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綜合

全球航天發射,中美包攬80%,曾經三足鼎立的格局,俄羅斯退出了

  • 由 絕對軍視 發表于 綜合
  • 2023-01-31
簡介【2022年星鏈星座共發射了34次,發射星鏈衛星1673顆】尤其讓美國擔心的是,美方發現中國在2022年發射的與國防相關的衛星數量超過了美國:中國發射了45顆,美國發射了30顆,俄羅斯發射了15顆

赤道軌道傾角多少度

2023年開年不久,美國哈佛和史密森天體物理中心釋出了《2022年太空活動》報告,對2022年以及過去幾年的人類發射活動做了詳細的總結,提供了完整的資料。報告顯示,中國正在取代俄羅斯成為世界第二大太空強國。並且,儘管美國在2022年的太空發射總數上仍然領先於世界,中國位居第二,但中國卻成為發射與國防相關載荷(比如衛星)最多的國家。

全球航天發射,中美包攬80%,曾經三足鼎立的格局,俄羅斯退出了

【從2015至2022年世界主要航天國家發射次數(包括成功和失敗的總數)】

全球航天發射,中美包攬80%,曾經三足鼎立的格局,俄羅斯退出了

【從2015至2022年世界主要航天國家成功發射的次數(不包括失敗的次數)】

我們可以看到,美國在2022年進行了78次發射,其中72次成功;俄羅斯發射了21次,全部成功;中國發射了64次,62次成功。全球在2022年總共發射了186次,成功了180次。而中美兩國共發射了至少142次,佔全球發射總數的將近80%,可以說中國和美國已經幾乎包攬了去年的世界航天發射活動。對比2015年的資料,我們可以發現中美兩國都在大跨步地向前邁進,而俄羅斯則基本保持不變,已經無法趕上中美的步伐。

在2015年,美國發射了18次,俄羅斯發射了25次,中國發射了19次。此後俄羅斯每年的發射次數基本在12次和22次之間徘徊,哪怕是俄烏衝突爆發的2022年,對俄羅斯來說是一次航天發射的高峰年,發射了許多軍用衛星,也僅僅達到了21次。按照2022年的資料,俄羅斯航天發射能力僅達到了中國的三分之一左右,已經不再是能夠和美國和中國競爭的航天強國。至於其他國家,哪怕是聯合在一起的歐盟,發射次數也僅僅是個位數,不但根本無法與中美兩強相提並論,就是和俄羅斯比也相去甚遠。

中國航天從2015年到2022年基本上是穩步前進,除了2017年。2017年是中國航天的一個“小年”,曾經在一個月內發生了長征五號和長征三號乙火箭的兩次發射失敗。中國航天業痛定思痛,問題歸零,迅速解決了問題,從2018年又開始大跨步向前邁進。正是在2018年,中國的航天發射次數開始大幅度超越俄羅斯,讓俄羅斯無法再追趕上。

全球航天發射,中美包攬80%,曾經三足鼎立的格局,俄羅斯退出了

【從2012年到2022年主要航天大國發射入軌的航天器數量】

另外一個統計圖表可能會讓美國人心花怒放:2022年發射入軌的航天器數量,美國高達1939枚,遠超中國的179枚和歐洲的187枚,而且超過了不下10倍。這又是怎麼回事?這是因為美國航天業有一個逆天的大BUG:Space X公司的星鏈星座。從2019年起星鏈星座就開始大規模部署。2022年Space X公司共為星鏈星座發射了34次,發射了星鏈衛星1673顆。也就是說,美國在2022年的航天發射任務如果刨除星鏈的話,僅發射了44次,僅發射載荷266枚,發射次數大大小於中國,發射的載荷數量也與中國處於同一數量級。

全球航天發射,中美包攬80%,曾經三足鼎立的格局,俄羅斯退出了

【2022年星鏈星座共發射了34次,發射星鏈衛星1673顆】

尤其讓美國擔心的是,美方發現中國在2022年發射的與國防相關的衛星數量超過了美國:中國發射了45顆,美國發射了30顆,俄羅斯發射了15顆。中國在2022年發射的軍用衛星包括光學成像衛星(遙感34-02和34-03,實驗15,高分11-04),雷達成像衛星(高分12-03,遙感33-02),訊號情報衛星(遙感35組2、3、4、5,遙感-36組1至4、遙感-36組2、3、4、5)等。

2022年中國航天還做了一個驚人的舉動:當年1月,中國使用“實踐21”號航天器從地球同步軌道(GEO)捕獲了一顆退役的北斗2-G2導航衛星,並將其拖到了更高的“墓地軌道”,這是人類第一次從地球同步軌道上清除太空垃圾。2022年中國航天還完成了天宮空間站的建設,今後將開始科研應用研究工作,我們將常態化地保持每半年一次的載人航天發射,這也將算進我國的航天發射記錄裡。

全球航天發射,中美包攬80%,曾經三足鼎立的格局,俄羅斯退出了

(長征十一號火箭從海上發射)

更讓人驚訝的是,中國在2022年發射的商業衛星數量正在迅速增加。報告顯示,在中國發射的182顆衛星中(179顆成功入軌),有100顆(55%)是商業衛星。中國之所以商業發射數量達不到星鏈那樣的規模,是因為我國沒有低軌網際網路衛星的市場需求。我國地面寬頻(包括光纖和4G、5G無線移動服務)已經覆蓋了98%以上的人口,政府和運營商推動的“村村通”正在消滅最後一些寬頻覆蓋的死角。

而據美國FCC在2020年的報告,美國沒有任何手段接入寬頻網際網路的人口大約有4000萬,佔美國人口總數13%多。這些人口大部分處於偏遠地區,以利潤為上的美國通訊運營商根本不會去給這些人口鋪設光纖和建設基站。因此這些人口就是“星鏈”市場的基本盤。實際上我國已經建設起數條年產能在200顆左右的小衛星生產線,現在還沒有完全利用起來。不過隨著我國商業航天事業的發展,我國的商業衛星發射也將迎來井噴。

全球航天發射,中美包攬80%,曾經三足鼎立的格局,俄羅斯退出了

(俄羅斯火箭發射場景)

相比之下,俄羅斯就非常落寞了,不得不接受在航天發射領域,退出曾經三足鼎立格局的現實。最關鍵的一點是,俄羅斯的宇航級電子元器件大部分依賴進口,中國已經實現了航天級電子元器件百分百自產。在俄烏衝突爆發之後,西方對俄羅斯採取了嚴格的禁運措施,俄羅斯航天單位雖然能夠依靠庫存挺一段時間,也可以採購中國的電子元器件,但是更改設計需要時間,短期內俄羅斯可能面臨衛星製造的青黃不接。總體來看,俄羅斯的國力和工業體系,已經無法支撐和中美競爭了。當然,瘦死的駱駝比馬大,俄羅斯憑藉從前蘇聯繼承來的強大航天基礎,仍然把除中美之外的其他所有國家甩開一大截。

2023年,預計中國航天發射仍然會在60次以上,中美競爭還會繼續下去,未來將更加精彩。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