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武術

墨彩大千,爛漫無極—張大千與趙無極浪漫寫意現身拍場|永樂秋拍

  • 由 古泉說 發表于 武術
  • 2022-06-08
簡介色彩是趙無極創作的重要元素,趙無極稀釋了顏料並進行仔細塗抹,在這件作品中底部深藍色色調的變化是其混合顏料塗抹而成的自然漸變,由下至上畫面顏色、顏料變淺變薄,畫面上半部的淡淡暈染感讓人不由得想起了水墨畫,契合了中國傳統繪畫的美學理念

無極圖片怎麼拍

墨彩大千,爛漫無極—張大千與趙無極浪漫寫意現身拍場|永樂秋拍

LOT 2032張大千(1899 - 1983)山居圖

1978年作

49 × 28 cm

款 識:戊午九月,八十叟爰

鈐 印:張爰、大千居士

估 價:RMB 3,500,000 - 5,500,000

傅申教授在點評張大千潑墨潑彩鉅作《瑞士雪山圖》時寫道:「潑墨潑彩,不僅是張大千繼其集傳統大成之後走向個人創新巔峰的畫風;也是他出國十餘年後,成功地將中國畫中潑墨大寫意風格結合當年世界抽象繪畫潮流,開發出他獨特豪放、法古變今、前無古人、走向世界畫壇的偉大成就;更是傳統與創新中國畫的主要分水嶺。張大千集傳統大成的精品,固然代表其前半生的成就,但是站在歷史宏觀的角度,只有他潑墨潑彩的力作,最能代表他前無古人的歷史地位。」

此畫是張大千80歲時所創,此時張大千的潑墨潑彩歷經試煉,已漸臻完美與成熟,技法已近極致,邁向氣勢磅礴的嶄新境界。本幅畫作中,張大千主要以偏愛用石青、石綠等顏料進行爆發式的潑彩潑墨渲染,瑰麗明亮的色彩幾近佔據整個畫面,水墨青綠交融;在畫面的中下方開出山中平湖,上方的山巒山光雲影,在密實中透出虛靈。近處具象的小舟和人物,表達他仍寄情於中國畫的傳統精神,並將東方和西方藝術完美地結合在一起。作品雖採用潑墨潑彩,但章法結構仍接近傳統,內涵相類於古典山水格局,在傳統與現代、抽象與具體的融合中,構建出一個繽紛燦爛,仿若夢境般奇幻的美景。

墨彩大千,爛漫無極—張大千與趙無極浪漫寫意現身拍場|永樂秋拍

張大千《春雲曉靄》1968 年作 100。5×140 cm

香港蘇富比 2021年10月11日 LOT 3065

成交價:HKD 214,631,000

此件與本拍品均在 80 - 90 年代多次出版

墨彩大千,爛漫無極—張大千與趙無極浪漫寫意現身拍場|永樂秋拍

張大千《春雪初溶》1973 年作 43。5×58。5 cm

中國嘉德香港 2021年10月13日 LOT 0424

成交價:HKD 21,210,000

與本拍品同為張大千 70 年代創作潑彩作品

張大千的潑彩作品在拍賣市場上一經露面,便備受海內外藏家的追捧,成交價屢創新高。據統計,目前張大千作品上拍成交價居前列者,基本上都是其晚年的潑墨、潑彩山水。

《山居圖》是畫家在臺灣地區時期的潑彩作品,也是他潑彩運用的成熟期,畫面大膽抽象,墨彩掀起一股狂飆的氣勢,如入無人之境,是他創作極具爆發力的一件作品。本幅畫面以重彩潑就為主,略有留白,乍看只見墨色上堆積著大塊鮮豔的石青、石綠,有色彩造成的視覺興奮感,畫面上方看到峰巒,峰巒上還有會在傳統中國山水上出現的植物表徵,再加上盡面右下方的高士泛舟,正如這些微小的細節輔助,使觀者瞭解,大千先生的風格也由抽象而漸具象,畫面上由大幅仰賴潑墨,到以區域性潑墨作為傳統筆墨之調劑的趨勢。

墨彩大千,爛漫無極—張大千與趙無極浪漫寫意現身拍場|永樂秋拍

張大千《山居圖》區域性(LOT 2032)

大千這時期潑墨潑彩時仍伴有奇趣橫生,但部分山水已開始強調傳統筆墨,混融了潑彩與傳統筆墨的意趣,構圖雖從兩塊潑彩展開,然整體仍加以傳統具象,不厭其煩,細細皴擦出山石樹木的細節,只是筆意荒率,仍是偏寫意的潑彩,頗能代表此時抽象幅度變小,逐漸迴歸傳統的畫風。

