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武術

動感世界:相互作用的時空累積

  • 由 創意物理學大師 發表于 武術
  • 2022-04-24
簡介總結:社會上的每個人都在相互作用,或多或少,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自然與社會都發生相互的作用,相互作用可以透過時間累積,形成動量、知識、能力等,相互作用可以透過空間累積,形成動能、學術、成就等

相互作用力什麼時候學的

世界是相互影響、相互聯絡、相互作用的統一體,世界上所有的物質之間沒有獨立的存在,牛頓第一定律描述的永恆是一種理想化的存在,是對條件約束的無限設定後得出的抽象化結果,無窮小的影響也是影響,無窮小的影響乘以無窮大的體量未必是一個可以忽視的存在。牛頓第二定律描述了體量與影響程度的關係,體量大影響程度大則影響力很大。牛頓第三定律描述了世界聯絡的基本法則,對立與統一、吸引與排斥、善良與醜惡、成功與失敗等等都可以透過本定律得到完美的詮釋。

本文著重對相互作用的時空累積進行展開論述,相互作用的時空累積對我們的生活產生極其重要的影響,明白這一點,可以受益一生。

動感世界:相互作用的時空累積

思考是人和動物最大的區別

一、相互作用的時間累積:動量、知識、能力

物體受到力的作用,時間長了,累積成衝量,也就是力與時間的乘積,假如物體是自由的,只受到這個力的作用,這時衝量就轉換成動量,也就是物體質量與速度的乘積。人是社會的產物,需要適應社會改造社會,需要不斷學習提升這種適應能力和改造能力,學習與時間的乘積就構成了學歷或者知識,悟性與時間的乘積就構成了經驗或者能力,學歷高低並不代表能力高低,文憑也不代表學歷。由此可見,力、學習、悟性都可以透過時間累積形成新的作用因素。

力在時間的累積過程中,需要擺脫原有的束縛,需要排除其它的干擾因素,才能形成動量。一個物體只受到重力作用,從靜止開始下落,這種運動我們稱之為自由落體運動,物體受到的重力在時間的累積下形成衝量,衝量轉化成動量,兩個物理量在量綱上是相同的。一個物體在受到重力作用的同時,還受到支援力的作用,這時支援力的衝量與重力的衝量相互抵消,也就無法形成動量,物體也就動不起來。

人在學習的過程中,學習目標、學習動機和學習興趣都可以是學習上的動力,在這些動力的時間累積下,學習進步了,學習的“衝量”增多了,學習的“動量”或者“學量”增多了,這時就有可能成為“學霸”,所以說,學習也可以透過時間累積成就新的作用因素。在學習的過程中,可能會受到金錢、遊戲、玩樂等阻力因素的影響,阻力大小取決於個人的剋制力,我們最好把這些學習的阻力清零,甚至轉化為動力,這樣我們學習的動量在時間的累積下才會越來越大。如果,學習的阻力與學習的動力相當,學習的兩個衝量相互抵消,也就無法形成學習的動量。

人為了獲得社會資源,需要為社會做出貢獻,需要工作,無論形式如何。工作久了可以獲得經驗,可以獲得能力,能力可以看做工作與時間的乘積。能力的高低與悟性相關,有些人種地一輩子,只獲得了經驗,只瞭解了簡單重複的規律,有些人為了研究探索的目的去種地,獲得能力的速度很大。所以,工作或者說與時間的乘積可以是為專業領域裡的能力。這種能力也需要排除外界無關的干擾,要有工匠精神,要把一片土地耕透再去耕耘下一塊土地,每次淺耕得到的只是困擾,急切不得。如果,工作總是換來換去並且毫不相關,在專業領域,工作的時間累積就不會太多,工作的動量就不會太大,專業領域的工作能力自然也就不會太強。

從以上的論述中可以看出,力、學習、工作都是相互作用的結果,都需要時間累積才能形成類似於動量的作用因素,力在時間累積下形成了動量,學習在時間累積下形成了學量或者說知識,工作在時間的累積下形成了經驗或者能力。

二、相互作用的空間累積:動能、學術、成就

物體在力的方向上發生了一段位移,我們稱之為力對物體做了功,功的大小等於力與位移的乘積,如果物體始終朝同一方向做直線運動,比如自由落體運動,這時位移的大小就等於路程。做功會引起物體動能的變化,做功越多,物體動能變化越多。所以要想動能更大,多在原有的方向上行動,多收集正功。

做功與物體運動的方向無關,比如平拋運動,這就告訴我們,努力的方向未必要與原來的方向相同,我們把“努力”就看做是力,努力以後透過的“空間”看做是位移,我們就會發現,只要在努力的方向上有所行動,努力也會累積成能量,這時總體的動能也會增加。

學生透過學習成績會提高,學者透過學習學術會提高,學習的過程相當於做功的過程,學習場合不僅限於學校,學習方式不限於講授,學習結果不限於成績。學生學習,其能量增加可以體現為成績的提高,教師學習,其能量增加可以體現為教學質量的提高,工人學習,其能量增加可以體現為工藝水平的提高,研究人員學習,其能量增加可以體現為學術水平的提高。有益於社會的學習相當於做正功,個人奉獻社會的動能是增加的,不利於社會的學習相當於做負功,個人奉獻社會的動能是減少的。可見,我們要多多做有益於社會的事情,既有利於社會的和諧與發展,也有利於個人的成才和成功。

個體動能之和有時可以視為總的動能。工人不斷提升技能水平,工人的工資增加了,也為企業和社會帶來好處,相當於工人的動能和社會的動能都增加了。社會上所有工作的人都可以稱之為工人,工人的動能有時候是無序的,無法統計或者無需統計的,這時候,我們用另一種方式來描述。我們在描述氣體分子的平均動能時,溫度是其描述的物理量,我們描述經濟的總能量時,經濟熱度也是其中一個重要的參考量。

一個人要獲得學術水平的提高,需要藉助古今中外,還需要有很高的學習能力和悟性,一個人要想獲得成就,除了自己提升外,還需要提升別人,還需要一個團隊。“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這裡的“窮”和“達”不一定單指財富,可以是財富、知識、技能、方法、管理、經驗等等其中的一種或幾種。一個人知識缺乏的時候提升知識,也是提升自身的能量,一個人知識淵博的時候傳播知識,是為了提升群體的能量。學通古今而教化天下,是許多學者的畢生追求。

總結:社會上的每個人都在相互作用,或多或少,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自然與社會都發生相互的作用,相互作用可以透過時間累積,形成動量、知識、能力等,相互作用可以透過空間累積,形成動能、學術、成就等。

本文結合自然規律與社會規律進行論述,或有不妥之處,歡迎各位看官批評指正。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