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綜合

A380的成就與困窘:技術的成功和商業的敗局

  • 由 航空之家 發表于 綜合
  • 2021-07-31
簡介當年,波音和空客對民航運輸發展進行預測時,都認為隨著經濟發展和中產階級人群的增長,航空需求會持續旺盛,但是波音採取了另一種路線,即,發展體積雖小些、但經濟性更好的遠端客機,以滿足希望在二三線機場間直航的乘客的需要

a380有備用引擎嗎

A380的成就與困窘:技術的成功和商業的敗局

張聚恩/文

如果說上世紀的這場關於“快”的往事,已經有了結論和共識,而新一輪“快”的研發活動,也已開啟 ,那麼,關於“大”的競爭,有不少現象值得思索與探究。

A380的成就與困窘

為直面波音747的成功帶來的挑戰,2000年12月,空客公司的持股者——歐洲航宇防務(EADS,European Aeronautic Defense and Space Company)與英宇航系統(BAE Systems)兩集團共同宣佈,投資88億歐元,研發A380。後追加預算到120億英鎊。此前,空客已開展了數年技術研究。

2007年10月,A380這款四引擎、555座級超大型遠端(航程15200千米)寬體客機實現首次商業飛行。

由於優良的氣動設計,使用新一代發動機,採用更多的複合材料,減輕了飛機的結構重量,使A380的油耗和二氧化碳排放都更低。它是世界上首架每乘客(座)百公里油耗不到3公升的遠端飛機,這一數字與一輛經濟型家用汽車的油耗相當。因其無可匹敵的載客量,被稱為空中巨無霸。與直接競爭機型波音747-400相比,A380可多提供約35%的座位和49%的地板空間,運營成本可降低13%。

A380的成就與困窘:技術的成功和商業的敗局

但技術性能如此優秀的一款客機,卻並未取得預期的商業成績。在初始的紅火之後,遂陷入深深的困窘。

A380專案的研發總投入達200億歐元。2006年,單機售價2。45億美元;2016年的報價是5。47億歐元。按測算,盈虧平衡點為至少350架。當初期望能售出750架,後提出在20年內,生產1200架的目標。但到上月底(2018年4月),實際接到訂單僅331架。已交付226架。在待交付數中,部分客戶要求推遲交貨,或直接取消訂單。看來,達不到盈虧平衡,已成定局。

不僅是總交付量的盈虧平衡,還有維持生產線的運營成本管控。空客自己的分析表明,如果每年的產量達不到30架,就有可能虧損。由於沒有足夠的訂貨,近年來空客不得不以低速率生產。在2017年交付17架後,今年計劃交付數降為12架,即每月一架。公司將出臺更多措施,以進一步削減成本。

A380的成就與困窘:技術的成功和商業的敗局

目前,阿聯酋航空公司是對A380仍有興趣的唯一大客戶,從2008年接受第一架A380以來,平均每年接收11架,現380機隊規模已達101架。2018年1月18日,阿航宣佈新訂購36架,其中確認訂單20架,意向訂單16架。

迪拜這個高大上的“國際大都市”,使這裡的國際機場成為超級航運樞紐,為阿航提供了把A380的效能優勢轉化成最大商業價值的舞臺。問題在於,只靠阿航一家,難以使空客維持A380正常生產與獲利。原本合作互利的雙方,遇到了難以破解的困局。空客要阿航多訂,阿航則要空客承諾不關停生產線,互為前提,互為約束。

用“門可羅雀”形容A380近五年來的處境,再恰切不過。即使阿航再增加訂貨,也無濟於事。而作為A380忠誠使用者的阿航,目光開始轉向雙引擎遠端寬體客機。2017年迪拜航展期間,阿航訂購了40架B787,加上2013年意向訂購的150架B777X,多機型選擇意味著他們正與A380漸行漸遠。

對於A380來說,其生產線關閉已為時不遠,其商業失敗的命運已不可改變。

點對點直航抑或樞紐

-輻射

對A380致命打擊的根本原因在於,隨著技術進步,利用雙引擎寬體客機,已能實現點對點遠距離直航。從而改變了遠端航行的世界格局,也徹底否定了當年空客認同的所謂樞紐-輻射方式。那時,他們認為,使用大飛機,在樞紐機場(Hub)之間集中運送乘客,再用中小飛機,把乘客送到二線城市機場,可以解決大機場擁堵,也應是一種乘客可接受的出行方式。

但是,他們錯了。絕大部分乘客不願意把時間浪費在轉機上,除非迫不得已。

當年,波音和空客對民航運輸發展進行預測時,都認為隨著經濟發展和中產階級人群的增長,航空需求會持續旺盛,但是波音採取了另一種路線,即,發展體積雖小些、但經濟性更好的遠端客機,以滿足希望在二三線機場間直航的乘客的需要。

