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武術

楊氏鄭子太極拳鄭曼青

  • 由 盧秀才馬到成功 發表于 武術
  • 2021-06-05
簡介(看來鄭曼青大師是想要歸宗武當的意思,難怪他的套路有37式)鄭子太極拳二十七歲在上海向太極拳大師楊澄甫學習楊家老架太極拳,任職湖南省政府諮議兼國術館館長期間,推動國術為該省全民運動,並規定每兩個月調派全省各縣國術館長及教官四十人,傳授太極拳

上步七星和退步跨虎怎麼接

今天終於從綠城南寧回來了,關於旅遊的秀才另外發表文章來與各位分享,阿彌陀佛。

對於鄭曼青秀才的師兄給予了很高的評價,他的拳打得虛無縹緲,打得不像套路,已經沒有了任何表演的成分了,而那些打起來很好看注重姿勢的所謂大師那還沒有入門呢。

請看正文: 鄭曼青(1901—1975),名嶽,別號玉井山人、曼髯,浙江永嘉人。擅長詩、書、醫、畫、拳,人稱“五絕”,深得博大精深中華傳統文化之精髓,曾任上海暨,南大學與美術專門學校教授,景華師曾向其學中國畫。

幼穎悟,從母張氏習詩書,過目成誦。10歲從汪香禪習畫,14歲後畫藝大進。

1917年,到杭州,結識沈寐叟、馬一浮、經子淵、樓辛壺等,相與研論詩、書、畫。1920年到北京,因在報章與名士以詩唱和,受鬱文大學招聘,講授詩學,並得以結交鄭蘇戡、陳師曾、王夢白等,經六載之薰陶,詩畫俱臻進境。1928年,執教國立暨南大學,又任上海美專國,畫科主任。1931年,與黃賓虹等創辦國文藝學院,任副院長。1932年,辭去一切教職,專從陽湖國學大師錢名山攻經學,三年足不出廬。

因早年學習少林拳,後改習太極拳,為楊澄甫宗師弟子,頗多創穫。1934年出任中羊軍校拳擊教師,1939年任湖南省政,府諮議兼省國術館館長。

次年轉往重慶,任教於中癢訓練團。又因少時多病,隨母捶藥,萌有醫藥濟世之志。25歲從安徽名中醫宋幼庵學醫。精於病理,尤於婦科、骨科別有心得,曾任全鍋中醫公會理事長。

1946年任制線代表,次年當選中醫公會國大代表。1949年去臺,與于右任、陳含光等結詩社,又與馬壽華、陶芸樓、陳方、張谷年、劉延濤、高逸鴻等成立七友書畫會,並參與發起建立國畫學會,當選為理事兼國畫委員會主,委,又任文化學院華岡教授、中華文化復興運動委員會紐約分會藝術組負責人。

25年中,先後多次在國內外舉行個人畫展,其間在巴黎國家畫廊與紐約世界博覽會上,為西方畫家所讚賞,被譽為東方水墨畫之大師。在臺,創立時中拳社,傳授拳術。

1965年赴美國,客居紐約,創辦太極拳學社,廣授生徒,直接間接從學研習者不下數萬人。由於擅詩、書、畫、拳、醫五長,故被贊為“一代奇才”,亦素有“五絕老人”“永嘉五絕”美稱。

因患肺結核病,參加葉大密主辦的武當太極拳社,與黃景華、濮冰如同學。

1928年,楊公自寧來滬,經葉大密介紹,鄭曼青、黃景架,潛心修練,得其要旨。經澄甫公口授,董英傑筆錄,寫成(太極拳使用法)一書,闡述楊氏太極拳理拳法。

此書內容極其豐富,而文字稍嫌俚俗,受到葉大密批評,澄甫公命景華師往書鋪收回餘書焚燬,故原始版本流傳不廣。

但楊守中與董英傑曾在香港、泰國將此書再版,在海外流傳。1983年夏,出版《中國傳統武術叢書》,將此書選人《太極拳選編》,於1984年出版。

此書披露澄甫公晚年之拳架以及散手對敵圖,田兆麟與董英傑對練之粘槍圖照,楊氏家藏秘傳之拳經拳譜,乃研習楊氏太極之重要參考資料。

董華、濮冰如等均請澄甫公指點,濮冰如因其父濮秋丞社會地位甚高,澄甫公來滬又鼎力相助,故首先拜師入門。

鄭曼青精於歧黃之術,太師母侯夫人患病,服其所開中藥處方,霍然痊癒,澄甫公甚為感激。景華師練功刻苦,辦事謹慎,擔任守中師伯每日對練之“相手”,甚得楊公嘉許。

故於1930年之後相繼拜師入門,成為楊公人室弟子。

由澄甫公口授,曼青師伯與景華師筆錄,寫成(太極拳體用全書),1933年由上海大東書局出版,除澄甫公本人之外,永嘉鄭曼青與吳江黃景華均在書後版權頁署名(作者及校者)。

