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武術

動靜之機 | 太極拳的兩種動與靜

  • 由 太極療 發表于 武術
  • 2021-06-02
簡介我們如果能仔細揣摩太極圖的奧妙,領會太極學說,則更能理解王宗嶽提出的理論綱領,從而在行拳過程中把握“動靜之機”,把“動之則分,靜之則合”巧妙地結合起來

什麼是太極聽勁

太極的動靜是宇宙生成和發展的基礎。《周易·繫辭傳上》中“是故易有太極,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定大業。”描述了宇宙生成的過程。其中太極生兩儀是宇宙生成的基點,若無基點,何能生成宇宙。

動靜之機 | 太極拳的兩種動與靜

那麼太極憑著什麼生出兩儀(陰陽),乃至化生萬物的?周敦頤在《太極圖說》中作了回答:“

無極而太極。太極動而生陽,動極而靜;靜而生陰,靜極復動。一動一靜,互為其根分陰分陽,兩儀立焉矣。

這說明,太極生陰陽必須具備兩個條件:

一是必須有“太極”這個本體(混元為一的元氣);

二是必須有太極自身的動靜,沒有太極的動靜就沒有陰陽,也就沒有陰陽以後的四象、五行、八卦、乃至萬物。

一張太極圖,就是太極自身動靜的生動寫照,它既是天地未分之前的混沌之象,即靜的象徵;又是靜中寓動之象,即動的象徵,清楚地表明瞭太極的動靜化生了萬物。

王宗嶽繼承這一哲理,把它作為太極拳的理論綱領,即“太極者,無極而生,動靜之機,陰陽之母也”。

我們如果能仔細揣摩太極圖的奧妙,領會太極學說,則更能理解王宗嶽提出的理論綱領,從而在行拳過程中把握“動靜之機”,把“動之則分,靜之則合”巧妙地結合起來。

太極的動靜,有“物”的動靜與“神”的動靜兩種。周敦頤在他的《通書·動靜第十六》中發揮了太極動靜觀。他說:“

動而無靜,靜而無動,物也;動而無動,靜而無靜,神也。

動靜之機 | 太極拳的兩種動與靜

這“神靜”是否是不動不靜呢?不是的。因為周敦頤緊接著說:“

動而無動,靜而無靜,非不動不靜也。

”意思是說動中有靜,靜中有動,不過那種動靜的形態是極其微小的,肉眼分不清是動還是靜。因為物質運動發展到高階形態時,其位置的移動微乎其微,其變化的過程是緩緩漸變的,是很難覺察的。周敦頤就稱它為“動而無動,靜而無靜,神也”,取神妙莫測之意。

區分“物”“神”兩種動靜與練好太極拳的直接相關,只要看看王宗嶽拳論中的相關論述,就能知道其中奧妙。

拳論說:“

動之則分,靜之則合……而理唯一貫。

”這動靜分合的拳術形態,有顯著與微細之分,即有肉眼看得見的“物”的動靜,也有看不見的“神”的動靜。所以王宗嶽又說:“靜中觸動動猶靜,因敵變化示神奇。”他提示我們,

無論練習拳架,還是練習推手,都要把握陽動陰靜的細微變化。

大家常說的“聽勁”,就是聽清並捕捉在瞬間出現的“物”與“神”的兩種動靜變化,尤其要聽清神妙莫測的取勝之道。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