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武術

李紫劍先生《拳經解讀》

  • 由 古法練功 發表于 武術
  • 2021-06-02
簡介)走左右邊盤步法與人對敵之時,敵人或以拳打來,而我即將左手往手肘邊推開,要將左腳速偷一步,須離三五寸,後將身法腳步一片由縮而伸,右手從人腰邊打入,右腳從人腿心腳腕進抵入,右肩從人腋下鑽入,至於前後左右,俱是此打法,此百法得一之妙也,此更不傳

左右盤算什麼意思

李紫劍先生《拳經解讀》

學拳之要,總不外乎身手腳三部而已。人能悟出此法,習練成熟,打成一片,無分上下左右,否認拳槍棍射,莫不得心應手,何須別費神力,另起爐灶,而競得其全器在,實是秘訣之家傳也!

向無書旨,只耳提面命,在上智之人,心領神會,以意貫之;若中材以下之人,非朝誦夕講,何能得以入其門?予不敢私其傳,秘其訣,與我同志者,毋以妄言罪我,庶幾有補於授受之益者乎?

(句解:

打成一片,練成一體,保持整勁。

無分上下左右,即無論如何動作,整勁不散。

別費神力,神,心。神力,心力,心機。

另起爐灶,從新開始,換個方法從頭開始。

竟得其全器在,竟然成為全材。

秘訣之家傳,即家傳之秘訣。

向無書旨,向,過去。無,沒有,書旨,文字記錄。

耳提面命,即口傳言教。

上智之人,絕頂聰明的人。

心領神會,用心去體會領悟。

以意貫之,去想通它的道理。意,思維,思想;貫,貫穿,理解。

中材以下之人,平常人,一般人。

朝誦夕講,早上讀書,晚上聽老師講解,引申為勤奮學習。

通譯:

拳學的要點,總而言之不外乎身法手法和步法。學武的人一旦能認識到這一點,把身法手法步法練純熟,將三部分鍛鍊成下一個整體,無論作什麼動作身體都不能散亂,那麼無論是徒手還是冷兵,便均可得心應手。並不必費力勞神,另找其他方法,即可收完全之功效。

李紫劍先生《拳經解讀》

這就是我們家傳之秘訣!

這個千金不傳之秘過去從嚴沒有用文字記錄過,承傳全靠當面口傳。絕頂聰明的人不難心領神會,體會到其中的道理。而平常人如果不反覆學習並且請老師仔細講解,就很難發現其中的奧妙。

我把家傳秘訣公開於眾,希望希望武術愛好者不要因為我的直言不諱而怪罪我,這多少總會對大家的武術教學的些幫助。

補充解讀:

一、武術的不傳之秘,竟然是確認武術是手法身法步法的分解與組合。咋一聽,這可是天大的笑話,是開大家的玩笑。但是笑後仔細想想,大家就很難地笑出聲來,因為幾百前古人已經提示出了如此道理,幾百年後的今天,清醒地認識到這一點的人並不多。如果有半數以上的拳家認識到這一點,武術界的形式皮毛之爭早就不存在了!武術早就從主觀主義形式上升到學科學術的高度了!

二、從嚴真傳一句話,但肯聽真話的人並不多。因為真傳公開了幾百年了,但整個武術界真正把身法手法步法分類分解,然後有機組合的拳家還只有軌跡拳學。偌大一個武林,只有軌跡拳學體現了古拳經的精神,而武術界的權威們卻恨得咬牙:“老李大壞蛋,老李千古罪人!他把武術講得這樣明白,叫傳統武術怎麼活?”在他們看來,武術學科化就會要了傳統武術的命,那麼傳統武術的生命力何在?

三、軌跡拳學的遭遇,與張氏家傳秘訣的遭遇相仿。張氏公開了家傳秘訣,不但不敢居功自傲,反而請大家不要怪罪他,這很有點悽美的味道。照理說,得到了千金不傳之秘,理應感恩戴德才是,怎麼會有人恩將仇報呢?

原因很簡單,因為真話打碎了許多人的夢。那些人之所以活得很充實,是因為有一種信念在支援著他,這信念就是堅信世上有神功,而他自己練的就是神功,因此自己總有一天會練出神功,忽然有一天他們發現自己所學所練的連真功都不是,精神支柱轟然倒塌,從躊躇滿志到一無所有,使他們的心理無法承受,而達到崩潰的邊緣。絕望之中他們本能肯定自己否定別人,不恨騙了他們的人而轉恨揭破騙局的,這就是問題的實質。)

訣曰:刀對鞘直剌牽拳,手平肩下偠宜堅。頭端面正眼勿閉,胸開背合體貴偏。兩膝微彎偏齊下,後腳著力前腳懸。靠後三分休拜出,拽來送去勢宜園。左右兩膀均勻練,根實指qiao(此字無)地膜粘。勢如坐馬腿夾緊,形似開弓腰下先。還有一個真口訣,氣下臍平小腹團。練得熟時成一片,神清氣爽快無邊。此是呆立第一法,偏閃騰挪也要言。步踏梅花予偷半,橫衝直撞要滿填。不動猶如文士立,一發疾如箭離弦。

