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武術

部編版九年級上冊教學資料《故鄉》《我的叔叔于勒》《孤獨之旅》

  • 由 夏中 發表于 武術
  • 2022-03-19
簡介答案示例:小說著重刻畫了一個受盡舊社會摧殘剝削的勞苦農民閏土的形象,透過閏土悲慘遭遇的描述,生動地反映了辛亥革命前後舊中國農村日益破敗的面貌,深刻地揭露了舊社會對農民從肉體到精神的嚴重殘害,表達了作者改造舊社會,創造新生活的強烈願望和堅定信

恣睢讀什麼音

14。故鄉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掌握“晦暗、瓦楞、潮汛”等字詞的音形義。

2。通讀課文,把握文章主要內容。

過程與方法

1。瞭解對比的寫法和在記敘中運用議論的作用。

2。學會辨析段的型別。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透過對這篇小說內容的把握,深刻理解在舊中國帝國主義、封建主義不僅是我國農村經濟凋敝、農民生活日益貧困的根源,而且也在思想靈魂上對農民造成了深深的毒害,激發起學生熱愛新中國,努力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強烈願望。

【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

1。對魯迅思想感情的理解。

2。對話、外貌、心理描寫對刻畫人物的作用。

教學難點

理解最後三段文字的深刻含義。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新課匯入

請兩位學生朗讀第12自然段開頭和第2自然段的景物描寫:“這時候,我的腦裡忽然閃出一幅神異的圖畫來,深藍的天空中掛著一輪金黃的圓月,下面是海邊的沙地,種著一望無際的碧綠的西瓜……” “時候既然是深冬,漸近故鄉時,天氣又陰晦了,冷風吹進船艙中,嗚嗚的響,從篷隙向外一望,蒼黃的天底下,遠近橫著幾個蕭索的荒村,沒有一些活氣。 我的心禁不住悲涼起來了。”

這是魯迅小說《故鄉》中的兩段景物描寫,前者多麼明朗、美麗、令人神往;後者多麼晦暗、蕭條、令人悲涼。前者是小說中“我”頭腦中想象出的二十年前的故鄉的圖畫;後者是“我”眼睛裡看到的二十年後的故鄉的實景。 二十餘年過去,故鄉景色在作者眼中發生瞭如此巨大的變化,作者為什麼要這麼寫呢?作品中的“我”懷的是什麼感情呢?讓我們深入地瞭解寫作背景,認真地閱讀課文,去尋找答案吧。

二、自主預習

背景資料

辛亥革命後,封建王朝的專制政權是被推翻了,但代之而起的是地主階級的軍閥官僚的統治。帝國主義不但操縱了中國的財政和經濟的命脈,而且操縱了中國的政治和軍事力量。由於這雙重的壓迫,中國的廣大人民,尤其是農民,日益貧困化,他們過著飢寒交迫的和毫無政治權利的生活。小說寫於1921年1月,後有作者編入他的小說集《吶喊》,它的故事情節和主要人物,大多取材於真正的現實生活。1919年12月初,魯迅從北京回故鄉紹興接母親,親眼看到故鄉的破舊不堪和農民生活的貧困,百感交集,思緒萬千,一年後就以這次經歷為素材,創作了小說《故鄉》。小說著重刻畫了一個受盡當時社會摧殘剝削的勞苦農民閏土的形象。透過對閏土悲慘遭遇的描述,生動地反映了當時的社會面貌,深刻揭露舊社會對農民從肉體到精神的重重殘害,表達了作者改造舊社會、創造新生活的強烈願望和堅定信念。

知識連結

小說是以刻畫人物為中心,透過完整的故事情節和具體的環境描寫來反映社會生活的一種文學體裁。

小說三要素:人物、故事情節、環境(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

常見的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有:肖像描寫、心理描寫、行動描寫、語言描寫、環境描寫及正面描寫和側面描寫等。

按篇幅分類:

