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綜合

殘忍的“阿爾伯特”心理學實驗證明,永遠不要因為學習對孩子發火

  • 由 第一心理 發表于 綜合
  • 2021-11-28
簡介正強化(positive reinforcement)是華生的觀點,我們可以用來補救父母經常在孩子學習的過程中吼叫孩子這樣的行為

阿爾伯特的條件是什麼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實用的心理學

無論是華生的

“阿爾伯特實驗(Albert experiment)”

,還是哈洛的

“恆河猴實驗(Rhesusmonkeys experiment)”

,又或者是斯金納的

“箱子實驗(Skinner box)”

,都是心理學上飽受詬病的實驗。

行為主義學派的心理學家對於研究行為特別感興趣,在如何提高孩子的學習能力上,他們都用一些殘忍的動物實驗給出了答案。

“阿爾伯特實驗(Albert experiment)”的背景

華生(Watson)是行為主義學派的創始人,行為主義學派正式創立的標誌是1913年華生髮表在《心理學評論》上的演講稿《行為主義者心目中的心理學》。

雖然行為主義被認為是華生創立的,但是在華生之前,行為主義的觀點就已經得到了較好的發展,比如說許多機能主義者的觀點和華生的觀點是類似的,以及巴普洛夫發現的條件反射(Conditioned Reflex)等等。

殘忍的“阿爾伯特”心理學實驗證明,永遠不要因為學習對孩子發火

在講“阿爾伯特(Albert experiment)”實驗之前,我們要了解華生在他整個學術生涯裡的觀點變化的過程,在1914年的時候,華生還比較強調本能的作用。

到了1919年,他開始認為本能只存在嬰兒那裡,並且會被後天習慣很快地取代。

”阿爾伯特(Albert experiment)”實驗就發生在1920年,是他為了證實這個觀點而做出的實驗,我們在理解阿爾伯特實驗的時候,要依據華生在這個階段的觀點來進行理解。

接下來是1925年,他完全放棄了人類本能的觀點,在這個階段他對生理學也不再感興趣,他開始只對反射現象感興趣,認為不存在複雜的行為,只有簡單的反射。

最後,從1926年開始,華生的觀點演變為

激進的環境論

,並且不再發生基本變化,

激進的環境論指的是後天的環境的作用可以決定一切。

殘忍的“阿爾伯特”心理學實驗證明,永遠不要因為學習對孩子發火

華生在心理學史上著名的宣言就是發表在這一階段:

“給我一打健全的、沒有缺陷的嬰兒,讓我在我自己的特殊世界裡撫養,我可以保證,從他們中任意挑出一個——不管他的才能、嗜好、傾向、能力,和他祖先的職業和種族——我都可以把他訓練成為我所能選擇的任何一種型別的特殊人物,如醫生、律師、藝術家、商界首領,甚至是乞丐和小偷。”

阿爾伯特實驗(Albert experiment)

在1920年的時候,華生和雷納在醫院裡挑選了一個9個月大的嬰兒,這個嬰兒叫做阿爾伯特。

他們承諾每天給阿爾伯特的母親一美元的實驗參與費用,阿爾伯特的母親並不瞭解實驗的具體內容是什麼。

在實驗剛開始的時候,華生送給阿爾伯特一些東西,有小白鼠、小白兔、猴子等等物品,阿爾伯特並沒有對這些物品表示出任何的恐懼,反而很好奇地摸了摸小白鼠和小白兔。

殘忍的“阿爾伯特”心理學實驗證明,永遠不要因為學習對孩子發火

兩個月後,華生繼續讓阿爾伯特和小白鼠玩耍,但是當阿爾伯特打算觸控小白鼠的時候,華生就在他的身後敲擊鋼條,然後阿爾伯特害怕地叫起來,每一次發生這樣的情形的時候華生都這樣做。

這樣做的結果是阿爾伯特剛開始不願意主動觸控小白鼠,接下來當華生他們把小白鼠主動放在阿爾伯特面前,並沒有敲擊鋼條,阿爾伯特也開始躲開小白鼠。

五天之後,華生髮現阿爾伯特對於小白鼠的恐懼還是和之前一樣強烈,甚至是恐懼已經泛化到了所有的帶有毛皮的東西。

這個實驗證明了後天的習慣是怎麼產生作用的。

孩子對於擊打鋼條發出的尖銳聲音是有著天生的恐懼的,在後天的引導下,對於擊打鋼條產生的恐懼演變成為只有後天條件也會產生恐懼。

殘忍的“阿爾伯特”心理學實驗證明,永遠不要因為學習對孩子發火

家長在孩子學習的過程中對孩子發脾氣的話,實際上就相當於華生對於阿爾伯特的所作所為那樣。

因為家長在發脾氣的時候,會讓孩子產生恐懼和排斥,然後,家長在孩子學習的時候發脾氣,就會讓孩子因為學習感受到恐懼和排斥,再接下來有可能會泛化成為孩子不願意主動思考。

行為療法

那麼問題來了,如果家長對孩子發脾氣會影響到孩子不喜歡學習,那麼家長在孩子學習的過程中鼓勵孩子這樣的正強化會有作用嗎?

華生的觀點是能夠的。

在對阿爾伯特的實驗結束的一個月之後,阿爾伯特還是存在對白鼠的恐懼,但是阿爾伯特已經搬離了那家醫院。

於是華生指導了另一位心理學家瓊斯,他們對一個三歲的害怕兔子、白鼠、皮外套、青蛙的男孩彼得進行了治療。

殘忍的“阿爾伯特”心理學實驗證明,永遠不要因為學習對孩子發火

剛開始,他們採取了

示範療法(Modeling)

,指的是讓彼得觀看其他兒童和兔子之間愉快玩耍的畫面。

就在這個時候彼得生病了,他們在前往醫院的路上,彼得因為被狗攻擊了,然後加重了對於所有事物的恐懼,這個時候華生和瓊斯決定使用逆條件療法,也就是暴露療法(Exposure therapy)。

在40英尺的病房中,華生他們剛開始把裝在金屬籠子裡的兔子放得離彼得很遠,然後逐步拉近距離,最終彼得可以一邊吃飯一邊和兔子玩耍了,並且結果也發生了泛化,彼得對於其他事物的大部分恐懼也減弱了。

正強化(positive reinforcement)是華生的觀點,我們可以用來補救父母經常在孩子學習的過程中吼叫孩子這樣的行為。

殘忍的“阿爾伯特”心理學實驗證明,永遠不要因為學習對孩子發火

斯金納也是行為主義學派的,但是他和華生在學習這一方面的觀點是不同的,斯金納認為負強化和正強化都會達到強化的效果。

也就是說,如果孩子學習的過程中父母吼叫他們,父母的反對強化了他們這樣的行為,孩子會做出更多的讓父母不愉快的行為。

斯金納認為對於孩子的不良行為,不能用另外的不良行為來替代(也就是所謂的懲罰),而應該消除,即對於孩子做出的令父母不快的行為“選擇忽視”。

當孩子在學習中讓父母不快的時候,無論是正強化,還是不予注意,都要好過對孩子大吼大叫。

- The End -

作者 | 神奇小小

第一心理主筆團 | 一群喜歡仰望星空的年輕人

參考資料:《Behavioral Psychology》

微信公眾號:第一心理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