(句解:

刀對鞘直剌牽拳一句,應讀為“刀對鞘——直剌牽拳,手平肩——下腰宜堅”,不應該讀為“刀對鞘直——剌牽拳,手平肩下——腰宜堅”。

刀對鞘,武器正對目標。直剌,直線剌出,典型的前手直拳打法。牽,牽扯。牽拳,單手迴環捋打,最典型的打法是用右手抓敵右手拉近身邊,突然撒手握拳直剌對手頭面。

手平肩,出擊時,肩、手、目標成一條直線。這是典型的直拳打法。

下腰宜堅,下腰,腰下部位;宜堅,應堅實。顯然,“下腰宜堅”是說小腹要繃緊,不能軟散。因後腰的軟硬是很難改變的。

小腹回收並原位繃緊,(不要上提),對上肢發力大有幫助。

頭端面正,臉不要仰,頭不要勾,也不要左右歪,目光平視。眼勿閉,眼不要眨,因為眨一下就會閉一下。這裡的閉,是短暫的閉,非長時間的不睜眼,因為沒有人大敵當前會一直閉著眼。

李紫劍先生《拳經解讀》

胸開背後,是‘體貴偏’亦即側身或半鍘身對敵時的要求。胸開,實際上應是張肩,肩如拉弓的狀態。背合,實際上上肩頭後拉,肩頭後拉是因為側身對敵時,如果肩頭不後拉,已方中線、拳頭和目標就難以形成直線。亦即拳頭難以正處在雙方之間的直線上。

兩膝微彎,下肢稍稍彎曲,腿不能完全站直,也不能彎曲太狠,不能大於180度也不宜小於120度。

偏齊下,據常識判斷應為偏忌下,忌,忌諱,應避免。下,重心下沉,勢含塌勁。忌下,反過來說就是宜上,宜上就是勢宜上提,勢含拔勁。之所以宜拔不宜沉,是因為松是沉的前提,而下肢處於完全放鬆狀態時,如弓未張弦,起動必須有一個緊的過程,這就慢了半拍。但是功架保持拔勁就不同了,適當的拔如弓上好弦的樣子,發勁時免去了上弦過程,減少了一個運動環節,起動就迅速得多。

後腳著力前腳懸,後腳著力,是說後腳要放平,腳掌與腳跟平均負擔重量。前腳懸,是說前腳跟要上提,把重量放在前腳掌上。這就是通常所說的前虛後實。

靠後三分休拜出,靠後三分一是重心,二是前膝。休拜出,則一定是指前膝。休拜出的拜,是跪拜的拜。休拜出即前膝不要前跪,不前跪就是前膝不要超過前腳腕。不但不超過而且還要“靠後三分”,顯然是說前小腿應向後傾斜,而”拜出“則是向前傾斜。

拽來送去勢宜園,拽來送去可作兩種解釋,一是出手還原,例如直拳打出後迴歸原位;二是相互對位發力,例如順手牽羊(拖拉)接虎撲(雙推)。勢宜園,是說動作應建立在園的基礎上。這個園有多種表現,典型的體現在用力與發力過程中。例如發力的物理模式是1080度渦園,540度發力,540度還原,這就是完整的發力過程。又如拖拉是向下向後用力,其軌跡為下凸上凹的弧線;虎撲最好是向上向前向下向前用力,其軌跡為下凹上凸的弧線。拖拉的回覆,最好是循向上向前的弧線,恰與出勢形成一園。而虎撲的收勢最好是循向下向後的弧線,恰與出勢形成一園。對於這個問題,建議參閱軌跡拳學。

左右兩膀均勻練,左右兩膀,應為左右兩邊,即左式和右式,例如左直拳和右直拳,左拖拉和右拖拉,左縱步虎撲和右縱步虎撲等等。均勻練,都要練,不能只練左式或右式。

根實指蹺地莫粘,根,根基,下盤,此處應指後腿。實,沉實,平實,平穩。指應為趾,即腳趾。蹺,蹺起,不抓地。指蹺跟懸,並非腳趾用力上蹺,而是前腳掌用力則腳趾自然放平即可,有意用力上蹺,反面會引起腿部緊張。同時,如腳趾上蹺,起步時要下意識地腳趾先挨地,反面慢了半拍。地莫粘,即不要站得太死,粘,原作li(此字無),不能通,今改為粘,粘,即粘著,強力固定的意思。兩腳立地不要過於粘著,是說不能為穩定失去靈活性。穩與活從很大程度上講與重心高低有關。重心越低越穩定,重心越高越靈活,兩腳不要粘著,身體就要上拔而不要過於下沉。

勢如坐馬腿夾緊,坐馬,即騎馬;腿夾緊,並非向裡用力,而是不要外張。以傳統馬步為例,如果長期外張腿膝,則下肢變形呈()形,俗稱羅圈腿。但是長期內合,則下肢變形成)(形,俗稱柺子腿。因此腿夾緊決不是腿膝內夾。騎馬的基本情況是:雙腳踩鐙,兩腿分開,臀胯坐鞍。當馬跑起來時,為了保護會陰部位,騎手多采取半蹲姿勢,兩腿始終保持角度、保持彈性,兩腳始終踩穩馬鐙。在這種情況下,重心上下移動才會靈活,馬鞍才不會磨破襠部。但上下顛簸時,騎手往往本能地提襠斂襠,這大約是夾緊的來源。

