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綜合

林沖為什麼不殺高俅,還接受招安

  • 由 九八資訊 發表于 綜合
  • 2021-09-12
簡介宋江招安一直不順利,武松、李逵、魯智深等人都反對過,林沖卻沒有

高俅是什麼

林沖為什麼不殺高俅,還接受招安

在名著《水滸傳》中,前後一共出現近千人,但戲份較多的不過宋江、林沖、魯智深、武松、盧俊義、李逵等十餘人。當然,這些人物塑造得也相當成功,給讀者留下的印象也深刻。比如豹子頭林沖,他就給讀者留下了深刻印象。因為稍微瞭解水滸的人都知道,林沖的一生實在太悲劇。

林沖一出場,就碰到了高衙內調戲林娘子的事兒。林沖雖然忍住沒打高衙內,但是高衙內卻仗著父親高俅高太尉的權勢,再次調戲林娘子。後來高俅陷害林沖,使得林沖誤入白虎堂,丟官獲刑,刺配滄州。就這樣,高俅也沒放過林沖,野豬林和草料場,林沖兩次遇險,忍無可忍時,林沖才殺陸謙等人,上梁山落草。

從八十萬禁軍教頭到落草為寇,林沖用自己的悲慘經歷,詮釋了何謂“逼上梁山”。

上梁山的過程也不順利,林沖差點被王倫趕下山。後來,晁蓋上梁山,林沖火併王倫,才算穩定下來。但那個時候,林娘子自縊,丈人憂疑而死,連家中丫鬟錦兒也已經招贅。家也沒了,自己前途也沒了,林沖一無所有了。

林沖為什麼不殺高俅,還接受招安

沒上梁山之前,林沖或許還心存僥倖,想著與妻子家人完聚,所以他不能打高衙內,也不能殺高俅。但是,上了梁山後,林沖沒有任何憂慮了,按理說完全可以報仇了。但是,林沖沒有這麼做。再次看到高俅時,林沖依然沒殺高俅,他甚至還想招安。

一、林沖對高俅和招安的態度

梁山大聚義之後,高俅三次征討梁山,結果最後一次戰敗被擒,被捉上梁山。這個時候,林沖面對高俅是什麼態度呢?並沒有大家想象得那麼激動。

高俅見了眾多好漢,一個個英雄猛烈,林沖、楊志怒目而視,有欲要發作之色,先有了十分懼怯,便道:“宋公明,你等放心!高某回朝,必當重奏,請降寬恩大赦,前來招安,重賞加官。大小義士,盡食天祿,以為良臣。”

林沖對高俅只是怒目而視,並沒有拔刀殺高俅。

林沖為什麼不殺高俅,還接受招安

央視水滸中,林沖不僅要殺高俅,最後還因為宋江招安,活活被氣死。實際上,這是編劇進行的改編,原著中根本不是這樣。

原著中,林沖不僅沒有殺高俅,而且從頭到尾都沒有反對招安。宋江招安一直不順利,武松、李逵、魯智深等人都反對過,林沖卻沒有。招安後,林沖也沒有消極作戰,他跟隨宋江南征北戰,表現活躍,多次殺敵立功,顯然他接受了招安。

不過,徵方臘後,林沖中風癱瘓,留在了六和寺,由武松照顧他。半年之後,林沖去世,結束了悲劇的一生。

二、林沖為何不殺高俅,還接受招安?

從前後文來看,林沖確實應該要殺高俅,這樣才能解他心頭之恨。這樣行文,也最符合邏輯。然而,作者為何不這麼寫呢?

林沖為什麼不殺高俅,還接受招安

1。從水滸成書角度來說

宋江的原型,是北宋末年起義的宋江,梁山好漢也是以歷史上宋江等三十六人為原型。從《宋史》到《大宋宣和遺事》,從元雜劇水滸戲到《水滸傳》,水滸的成書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大約經過四百年才最終完成。(水滸成書時間,通常認為是明嘉靖年間或者更晚)

水滸的作者通常認為是元末明初的施耐庵,但實際上,水滸的作者不止一位。

致力於明清小說研究的侯會,從好漢出場讚的詩角度出發,在《水滸源流新證》一書中提出“水滸前十三回是後增”的說法。

《水滸》前十三回的內容,是有另外的作者補寫的;十二回以後的部分,才是《水滸》的原始面貌。試將前十三回刪掉,我們會發現,擺在我們面前的仍是一部完整的《水滸傳》。一百零八位好漢一位不少,且每位好漢的首次登場,都帶有一首出場詩,呈現出十分規律的現象。