微型小說,又稱小小說,篇幅應在兩千字以下。

短篇小說,平均篇幅在萬言左右的小說會被劃歸短篇小說。

中篇小說,平均字數三至四萬字的小說。

長篇小說,字數在六萬字以上會被劃歸長篇小說。

3。檢查預習

(1)訂正字音

陰晦(huì) 瓦楞(léng) 猹(chá) 五行缺土(xíng) 鵓鴣(bó gū) 潮汛(xùn) 瑟索(sè)

寒噤(jìn) 折本(shé) 黛色(dài) 惘然(wǎng) 恣睢(zì suī)

詞語釋義

蕭索:荒涼、冷落的意思

瑟索:身體因寒冷而蜷縮或兼發抖。

惘然:心裡好像失去了什麼的樣子。

隔膜:彼此思想感情不相通。

鄙夷:看不起。

三、合作探究

(一)整體感知

文章的結構是怎樣的?

答案示例: 小說以時間為序,以我回故鄉的所見所聞為線索展開故事情節,全文可按 “漸近故鄉——在故鄉——離開故鄉”三個方面分為三個部分。

第一部分(開頭到“搬家到我在謀食的異地去”):“我”漸近故鄉時見到的一片破敗 蕭索的景象及當時的感觸,交代了時間、地點、回家原因及心情;

第二部分(從“第二日清早晨”到“已經一掃而光了”):“我”在故鄉期間的見聞和感受,著重刻畫了閏土、楊二嫂等人物形象,揭示農村破產、農民生活貧困的社會根源,是小說的主幹部分。

第一層(到“順便將我母親的一副手套塞在褲腰裡,出去了”) 寫“我”到家時的情況。對少年閏土的回憶——天真無畏、深厚友誼;對楊二嫂的比照——小市民習性更厲害

第二層(到“他就領了水生回去了”)寫“我”和中年閏土見面的情況。(全文重點)閏土外貌到精神的巨大變化(社會根源)

第三層(到“已經一掃而空了”) 寫“我”告別閏土與故鄉。

第三部分(從“我們的船向前走”到結束):“我”離開故鄉時種種感觸和矛盾心情,抒發了作者對現實社會極大的憤懣,表現了作者改造舊社會、創造新生活的強烈願望和堅定信心。

(二)研讀分析

1。《故鄉》寫閏土著重的是前後對照的方法。作品從哪幾方面進行對照?透過對照突出了什麼?

答案示例:(1)外貌對照:

少年閏土:“一個十一二歲的少年”“紫色的圓臉,頭戴一頂小氈帽,頸上套一個明晃晃的銀項圈”——淳樸天真、可親可愛;

中年閏土:“先前的紫色的圓臉,已經變作灰黃,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皺紋;眼睛也像父親一樣,周圍都腫得通紅”“頭上是一頂破氈帽,身上只一件極薄的棉衣,渾身瑟索著”“那手也不是我所記得的紅活圓實的手,卻又粗又笨而且開裂,像是松樹皮了”。——受盡生活折磨,命運悲慘(經濟生活的艱難和精神負擔的沉重)。

(2)動作、對話對照:

少年閏土:雪地捕鳥,月夜刺碴,“心裡有無窮無盡的希奇的事”——聰明勇敢、活潑開朗;4個省略號(5處對話)說明閏土心裡有無窮無盡的希奇的事,說也說不完。

中年閏土:說話前的神態是“歡喜——淒涼——恭敬”;他說了七句話,前六句用斷斷續續的話表達自己的心情和謙恭,最後一句還是用斷斷續續的話訴說自己的苦狀;說話後的神態是“只是搖頭,臉上雖然刻著許多皺紋,卻全然不動,彷彿石像一般”。——遲疑麻木、痛苦難言。9個省略號(5處對話)說明閏土心裡有說不盡、道不明的苦處。“迅哥兒”改稱“老爺”,寫出閏土不僅為飢寒所苦,而且深受封建等級觀念思想的束縛。“厚障壁”就是所謂“身份”“地位”所形成的人與人之間的精神隔閡。

(3)閏土對“我”、對生活的態度前後對照:

對“我”:

