右環繞,螺旋形或龍擺尾等,利用弧線的排程形式來展現集體的運動軌跡。歌曲內容多有歌頌、讚美、祝賀、鼓勵之意,歌詞中往往有很多虛襯詞,如:“哪羅彎哪依哪喲”、“因乃喲呵因海呀”等,節奏旋律優美。表演屬於自唱自跳、同聲同步,因此,基本會由一位能歌善舞者先起調高歌,示範領唱,眾人合唱,隨著歌聲旋律和動作節奏輕鬆融入集體舞蹈。載歌載舞中,舞者將收穫到由內而外的喜悅,作用於動作上散發出熱情活潑、自由灑脫、氣氛熱烈的動態美感。

燈會

福建省第二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喜歡的收藏

燈會,是一種古老的民俗文化,一般指春節前後至元宵節時,由官方舉辦的大型的燈飾展覽活動,並常常附帶有一些民俗活動,極具傳統性和地方特色。正月十五元宵節,民間有觀賞花燈的習俗。

福建省第二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喜歡的收藏

根據文獻記載,早在南朝伊始,南京城內就舉辦過元宵燈會,是文字上最早記載的燈會。2008年6月7日,多地合併申報的燈會經批准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類別:民俗;編號:Ⅹ-81)。

莆田九鯉燈舞

福建省第二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喜歡的收藏

莆田九鯉燈舞:“九鯉燈舞”以舞弄九種魚燈而得名。所謂九鯉,並非都是鯉魚,而是九種不相同的水族:包括龍(蛟)、鰲、鱸、鱺、鯉、鯽、花魚、金魚等九種。莆田溝邊九鯉就是根據這九種水族的特定外形扎製成九種不同的魚燈。每種魚燈肚下中間裝上木把,燈內點上洋油蠟燭,舞者著古裝,腳穿草鞋,雙足裸共系四隻小銅鈴(足動鈴響),手持魚燈,另有五個人手持5支火把,四個人肩扛龍門一座待後,隨著打擊樂的節奏,按規定的套路起舞。陳文水告訴:“製作這9條魚要6個師傅花整整一個月的時候才能做成。而且現在舞魚燈不用穿草鞋了,改穿運動鞋或者表演鞋,魚燈裡的蠟燭也換成礦燈了。”

福建省第二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喜歡的收藏

按現存的舞蹈形狀是九鯉在雙龍珠的誘引下分為:嬉遊、覓珠、圍珠、搶珠、跳龍門等五個程式。它的全套舞蹈過程都是在鑼缽鼓打擊樂的指揮下完成特定動作。舞間還雜以禾火鞭炮,情趣無窮,場面熱鬧。解放前,九鯉燈舞一般是12年中的“龍年”才舉行一次,或者某地發生重大旱情、瘟疫或有特殊的慶典事項時,才破例舉行,而且將“魚燈”舞后於元宵節焚化。解放後,這些舊規都被破除,舞后魚燈進宮廟並常年奉藏,而且應用在各項節日喜慶、祭祀、文藝賽事、調演等活動之中。

“九鯉燈舞”在整個莆仙地區歌舞藝術中佔有獨特的重要地位,它是莆田、福建省乃至全國的民間歌舞優秀文化藝術,是宋元南戲活化石的遺存。黃石溝邊九鯉燈舞在這漫長的歷史長河中,經過不斷的演化和變革,具有江南柔媚姿勢的舞技,又有北方陽剛氣勢的藝術,黃石溝邊九鯉燈舞作為舞蹈的精華,它的豐富多彩的內容以及傳承歷史在全國其他歌舞藝術中實屬罕見。

打城戲

福建省第二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喜歡的收藏

打城戲:打城戲又稱法事戲和尚戲、道士戲。流行於閩南泉州、晉江、南安、龍海、潮州以及廈門、同安等地區,是由宋元以來僧、道普度超亡法事儀式衍變、發展起來的具有明顯宗教特徵的地方戲曲劇種。 “打城”儀式通常是在和尚道士打醮拜懺、做功德超度亡靈圓滿的最後一天舉行的,叫“打桌頭城”。後來,發展為“打地上城”。再後為適應法事需要,又增加些短小的神怪節目,從宗教儀式圈子裡跳出來,開始在民間喪儀、孟蘭盆會和水陸大醮上演出。打城戲藝術上受泉州民間藝術的哺育,提線木偶戲對它的影響尤深。早期的音樂、唱白以及科步,帶有濃厚的木偶戲表演風格。後期武戲受京劇的影響,較多采用京戲的武技表演;文戲則吸收了梨園戲和高甲戲的某些科步動作來豐富自己。