侯會的這種說法,並非孤例,聶紺弩在《水滸四議》中持相同觀點,他也也認為水滸前十三回可能是後加的。

當我們去掉前十三回會發現,從晁蓋等人智取生辰綱開始,接著是宋江殺惜,宋江夢到九天玄女,宋江三打祝家莊、徵方臘等,水滸故事還很完整,且宋江作為主角也更突出。這樣的故事結構,也更符合水滸的藍本《大宋宣和遺事》。

水滸前十三迴文學價值和藝術成就都極高,林沖、魯智深、史進、楊志等人的形象也十分鮮明,其創作人當是天才,所以這部分也被稱為“天才文人本”。

林沖為什麼不殺高俅,還接受招安

瞭解了這一點,再來看看林沖為何不殺高俅,還接受招安。

去掉前面十三回後,林沖第一次出場在四十八回《一丈青單捉王矮虎 宋公明兩打祝家莊》這種,其贊詩後四句是:丈八蛇矛緊挺,霜花駿馬頻嘶。滿山都喚小張飛,“豹子頭”林沖便是。很明顯,林沖是照著張飛的形象刻畫的,所以他兵器是丈八蛇矛,綽號是“小張飛”。

林沖誤入白虎堂、發配前休妻,遇險野豬林、怒殺陸謙和雪夜上梁山等事蹟都在前十三回中,如果不看這部分,就會發現林沖之前沒有事蹟,自然也就和高俅無仇了。這樣的林沖,也符合《大宋宣和遺事》以及元雜劇中的林沖形象——只有名字,沒有任何事蹟。

既然之前的水滸中,林沖和高俅沒有深仇大恨,那麼林沖自然不會想著殺高俅,也就能接受招安了。不過,前十三回故事加入水滸後,林沖和高俅立馬成了不共戴天的仇人,甚至連楊志也和高俅有了仇怨。

林沖為什麼不殺高俅,還接受招安

正因如此,所以後來高俅上山時,作者特意寫林沖和楊志對高俅怒目相向。這麼寫,也是照應之前的故事。

2。從原著內容來看

不過,既然有了前面十三回,林沖似乎不應該妥協,看到高俅就應該家仇國恨一起算,撲上去宰了他。那為什麼後面林沖只是怒目而視,並沒有動手,甚至都沒衝上前去怒罵高俅呢?

這看似矛盾的做法,我認為反而最好,因為能反應現實問題。

一方面,林沖出身行伍,軍人的天性就是要服從命令。林沖從一出場,就是八十萬禁軍教頭,說明他是軍隊中的教官,負責教軍士槍棒。軍人,對上級和軍令要絕對服從。宋江做梁山寨主後,梁山軍紀明顯提高,他們賑濟百姓,不濫殺無辜,作戰能力高,還有樊瑞、項充、李袞、解珍、解寶等特殊兵種,所以能百戰百勝。

林沖為什麼不殺高俅,還接受招安

作為大將,林沖在梁山的環境下,自然也要服從宋江的命令。而宋江的目的是招安,對高俅自然也是恭敬的態度。為了防止意外,高俅被捉時,宋江還特意交代,不可以殺人。

再說宋江掌水路,捉了高太尉,急教戴宗傳令,不可殺害軍士……宋江納頭便拜,口稱“死罪!”高俅慌忙答禮。宋江叫吳用、公孫勝扶住,拜罷,就請上坐。再叫燕青傳令下去:“如若今後殺人者,定依軍令,處以重刑!”