少年閏土:

“只是不怕我”“不到半日,我們便熟識了”。——情真意切,親密無間;

中年閏土:恭敬地叫“老爺”,要水生“給老爺磕頭”,認為少年時的“哥弟稱呼”是“不懂事”,不成“規矩”。——被封建禮教牢牢束縛。

對生活:

少年閏土:捕鳥、看瓜、刺碴、拾貝、觀潮……——天真活潑、對生活充滿熱情和希望。

中年閏土:揀了“一副香爐和燭臺”。—— 將希望寄託於神靈。

(4)小結:

殘酷的階級壓迫和民族壓迫,多子、饑荒、稅、兵、匪、官、紳,把一個活潑的少年折磨成悽慘的苦人兒。

魯迅在這個人物的前後對比中,不僅從經濟上、政治上刻畫了閏土的痛苦,而且十分深刻地從精神上揭示了閏土的痛苦。封建思想意識給他加上精神枷鎖,尊卑觀念愚弄淳樸的農民。見“我”時,強自按熄霎時間閃現出來的真摯友誼的火光;見面時一系列精神變化細緻入微地刻畫了尊卑觀念給閏土心靈深處留下的創傷。對香爐和燭臺細節的描寫,進一步揭示內心世界,他虔誠地渴望神靈的賜福,擺脫貧困與苦難。這樣描寫,我們可清楚地看到:閏土對苦難根源有直覺,但不理解;希望改變現狀,卻又無可奈何;他憧憬未來,卻寄希望於渺茫的神佛保佑。

在鮮明的對比中,作者揭示了閏土們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黑暗制度下,遭受經濟上的剝削,政治上的壓迫,精神上的摧殘,也揭示了閏土們悲慘命運的深刻的社會原因是多子、饑荒、稅、兵、匪、官、紳。是舊中國貧苦農民的典型。

2。楊二嫂的人物形象是什麼樣的?作者是透過什麼方式將她的形象塑造出來?

答案示例:作者透過外貌描寫(“凸顴骨,薄嘴唇,五十歲上下的女人”“像一個畫圖儀器裡細腳伶仃的圓規”、對話描寫和動作描寫,表現了楊二嫂尖嘴利舌,貪小潑辣的小市民習性和日趨貧困的生活。

楊二嫂是當時社會既被侮辱、被損害,而又深受私有觀念支配的村鎮小私有者形象的代表,她的形象塑造有兩個意義:一是用她的自私刻薄來襯托閏土的純樸善良;二是用她的變化來說明城鎮小市民的貧困化,從另一側面反映了農村經濟的破敗,反映了當時社會的弊病。

四、課堂小結

從今天學習的這個部分,我們整體感知了課文,並分析了閏土和楊二嫂這兩個重要角色的人物形象。下節課,我們將繼續瞭解這個精彩的故事。

第二課時

一、新課匯入

上節課,我們分析了閏土和楊二嫂的人物形象,這節課,我們將來分析小說中的“我”的人物形象,探討小說豐富的語言內涵,從而進一步理解作品表現的主題。

二、合作探究

1。突破重難

(1)楊二嫂的人物形象是什麼樣的?作者是透過什麼方式將她的形象塑造出來?

答案示例:作者透過外貌描寫(“凸顴骨,薄嘴唇,五十歲上下的女人”“像一個畫圖儀器裡細腳伶仃的圓規”、對話描寫和動作描寫,表現了楊二嫂尖嘴利舌,貪小潑辣的小市民習性和日趨貧困的生活。

楊二嫂是當時社會既被侮辱、被損害,而又深受私有觀念支配的村鎮小私有者形象的代表,她的形象塑造有兩個意義:一是用她的自私刻薄來襯托閏土的純樸善良;二是用她的變化來說明城鎮小市民的貧困化,從另一側面反映了農村經濟的破敗,反映了當時社會的弊病。

(2)講讀第三部分,思考下列問題:

①“我”這次是“永別了熟識的老屋,而且遠離了熟識的故鄉”,到異地去謀生。離開時“我”的心情是怎樣的?有沒有依依不捨的情感?