不管大千的繪畫有多抽象,精神上他仍然承繼著偉大的宋代山水傳統,而且他深知這個傳統的奧妙。北宋的大家李成與郭熙最擅描繪大自然中雨雪煙嵐的各種風雲變幻之姿。據考他所留存的山水作品中,幾近一半與煙嵐、雪霽、春雲、夏雲有關。繼承李成的郭熙則不遑多讓,他也畫山水的「峰巒秀起,雲煙變滅晻靄之間,千熊萬狀」,雖然大千畢生從未以學習李郭而知名,但以他在山水上直追董源的經歷,以及收藏古畫的經驗,都讓他深入古人堂奧。

但是古人的風雲變幻仍然是靜態的,大千的卻是動態的。他將宋人靜觀自然,捕捉時序流動,在山水中強調季節變化和煙嵐霧景的傳統發揚光大,以潑墨和潑彩的手法,開啟全新的局面。

墨彩大千,爛漫無極—張大千與趙無極浪漫寫意現身拍場|永樂秋拍

LOT 2033趙無極(1921 - 2013)17。9。86

1986年作

布面油畫

60 × 73 cm

籤 名:無極 ZAO

出 版:《趙無極》,La Difference / Enrico Navarra,1998年,P224

說 明:附趙無極基金會證書

估 價:RMB 4,500,000 - 6,500,000

趙無極作品《17。9。86》色彩柔和的畫面以抽象含蓄的精神氣質表現大自然的風景元素,油彩顏料展示了一種輕柔的質地。趙無極曾說過:「我想畫的是那些不可見的事物:生命的氣息、風、生命的多種形態,以及色彩的起源與融合。」《17。9。86》這幅作品畫面為橫向構圖,所呈現的視覺效果讓人想起了英國風景畫家威廉透納(J。 M。 W。 Turner)夢幻般的風景畫,顏色的厚、薄、平塗、點擦中能看到如在舞臺劇中的戲劇衝突感,趙無極透過對光、色、影、點線面的把握,將顏色的質感透過運筆的速度和顏料的厚度進行結合,在抽象的畫面中描繪了光與空氣的微妙關係,因此雖然畫面是非敘事的,但在色彩、質感、筆觸中可見故事性與情感表達。

色彩是趙無極創作的重要元素,趙無極稀釋了顏料並進行仔細塗抹,在這件作品中底部深藍色色調的變化是其混合顏料塗抹而成的自然漸變,由下至上畫面顏色、顏料變淺變薄,畫面上半部的淡淡暈染感讓人不由得想起了水墨畫,契合了中國傳統繪畫的美學理念。這件作品色彩淡雅,但極富感召力,透過畫面人們也許會想到暴風雨時波濤洶湧的海面,海浪不斷撞擊著礁石;也許會想到「霧雨濛濛細如絲,煙雲渺渺輕似夢」的詩意,畫作喚起了人們對於無邊無際的大自然的感受,那原始的、無窮的力量及其宏偉且瑰麗的意象就藏在這色彩變幻之中。

趙無極的作品常常將中國繪畫的墨色層次與色彩結合,然後進行繪畫創作,從這件作品中也可以看出他有著「以墨襯色」的色彩美學意識,並使其繪畫空間表現更加具有動感和韻律。畫面以藍色為主色調,配上優美和諧的赭色、灰色或是黃色,將中國傳統的「墨分五色」的概念融入作品,顏色構成雖然簡單,但以不同的明度、灰度相配,巧妙將中國畫中墨色變化帶來的美學趣味與西方色彩進行完美融合,透過色彩構成使畫面達到絢爛而又莊重典雅的美學效果,使其繪畫藝術語言獨具個人特色。

西方的抽象繪畫主要強調的是畫面線條的誇張變形以及畫面的結構等,而趙無極與其同時代的西方抽象畫家相比,其藝術作品中含有東方的藝術精神因子,總能讓人感受到傳統文化的氣息,讓人感到像是中國傳統山水畫的一種延伸。他沒有去描繪一個真實空間,而是在追求色彩的表現力的同時,更注重畫面所產生的寫意效果,透過色彩產生的虛無空間和意境營造出縹緲之美,這不再是視覺意義上的空間世界,而是精神上的氣勢磅礴與自由灑脫,與西方的抽象繪畫拉開距離。

中國藝術對「空靈」的追求自古就有,觀賞趙無極的畫,不僅要看畫面上有的「東西」,同時也要看不在畫面上的「東西」。透過畫面的有限形式想象到無邊、無形的「空靈」,才是欣賞趙無極繪畫的一個基本立足點。正所謂「空而有物謂之靈」,趙無極充分運用了中國繪畫語言中「計白當黑」的手法,空白為虛,著墨為實,「白」中又有經營,「空靈」又顯充實。這種「空靈」已不再受自然客觀的束縛,而是實現一種無構無束的自由自在,尋求一種心理感受的真實靈動。一切「空靈」皆為「妙明心中物」,趙無極的繪畫便是如此。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