形似開弓腰下先,開弓,拉開的弓,張滿的弓,並非用手拉弓的意思。形似開弓,即現在所說的身備五弓,五弓合一,亦即渾身保持弓態,也就是處處帶繃勁。腰下先,腰腹先要有繃勁兒。此句承上句的意思,上句講的是腿要繃,本句講的是手要繃,腰要繃,合起來就是處處要繃,形成弓態。

氣下臍平小腹團,團,原件作“膨”,漲大鼓起的意思,這是放鬆狀態下“氣沉丹田”的表現,流弊極多,今據經驗改之,氣下,重心下沉,此處特指橫隔膜下沉,原位稍稍下沉即可,過度在幅度下沉無益。臍平,事實上是腹平,即上腹和下腹與臍形成平面,並非是肚臍眼突出無凹,小腹收緊,保持堅實狀態而非自然鬆散狀態或人為主張下墜狀態。

主張小腹團而非小腹膨,是因為長期“沉氣鼓腹”不可避免地要變成粗腰大腹狀態,而粗腰大腹不僅形象不雅,而且對健康極其有害。人為地沉氣鼓腹,加大了腹壓,容易產生痔瘡。隨著腹大必然腰粗,隨著腰粗必然肥胖。而肥胖與糖尿病、心臟血管病、呼吸卒停病(打鼾)形影不離,一旦沾上就十分麻煩,治療不易,唯有預防。而預防這幾種危險難纏病最簡單的方法,就是以團腹而非膨腹做起!

練得熟時成一片,一片,原作“一面”,與“拳法要神行一片”不符,故改為一片。什麼叫一處呢?一片就是有上即有下,有左即有右,有前即有後,形神合一,一動全身無不動之謂,軌跡拳學稱之為“同動”。

呆立,即現在流行的站樁,也可以解釋為預備式。在曹傳《拳經》上,附有明代少林寺玄機和尚所繪的呆架式和站立式,可供參考。其中呆架式即今之馬步樁,站步式則與現代拳擊的預備式一模一樣!

李紫劍先生《拳經解讀》

步偷半,前腳前進之前,後腳先要調整位置,為前腳的到位。奪位和過位做好鋪墊,

橫衝直撞要滿填,滿填,即奪位和過位,即《拳經》所說的裡管、外管、中管和雙管之類。橫衝,橫步側身到位;直撞,縱步正身到位。

不動猶如文士立,文士,常被形容為手無縛雞之力,視為弱弱無能者。

一發疾如箭離弦,動作奇快,使人卒不及防。

補充解讀:

一、《家傳秘訣》澄清了一個爭議已久的問題:中國古拳中有沒有直拳?史料證明,直拳和剌拳是中國古拳法原有的,並非是近代才從西洋拳擊中引進和移植的。

二、中國式直拳和剌拳的兩個特點,一是拳頭不擰轉,二是手臂伸到了最大限度,肩有被牽扯的感覺。“刀對鞘”式的伸長決定了它不擰轉,因為刀如擰轉就不可能插入刀鞘。而“牽扯直剌“式出擊,則無疑代表了接手打法的上乘技術。

三、《家傳秘訣》告訴我們一個事實:拳學園運動理念不自太極拳始。早在太極拳面世,古拳已經“拽來送去勢宜園”了。出勢循園、回勢循園,足以說明六月份已認識到各種人體運動都是園運動和變相園運動。

四、《家傳秘訣》告訴我們,雙手上得於上肩方的預備式,並非近代才有,至少在明代,傳統拳法就已有了“手平肩”的拳擊預備式,並且此預備式是為直拳與剌拳設計的。帝一切與現代已無二樣。這說明,那種認為傳統拳只有拳平於腰肋一種預備式的看法上片面的。)

張橫秋先生傳授習練手法秘要

拳家秘要,總要一個身法。身法者,亦如用兵之有主將也。然身法道理,最難得至妙處亦且正多弊處。向身法貴乎低,然低而腰曲,則腰失其真矣。身法貴乎堅,然堅而頭仰,則頭失其真矣。甚至有手到而身法不到者,有腳到而身法不到者,甚至有鋒芒反逆者,此皆大弊病也。

(句解:

最難得至妙處,斷句為“最難得——至妙處”,而非“最難——得至——妙處”。最難得,十分難得,極不易得,至妙處,很巧妙的地方,很高明的地步。

正多弊處,正,應為每,每,常常。弊處,弊端,不正確的地方。

低而腰曲,用彎腰駝背代替沉身,

堅而頭仰,臉上仰脖子後背。

失真,失自然之妙,失常,犯病。

手到而身法不到,出手時步法未跟上身法未配合。

腳到而身法不到,腳步移動時身體沒有同步移動重心。

鋒芒反逆,手前身後腳前身後步左身右之類,尖端與基礎運動方向相反之謂。

李紫劍先生《拳經解讀》

補充解讀:

一、身法,泛指身形、身架與身段的運動。身形,與參照物相對礬的正側面背之類。身架,高架低架直立半蹲之類。身法,從頸至臀亦即脊椎貫穿的身段的屈伸搖擺旋拌之類。

二、手到而身法不到,可作兩種解釋,一種是出手時身體原地未動,只靠手臂的曲伸的作用。一種身體未加催逼即撞擊手臂,這樣即使身體隨著身體移動了,也依然叫身法不到。

三、即使手的到位時身體撞擊了手臂,從嚴格的意義上講依然算不上真正的身法到位。真正的身法到位應是身段的發力與手臂的發力重疊且複合。關於這一點詳見軌跡拳學。

四、腳到身法不到,也可作兩種解釋,一種是身法與腳的踢法未配合,一種是身法與步法的移動未配合。腳踢無身尖配合則無力,步移無身法配合則偏閃騰挪不靈。

五、鋒芒反逆,鋒芒和,光芒,但凡光芒都是對稱的反向的,左邊向左散射,右邊向右散射,此即反逆。這裡所說的鋒芒反逆,指身體的運動方向與手的運動方向相反,例如手前擊而身後掙,手左擊而身右擺之類,即身手反逆。

身手反逆的不科學之處一是喪失了基礎速度,假設手是船的話,它是失去了流速的支援。二是失去了大部分質量,因為對於發力來說,質量的大小是很關鍵的,當身手反逆時攻擊力的質量就只有手臂的質量而浪費了身體的質量。第三,身手反逆的劇烈運動是自身爆炸性運動和自身撕裂性運動,違反人的生理慣性,容易對人體造成傷害。一般性的逆反運動往往容易拉傷肩關節,而“高質量”的逆反運動則會產生劇烈的震盪,反覆的劇烈震盪將對臟器造成傷害,此傷害反覆將引發嚴重後果,說它嚴重,是因為後果可能是致殘或死命的。)

身法有三決焉,一曰伸縮,伸縮者,如龍之靈變,如虎之快利也。二曰直射,直射者,如箭之快入也。三曰一片,一片者,手到腳到身到之謂也,能致此三者,則身法備矣。僅將練法、打法,次序開列於後。

(句解:

三訣,三條秘訣。

伸縮,延伸和縮短。縮,身體由舒展狀態團起或團緊。伸,身體由束縮狀態展開或放長。

龍之靈變,螺旋形伸縮。

虎之快利,弓形伸縮,即彎曲彈直。

直射,有兩種解釋,一是步法驅動身體直線位移,二是身體自動循渦園切線發力,切線發力詳見軌跡拳學。

手到腳到身到,手腳與身體同時(強調同時!)到達各自應該到達的位置,在時間上不得有先後之分。

補充解讀:

一、身體的伸縮有兩種,一種是脊椎關聯的身段的伸縮,其代表動作是團身(團背)和拔背。一種是廟段的屈伸和腿的屈伸的複合,其代表動作是身架的沉蹲和拔高。

二、龍形伸縮,狀如驚蛇,毒蛇受驚,多盤身舉頭,然後攻擊,可知其伸縮以拔高為基礎。其代表運動如直拳的預備式和出擊式。

三、虎形伸縮,如貓撲鼠,是先團身低伏,然後躍起攻擊,可知其伸縮以低沉式為基礎,其代表式是雙手虎撲。)

李紫劍先生《拳經解讀》

《拳經》解讀(續)

第一練力法:兩腳站定,先將左腳並身法略縮一下,縮時須要右腳懸縮在左腳一堆,又須左手放在胸前,右手縮在肋下,通身更要會意,一片縮緊,然後用力,一片射出。務要身、手腳一齊俱到,到時一齊盡力鞭開,後手比前手更要著力,此所謂百骸筋骨一齊收一齊放也。

(句解:

力法,這裡的力,不是實力氣力的力,而是發力的力。力法,即“發力”法。

兩腳站定,由於後邊有“將左腳並身法略縮一下”的廉潔,所以可以推猜這個站定時兩腳是分開的。如果不是前後分開的縱步,琿是左右分開的橫步。

左腳略縮,左腳縮向右腳,左腿彎曲。

右腳懸縮,右腳跟懸起,右腿彎曲。

左手放在胸前,左拳放在左胸前。

右手縮在肋下,右拳放在右肋下。

一片縮緊,氣勢一齊由外向裡收縮。

盡力,用最大的力量。

一片射出,蹬左腿,射右腿,身前撞,出右拳,拉左臂,同時完成。這是一個傳統的撞錘前發力模式。

補充解讀:

一、右縱步站立,左腳“縮”向右腳,右腳再向前進,是墊步的模式。有了左腳的右移,右腳的出擊將更遠,因此也更容易得力。

左腳的右縮就是“步踏梅花予偷半”的“予偷半”,先暗暗地進了半步,而在此基礎上,右腳可以放開進一大不,一直穿過對方的中線至敵人身後,達到過位的效果,這就是“橫衝直撞要滿填”的“直撞”與“填滿”。