答案示例:“我”只感到“有些惘然”,“卻並不感到怎樣的留戀”。而且一想到在故鄉所遇到的人和事,“我只覺得我四面有看不見的高牆,將我隔成孤身,使我非常氣悶”;這“高牆”就是社會造成的精神上的“厚障壁”,就是人與人之間的隔膜。再想起閏土今昔的鉅變,“又使我非常的悲哀”。

由於有感於這複雜的世事變化,因而“我”對未來想得很多。

“我”無法消除與閏土之間的隔閡,但對未來是抱熱烈的希望和急切的憧憬的。希望宏兒和水生能夠一氣,不再像“我”和閏土一樣隔膜起來。作者希望下一代不要“辛苦展轉”“辛苦麻木”“辛苦恣睢”。這裡的三個“辛苦”含義各不相同,第一個是“奔波、勞碌”的意思,是“我”的生活;第二個有“辛勤、勞苦”的意思,指閏土的生活;第三個有“鑽謀、妄為”之意,指官、紳一類人物及楊二嫂們的生活,希望他們有“新的生活”,是“我們所未經生活過的”。

②為什麼“我想到希望,忽然害怕起來”?

答案示例:閏土崇拜神鬼的偶像,態度虔誠,他希望自己的生活能夠好起來,這種願望是“切近”的;而“我”對未來充滿希望,“我”的希望是讓後輩過幸福的生活,我的願望是“茫遠”的,實現自己的這一希望又是非常艱鉅的。因此,“我想到希望,忽然害怕起來了”。

最後一個自然段,作者把“希望”比作“路”,“其實地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這段告訴我們,希望的有無,取決於實踐,只有希望,不去努力奮鬥,等於沒有希望;希望雖然遙遠,而且實現起來困難重重,但只要努力去奮鬥,去實踐,希望就能實現。這段文字,意味深長,表達了“我”對“新生活”一定會來臨的堅定信心。

(3)“我”的人物形象是怎樣的?

答案示例:作品中的“我”是一個要求進步的知識分子形象。故鄉蕭索的景色顯示了當時農村的凋敝,襯托了“我”的悲涼心情。現實的故鄉與記憶中的故鄉距離太大,“我”非常失望,從而抒發了對帝國主義、封建主義的無比憎恨的感情。

閏土的巨大變化,與“我”的思想隔閡刺痛了“我”的心,在“我”思想上引起極大震動、悲哀、憤慨。哀其不幸,寄予無限同情。 楊二嫂的變化,讓“我”感到討厭。

離別故鄉時複雜的思想感情,更使我們認識到“我”熱切要求推翻舊社會創造新生活的革命精神,並能認識到改造舊社會實現新生活的艱苦性、複雜性,表現了“我”對革命任務艱鉅性的深刻認識和實現理想的信心、決心。小說最後閃光的一筆,一掃全篇沉悶的氣氛,反映積極謀求社會變革的進取精神,鼓舞人們為新社會的出現而鬥爭的信心,同時把小說的主題思想昇華到一個新的高度。

2。寫法探究

課文中的環境描寫有什麼作用?

答案示例:這篇小說實際上寫了兩個故鄉:一是記憶中的故鄉,一是現實目睹的故鄉。記憶中的故鄉,色彩鮮明,是一幅“神奇的圖畫”,現實的故鄉一片荒涼、沉重、窒息,“遠近橫著幾個蕭索的荒村,沒有一點活氣”。對記憶中的故鄉和現實目睹的故鄉的描寫,作者採用了對比的寫法。這樣寫,突出了現實故鄉的每況愈下的變化,反映了在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的殘酷蹂躪下日趨破產的舊中國農村的社會現實。

小說最後一段,又再現了記憶中的美麗畫面,這是“我”的美好希望的象徵,也是對新生活的想象、憧憬。

3。主題理解

課文的主題是什麼?

