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綜合

王陽明《傳習錄》隨讀之二,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 由 易經玄通 發表于 綜合
  • 2022-12-27
簡介換言之,人必須德性純粹,才可能做到知行合一

勤勞敏捷是什麼

先生曰:“此卻失了古人宗旨也。某嘗說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若會得時,只說一個知,已自有行在。只說一個行,已自有知在。

知行合一,不是王陽明對儒學的創新。而是

儒學本就具有

之意。

王陽明《傳習錄》隨讀之二,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大學》講,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其中修身就是

王陽明所言的知。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就是王陽明所言的行。

但是,王陽明提出知行合一,恰是對秦漢以後偽儒學的一次糾偏。但也僅僅如此而已。因為他把秦漢以後的偽儒學當作了儒學,所以王陽明提出知行合一就被當作是對儒學的創新了。

王陽明《傳習錄》隨讀之二,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事實上,儒學義理的核心體系就是

立己達人

。其中立己就是所謂的知,達人就是所謂的行。

立己必然達人,也就是一以貫之之道。這就是知行合一的由來

而且在《尚書》幾乎都牽涉立己達人兩個層次。尤其是治國之道更是所講甚是詳細。但治國的前提是人必須立己,有

德性

。也就是王陽明所言的,

明明德,惟精惟一處

再次,嚴格講,知行合一的知不是所言的

曉得理解

的意思。這個知是智慧的意思,是由

人的德性的純粹所生

的。換言之,

人必須德性純粹,才可能做到知行合一

。若是德性不純粹,甚至

無德性,乃至反對德性,是不可能做到知行合一的

王陽明《傳習錄》隨讀之二,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只有德性純粹,才能做到知行合一。這是鐵律。

因為只有德性純粹,才能做到

自主自覺

。才能不被物轉。若是德性不純粹,那就容易受到利益的左右和牽制,也就是不能自主自覺,自主都做不到了,何來理性。理性都做不到,更不可能知行合一了。

王陽明《傳習錄》隨讀之二,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而王陽明所言的知行合一實際是孟子良知良能的另一個說辭。

孟子曰:“人之所不學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慮而知者,其良知也。孩提之童,無不知愛其親者;及其長也,無不知敬其兄也。親親,仁也;敬長,義也。無他,達之天下也。”

這段話啥意思呢。這是孟子講人本來應該是這樣的,但由於人的本性被後天的情慾掩蔽,所以不能這樣了。

王陽明《傳習錄》隨讀之二,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所謂

良能就是本自具有

的。注意不是本自具足的。這叫良能,其實還是

天命之謂性

這句話的翻版。而良知呢,孟子解釋為不慮而知。其實這句話也有很多說辭,比如

坤卦六二直方大不學無不利

。就是講

不學習也能無不知

的道理。不慮而知其實就是智慧。智慧是德性的一個性能。

儒學叫誠則明

王陽明《傳習錄》隨讀之二,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所以,知行合一的知不是簡單的知道,理解,而是德性所產生的。換言之,人的本性被情掩蔽了,也就是本性不能純粹了,猶如鏡子上都是塵埃。所以要想達到真正的知,必須

從德性上入手,去一步步恢復自己本有的本性

王陽明《傳習錄》隨讀之二,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反過來講,人光是知道道理,是做不到知行合一的。比如遵守契約,都知道這個理,若是不遵守就罰款一百。那好呀,我給你二百,你不要遵守這個契約。有的人就會不遵守了。這就是知和行不能合一的原因。而君子就不是如此。

君子無論何時何地都是知行合一的,因為君子德性堅固,不被利益左右。恰如孔子所言,君子固窮,小人窮斯濫也。

王陽明《傳習錄》隨讀之二,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客觀評價王陽明所提出的知行合一,是有當時的時代價值的。也是對秦漢以後偽儒學的一次修正和質疑。因為秦漢以後多是偽君子,別說知行合一了,

言行都不一

的。說一套做一套多得是。但不能因為王陽明提出知行合一就認為是對儒學的創新。因為儒學本就是知行合一的學問。不是王陽明創新的。秦漢以後無真正的儒學義理。王陽明只是對儒學義理的一個層次作了

一次比較高明的發現

事實上知行合一的理論依據就是

道和器

的關係問題。

道無器不彰,器無道不成

。可懂?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