福建省第二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喜歡的收藏

“打城”儀式通常是在和尚道士打醮拜懺圓滿的最後天舉行的,地點一般在廣場上,表演簡單的雜技,如弄鈸過刀山跳桌子、丟包子等沒有故事內容的小節目。後為適法事與群眾的需要,又增加些短小的神怪迷信節目,如《天堂城》《白猿掄經》等。不過這些節目僅是宣揚釋道教義的一種儀式,直到一百多年後,它才從宗教儀式圈子裡跳出來,開始在民間喪儀孟蘭盆會和水陸大醮上演出。

屏南平講戲

福建省第二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喜歡的收藏

屏南平講戲:屏南平講戲是由明末清初時期流行的四平腔“唱白字”和屏南民間的“馱故事”相結合演化的一種表演藝術,是福建特有的地方劇種,起源於屏南,流傳在寧德、福州地區。主要特點是道白歌唱皆用福州土官話,前臺唱,後臺幫,即“一人啟口,眾人接和”的古老傳統民間演唱形式,如同民間的夯歌號子和秧歌。平講戲多吸收當地民歌俚語,演出內容大多表現愛情婚姻和勞動生活。

福建省第二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喜歡的收藏

屏南地方戲這一群眾喜聞樂見的民間藝術形式,其藝術根植於民間,惠及全縣廣大民眾,同時影響福建福州、寧德、南平三市廣大農村地區。總計人數在1000多萬以上。其社會影響與價值:一是對地方戲種研究的實證價值;二是民間宗族戲曲的社會研究價值,屏南地方戲提供了我國民間戲曲與農村社會宗族之間關係的重要參照系;三是印證對於地方戲曲,特別是四平戲、平講戲、閩劇等發展史的歷史研究價值;四是地方戲保留的傳統劇及其表演藝術是我國戲曲文化中的瑰寶,具有古代戲曲的審美觀賞價值;五是文化交流和旅遊開發的文化價值。

講古

福建省第二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喜歡的收藏

講古:古即說書、講故事。是講古藝人用閩南語泉州話對小說或民間故事進行再創作和講演的一種傳統語言表演藝術形式。這種民間技藝來源於古代的傳統說唱藝術。

福建省第二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喜歡的收藏

《泉州講古》一書不乏知識性、趣味性的篇什。無論是追溯先人事蹟、凸現歷史人物精神亮點的歷史人物傳奇,或是為名城名勝平添種種風情的美麗傳說,或是處處閃爍閩南民間人物智慧光彩的民俗笑話,均生動傳神,引導人們健康向上,值得一讀。 這本書字裡行間蘊籍了濃郁的鄉土情結和淳美的民間理想,傾注了熱愛泉州的民間文學整理者和方言編稿人的心血。但因民間故事,往往添加了老百姓的良好願望和說法在裡頭,不免有些誇張的成分,可能會有些許不符史實的地方,這點還讀讀者原宥。

五祖拳

福建省第二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喜歡的收藏

五祖拳:是傳統拳術中的南拳之 一。據說此拳是由蔡玉鳴(福建泉州人,1853-1910)綜合了白鶴拳、猴拳、羅漢拳、達尊拳和太祖拳而成的,故稱五祖拳。五祖拳的特點是多短打,門戶緊,拳勢烈。在練法上要求頭上頂,兩肩墜,心胸守,丹田聚。對樁 功要求很嚴,腿法中平,步形較高。

福建省第二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喜歡的收藏

五祖拳的拳法特點也綜合了七種拳法的特性。猴手、鶴腳、玄女搖身駿胛、達尊羅漢步、太祖身以及和陽師的北派技法、道臺夫人的下盤腿功,融入了七種優秀拳法,使得五祖拳很快就成為當時閩南最優秀傑出的拳種,蔡玉鳴因此成為一代宗師。