宋江兩次下令不可以殺高俅的軍士,軍令既出,自然不能不遵從。本就是軍人出身的林沖,此刻再次恢復軍人身份,自然要遵命,所以他才沒有殺高俅,且連殺高俅的動作也沒有,只能怒目而視,以示仇恨。

同樣,楊志也是如此,他也是軍人出身。至於其他人,不管是不是軍人出身都不重要,因為梁山軍紀如此,任何人不得違反。

我們看武松、魯智深和李逵等人,雖然反招安,但是之前面對前來招安的官員,卻也不敢有大的反抗動作,李逵也只是撕扯詔書而已。如果梁山軍紀不嚴,這幾位聽到詔書上的“倘或仍昧良心,違戾詔制,天兵一至,齠齔不留”,恐怕早已經動手打人了。

林沖為什麼不殺高俅,還接受招安

另一方面,林沖不得不遵從宋江命令,硬生生忍住殺高俅的衝動。從林沖角度來說,雖然他是軍人出身,梁山軍紀嚴明,但是人憤怒到一定程度,完全可以不管這些規則。既然如此,林沖為何不爆發呢?

答案很簡單,林沖不能爆發,既是為了梁山兄弟,也是為了自己。

梁山彈丸之地,除了搶,基本沒有收入。十萬人馬每天的消耗都很巨大,不招安沒有出路。而且關勝、呼延灼等人都是朝廷將領,他們也渴望招安,其他人為了名聲和子女,也都想招安。至於宋江,他主張忠義,更是想透過招安報效朝廷。

林沖呢?他不想招安嗎?他想。為什麼被高俅害得那麼慘,他還想招安呢?因為落草為寇並非長久之計,誰想天天打打殺殺,刀頭舔血過日子呢?誰不想安安穩穩過一生,不用擔驚受怕呢?所以,從長遠角度來看,只有招安才是梁山好漢的出路。

好不容易走出傷害自己的圈子,最後發現還是要回去。這個圈子像婚姻,也像職場,有些人始終想逃離,最後發現根本不可能,雖然很無奈,卻是很現實的問題。

林沖為什麼不殺高俅,還接受招安

林沖的情況就是這樣,明明想殺高俅,此刻卻殺不得,不僅殺不得,還得硬生生忍住心中怒氣,甚至前程還要指望高俅,這多麼無奈,多麼可悲,多麼諷刺的事啊!比起一刀殺了高俅,這樣的結果或許才是作者最想要表達的。

這一點,就像林沖的形象問題一樣,越是矛盾,越要融合,這樣才最有表達效果。

從四十八回來看,林沖的原型是張飛,他和張飛一樣是個猛將,據此看,他的性格也應該和張飛一樣。然而剛出場時,林沖則很儒雅,手執摺扇,還能寫詩,更重要是的性格很隱忍,他能忍到看起來很窩囊,以至於讓別人看不起的狀態。前面柔和,後面剛猛,兩種形象差距太大,給人的感覺很矛盾,總覺得不是同一個人。所以,很多人覺得前後不一致,形象衝突。

但是換個角度想想,既然“天才文人”能創作出前面十三回那樣精彩的故事,他會考慮不到林沖前後形象不一致的問題嗎?若他考慮到了,為何沒有改?因為這樣最能表現作者想要的效果。

試想,林沖本來的性格和張飛一樣,毫不遮掩,快意恩仇,若是連這樣的人都變得沉默,變得隱忍了,那得多大的委屈,多大的無奈呢?有仇不能報,有氣不能出,把一個猛張飛硬生生逼得不敢說話,不能報仇,更能體現當時奸臣之奸,世道之暗。

林沖為什麼不殺高俅,還接受招安

如果二者結合起來看,效果會更好。

高俅仗著權勢,硬是把脾氣暴躁的“小張飛”林沖,逼成了不斷隱忍、不敢爆發的人。他毀了林沖的家庭和事業,幾次差點害死林沖,最後林沖還不能殺他,甚至還得必須依靠他,才能過上正常的生活。

由此可知,奸臣當權的北宋末年,世道該多麼混亂黑暗啊!

很多讀者說,林沖蠢笨,懦弱無能,他完全可以殺了高俅就(帶著老婆)跑;也有讀者說,林沖可以偷偷潛入高俅家,殺死高衙內高俅等。實際上,逃跑會怎麼樣,誰也不知道,讀者能看到王進的結果,但林沖看不到。退一步說,即便林沖可以,作者也不會這麼寫。如果書中人物有仇就報,報不了就逃跑,那就無法表達作者的意圖了。

看名著,讀者應該從書中人物的經歷,揣摩作者的意圖,而不是為了滿足個人意願,批判書中人物。倘若人人面對高俅時,都學王進那樣一走了之,水滸斷不會成為名著。

參考資料:《水滸全傳》《大宋宣和遺事》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