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武術

同樣都是削藩,為什麼漢景帝扛住了,而朱允炆卻沒扛住?

  • 由 鮮花暢談歷史 發表于 武術
  • 2022-05-31
簡介漢景帝、建文帝都因為削藩而促發了一場戰爭

漢文帝漢景帝採取什麼政策

漢景帝、建文帝都因為削藩而促發了一場戰爭。

就形勢而言,建文帝的情況原本比漢景帝要好很多。

而且,在戰爭爆發前,漢景帝政策失誤比建文帝還要更大!

然而,最終結果,卻是景帝順利平叛而建文帝“失蹤”。

這是什麼緣故呢?

建文帝削藩的形勢好於漢景帝

西漢的諸侯王,是真正的“裂土封王”。

這些諸侯王的地盤多比較大。比如,初封的齊王有七十二城,吳王有五十三城。

漢高祖分封之初,這些諸侯王多年紀尚幼,羽翼未豐,受制於朝廷派去的國相,在高祖去世後,又受呂后排擠,自顧不暇。

同樣都是削藩,為什麼漢景帝扛住了,而朱允炆卻沒扛住?

不過,隨著諸侯王們年紀漸長,他們完全掌握了王國內的行政、經濟大權,擁有相當規模的王國軍隊,已具備挑戰皇權的經濟、軍事實力。

相比之下,明初的藩王則在各方面都無法與漢初諸侯王相提並論。

明代藩王,原則上“分封而不錫土,列爵而不臨民,食祿而不治事”,政治地位很高,但法定的權力、地盤都十分有限。

就武裝力量而言,藩王可以直接指揮的軍隊只有護衛。“護衛甲士,少者三千餘人,多者至九萬人”,而且,他們“隸籍兵部”,藩王可以統領他們,朝廷也可以調動他們。

此外,王國內還有守鎮兵。但守鎮兵有“常選指揮掌之”,要調遣他們,除王令外,還需要有天子的御寶文書。

同樣都是削藩,為什麼漢景帝扛住了,而朱允炆卻沒扛住?

因此,“七國之亂”,漢景帝與叛軍在力量上基本上處於同一量級,而“靖難之役”時,朱棣是“以一隅抗舉國”,雙方完全不在同一量級。

建文帝的情況,比當年的漢景帝有利得多。

漢景帝削藩政策失誤大於建文帝

由於“結果導向”的影響,在很多朋友看來:景帝勝了,所以什麼都作得對,建文帝敗了,所以什麼都錯了。

其實不然。

削藩之初,漢景帝的失誤比建文帝還要大。

漢景帝的老爹漢文帝,採取了賈誼“眾建諸侯而少其力”的削藩政策。

即:透過讓諸侯王的幾個兒子分別立國,分解諸侯國,使其無力與朝廷抗衡。

當然,當時的形勢下,漢文帝還沒有資本像後來的漢武帝一樣推行“推恩令”,以法定方式推行。

因此,文帝只能“見機行事”,將實力雄厚的齊王、淮南王作為主要打擊目標。

同樣都是削藩,為什麼漢景帝扛住了,而朱允炆卻沒扛住?

該方略雖然比較溫和,但效果不錯,曾經威脅最大,實力最雄厚的齊國,在齊文王去世後被一分為六,淮南國也被一分為三。

漢景帝繼位後,其削藩政策變得激進。他採納晁錯“請諸侯之罪過,削其支郡”的方略,直接削諸侯國的縣。

這個政策手段直接,打擊面廣,短短三年間,楚王、趙王、膠西王、吳王等諸侯輪流被削!

一方面,對於擁城數十座的諸侯王們來說,削其數縣之地不足以使其傷筋動骨;另一方面,這種舉措引起了眾多諸侯王的強烈不滿和恐慌,更促使諸侯王們聯合到一起,發動大規模叛亂!

更嚴重的是:漢景帝對諸侯王的叛亂似乎準備嚴重不足。

諸侯王造反後,漢景帝又是赦免各王,“復其故地”,又是腰斬晁錯,希望吳楚罷兵。

直到無可奈何之時,才找出周亞夫等人,組織平叛戰爭。

相比之下,建文帝的削藩政策雖備受後人指摘,但並非一無是處。

在謀劃削藩方略時,齊泰建議先削強燕,再除各弱王;黃子澄則認為燕王久已有備,應先解決掉周王、代王等“親燕”勢力,翦其手足,再除燕王。

同樣都是削藩,為什麼漢景帝扛住了,而朱允炆卻沒扛住?