漳州蔡福美傳統制鼓技藝

福建省第二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喜歡的收藏

漳州蔡福美傳統制鼓技藝:福建省漳州市蔡福美鼓鋪創立於乾隆年間,至今已承傳了十三代,時間長達二百多年。蔡家鼓早在清代中葉就暢銷閩、粵、臺,福建省各寺廟所用的鼓八成以上均由“蔡福美”製作。蔡福美鼓的鼓面以具有韌性的南方水牛皮製成,成本較高,也因此而與其他鼓鋪的產品迥然有別。“蔡福美”鼓鋪所制的鼓有廟鼓、獅鼓、龍船鼓、劇鼓、腰鼓、紅鼓、小潮鼓等13個品種二十多種規格。除鼓面大小不同外,音響也有高低。

漳州八寶印泥

福建省第二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喜歡的收藏

漳州八寶印泥:州八寶印泥已有三百餘年的歷史,是第二批中華老字號 。康熙時,漳州府“麗華齋”業主魏長安精選麝香、珍珠、猴棗、瑪瑙、珊瑚、金箔、梅片、琥珀等八種名貴原料,經過研磨成粉,再加陳油、洋紅、艾絨,採取精心配料、科學加工等特殊工藝製作成“八寶印泥”。

福建省第二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喜歡的收藏

漳州八寶印泥有高檔、中檔、低檔三個檔次 ,是位於閩南歷史文化名城漳州的三寶之-,是中外書畫家酷愛的珍品。它是以珍珠、瑪瑙、金箔等多種珍貴材料為原料,以特殊加工方法精製而成的。享有“印紙則桃花欲笑,鈴朱而墨韻增輝”的讚譽。

鐵觀音製作技藝

福建省第二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喜歡的收藏

鐵觀音製作技藝:福建省安溪縣產茶歷史悠久,始於唐末,興於明清而盛於現代。清代雍正、乾隆年間,因安溪所產茶品質特異,烏潤結實,沉重似鐵,香韻形美,猶如觀音,故此得名“鐵觀音”。

福建省第二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喜歡的收藏

安溪鐵觀音精湛的製作技藝在我國茶類製作技藝中別具一格。安溪茶農綜合借鑑紅茶全發酵和綠茶不發酵的製作原理,結合當地實際,發明出一套半發酵的獨特製茶工藝,並以此製作出我國六大茶類之一的烏龍茶。

福建省第二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喜歡的收藏

安溪鐵觀音傳統制作技藝由採摘、初制、精製三個部分組成。採摘前先要確定採摘期,制定採摘標準,然後再熟練運用技術進行採摘。初制工藝包括曬青、涼青、搖青、炒青、揉捻、初烘、包揉、復烘、復包揉、烘乾十道工序。精製工藝包括篩分、揀剔、拼堆、烘焙、攤涼、包裝六道工序。製茶時,要根據季節、氣候和葉的鮮嫩程度等各種情況靈活處理。製作安溪鐵觀音,先要以曬青、涼青、搖青等方法控制和調節茶青,使之發生一系列物理、生物變化,形成“綠葉紅鑲邊”和獨特的色、香、味,再以高溫殺青,制止酶的活性,最後進行揉捻和反覆多次的包揉、烘焙,形成帶有天然蘭花香和特殊韻味的高雅茶品。安溪鐵觀音傳統制作技藝是安溪茶農長期生產經驗和勞動智慧的結晶,具有較高的科學價值。

聚春園佛跳牆製作技藝

福建省第二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喜歡的收藏

聚春園佛跳牆製作技藝:“佛跳牆”是閩菜中首屈一指的名牌佳餚。因用料講究,製法獨特,滋味香濃而馳名中外。此菜膾炙人口,還與它的神奇傳說不無關係。 那還是在140多年前。據說一位不知來歷的高僧,光臨福建傳經布法,與他的寺院相毗鄰的一家菜館,時常有一種菜餚飄出異樣的香味,令他蠢動凡塵之念。終於有一日,他按捺不住,跳過牆去,一飽口福,以至破了戒規。傳說不見經傳,卻在民間流傳,這更充分說明了佛跳牆這道菜經久不衰的魅力。

福建省第二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喜歡的收藏

閩菜中既有平易近人的江野小吃,也有一舉廟堂的國宴頭牌,佛跳牆,便是這閩菜裡的當家花旦,當年甫出世,即名動天下。那些年佛跳牆還不喚作佛跳牆,清光緒年間,福建布政使大人周蓮新官走馬上任,福州官錢局收到指示為其接風洗塵,令祖籍紹興的夫人親自下刀主廚,以表誠意。楊夫人以紹興酒罈為容器,裝了雞、鴨、羊肉、豬肚、鴿蛋及海產品等一十八種原、輔料,再用溫火細細煨制了三天三夜。家宴當日,周蓮先是被葷香撲鼻,後入席品嚐後,讚不絕口。問及菜名,名曰“福壽全”。