二、當橫步站立意在右方時,此模式可以理解為“墊步右斜飛”式。

墊步右斜飛式的動作流程是:一、橫步站立雙手提於胸前。二、左腳右靠,右腳虛懸,左手留在胸前,右手移至左肋下。三、左腿後繃蹬,右腳右射,身右撞,右臂向左上方擠出。四、此式的實用叫背折靠,後臂擠敵胸,右肋擠撞敵身左側腰肋,右腳穿過敵右腳右側,是為“雙管”,在此的基礎上向右整體發力。敵必應勢而飛。五、此橫步右發力的模式,即所謂的“橫衝”而步的雙管,手的過敵右側,即所謂的“滿填”。

三、文中“後手比前手更要著力”的說法值得商榷。因為力量質量與速度合成的有大小、方向、作用點的動能,這種能量只有朝一個方向作用於一點上時,才能產生最好的效果。也就是說,只有“一片直射“時,效果最好。如果前手前發力,後手各後發力,那麼後手所用的能量就成了無效力,前手的力就少了這一部分質量的力,顯然,這是不明智的。

不但我們現在認為前手打人後手用力不甚得當,即張橫秋先生本人也反對此種發力,因為張先生前邊就說過,“甚至有鋒芒反逆者,此皆大弊病也”。

那麼,“後手比前手更要著力”又應該怎樣解釋呢?我們可以這樣認為,後手實際上指的是根節,前手事實上指的是梢節,對於手來說,身段是根節;對於身段來說,腿是根節;對於縱步前發力來說,後腿是根節,前腿是梢節;對於橫步右發力來說,左腿是根節,右腿是梢節。但凡手部發力,其正確模式當如錘子敲釘,手臂如釘,身段如錘。但凡步之射出,其正確模式當如撐船,後腿如篙,前腿如船。凡此種種,即所謂“力由脊發”,“前腳走路,後腳用力”,顯而易見梢節運動,力在根節,毋庸置疑,根節用力大於梢節。也只有這樣,才符合現代力學的“作用力與反作用力大小相等”的定律,同時又不犯“鋒芒反逆”之弊。

因此,我主張這裡的前手後手作梢節根節解釋。)

第二、半步練法。兩腳站定,先將左腳並身法略擺一下,右邊射入,其百法俱要與前身法一樣。

(句解:

半步,古時往往把左右腳各超過前腳一次稱作一步,故一隻腳超過前腳一次稱作半步,並非是一隻腳只進平常距離的一半叫半步。

半步練法,即後腳超過前腳的練法。

兩腳站定,兩腳前後站立,即縱步。

左腳並身法略擺一下,擺,外擺,向外移動。略擺,向外移動少許。左腳並身法略擺,左腳向左側移動少許,與此同時,身體重心也一起向左移動適當距離。

右邊射入,右腳急速向前進步。

補充解讀:

一、根據文章推斷,本練法的預備式是左前右後的左縱步。

二、在左縱步的基礎上,左腳左擺一腳左右距離,同時身體垂直左移,顯而易見,身體中線已離開了對位線(連線敵我雙方的直線)。這就是“偏閃”。

三、繼偏閃之後,右腳循對位線向前射出,直穿終端,這就是“閃進”。

四、在左側閃右腳直線前進,在軌跡拳學上謂之“歪步”。走歪步最重要的一點,是左腳左擺時,右腳也要隨之左擺少許,擺到對位線上。只有這樣,向前的直射才易得力。)

第三、出步練法。先將左腳略偷一步,以腳趾粘地,速即以腳跟一擺,轉身(進右步),其到身之法,仍與前無異。此練身法之秘訣,斷不可輕易說破,且是拳家三昧,破敵全在於此!

(句解:

出步,腳步超出平常距離亦即遠距離進步之法。

左腳略偷一步,偷步,拳家一般把腳的前插後插稱為偷步,橫步經過“偷步”變成叉步。但是,這裡的偷步卻不是插步的意思,這裡的偷步,是後腳進欲遠,前腳先進一步的意思。

腳趾粘地,即前腳掌著地。粘,同沾。

腳跟一擺,以腳前掌為園心,腳後跟向左旋轉至對位線左側。這裡的向左旋轉是按軌跡拳學的定義,尋常的說法是“腳跟右擺”。

到身之法無異,即“一片射出”“滿填”的基本原則不變。

補充解讀:

一、前腳欲遠,後腳須先墊步,墊步是為了前腳可以走滿一步,而不是半步。此時的墊步,即為偷步,是為“偷縮一步”。

二、後肢進步,無疑問地可以上滿一步,但想超出一步的距離是不可能的。但僅此一步尚不足以過位“滿填”時,就必須設法加長距離。“出步”亦即前腳先“偷”進半步,後腳進步的實際距離即可達到一步半的幅度,而這長出的半步,足可以保證“過位”“滿填”。採取這種步法,給人的是一步的印象,彌合的卻是一步半到兩步的距離,對手往往判斷失誤而措手不及。所以,作者說這是身法的秘訣。