建文帝採納了黃子澄的方略。

前後不到十月,建文帝削周王為庶人,幽代王於大同,廢岷王為庶人,迫湘王自殺,囚齊王於京師。

儘管這一方略被後人認為“打草驚蛇”,但卻事實上削弱了燕王,起到了一定效果。

後來的靖難之役中,代王曾試圖響應朱棣,但被控制,而齊王被囚後,燕軍在山東失去外援,燕軍始終無法在山東壓倒對手。整個靖難之役,直到最後燕王渡長江,燕王除挾持寧王外,再無公開“外援”,始終是以一隅之地抗拒朝廷。

而建文帝對燕王的直接削出,也一度取得了極大成績,燕王一度身邊只剩下張玉、朱能等800餘人,並被嚴格監視,至於北平軍政大權,則幾乎已完全為朝廷所控制。

可以說,僅就政策而言,建文帝除“不忍殺叔”之外,已經做得相當不錯了。

只不過,朝廷委派辦事的人,確實在能力上非燕王對手而已。

所以,僅就削藩政策而言,漢景帝的失誤比建文帝更大。

那麼,為何景帝勝了,建文敗了呢?

對手的能力

實力,是決定勝負的關鍵因素。但歷史也一再表明:實力弱小的一方,如果訓練有素(將士的能力),在正確的指導下(統帥的能力),有時也能由弱變強,並最終打敗實力佔優者,贏得勝利。

同樣都是削藩,為什麼漢景帝扛住了,而朱允炆卻沒扛住?

僅從削弱實力的角度看,建文帝作得已經不錯了。如果朱棣只是能力一般的人物,可能已經被控制,連起兵的機會都沒有。

然而,朱棣的能力,卻因為建文帝“不忍”揹負殺叔之名而完好無損。

早在朱元璋時期,朱棣就已經被稱讚為“智勇有大略,能推誠用人”。

太子朱標去世後,朱元璋“常有意易儲”,並常奉命統領諸王及諸將軍馬作戰。

朱元璋去世前,諭示朱棣:夷狄之患豈可不防?朕之諸子,獨汝才智克堪甚人···“攘外安內,非汝而誰”?

在藍玉、馮勝等異姓將領被剷除後,朱棣已是唯一有能力、威望領導北方國防,甚至“攘外安內”的統帥級人物。

因此,儘管朱棣的一些權力被建文帝所剝奪,但因朱棣“能推誠用人”,身邊仍有張玉等人不離不棄,而在已被“奪”的軍隊中,仍有大量將士“屬心於燕王”。

因此,朱棣雖然被嚴格限制、監視,但只要略施計謀,除掉建文帝派來的廖廖數人,就能控制北平局勢,奪回軍隊,舉兵“靖難”。

而當燕王起兵後,雖然其規模與朝廷不可同日而語,但其戰鬥力優勢卻十分明顯。

同樣都是削藩,為什麼漢景帝扛住了,而朱允炆卻沒扛住?

燕王之兵,是常年在北方與蒙古作戰的,訓練有素,戰鬥經驗豐富,尤其是其騎兵優勢,更遠遠勝過“南軍”。

因此,朱棣騎兵後,其統帥個人能力、軍隊戰鬥力,均勝過朝廷方。

相比之下,漢景帝時的諸侯王們,看起來兵力規模很大,只吳王之兵就達40萬之眾,但其“能力”則未必如“數字所示”。

當時的諸侯王中,吳王劉濞曾經跟隨劉邦參加過平定英布的戰爭,並且表現出一定的將略。

然而,劉濞畢竟從來沒有以統帥之任,獨當一面的經歷,其大兵團指揮的經驗甚至不如當年的齊王劉肥。

不過,就軍隊的戰鬥力而言,雙方算是“各有優勢”。

同樣都是削藩,為什麼漢景帝扛住了,而朱允炆卻沒扛住?

吳、楚之地的步兵,自古就是天下精兵,不過,由於缺乏戰馬,其車騎不如朝廷方。

因此,儘管從紙面實力上來看,建文帝的優勢比漢景帝要大得多,但實際上,雙方處境相似,即:朝廷軍與叛軍都是“各有千秋”,誰能取勝,還看雙方的指揮。

所以,派誰去和叛軍打,很重要!

擇將

在選將方面,漢景帝的選擇難度比建文帝更大。

呂后、文帝時期,漢“休養生息”,“誅呂”、抗擊匈奴、平定小規模叛亂的作戰都曾發生,但沒有大規模戰爭。

因此,漢景帝繼位時,朝廷沒有任何擁有大兵團指揮經驗的將領,甚至連參與過大兵團作戰的將領都寥寥無幾。

相比之下,建文帝的情況略好於景帝。

儘管藍玉、馮勝等帥才已經被“拔刺”,但大明畢竟長期與北元大戰,無論是老將耿炳文,還是平安、盛庸,乃至李景隆,都參與過大規模軍事行動,至少“沒吃過豬肉,至少看過豬跑”。

在擇將上,漢景帝選擇了周亞夫。

周亞夫的父親周勃曾有多次大兵團指揮經驗,但周亞夫當年年幼。

到周亞夫領軍時,已是文帝時期,“休養生息”,沒有大規模用兵。

不過,漢文帝卻透過在“細柳營”勞軍時,發現周亞夫治軍嚴整,讚歎不已。

同樣都是削藩,為什麼漢景帝扛住了,而朱允炆卻沒扛住?

