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綜合

學英語能讓你更愛投資?

  • 由 矽釋出 發表于 綜合
  • 2022-12-09
簡介有意思的是:沒有將來時態的語言全球都有,而當你開始收集資料,你會發現:這些說沒有將來時態的語言的國家,很大程度上恰恰是最喜歡“儲蓄”的國家

morgen什麼意思

學英語能讓你更愛投資?

很有意思的一個觀點。

本期#思維方式#,來自 UCLA 的行為經濟學教授 Keith Chen 在 TED 主題演講

:“你說的語言會影響你存錢能力嗎?”,以下為矽釋出翻譯簡寫。

學英語能讓你更愛投資?

全球金融危機讓人們對一個古老經濟學問題重新產生興趣,那就是: “為什麼經濟規模和政治體制看起來很相似的國家之間, 國民儲蓄習慣差別如此之大?”

我今天要跟大家分享一個很有意思的假說:

我研究了人們說的語言的(語法)結構和他們存錢習慣間的關係,並得到一些意外的新發現

。我們先介紹國民儲蓄比率,再介紹語言差別,然後我們把這兩者聯絡起來。

先從 OECD 國家開始考慮,OECD 即“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基本上包含的都是世界上最富有的工業化國家,且加入的國家都需要符合民主政府、開放市場和自由貿易等要求。雖然這些國家很相似,但是他們儲存行為差別很大。

看下面這張 OECD 成員國圖:左邊,多數年儲蓄率超過 GDP 的 1/4,部分達到 GDP 的1/3。而圖右側,最右邊是希臘,我們看到過去 25 年,希臘國民儲蓄率剛超過 10%,需要注意的是:美國和英國緊隨其後。

學英語能讓你更愛投資?

現在我們看到儲存比率的巨大差別。但“語言”跟這種差異有什麼關係呢?

你們可能注意到了我是華裔。我在美國中西部長大,很小時就意識到中文在“家庭”關係中的叫法,實際上更本質的,甚至是在“思維方式”上都和英文有很大不同。怎麼解釋呢?舉個例子。

假設你我在聊天,提到我叔叔(Uncle),你完全理解這個英文的意思,但如果用中文聊天,我就頭疼了,我無法用中文告訴你這是我“叔叔”,而會附加上更多家庭關係資訊。

如果用中文,我必須一併告訴你:這個人是我爸爸這邊的,還是媽媽這邊的;是婚姻關係,還是血緣關係;如果是我爸爸的兄弟,年紀比我爸爸大,還是比我爸爸小。

這些都是必須的,中文無法省略這些資訊

。事實上,如果要我不弄錯,我就要不斷去想這之間的關係。

學英語能讓你更愛投資?

這是小時候讓我很好奇的事。

而現在我作為一個經濟學家,更好奇的是:不同語言,在“如何表示時間”上的差異

例如,英語需要用明確語法變化來表示不同時態,如果說過去下過雨(It rained yesterday);現在正下雨(It is raining now);明天將要下雨(It will rain tomorrow)。注意:英語中,需要很多元素來表示事件發生時間,因為需要據事件的時間來調整自己要說的話,“It

will

rain” 或 “It‘s

going to

rain。” 英語語法禁止你說成:“It rain tomorrow”。

而中文表達方式恰恰相反,一個說中文的人說出來的話,會讓一個說英文的人聽起來怪怪的。他們會說:“昨天下雨”、“現在下雨”、“明天下雨”。

從更深角度看,中文沒有將“時間”進行嚴格分割,而英文則將此作為語言正確與否的準則之一。

學英語能讓你更愛投資?

那麼,這種差異是否只有在中文和英文差異這麼大的語言之間才有呢?

不是。你們中很多人知道英語屬於日爾曼語系,而英語是日爾曼語系中唯一需要這些的。例如:說日爾曼語系的人會很自然用以下話表達明天下雨:“Morgenregnet es” ,說英語的人聽了就類似 “It rain tomorrow。”

這讓我作為一個行為經濟學家,想到一個有趣的假設:

你描述“時間”的方式,

和你語言迫使你思考“時間”的方式,是否會影響你對不同時間段的偏好?

你們說的是英語——區分將來時態的——這意味每次你談論到“未來的時間”或“未來要發生的事”時,你需要在語法層面將“未來”和“現在”區分,就像是兩者間有本質不同。現在,

假設這種語言上的差別讓你每次說話時都意識到當下和未來的細微差別,如果這個假設成立,那麼就會導致“未來”看起來跟“現在”更加遙遠,要你存錢也就會困難一些。

另一方面,如果你的語言沒有區分將來時態,你說現在和未來句式一樣。這點細微差別會讓你覺得他們是一樣的,會讓你更傾向於存錢。

學英語能讓你更愛投資?