三、說身法之秘,事實上是步法之秘。這種遠距離突擊步法,軌跡拳學稱之為進步,因軌跡拳學主張進步先進前腳,這是一般要求。

四、此種步法在形意拳抵消為踐步。

五、本章三種步法,均是右腳發力的射出之前,左腳先為之鋪墊,這是步法制敵的關鍵所在,精華之處,故作者稱為“拳家三昧”,昧,隱秘。三昧,隱藏最深的機密。)

拳家最難得者,在身力。苟為會意,雖工夫用盡,而妙處莫得。然其訣自有在也。

其訣在何處?在後腳上得之,射去之時,後腳為可以呆死,必要緊跟,前腳半步入地之時,更要往前用力一抵,則身力自然得矣!此眉尖一線從此悟也。

一抵之時,雖是盡力往前,更要會意,腳跟往地一摁,腳趾往地一抓,方盡其妙。

(句解:

身力,全身的力量,整體力。

苟不會意,如果不明白道理。

妙處莫得,摸不著門道。

處有在也,當然是有的,確實存在的。

呆死,死站不動。

必要……入地之時,原作“必要緊跟前腳半步,入地之時”今據經驗改之。

前腳半步入地之時,前腳到位滑行終止的那段距離,或稱剎車距離。

往前盡力一抵,抵,推送、撞擊。盡力一抵,即後腿後用力前送,如篙撐船。

一摁……一抓,後腳要平放,腳跟腳掌都要著力,後腳趾要抓地,以擴大著力面積。

補充解讀

一、本節強調了整體力量。身力,即整體力,亦即整體質量參與運動所產生的力。

二、本節披露了整體力的秘訣。那就是前腳到位的同時,後腳盡力前送。這個的不傳之秘,即軌跡拳學所說的“後驅逆行”。

三、文中強調後腿用力時腳要放平,腳跟要抓地,與軌跡拳學的要求完全相同。步法發力時後腳不許拔跟,是為了減少感測環節,更迅速也更堅實。

四、後驅逆行雖然運動了全身質量,但缺少身段的自律渦園運動,這樣的整體力量雖然已有衝牆倒壁的效果,但還不能算是完美的發力。在後驅逆行的基礎加上身段渦園拋彈再加上手臂的拋彈,這樣的整體發力才是完美的整體發力。前人未述及這些,是囿於時代侷限。關於完美髮力的動作模式,請參考軌跡拳學的相關章節。)

口傳打法

練打之時,要雄狠盡力,從硬打做軟,從有利打無力,方有精進。開始就以軟打,後來終無精法,故拳要軟中硬者,此也。又練打之時,如設一敵在面前,手當如何進,肩當如何入,腳當如何管,俱要算定。打時必須認真著力。(僅錄第一節,餘不佳,不錄)。

(句解:

口傳打法,原作口傳“百法”,今改。

雄狠盡力,雄,氣勢雄壯;狠,勁要狠猛。盡力,用出最大力量,雄狠盡力,氣勢兇猛,竭盡全力。

從硬打做軟,從剛入手,化剛為柔。

從有利打無力,從時時用力處處用力練起至見力生力、見力化力、錯力打力。

方有精進,才會有精細巧妙之法。

開始就以軟打,一開始就練軟拳。

後來終無精法,往後反而難以達到“不以力勝”亦即以小力勝大力的境界。

軟中硬者,軟中有硬,軟中帶硬,艱險今之所謂的“棉裡藏針”、“如棉裹鐵”的性狀。

此也,就是這種情況。

如設一敵在面前,如設,如有。如有敵人在前面,即所謂“面前無人作有人”即心中始終保持敵情觀念。)

一、硬打是拼實力,軟打是比技巧。有人強調“一力降十會”。有人強調“一巧破千金”。各人都認為自己強調的重要。那麼,究竟哪個更重要?

實踐證明,實力不是萬能的,但沒有實力是萬萬不能的!任何巧妙的技術,一旦離開了必需的實力,便無法得到實施。

例如纏腕,撇斷對方的手腕不需要太大的力氣,但必須超過對方手腕的承載力。如果對手手腕有30公斤的承載力,那麼你折撇的力就必須30大於公斤,否則,必然失敗。

既然力是技的基礎,那麼在掌握技術之前,便必須考慮增長實力。增長實力主權有二種方式,一種是滿負荷承載練習,即承重練習;一種是滿負荷自律練習,即自律極限練習。所謂自律極限練習,就是在做徒手動作時,把力量與速度發揮到極限。

口傳打法強調的“雄狠盡力”,即自律極限練習。

二、傳統的民間武術,是強調練與打都要用力的。清朝後期,出現了練與打都不用力的拳,就是太極拳。

一些練太極拳的人強調絲毫不許用力,無論是練拳還是推手,絲毫用力便錯。

但是我們只要看看太極名人,便可知此說的無知和荒謬。

太極拳的創始人李巖陳王庭原先練的是少林功夫,這從陳氏家傳的古拳譜上便可以看出來。首選可以肯定他們早年練習的是“雄狠盡力”的武功,而他們的成名,也並不以絲毫不用力著稱。

武式太極拳的創始人武禹襄、楊式太極拳的創始人楊露蟬,早年也是練少林功夫的,並且實力十分出色。楊露蟬雙手可以平端500斤,而號稱文人的武禹襄,也可舉起300斤重物。有人只強調他們的太極功夫多麼好,就沒想想,即使他不練少林功夫,又有誰經得起他們數百斤實力的一擊!

