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綜合

【以案說醫】徐雯:健脾化溼法治療小兒腹瀉案

  • 由 九派健康 發表于 綜合
  • 2021-08-25
簡介【隨診過程】二診患兒精神好轉,無發熱,無嘔吐,腹瀉次數明顯減少,原方去板藍根,加神曲6克、谷麥芽各6克、茯苓6克,再進3劑

前囟凹陷見於什麼情況

【以案說醫】徐雯:健脾化溼法治療小兒腹瀉案

【以案說醫】徐雯:健脾化溼法治療小兒腹瀉案

▲徐雯 廣東省名中醫,廣州醫科大學附屬中醫醫院碩士生導師、兒科主任中醫師。

醫案是中醫臨床實踐的記錄,體現了診療過程中理、法、方、藥的具體運用,是醫家診治疾病思維過程的表現。歷代名家醫案是中醫藥寶庫中的瑰寶。我們推出【以案說醫】欄目,以期傳承精華,啟迪我輩,共同進步。

【基本資料】

李某某,女性,1歲9月,2008年5月23日初診。

【發病過程】

患兒於昨日進食不潔飲食後出現解水樣便6-8次,量多,質稀,無粘液膿血,無腹痛,無發熱,口乾欲飲,無嘔吐。

首診證候

主訴:

解水樣便6-8次。

刻診:

胃納差,精神疲倦,眠可。

體查:

前囟未閉,稍凹陷,大小為1。5cm×1。5cm,眼淚量少,面板幹,腹軟,無明顯壓痛和反跳痛,舌淡紅,苔白滑,指紋紫在風關。

辨證論治

中醫診斷:

小兒洩瀉。

證屬:

水溼內停。

治則:

運化水溼。

處方:

南豆花6克、蘇梗3克、白芍6克、板藍根10克、火炭母6克、車前子3克、陳皮3克、法夏6克、布渣葉6克,3劑,水煎服,每日1劑。配合口服補液鹽。

隨診過程

二診

患兒精神好轉,無發熱,無嘔吐,腹瀉次數明顯減少,原方去板藍根,加神曲6克、谷麥芽各6克、茯苓6克,再進3劑。

三診

患兒已無腹瀉,繼服原方三劑調理善後。

【按語】

洩瀉的原因很多,如感受外邪,內傷飲食,穢濁傷中,脾胃虛弱等。其病變部位責之於脾,蓋脾主運化水溼,佈散精微,脾主升清,胃主降濁,脾胃相為表裡,共為中焦氣機升降出入的樞紐。故脾健則氣機調暢,水谷的轉運出入功能正常。由於小兒為稚陰稚陽之體,臟腑嬌嫩,脾常不足,加上乳食不知自節,寒暖不能自調,外易為六淫所侵,內易為飲食所傷,極易引起脾胃功能失常,以致水反為溼,谷反為滯,水谷不分,並走大腸而發生洩瀉。故張景嶽說:“洩瀉之本,無不由於脾胃。”遵照“脾健貴在運不在補”的理論,分化水溼以止瀉。

本案中蘇梗芳香化溼,陳皮、法夏行氣燥溼,南豆花、茯苓健脾化溼,白芍酸甘斂陰,板藍根清熱解毒,火炭母、布渣葉清利溼熱,車前子滲溼止瀉,取“利小便以實大便”之意。全方共奏疏理脾胃氣機以解其困,調和脾胃運化以制其溼,最後令水溼分化,洩瀉得止。後期加神曲、谷芽、麥芽等消食,澀而不閉,避免“閉門留寇”之弊。此外,小兒腹瀉要防脫水,加強補液。小兒易虛易實,變證多、急,臨證不可大意。

鄭重申明:

由於每個人的體質和病情不同,本案中的方藥和計量僅適用於本案病人當時的病情。未經中醫辨證診治,不得照搬使用本案中的處方和計量。廣大讀者如有需要,應前往正規醫院診治,以免貽誤病情。■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