木拱橋傳統營造技藝

福建省第二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喜歡的收藏

木拱橋傳統營造技藝:木拱橋傳統營造技藝主要包括選橋址、建橋臺、測水平、搭拱架、上剪刀苗、立馬腿、架橋屋等重要步驟,其核心技術是搭建拱架。

福建省第二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喜歡的收藏

木拱橋是傳統木構橋樑技術含量很高的品類,也是世界橋樑史上僅有的品類,主要分佈在的浙江、福建省兩地。福建、浙江地處東南丘陵地帶,境內山高林密、谷深澗險、溪流縱橫,為木拱橋的建造提供了獨特的自然地理環境和原料,使造橋技藝得到了長遠的流傳與發展。在現存木拱橋不足100座,在浙江省泰順縣境內有15座國家文保單位的木拱橋,福建省寧德市境內有54座。木拱橋由橋臺、橋身(包括拱架、橋面)、橋屋組成,有單拱、雙拱和多拱之分,橋身如同彩虹,故又稱“虹橋”。

閩南傳統民居營造技藝

福建省第二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喜歡的收藏

閩南傳統民居營造技藝:閩南民居營造技藝是發源於泉州的一種獨具特色的傳統建築技藝,始於唐五代,是閩南地區古建築技藝的主流,傳播於閩南文化圈的泉州、漳州、廈門,還有臺港澳及東南亞等地區。俗稱“皇宮起”的官式大厝是泉州最為典型的型別,在泉州僑鄉隨處可見,其代表作有全國文物保護單位南安蔡氏古民居和福建省文物保護單位楊阿苗故居。

福建省第二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喜歡的收藏

閩南民居屬於傳統院落式民居的一個流派,是民居形態中材料使用和結構技術最先進、構成因素最豐富、“禮”的層次最複雜和裝修裝飾最多樣的一種型別。閩南民居營造技藝分為大木作、小木作、瓦作、磚石作、油漆作、彩畫、堆剪作等主要工種,其中大木作最為重要。工匠也按工種分類和分工,同樣以大木作工匠為核心。

中醫養生(靈源萬應茶、永定萬應茶)

福建省第二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喜歡的收藏

中醫養生:靈源萬應茶餅,是泉州茶餅,如今成為大眾保健飲品。其創制歷史已有五六百年了。它原為安海靈源寺僧釋大迦(號沐講禪師)所創制。

福建省第二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喜歡的收藏

永定萬應茶”發源於龍巖市永定區的陳東鄉,是一種頗具地方特色、歷史悠久、工藝獨特、品質上乘的傳統藥食二用的加工品。因其選料精良,工藝考究,產地的地理位置獨特,素以“生津解渴、療效確切、藥食同源、無副作用”等著稱,使其有別於其它地域的“萬應茶”產品而聞名,並以“永定萬應茶”稱之。

福建省第二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喜歡的收藏

萬應茶200餘年的臨床應用療效顯著,具有疏風解表、健脾和胃、祛痰利溼的功能,對胃腸積熱引起的腹痛、腹瀉、痞滿、便秘,中暑所致的發熱、惡寒、嘔吐、洩瀉,飲酒過量所致的噁心悶亂及外出水土不服、暈車、暈船、傷風感冒諸症均有顯著療效。

畲族醫藥

福建省第二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喜歡的收藏

畲族醫藥:畲族醫藥,主要分佈在浙江省景寧畲族自治縣以及福建、江西等省的部分山區,畲族沒有文字,通用漢文。畲族醫術多為祖傳口授、單線傳承,傳男不傳女(傳媳婦、不傳女兒),不收外姓徒弟。因其防病治病多以青草藥為主,因此又稱“青草醫”。

福建省第二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喜歡的收藏

畲族醫藥理論產生於特定的歷史條件和獨特的自然環境,與中醫有著很深的淵源。在長期的民族遷移過程中畲族吸納了苗、瑤、壯等少數民族的醫藥理論精華,發展了本民族醫藥文化,形成了獨具民族特色的畲族醫藥理論體系。