我閱讀了大量語言學文獻作為調研。有意思的是:沒有將來時態的語言全球都有,而當你開始收集資料,

你會發現:這些說沒有將來時態的語言的國家,很大程度上恰恰是最喜歡“儲蓄”的國家。

為給你們一點提示:請回看剛才提到的 OECD 儲蓄比例圖,你看到相比那些語言中區別將來時態的國家,沒區分時態的國家儲蓄率更高,且總體上更靠左。

平均差值有多大?約佔各國每年 GDP 的 5%。這種差別持續了 25 年,對國家總體財富有著長遠影響。

學英語能讓你更愛投資?

好,現在雖然這些發現能說明問題,但比較的國家間在很多方面都有差異,有時很難將這些差異歸結為某個原因。下面我將向你們展示:我過去一年收集到的、作為經濟學家能得到的所有大資料集,並且我正嘗試將國家間可能的差異性消除,希望可以為(我理論提到的)這段關係提供證據。總體而言:無論我目前如何嘗試,我都無法將這種關聯消除。

讓我告訴你們,你們能做到什麼程度。

一種可能的驗證方式就是收集了全球範圍的(經濟)資料資訊。例如,歐洲的健康、老齡化及退休情況統計。

想象一下你是一個比利時退休老人,有一天有人跑來敲你家門:“打擾了,你能跟我說下你股票投資情況麼?你知道自己房子值多少錢麼?方便告訴我麼?你走廊有 10 米這麼長?如果有,你能走一次讓我看看需要多長時間麼?你能否用你的慣用手用力握這個裝置,讓我測試一下你的握力?你能否吹一下這個管子,讓我測量一下你的肺活量?”

將這些資料與 USAID(美國國際開發署)在非洲發展中國家的人口健康統計資料結合 USAID 的資料,例如,奈及利亞農村家庭中 HIV 感染情況等一手資訊, 將這些資料與世界價值調查(value survey)結合, 就有全世界上百個國家上億家庭的儲存行為資訊。

獲得所有這些資料,綜合起來,你就得到這樣一張圖。

學英語能讓你更愛投資?

你會發現:全球範圍內有 9 個國家,其國民中有相當多人使用沒區分將來時態和區分將來時態的語言。我接下來要做的就是:透過統計匹配方式,找到各方面都近似相同的家庭,然後去看看,

在控制了這些變數後,語言和儲蓄間是否還存在著聯絡。

我們能控制哪些特徵?我考慮的匹配包括:出生地和居住地、人口資訊、性別、年齡、相對居住國收入水平、受教育程度,及家庭成員結構。我發現:在歐洲,就有六種不同婚姻組合方式,最精細的分類方法是按宗教信仰分類——將全球分成 72 個不同宗教團體——非常精細的分類了。14 億家庭,每個家庭都有獨特性。

現在我要說的比較,都是在這些各方面近似一致的家庭間進行。讓我們假設:這個實驗找到了布魯塞爾的兩個家庭, 在別的每個方面都很相似,但一個家庭說佛蘭芒語,另一個說法語; 或是兩個住在奈及利亞農村的家庭, 一個說豪薩語,另一戶說伊博語。

現在在這麼精細的控制水平下,語言時態特點是否還會影響到儲蓄習慣? 是的,

語言中沒區分將來時態的人,在任何給定年份中儲蓄比例都要高 30%

。這種差異是否有累積效應? 是的,

當他們退休時,語言中沒區分將來時態的人,在收入穩定不變情況下,要多 25% 儲蓄。

我們能得到更多結論麼?出於經濟研究目的,我們收集了很多醫療健康資料。我們能將健康相關行為比作儲蓄行為麼?例如吸菸這個事,吸菸可以看作是“反向的儲蓄”。

如果儲蓄是增加當下痛苦來增加未來的快感,那麼吸菸效果正好相反。吸菸用未來的痛苦,來換取當下的快樂。我們假設:吸菸跟語言時態的關係應該跟儲蓄關係相反。我們的統計支援了我們的推斷,語言沒區分將來時態的家庭成員,相比而言任何時間段中吸菸可能性都要少 20%-24%;他們退休時,超重可能性相比少 13%-17%;最後一次性行為中,使用安全套機率要高 21%。我可以這麼一直不停列舉下去,很難找到語言時態特徵對儲蓄行為沒有影響的例項。

我和在耶魯的語言學同事和經濟學同事剛剛開始這項研究,探索和理解每次我們說話時(語言)對我們未來的輕微影響,最終目標是:

一旦理解了這些微妙效果是如何影響到我們決策的

,我們希望可以為人們提供更好工具,讓他們在未來理性的存錢、理性的投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