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綜合

湟水河源頭保護者:生態持續改善是最好的嘉獎

  • 由 北青網 發表于 綜合
  • 2022-12-05
簡介行至包呼圖山深處,甘子河鄉託華村的牧民多傑扎西在檢視草場長勢,湟水河源頭就在他家的牧場

持續改善是什麼意思

中新網西寧11月3日電 題:湟水河源頭保護者:生態持續改善是最好的嘉獎

作者 李雋 玉梅

高原深秋,位於在青海湖北岸的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金銀灘草原變得金黃。

跟隨海北州海晏縣草原站高階草原師張宗花和朱秀蓮,記者開啟了尋源湟水河之旅。

湟水河又名西寧河,是流經西寧的黃河重要支流。位於中國青海省東部,發源於海北州海晏縣包呼圖山,流經西寧市、海東市,到甘肅省蘭州市西面的達家川入黃河。長349千米,流域面積3200多平方千米,為黃河第三大支流。

湟水河源頭保護者:生態持續改善是最好的嘉獎

圖為湟水河發源地海北州海晏縣包呼圖山。(資料圖) 李雋 攝

被當地民眾稱為“草原工程師”的張宗花和朱秀蓮說:“我倆就是護草的。一到夏秋季,基本天天在野外工作,進行滅鼠和檢視草場植被,在草原上一待就是一整天。”

沿著麻秀寺河一直往北走,祁連山支脈遙遙可見。行至大通山腳下,一片網圍欄圈住的茂盛草場,吸引了大家的目光。

“這片草是我們透過生態修復專案補播的,你看長得真好。”張宗花看著自己親手種下的牧草,臉上充滿笑意。這片草場之前退化成了黑土灘,2021年透過草地退化補播專案種出了新草,今年已經完全看不見裸露的地面了。

為這片草場,張宗花她們沒少掉眼淚。“當時補播要禁牧,群眾不同意。”張宗花和朱秀蓮解釋道,這裡地處湟水河源頭,實施治理刻不容緩,可申請到的修復專案,卻受到群眾阻攔。

“去年6月,我們前前後後給各戶講道理、做工作,磨了一個月,村裡人才同意我們補播,現在草長得這麼好,幹啥都值了!”張宗花笑著說,這些一小片一小片圈起來的補播的草場面積達670公頃。

湟水河源頭保護者:生態持續改善是最好的嘉獎

圖為草原師與當地牧民檢視草場植被。(資料圖) 李雋 攝

山間溪流很多,隨處可見汩汩流淌的泉水。行至包呼圖山深處,甘子河鄉託華村的牧民多傑扎西在檢視草場長勢,湟水河源頭就在他家的牧場。

“源頭還得走差不多一公里呢。那裡海拔將近4400米,雖說這寒冷偏遠少有人來,但是生態脆弱,我們懂得保護生態環境很重要,每年只在這裡待40多天,儘量減少對環境的影響。”多傑扎西騎著馬說。

多傑扎西介紹,他們回到秋季草場後,每過段時間他就會來看看這裡的草場。他期盼著有一天,這裡也能成為自然保護區的一部分,得到更加科學完善的管護。

在湟水河的源頭,有一座藏族婦女往桶裡舀水的雕像,在她身邊還站著一隻藏羚羊。雕像旁邊是座正上方寫有“湟水河源頭”字樣的石碑,底座刻著“母親河”三個字。源頭的水質水量,正如一位母親的健康狀況,直接決定著她孕育出的“孩子”體質,及其帶給下游人民的生活質量。

湟水河源頭保護者:生態持續改善是最好的嘉獎

圖為湟水河源頭的醒目石碑。(資料圖) 海晏融媒供圖

湟水河之源的人們深諳這個道理。多傑扎西夫妻在這裡的時候,就主動在草場範圍巡護,他們離開後,這項工作就由生態管護員向其布和同事們全力承擔。

“岩羊、狍子經常出沒,我巡護的時候,主要看有沒有野生動物受傷或是人破壞水源。”向其布說。

從居住的村子騎摩托車來到巡護地點,至少要一個小時,冬季遇到風雪便寸步難行,不論條件如何艱苦,他和同事們對工作都從不懈怠。這些年生態環境持續改善,隨之野生動物增加、生物多樣性進一步豐富,對他們來說就是最好的嘉獎。

今年以來,海晏縣將村級保潔員、林業管護員、草場管護員、河道巡查員、生態網格員工作職能都歸於生態環境管護員,整合資金、大力改進農牧區環境整治人員的工作方式,提升農牧區人居環境治理水平,推進生態環境高質量保護。

“從包呼圖山湧下的無數山間溪流,匯聚成湟水河源頭,它們將流到西寧、海東和蘭州三個城市,投入黃河的懷抱,為了家鄉和沿河的人們,我會盡最大努力保護好這裡的生態環境。”向其布說。(完)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