元宵節

福建省第二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喜歡的收藏

元宵節:正月是農曆的元月,古人稱“夜”為“宵”,正月十五是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所以稱正月十五為“元宵節”。根據道教“三元”的說法,正月十五又稱為“上元節”。元宵節習俗自古以來就以熱烈喜慶的觀燈習俗為主。

福建省第二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喜歡的收藏

元宵節的形成有一個較長的過程,根源於民間開燈祈福古俗。據一般的資料與民俗傳說,正月十五在西漢已經受到重視,不過正月十五元宵節真正作為全國民俗節日是在漢魏之後。正月十五燃燈習俗的興起也與佛教東傳有關,唐朝時佛教大興,仕官百姓普遍在正月十五這一天“燃燈供佛”,佛家燈火於是遍佈民間,從唐代起,元宵張燈即成為法定之事。

福建省第二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喜歡的收藏

元宵節是的傳統節日之一。元宵節主要有賞花燈、吃湯圓、猜燈謎、放煙花等一系列傳統民俗活動。此外,不少地方元宵節還增加了游龍燈、舞獅子、踩高蹺、劃旱船、扭秧歌、打太平鼓等傳統民俗表演。2008年6月,元宵節選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燈會(南安英都拔拔燈)

福建省第二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喜歡的收藏

南安英都拔拔燈:南安英都鎮拔拔燈是福建省的傳統民俗文化活動。燈的海洋。正月初九,這裡的拔拔燈活動,由來自不同村落的隊伍連成萬米長拔拔燈,在昭惠廟前彙集,緩緩向前行進。每到這個傳統活動時, 拉繩的村民就近萬人,觀燈的村民更是把道路擠了個水洩不通,等著拉一把拔拔燈,一年都有好運氣。拔拔燈前,惠安腰鼓、電音樂隊、晉江舞獅、泉州大搖人, 喧囂的鑼鼓配上此起彼伏的鞭炮聲,震得大夥都要沸騰了。 萬米長的燈海,隨著人群的徐徐前行,花燈前後晃動,搖曳生姿。在燈陣中,寫在燈籠上的“進財”、“添丁”、“興旺”等花燈上的字,也趁著紅光,照在人們臉上。拔拔燈表達了勞動人民一種辟邪除災、迎祥納福的美好願望。

民間信俗(保生大帝信俗、陳靖姑信俗)

福建省第二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喜歡的收藏

民間信俗(保生大帝信俗、陳靖姑信俗):保生大帝信俗包含祭祀、進香、祈求藥籤、巡遊等內容,其起源可追溯至北宋中期。明代後期及有清一代,保生大帝信仰隨開墾者渡海流入臺灣。現時大陸及臺灣的保生大帝祭祀均沿襲古制,與地方民俗相結合,形成一套帶有閩臺地域特色的祭典儀式,在海內外極具影響力。

福建省第二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喜歡的收藏

保生大帝姓吳名本,北宋同安縣白礁鄉人。他精通醫術,以高超的治療手段救濟生民,被民間私諡為“醫靈真人”,身後又得到歷代褒封。明代永樂十七年(1419),朝廷敕封吳本為“恩主昊天金闕御史慈濟醫靈妙道真君萬壽無極保生大帝”。在民間,保生大帝又被稱為“吳真人”或“大道公”。

福建省第二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喜歡的收藏

陳靖姑信俗是福建省乃至江南地區具有影響的民間信俗之一,其影響及於東南亞和世界各地的華人社群。陳靖姑信俗肇始於宋而盛於明清,據明萬曆《古田縣誌》載,陳靖姑生於唐代,傳說她是福州倉山下渡人,24歲時脫胎祈雨,為解除旱情、拯救百姓而獻出了年輕的生命,被尊為兒童婦女保護神。陳靖姑信俗請香接火儀俗全年進行,而以農曆正月陳靖姑誕辰月的儀俗活動最為隆重。

抬閣(霍童鐵枝、福鼎沙埕鐵枝、屏南雙溪鐵枝)