答案示例:小說著重刻畫了一個受盡舊社會摧殘剝削的勞苦農民閏土的形象,透過閏土悲慘遭遇的描述,生動地反映了辛亥革命前後舊中國農村日益破敗的面貌,深刻地揭露了舊社會對農民從肉體到精神的嚴重殘害,表達了作者改造舊社會,創造新生活的強烈願望和堅定信念。

三、課堂小結

哪怕就在悲涼之中,壓抑之中,孤獨之中,迷惘之中,絕望之中,仍沒有放棄對新生活的希望和追求。魯迅不斷髮出了來自鐵屋子中最為決絕的吶喊之聲。這是絕望中永不屈服的抗爭。這就是我們的魯迅。

四、練習設計

請完成本課對應訓練。

板書設計

15。我的叔叔于勒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掌握“闊綽、擬定、棧橋”等字詞的音形義。

2。理解全文內容,理解主題思想。

過程與方法

1。學會從多種角度,梳理小說的情節結構。

2。把握這篇小說的主要內容和人物形象。

3。理解人物的心理描寫、懸念的運用、情節的安排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透過對本文主題的理解,樹立正確的金錢觀, 價值觀和人生觀。

【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

1、把握這篇小說的主要內容和人物形象。

2、理解人物的心理描寫、懸念的運用、情節的安排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教學難點

學會從多個角度對這篇小說的主題發表自己的見解。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新課匯入

同學們,在我國傳統文化中有許多表達兄弟情深的成語,比如:情同手足、手足之情、難兄難弟、八拜之交、兩肋插刀、肝膽相照、患難與共、有福同享、同盤而食、刎頸之交、連枝帶葉、風雨同舟、讓棗推梨、伯歌季舞、親密無間……

今天,我們學習一篇與兄弟感情有關的小說《我的叔叔于勒》,體會資本主義社會中的兄弟之情是怎樣的。

二、自主預習

背景資料

居伊•德•莫泊桑(1850—1893),是法國19世紀後半期著名的批判現實主義作家。1880年完成了《羊脂球》的創作,轟動了法國文壇。以後離職從事專門的文學創作,並拜福樓拜為師。10年間他寫了300多個短篇和6個長篇,其中許多作品流傳久遠,尤其是短篇小說,使他成為一代短篇小說巨匠。長篇小說有《一生》《漂亮朋友》(《俊友》)等;中短篇小說有《菲菲小姐》《項鍊》《我的叔叔于勒》等。這些作品都不同程度地諷刺和揭露了資本主義的罪惡,尤其是在資產階級思想腐蝕下的人們精神的墮落。

2。檢查預習

(1)訂正字音

闊綽(chuò) 擬定(nǐ) 棧橋(zhàn) 拮据(jiéjù) 牡蠣(mǔlì)

別墅(shù) 撬開(qiào) 煞白(shà) 詫異(chà) 襤褸(lánlǚ)

變更(gēng) 吞吞吐吐(tǔ)

更加(gèng) 嘔吐(tù)

詞語釋義

襤褸:(衣服)破爛。

闊綽:排場大,生活奢侈。

煞白:本文指由於恐懼、憤怒等原因,面色極白,沒有血色。

狼狽不堪:困頓、窘迫得不能忍受。形容非常窘迫的樣子。

莫名其妙:沒有人能說明它的奧妙(道理),表示事情很奇怪,使人不明白。

三、合作探究

(一)整體感知

1。你能用簡潔的語言概括這篇小說的主要內容嗎?

答案示例:小說描寫的是“我”的叔叔于勒不僅揮霍儘自己應得的財產,還大大佔用了父親應得的那一部分遺產,父親只好打發于勒到美洲去了。沒想到于勒竟發了財,而且來信說要賠償父親的損失,於是貧困中的“我們”一家日夜盼望于勒歸來,二姐還藉此促成了婚事。在一家人去哲爾賽島旅遊時,在船上遇到淪為窮水手的于勒。大家的希望變為失望,母親大罵于勒,最後“我們”遠遠地躲開了于勒。

2。小說的故事情節一般包括開端、發展、高潮、結局四部分,你能將這篇小說的情節劃分為這四部分嗎?