1935年,澄甫公自粵返滬養病,考慮到鄭曼青與黃景華均為身材瘦小之書生,若無卓絕內功,難以在武林立足,遂手諭張欽霖大師兄回滬傳授內功心法,茲後這兩位後期弟子功力大進。鄭曼青師伯與人比試時,善用太極長拳(即快拳)之滑步,上前貼身打短勁,雖然身材矮小,但發勁凌厲,仍可將人打傷。

1939年,鄭師伯至重慶任中央訓練團武術教師,1940年至1944年,任教育部編審委員,參與編寫(國術教材)。

曼青師伯藝高膽壯,不但與各地武林名手切磋武藝,而且敢於挑戰身高馬大的西洋拳擊手。鄭師伯曾迎戰英國軍艦水兵拳擊冠軍,一出手即將對方擊出丈外。另一次,在慶祝抗戰勝利大型招待會上,鄭師伯公開邀請各國使領館武官比試,12名武官應聲下場。鄭師伯在傾刻之間戰勝其中6人,另外6名武官自動放棄比試。

鄭師伯自此聞名遐邇。1950年,鄭曼青至臺灣定居,將楊式拳架刪繁就簡,共47勢,沿用許宣平“三世七”歷史名稱,定名為鄭子簡易37式太極拳。

在成功中學設立時中拳社,入門弟子有樑棟材、葉秀挺、劉錫亨、黃性賢、陳志誠、宋志堅、羅邦楨等。(看來鄭曼青大師是想要歸宗武當的意思,難怪他的套路有37式)

鄭子太極拳

二十七歲在上海向太極拳大師楊澄甫學習楊家老架太極拳,任職湖南省政府諮議兼國術館館長期間,推動國術為該省全民運動,並規定每兩個月調派全省各縣國術館長及教官四十人,傳授太極拳課程。

但因學習時間較短,為便於傳授學習,乃刪減老架的重複招式,精簡為三十七式,名為鄭子簡易太極拳,傳者甚眾。

《鄭子太極拳〈拳譜〉》

1。起勢2。左掤3。右掤、履、擠、按4。單鞭5。提手上勢、靠6。白鶴亮翅7。左摟膝拗步8。手揮琵琶9。左摟膝拗步10。進步搬攔捶11。如封似閉12。十字手13。抱虎歸山、履、擠、按14。肘底看捶15。倒攆猴一、二、三16。斜飛勢17。雲手一、二、三18。單鞭下勢19。左金雞獨立20。右金雞獨立21。右分腿22。左分腿23。轉身蹬腳24。左、右摟膝拗步25。進步栽捶26。上步掤、履、擠、按27。單鞭28。玉女穿梭一、二、三、四29。左掤30。右掤、履、擠、按31。單鞭下勢32。上步七星33。退步跨虎34。轉身擺蓮35。彎弓射虎36。進步搬攔捶、如封似閉37。十字手、合太極。

1965年,鄭師伯遊歷歐美,傳播太極拳及經史書畫等傳統文化。1970年,在紐約設環球拳社,傳授37式鄭子太極拳。

晚年受聘於文化大學,回臺教授<易經)。1956年,葉秀挺、黃性賢前往新加坡、馬來西亞授拳。1957年,陳志誠在紐約設武館,擅長於散手。(這是文武雙全的代表人物啊)

此後樑棟材在波士頓、羅邦楨在舊金山設館。1976年,劉錫亨在臺恢復時中拳社,退休後由徐憶中接任。宋志堅於1978年開始募集基金,於1981年在臺基隆成立中華太極館,自任董事長,由其弟子吳榮輝任館長,推廣64式簡易太極拳。

由於鄭氏師生數十年鍥而不捨的勤奮開拓,體用兼備之楊氏鬆柔拳法在海外廣為傳播。(看來他的這個弟子不太迷信三世七哦)

鄭氏不僅參與筆錄楊公<太極拳體用全書),又自撰<鄭子太極拳十三篇)、<鄭子太極拳自修新法)、英文版<太極拳)。鄭師伯文武兼修,乃楊公後期弟子中之佼佼者也。

個人作品遺著有《唐詩針度》、《玉井草堂詩集》、《曼青詞選》、《鄭曼青書畫集》、《曼青寫意》、《曼髯三論》、《女科新法》、《談癌八要》、《骨科精微》、《鄭子太極拳十三篇》、《老子易知解》、《學庸新解》、《人文淺說》、《論語釋旨》和《易全》等,以《易全》所耗心血最多。

楊氏第四代傳人,尚有王旭東、閻月川(仲魁)、徐岱山、尤志學、汪永泉等,未隨澄甫公來滬,故本文略而不述。茲將楊氏在上海之第五代傳人稍作介紹。(關於鄭曼青的故事明天還有一篇要補充的,今天只寫了個大概,他奶奶的,平臺說我沒有資質不能發這篇文章,於是我看了下,把所謂的敏感詞都刪改了,哎呀給我自由)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