福建省第二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喜歡的收藏

抬閣(霍童鐵枝、福鼎沙埕鐵枝、屏南雙溪鐵枝):鐵枝是“抬閣”的一種表演形式,霍童鐵枝流傳於福建省寧德市蕉城區霍童鎮,其歷史可追溯到隋代。據當地史料記載,隋諫議大夫黃鞠為避煬帝迫害,徙家鹹村,後與早年定居石橋村的姑丈朱福易地而居。為報答姑丈情誼,黃鞠於每年農曆二月初一姑丈誕辰之日都要舉辦燈會活動,白天表演高蹺,傍晚舉行紙紮、鐵枝、線獅、舞龍等遊藝表演。後來燈會傳播到霍童四境,每境一個晚上,共需演出四晚,稱為“小迎”。燈會五年一輪,各境重複舉行一次,共八晚,稱為“大迎”。霍童鐵枝是霍童“二月二”燈會精彩的專案之一,為整個活動增添了熱鬧氣氛。其表演內容如“孫悟空三打白骨精”、“觀音佛與金童玉女”等多取自傳統文學作品和民間故事。霍童鐵枝製作綜合運用鐵枝、美術、燈光等技術手段,採用鍛鐵、鐵條等為骨架,按情節需要將化裝的兒童演員安排在鐵架上,形成或立、或懸、或臥的靜態和動態人物造型,然後再配置場景、彩燈等,進行景物造型。霍童鐵枝技藝巧妙,製作精巧,具有隱蔽、驚險、生動的特點,被譽為“東方的隱蔽藝術”。

福建省第二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喜歡的收藏

福鼎沙埕鐵枝是福建省福鼎市的傳統民俗活動。鐵枝大約在明末清初從福建泉州一帶傳入閩東沿海地區,曾流行於福鼎、蕉城、福安、霞浦、壽寧等縣(市、區)。而閩東又以沙埕鐵枝技術高超、陣容強大、場面壯觀。它吸收了傳統民間文藝、傳統戲劇、舞蹈雜技等藝術門類的精華,形成了獨特的傳統民俗表演藝術,成為閩東頗有影響的民間節俗活動之一。沙埕鎮“鐵枝”俗稱“槓”、“閣”,又稱臺閣。早期是竹、木質結構,用人抬扛,為單層2至3米高,叫平閣。隨後發展成用鋼管或鐵條焊接成枝狀並固定於車轅上搬行的一種民間表演藝術。

福建省第二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喜歡的收藏

屏南雙溪鐵枝主要流傳於福建省屏南縣雙溪鎮,表演時以數名兒童扮演古裝戲劇人物,或坐或立,固定在木臺鐵架上,根據劇情組成各種精彩的造型,由人抬著行走。雙溪鐵枝造型每一架高3至5米,三層或五層不等,由8至16名青壯年扛著前行,此外還有樂隊、鼓手、燈光、指揮等,共同組成一支巡遊隊伍。

蟳埔女習俗

福建省第二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喜歡的收藏

蟳埔女習俗:蟳埔女習俗,是主要流傳於福建省泉州市豐澤區東海街道的蟳埔、金崎、後埔、東梅等社群的一種傳統生活習俗,是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福建省第二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喜歡的收藏

蟳埔保留了許多閩南傳統習俗,有獨特的婚慶節俗、過年節俗、喜慶節俗、祭祀儀式,其中以“半夜出嫁”的婚俗、“媽祖巡香”的祭祀儀式最為突出。蟳埔女的服飾、頭飾、耳飾文化也別具一格,它們因蟳埔特定的環境、獨特的地理位置而形成了深厚的歷史積澱 。

畲族服飾

福建省第二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喜歡的收藏

畲族服飾:畲族男女服飾基本類同於當地漢人。但人口相對集中的閩浙兩地畲族服飾尚存一定的民族特色,尤以閩省畲家婦女特色顯著,並因地域、婚姻狀態而紛呈異彩。閩東北畲族婦女髮式稱為“鳳凰髻”,16歲前少女用紅絨纏辮子,盤繞頭上,額前留“留海”,畲族稱為“布妮頭”。成年已婚婦女髮式畲族稱為“山哈娜頭”,隨地域不同略有差異。流行於閩侯,福州,古田,連江,羅源和寧德南路飛鸞一帶髮式稱為“鳳頭髻”。流行於福安和寧德大部分割槽域的髮式稱為“鳳身髻”,流行於福鼎和霞浦西路髮式稱為“鳳尾式”。閩南,閩西有的畲村婦女髮式也不同於當地漢人,如漳平,華安,漳浦,長泰等縣畲族婦女髮式為“龍船髻”。閩北畲族婦女以百根銀簪並配以紅繩,料珠,裝成“扇形髻”。浙西南畲族婦女髮飾稱為“笄”。

作者/來源:川水上行

福建省第二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喜歡的收藏

宣告:版權歸原創所有,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資訊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與本網聯絡,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