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綜合

失重狀態下,看航天員面臨的健康挑戰,才知道他們身體素質有多好

  • 由 神鳥知訊健康 發表于 綜合
  • 2021-09-06
簡介大家在驕傲之餘也比較好奇和擔憂,3名航天員將在空間站待上3個月,在太空失重的狀態下,航天員們會遇到哪些健康問題嗎

低壓艙跟滅壓艙有什麼區別

6月17日,聶海勝、劉伯明、湯洪波3名航天員順利進駐中國空間站,這也標誌著中國人首次進入了自己的空間站。

大家在驕傲之餘也比較好奇和擔憂,3名航天員將在空間站待上3個月,在太空失重的狀態下,航天員們會遇到哪些健康問題嗎?他們能克服不?

失重狀態下,看航天員面臨的健康挑戰,才知道他們身體素質有多好

航天員面臨的健康挑戰有哪些?

在地球上,每個人都能夠腳踏實地走路,同地球不同,航天員在太空中是失重狀態,就像掌握了某種“神功”,可以漂浮在空中。或許在很多小朋友看來,能夠漂浮是一件特別神奇且令人嚮往的事情,但正是由於失重,如果待的時間比較長,會給航天員們帶來各種健康問題。

失重狀態下,看航天員面臨的健康挑戰,才知道他們身體素質有多好

首先,容易出現肌肉萎縮。長期臥病在床的老年人或病人由於經常不活動,最容易出現肌肉萎縮的情況。由於太空是失重環境,在活動的時候基本不需要肌肉發力。想象一下這樣的場景,如果你天天走路都是飄著的,壓根不需要發力,長時間不用肌肉發力,久而久之自然肌肉也就會退化、萎縮。

據瞭解,長期進行太空活動,肌肉丟失的質量將達到50%,短期則會丟失10%-20%。

其次,容易導致骨質疏鬆。如果說失重狀態導致肌肉萎縮還能理解,但為何還會導致骨質疏鬆呢?還是跟失重狀態有關,在重力丟失的情況下,成骨細胞所受的刺激降低或者消失不見,而破骨細胞依舊如此如常。成骨細胞和破骨細胞的平衡被打破,慢慢地,骨骼會變得越來越脆弱,從而出現骨質疏鬆。

失重狀態下,看航天員面臨的健康挑戰,才知道他們身體素質有多好

另外,航天員還將面臨心血管等問題。在失重的狀態下,人的血液將湧向大腦和上身,血液的粘稠度也會發生變化,從而可能出現頭部發脹、嗅覺和味覺發生變化,甚至出現頭疼、血壓異常等情況。

都說航天員是經過千挑萬選才脫穎而出的,太空環境如此艱險,還真真是一般人無法勝任的,3位航天員不僅要克服重重困難,還要順利完成各項任務,足見他們的身體和心理都異於常人。

但即便身體素質過硬,但是在太空失重的狀態下,也依然會遇到上述所說的問題,那麼在太空中,航天員們都是如何克服這些問題的呢?

失重狀態下,看航天員面臨的健康挑戰,才知道他們身體素質有多好

堅持鍛鍊是提高身體素質的“法寶”

運動使人健康,在太空中也不例外。在沒有進入太空之前,航天員們每天都會進行大量的模擬訓練,以便能夠適應太空的環境,比如一對一訓練、低壓艙訓練、水槽訓練等,對於航天員們的身體和心理的考驗都較為艱鉅。

進入空間站後,還有專門的區域讓航天員們鍛鍊身體,據瞭解,航天員可能會每天花一個小時的時間進行鍛鍊。

只有進行積極的力量訓練和心肺耐力訓練,才能讓他們將失重狀態下產生的不利影響降低到最小。

失重狀態下,看航天員面臨的健康挑戰,才知道他們身體素質有多好

很多人比較好奇,走路都漂浮,那又該如何運動呢?從傳回來的影片中可以看到,宇航員們的運動形式可謂是豐富多彩。

在拉力器、企鵝服、套帶、腳踏車功量計、隔振跑臺等裝置的幫助下,宇航員們就能開開心心地鍛鍊啦。這些裝置都是經過特殊設計,能夠將他們套在上面,以防飄起來。

透過鍛鍊上肢、肩部、下肢等部位的肌肉,就能最大程度地防止宇航員們出現肌肉萎縮、骨質疏鬆等問題,從而更好地對抗失重的環境。

失重狀態下,看航天員面臨的健康挑戰,才知道他們身體素質有多好

總而言之,“飛天”不僅是一種驕傲,更是國家強盛的象徵,在這些繁榮背後,是無數人在為之努力,生命不止,探索宇宙的奧秘的腳步就永不休止。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