其後,文帝將周亞夫升為中尉,留在長安帶兵,認真考察。

文帝去世前,告訴景帝:遇到緩急時,“周亞夫真可任將兵”。

可以說,儘管周亞夫沒有大兵團指揮經驗,但其帶兵之能,是經過文帝、景帝二帝常年考察的。

能把兵帶好的將領,能差到哪裡去?

相比之下,建文帝的擇將,則“任性”不少。

建文帝,初則任用資歷最老的耿炳文。耿炳文雖戰功卓著,但多是防守作戰,且帶兵不多,有威名,但缺乏大兵團指揮經驗。

其後,建文帝把寶押在了李景隆身上。

李景隆,是名將李文忠之子。早年因為“進止雍容甚都”,而得到朱元璋矚目。

他也曾帶兵參與過一些軍事行動。

史書沒有詳細記載耿炳文、李景隆在朱元璋後期的表現(耿炳文在朱元璋創業期間的表現有詳細記載)。

但是,從朱棣在與二人交手前的反應看,兩人在朱元璋時期已經表現出嚴重問題。

對於耿炳文,朱棣認為耿炳文雖是名將,但“軍無紀律”,治軍不嚴。

對於李景隆,朱棣則“聞之喜”,評價其“易與爾”,極為輕視。

相比之下,朱棣在與平安(朱元璋養子)、盛庸交手前,則相對嚴肅認真。

同樣都是削藩,為什麼漢景帝扛住了,而朱允炆卻沒扛住?

由此可見,建文帝並非無人可用,只是用錯了人;並非沒有機會了解諸將的能力,只是沒有去做!

千軍易得,一將難求。得良將者,兵強國昌!

擇將,直接關乎成敗。

戰爭主動權之爭

開局時的實力對比固然重要,但主動權則更為重要。

如果能掌握戰爭主動權,牽著對手鼻子走,即便初始實力弱小,也能越戰越強。反之,即便初始實力強,也會越打越弱,走向失敗。

而掌握戰爭主動權的主要方法,就是充分發揮自己的優勢,規避自己的劣勢,使戰爭朝著有利於自己的方向發展。

七國之亂爆發時,吳王的規劃是:吳楚之兵攻略函谷關,奪取滎陽敖倉之粟而守之,會和諸侯後,再進軍關中。

吳王把直接進軍,控制天下糧倉、險要作為掌控戰爭主動權的關鍵。

看起來直接、迅速,但這其實是當年楚漢戰爭時項羽的方略。

同樣都是削藩,為什麼漢景帝扛住了,而朱允炆卻沒扛住?

以項羽之強,尚且不能如願,何況劉濞呢?而且,項羽接近成功的時刻,正是其以樓煩騎兵佔據騎兵優勢之時,一旦漢軍以秦將組織起騎兵力量,並在京索之戰擊敗楚軍騎兵後,項羽攻取敖倉、滎陽的優勢也大減了。

因此,吳將提出不同意見,認為這樣的計劃難以成功,請求另出一兵收淮南、長沙,入武關。

但吳太子反對:我們是造反的,還讓其他人另統一軍,不怕人家也反嗎?

而另一位青年將領則提出:吳多步兵,利於險阻;漢多車騎,利於平地。建議以最快速度直取洛陽的武庫和敖倉的糧倉,據險以待諸侯,沿途不要攻城略地!

如果策略是要取滎陽、敖倉,就不要在途中攻城略地了,不要頓兵,直取洛陽、敖倉!

老將們認為年輕人不懂謀略,嗤之以鼻。

如此,劉濞幾十萬大軍氣勢洶洶,長時間頓兵於睢陽,進退不得,拱手讓出了主動權。

對此,周亞夫看得很清楚:吳楚兵剽悍,難以爭鋒。但他們打睢陽也不容易,讓他們在睢陽玩吧。我們出騎兵襲其糧道,輕鬆搞定!

此後,周亞夫牢牢把握戰爭主動去按,“深溝高壘,使輕兵絕淮泗口,塞吳餉道”,未經大戰,就已經將吳、楚逼到絕境了。

相比之下,耿炳文、李景隆在整場戰爭中,從來沒有提出過類似的“先勝而後求戰”的高屋建瓴謀劃,也沒有提出過奪取主動權的方略。

主動權,你不去掌握,對手就會掌握。

朱棣兵雖少,卻牢牢掌握了主動權。

同樣都是削藩,為什麼漢景帝扛住了,而朱允炆卻沒扛住?