答案示例:開端(1—4):盼望于勒。

發展(5—19):誇讚于勒。

高潮(20—47):巧遇于勒。

結局(48—49):躲避于勒。

(二)研讀分析

1。小說圍繞菲利普夫婦對於勒的態度變化,展開曲折的情節。試根據下面的提示,從多種角度,梳理一下課文的情節結構。

原因→結果(邏輯)

期待→破滅(心理)

開端→發展→高潮(情節發展)

懸念→結局(技巧)

答案示例:于勒揮霍家產,被送到海外。菲利普一家因於勒的揮霍陷入困境。菲利普一家等待在海外發財的于勒歸來解困。于勒破產成了窮光蛋。菲利普夫婦棄他而去。(邏輯)

于勒發財,菲利普一家盼望于勒歸來解困。于勒成了窮光蛋,希望破滅了。(心理)

菲利普一家因於勒的揮霍陷入困境。菲利普一家等待在海外發財的于勒歸來解困。船上發現于勒破產成了窮光蛋。菲利普夫婦棄他而去。(情節發展)

菲利普一家等待于勒歸來,為什麼?于勒在海外發財了。不料于勒成了窮光蛋,菲利普夫婦失望怨恨而歸。(技巧)

2。透過對故事情節的梳理,你能理解這篇小說的線索嗎?

答案示例:這篇文章有兩條線索:明線是菲利普夫婦對待于勒的態度;暗線是于勒的貧富變化。

第二課時

一、新課匯入

同學們,透過上節課分析小說的內容,我們看出文中人物的變化很大,那他們具體是怎樣變化的?為什麼這樣變化呢?請大家跳讀文章,找出描寫人物的語句,結合下面問題探究人物的前後變化。

二、合作探究

1。突破重難

(1)小說中菲利普夫婦對於勒的稱呼是不斷變化的,你能找出他們是如何變化的,以及他們是圍繞什麼變化的嗎?請把下列表格補充完整。

答案示例:

部編版九年級上冊教學資料《故鄉》《我的叔叔于勒》《孤獨之旅》

(2)品析菲利普夫婦在意外遇到于勒時各自的言行神態,探討他們遇到于勒時的心情、態度是怎樣的?

答案示例:

部編版九年級上冊教學資料《故鄉》《我的叔叔于勒》《孤獨之旅》

部編版九年級上冊教學資料《故鄉》《我的叔叔于勒》《孤獨之旅》

部編版九年級上冊教學資料《故鄉》《我的叔叔于勒》《孤獨之旅》

結合人物的語言、動作、神態,可以看出遇到于勒時,菲利普夫婦極度失望,擔心、害怕,恐怕于勒認出自己,憎恨于勒騙了自己。

(3)透過小說的細節描寫,我們可以看出菲利普夫婦是怎樣的人物形象?

答案示例:菲利普夫婦是很典型的小市民形象,他們自私貪婪、唯利是圖、冷酷無情、嫌貧愛富。菲利普還愛慕虛榮,菲利普太太(克拉麗絲)小氣精明、臨亂不慌、刻薄潑辣。

(4)文中的于勒、“我”有怎樣的特點?

答案示例:于勒:原來是一個行為不端,糟蹋錢的人。後來有錢時知恩圖報。最後落魄時,是一個自食其力的人。

若瑟夫:真誠,善良,純潔,有同情心。

2。寫法探究

這篇小說除了敘事手法、運用生動形象的細節描寫外,在寫作手法方面還有哪些地方值得我們學習?

答案示例:(1)以小見大。從家庭瑣事中“開掘出不尋常的社會意義”。

(2)設定懸念。前四段倒敘,設定懸念。文章第三段說“只要一看見從遠方回來的大海船進口來,父親總要說他那句永不變更的話:‘唉!如果於勒竟在這隻船上,那會叫人多麼驚喜呀!’”父親為什麼會這樣說呢?設定了懸念,激發讀者的閱讀興趣。

(3)作品貫穿著兩條線索。明線是菲利普夫婦等對於勒的逐、盼、遇、躲,暗線是于勒的淪落、暴發、再淪落,雙線並行。

(4)對比手法。文中菲利普夫婦對於勒態度的前後對比,“我”與菲利普夫婦對於勒態度的對比等。

3。主題理解

(1) 結合全文進行合作討論:菲利普夫婦對於勒的態度發生變化的主要原因是什麼?