太極功夫一代不如一代說明了什麼?有人歸結於功夫下的不夠,這是胡說。據我所知近代有些人工夫下得並不比古人差!那麼為什麼功夫不如古人?很簡單,因為他們的實力太差——古人最差的實力也比現代佼佼者的實力強!

如果實力超人,那麼你想怎麼玩就怎麼玩,古時太極高手玩人於掌股之中,聽化拿發高明是事實,關鍵的關鍵是他們的實力往往強於對方,至少是不次於對方!

“開始就以軟打,後來終無精法,”一開始就柔練輕練慢練,到頭來必不能展現以柔克剛的高明,這是張橫秋先生的真知灼見!數百年後重讀此論,我們仍不禁為我們的無知而汗顏。

三、張橫秋先生提出練打要從硬打做軟。從有力打做無力,足以說明了除了硬打硬破之外,不以勢抗不以力敵也是他的拳法內容,是他拳法的一個層次。這說明了了什麼?

這說明:太極拳理念原本就存在於傳統拳中,與完整的傳統拳術相比,太極拳運動也無新義,而且弊端多多!

四、練打時無人如有人的提法,張橫秋顯然早於李洛能郭雲深。既然如臨大敵,那麼從精神、氣質到手眼身心步,則無不體現臨戰狀況,這樣的練習才可避免流於形式。

武術之所以為武術,首先是敵情觀念,如果練習時心中無敵,那麼他練的就不是武術,而是舞術、戲術、健身操或者時間消磨術。

練時無人如有人,是武術練習的基本要求。僅只這麼一點,又有誰在練拳時真正做到了呢?

如果真的無人如有人,太極拳的五捶還會慢成那個樣子嗎?)

論一閃之法

閃乃身法,腳步(為)之根本,此實拳家之秘法也。與人對敵之時,前後左右,(皆可閃開,亦)皆可攻入,而周身上下更無破綻可窺,此為拳家第一妙訣。但非其人,實不可妄傳耳!

(句解:

(),凡括號內文字,原件皆無,今據文義補之。

周身上下,原作“周身皆到”稍覺牽強,今據文義改之。

補充解讀:

作者把閃打列為拳術的秘訣,第一秘訣,顯示了作者對不接手打法的重視,不接手打法是指除攻擊武器外,身體的其他部位均不與對手接觸的攻擊技法。

傳統武術多習慣於接手打法,最典型的模式是一手化解對方的攻擊,地手攻擊對手。張橫秋先生的《七十二死手》,便多是這種打法。

接手打法的好處是人為的造出局勢,造出空檔,後手攻擊成功率高,同時自身也比較安全。接手打法的概念是“保護好自己才能更好消滅敵人。”

不接手打法的好處是直接利用局勢、利用空檔,前手攻擊成功率高。其稍難之處在於對電動機、距離、角度等等把握的要求很高,稍有閃失即攻擊失效甚至被擊。不接手打法的概念是“消滅敵人才能更好保護好自己。”

作者說:“閃乃身法,腳步(為)之根本”是說身體的閃讓與步法運動是分不開的。這就是說,不動步的閃讓的幅度是很小的有限的,而與步法的配合的閃讓是大幅度的全方位的,而只有全方位的的閃讓,才可以應付複雜的情況,“前後左右,皆可閃開”。

俗話說:“教拳不教步,教步打師父。”此觀念古人已有之。“此為拳家第一妙法,但非其人,為可妄傳耳”便是證明。)

走左右邊盤步法

與人對敵之時,敵人或以拳打來,而我即將左手往手肘邊推開,要將左腳速偷一步,須離三五寸,後將身法腳步一片由縮而伸,右手從人腰邊打入,右腳從人腿心腳腕進抵入,右肩從人腋下鑽入,至於前後左右,俱是此打法,此百法得一之妙也,此更不傳之訣好。大凡進步,總以腳搶滿,為第一要著。

(句解:

以拳打來,應為以“何”拳打來,依理推測當為右拳。

往手肘邊推開,應為向“哪”隻手肘邊推開,依理推測當為右肘。

須離三五寸,應為須離“哪”只腳三五寸。依理推測,應為對方前腳。

從人腋下鑽入,原件作從人“臍”下鑽入,不合情理,依常例改之。

前後左右,前後,前手後手,左右,左手右手。

搶滿,前腳超過中線,直到身體相撞。

補充解讀:

一、本篇未設定對敵時我方之身形步態,使問題變得很含糊,多文字看,應是我左前步立,敵人右拳打來,不然的話,我左手便不方便推敵右肘,左手推肘,右手攻擊中盤,右腳抵進,右肩從腋下鑽入,均決定是上述這種情形。