朱棣利用耿炳文軍無紀律,襲擊取勝後,耿炳文發揮其防守才能,死守不敗。

朱棣為求主動權,不強攻耿炳文,回頭平定了北平周邊一些地區,控制了一些險要。

李景隆來戰時,朱棣讓世子守北平,自己前去收寧王之兵,既擴充實力,又將衣裳單薄的南軍引到北平附近的挨凍,隨後又以騎兵攻擊南軍步兵於平地,一舉取勝!

在隨後的戰爭中,儘管朱棣也遭到過一些挫折,但始終來去自如,掌握著戰爭主動權。

總體戰爭指導

戰爭,既是將才之間的角逐,也是最高統治者之間的角逐。

七國之亂時,七國主動叛亂,聯合一起,吳、楚直接威脅滎陽,趙、膠西等國則企圖脅齊、燕,外援南越國出長沙北,一起威脅漢軍側翼。漢則是被動迎戰,處於可能遭受三面夾擊的不利地位。

然而,漢景帝看出關鍵,認準吳王是叛軍核心,而趙、膠西各王不過附從,南越等“外援”更是觀望者而已。

因此,漢景帝以周亞夫統帥大軍,與梁王劉武一起對吳、楚作戰,另以酈寄、欒布分兵討伐趙、齊叛軍,又以竇嬰進駐滎陽,確保關中安全。

果然,由於吳、楚軍沒有進展,燕不出兵,趙觀望,南越更是沒有按計劃進軍,劉濞多線進攻的計劃徹底破產。

而由於漢軍牢牢掌握主動,被吸引到齊的膠西四王見漢軍到來,各自逃回國,或投降,或被各個擊破,兵敗被殺。

同樣都是削藩,為什麼漢景帝扛住了,而朱允炆卻沒扛住?

在漢景帝的指導下,諸侯國雖相互聯合,多路威脅,但實際上未能形成合力,被各個擊破。

相比之下,建文帝的局面原本有利得多。

朱棣起兵時,大同、遼東都已為建文帝所控制,可以威脅其側背。而寧王大軍則也尚未決定造反。

可是,建文帝沒有拉攏、爭取寧王,反而奪其護衛,使寧王處於中立態度,並最終為朱棣所控制。寧王的朵顏三衛,更成為朱棣先鋒。

而大同、遼東雖然時有出兵,但與主力之間基本沒有配合,最多隻是騷擾,影響十分有限。

因此,整場平叛戰爭中,建文帝空有夾擊之勢,卻始終沒有組織過上真正的夾擊,自喪優勢!

更嚴重的是,在李景隆被調走後,正面戰場的明軍也缺乏統一指揮。

平安、盛庸等將雖頗有將略,並曾挫敗朱棣,但彼此之間統屬不一。

同樣都是削藩,為什麼漢景帝扛住了,而朱允炆卻沒扛住?

到燕王南下後,南軍兵力雖多,但缺乏統一指揮,更是一盤散沙,被朱棣一波急進,直下南京!

對“名”的態度

戰爭,講究師出有名。軍事行動必然受到“名”的約束。

漢景帝、建文帝莫不如此。

戰爭展開之前,漢景帝十分注重名,又是誅晁錯,又是赦免吳、楚罪過。

但戰爭一旦展開,漢景帝不再以“名”來束縛漢軍手腳。漢景帝甚至頂住壓力,支援周亞夫不先救他的弟弟劉武,而專心施展其方略。

對於叛王,漢景帝則更是不為所謂“名”所限制。

比如,膠西王兵敗,準備投降,漢將宣讀詔書:王其自圖!你自己看著辦吧!

膠西王及王子王太后等人悉數自殺!

建文帝則不同。

他沒有理會朱棣“清君側”的訴求,處分齊泰、黃子澄,但卻下達了一個束縛三軍手腳的命令“勿使朕有殺叔之名”。

同樣都是削藩,為什麼漢景帝扛住了,而朱允炆卻沒扛住?

作戰中,朱棣曾多次面臨險境,但“諸將奉帝詔,莫敢加刃”。朱棣不敢自己沒事,反而順便以自己斷後,保全軍隊!

建文帝在戰爭爆發前不那麼“講究”,幾個月裡幽禁、逼殺幾個王,到戰爭爆發後卻迂腐不堪,束手束腳,這也算是一奇了!

削除同姓王的戰爭,是皇室自家人之間的利益再分配。

因此,這種戰爭的性質,沒有正邪之分,在大多數時候也不存在“人心向背”的問題。

決定勝負的,一般是天子、諸王的能力。

所以,這種戰爭,其實也是皇室內部的優勝劣汰。

七國之亂,天子取勝,靖難之役,藩王取勝。但其後,漢、明都迎來了更合適的統治者,兩個王朝也都繼續發展,迎來屬於自己的盛世。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