2002年,波音推出的B777-300ER,就對A380產生了衝擊。這款350座級的飛機輕小、省油,每座成本和A380接近。2013年11月,波音又推出更省油的B777X(-9與-8),雙發,載客與飛行距離分別達到465客/14000km(B777-9)和314客/16000Km(B777-8),已獲取大量訂單,波音為滿足使用者需求,還擴充套件了生產線,以提高產能。

與此後A380幾乎沒有再得到新訂單形成鮮明對照,B777-300ER和777X的訂單總量已超過1100架。面對這樣的競爭態勢,空客當然不能在一個樹上吊死,也適時推出了自己的雙發遠端寬體客機,典型機型為A350-XWB(超寬機身,eXtra Wide Body),2014年年底開始交付,已經實現洲際直飛。銷售情況也不錯,據稱已有800架的訂單。看來,空客與波音的競爭熱點,已經不是一味比“大”了,而是轉到了高效率、高效益的比拼了。

關於

的認識

在飛機發展的程序中,“快”是永恆的追求。1947年耶格爾駕駛X-1首次跨越聲速,是“快”的里程碑事件。此後,人類不斷進行提高速度的各種探索與嘗試,遇坎坷而不停步, 正可謂“亦餘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

但怎樣看待單體飛行器“大”的追求呢?從運載使命與能力出發,似應越大越好。但技術能力終歸有限,“大”和“快”常不能得兼,“大”同其他要求往往也難以兼顧,因此,“大”只能是相對的。對於運輸類飛機、特別是商業飛機,最根本的是要聽市場的,要以滿足乘客和運營者需要為目標,綜合考慮技術可能性,大而有當,大而有度。

前幾天,在我寫作的那篇評述B747發展的微文中,回顧了B747的成功之道。為什麼B747是一款公認的成功機型呢?就是因為它出現在正確的時機,以正確的產品定義與構型(單艙寬體和客貨型併發),最大程度地滿足了客戶的需要,取得了商業成功。同時,也讓波音公司本身賺得盆滿缽滿。但如今,它的生命週期在經歷輝煌後,也已不可挽回地衰微了。

而A380很不幸,生不逢時,沒能獲得商業成功。由於過分追求“大”,背離了乘客出行的直航願望,未能充分考慮航空公司的運營效益,以及部分機場設施不能相容,如調整登機口、拓寬滑行跑道等問題,使客戶望而卻步。在新技術襲來、雙引擎寬體機實現遠端直航後,其弱點更被放大,陷入訂單不夠、生產難以維持的境況。

從技術發展的視角,人類關於大型飛行器的追求,將永無止境,應持續探索。波音公司在空客推出A380後,並未與其比“大”,但也從未放棄更大飛機的研究。例如巨型客機797概念設計,採用翼身融合佈局,使氣動效率顯著提高,據稱升阻比可達40,飛機體積和幾何尺寸與B747接近,但載客量可增至千座,其效能指標十分誘人。但能否變為產品,以及何時投入研製,尚需時日,需要正確地回答那些老問題:乘客的出行方式意願、直航抑或樞紐-輻射、機場設施相容性等等,需要進行深入的綜合決策論證。

A380的成就與困窘:技術的成功和商業的敗局

A380的成就與困窘:技術的成功和商業的敗局

結語

在結束此文時,忽想,從“協和”到A380,為什麼受傷的總是歐洲?這是一個很有意思的問題。

我很難給出一個精確的分析。但我直觀的感覺是,相比較美國人,歐洲人有點激情有餘、理智不足;相比較美國政府和美國的商業執行、包括投資機制,歐洲的體制機制,顯得不夠老到與完備。

歐羅巴大地上的浪漫情懷太過熾烈,競爭取勝的心態太過急切,使得對某些技術突破太過痴迷,對新技術的實用化評價偏高,而綜合技術整合和經濟性論證略欠火候,對影響商業成功的因素/困難則預判與估計不夠。

對於商業航空而言,真正的成功一定是、也只能是商業成功。技術是實現商業成功的工具和手段,漂亮精緻的飛行器是承運成功的載體。在我們奮起追趕強者、發展商用飛機時,也應確立這樣的認識。在ARJ21、C919之後,我國的商用飛機如何發展,如何定義與構型新型號,已是很現實的任務。應在研究近年來全球客機發展的經驗與教訓的基礎上,做出我們自己的判斷,充分考慮軍民融合、軍民兼用,正確規劃未來,堅定而務實地前行。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