二、假設我右前步站立,敵左拳擊來,那麼左手就難以直接推肘。在這種情況下,右抹左推似為可行之策。一旦左手推託對方右肘得勢,即以斜飛式實施攻擊,則肩手腳的動態,一一與上文相符。

三、設我右前步站立,敵右腳在前左手擊來,那麼得手就應該是右手先從左向右捋敵左手,左手才有“推”敵右肘的可能。至於下一步,一切皆可順理成章。

四、走左右盤,即今之謂之“走偏門”。)

走中盤步法

敵人拳來甚急,未及偷步,而我即將左腳略擺一下,右腳由縮而射入,此為半步打法,其快捷無對,大凡走中盤,須記腳膝尖射入,正似離弦之箭。

(句解:

左腳略擺一下,似應為左腳略“縮”一下。否則,無法消解對方的攻勢。擺是外移,縮是後拉,只有拉時,右腳才會隨勢而“縮”。

右腳由縮而射入,左腳拉至右腳左側,兩腿“縮作一堆”,在此基礎上,左腿崩彈,將右腳射出。

腳膝尖射入,即腳膝狀如箭頭射入,一是形態,腳在前,膝靠後,小腿向後傾斜,形成前下坡趨勢。二是力道,出腳是後驅疾進而不是平常走路的走法。

補充解讀:

一、所謂走中盤,即今之謂之走中門,所謂中門,即對方正面中心,走中盤,即今之謂之“腳踏中門奪地位”。

二、走中門,即面向對方前進步,腿從對方的襠下(兩腿之間)穿過,腳落於敵之後方。)

走外盤步法

敵人來拳之時,而我須用左腳略跌一步,或離三五寸,後將右邊一齊騰起射入。此閂步打法,最能取勝。大凡走外盤,須記痛滿為主。

凡此三盤,須知起手妙訣,而其中要分託、交、挽拉之異。走左右盤,須用挽拉手。走中盤,是用交手。走外盤,是用託手。故曰:“掌按陰陽次第間”也!

(句解:

敵人來拳,據文義應該是敵右腳在前右手打來。

左腳略跌一步,據文義應該是左腳在前站立,此時左腳後移少許,以便與敵前腳拉開距離,方便右腳行動。

右邊一齊射入,右腳從敵右腳前射向敵右腳外側。

闖滿為主,原件後有“乃是外盤雙管,其最摻力外,須至臀上”,走外盤時雙方是腳跟與腳跟相對,不可能完成雙管,故刪之。

須知起手妙訣,原件為“須起裡手妙訣”,似不通,今改之。

託,向上用力。

交,交加,雙手同時行動,例如“拜掌填拳”——左手右拂,右拳前擊。

挽拉,挽,糾纏,拉,向後用力。挽拉,即今所謂之捋拉,抓住後拖之謂。

補充解讀:

一、以上三節論述,辭欠握要,今簡而言之:當敵人右腳在前站立時,我方左腳向敵右腳外側進步叫走左盤,左腳向敵右腳內側進步叫走右盤;右腳向敵右腳內側直線進步叫走中盤,右腳向敵右腳外側進步叫走外盤。

當敵人左腳在前站立時,我方右腳向敵左腳外側進步叫走右盤,右腳向敵左腳進步叫走左盤;左腳向敵左腳內側直線進步叫走中盤;左腳向敵左腳外側叫走外盤。

二、在四種盤道中,有的適於管腳,遙不適於管腳。有的適於雙管,有的不適於雙管。例如,當敵人左腳在前站立時,右腳走右盤單管雙管均可實施;右腳走左盤時就不適於管腿;左腳走中盤就不需要管腿;左腳走外盤就只適於管一條腿。

三、讓我們用典型例項來說明這個問題。當敵人左腳在前站立時,我走右盤用右斜飛式攻擊即是雙管;用挑臂踢腿即是單管;走左盤用右抹牆式攻擊是單管;走中盤用左直拳攻擊對方中線不用管腿;走外盤用脫身換影(背身旋打)攻擊對方也不用管腿;走外盤用右抹牆式是單管。

四、一幅簡單明瞭的插圖比得上千言萬語,關於走盤管腳的形象見附圖。

五、當敵人左腳在前站立時,右斜飛式的得手從我方左手捋敵左手開始;左抹牆式從我方右手捋拉敵左手開始;脫身換影式從我方左手挑託敵左臂開始;左直拳(撞捶)從我方右手左拂敵左手開始——凡此種種,一一與張先生的起手妙訣所言對應,由此可知書不欺,古人言之不虛。)

六、管腳管腿,《拳經》稱為秘法,曹煥鬥先生更說“行道之時,不可傳人。非端人血親,亦不可談及。:看得何等重要!但千金不傳之秘,說穿了不值一個泥錢兒!——單管就是絆住對方一條腿,雙管就是絆住對方後腿形成控制兩腿的局勢,僅此而已!!)

(以上辭條,見曹本《拳經》。)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