答案示例:菲利普夫婦對於勒的態度發生變化的原因可能有多方面:

①菲利普夫婦很窮,怕于勒再來拖累他們;透過下面語句可以看出來:“並不是有錢的人家,也就是剛剛夠生活罷了。”“我母親對我們的拮据生活感到非常痛苦。”“別叫這個小子又回來吃咱們!”“早晚會回來重新拖累我們的。”

②骨肉關係也要以金錢來衡量;透過下面語句看出來:“于勒,大家都認為分文不值的于勒,一下子成了正直的人,有良心的人。”“只要這個好心的于勒一回來,我們的境況就不同了。他可真算得一個有辦法的人。”“她沒再往下說,因為父親指著女婿對她使了個眼色。”

③虛榮心,怕女婿和其他人看不起自己;從雖然很窮,“可是每星期日,我們都要衣冠整齊地到海邊棧橋上去散步”,“父親是被這種高貴的吃法打動了”“我總認為這個青年之所以不再遲疑而下決心求婚,是因為有一天晚上我們給他看了于勒叔叔的信”可看出菲利普夫婦比較虛榮,現在於勒又窮又老,所以怕女婿和其他人看不起自己。

④其他原因。……

(2)作者要透過這篇小說來反映怎樣的社會現實呢?

答案示例:①資本主義社會中異化的人和人的關係。菲利普為什麼不肯和親弟弟相認?是因為金錢的作用。這樣殘酷的情景,是資本主義金錢至上社會的現實概括。

②小人物生活的辛酸。

從菲利普夫婦立場看,菲利普一家不得不忍受生活的艱辛,因為貧困,女兒出嫁都成了問題,于勒發財的訊息,成了他們擺脫窘迫生活的唯一救命稻草,是他們生活的精神支柱。後來他們遇見了窮困潦倒的于勒,掙扎在社會底層的小人物為了生活,只能丟失親情。

三、課堂小結

同學們,這篇小說以小見大,透過生動形象的語言描寫、神態描寫,對菲利普夫婦對於勒的前後態度進行了鮮明的對比,勾勒出一幅19世紀後半葉法國小市民生活的剪影。讓我們體會到資本主義社會中異化的人和人的關係,和小人物生活的辛酸。對照我們現在的舒適生活,希望我們珍惜幸福生活,珍惜親情。

四、練習設計

請完成本課對應訓練。

板書設計

部編版九年級上冊教學資料《故鄉》《我的叔叔于勒》《孤獨之旅》

16。孤獨之旅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掌握“驅逐、嬉鬧、凹地”等字詞的音形義。

2。理解小說內容,體會標題的含義。

過程與方法

1。理清故事情節,分析人物形象,把握課文主題。

2。體會小說中環境描寫和細節描寫對錶現人物性格的作用,掌握鑑賞小說的方法。

3。品味小說精美傳神、意味深長的語言。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感悟人物的成長曆程,擴充套件視野,豐富情感體驗,樹立奮進信念,培養戰勝困難的勇氣。

【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

1。體會細節描寫和環境描寫的作用;

2。理解標題的含義。

教學難點

品味小說的細節描寫和環境描寫對錶現人物和主題的重要作用。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課時

新課匯入

同學們,你們曾經感受過孤獨嗎?可以說,孤獨是一根尖銳的針,常常刺痛我們脆弱的心,讓我們難以忍受;孤獨卻也可以是一朵鮮花,可以讓我們的生命顯得更加燦爛。同學們,在你的生活中,孤獨是什麼呢?今天我們讓一起來學習曹文軒的小說《孤獨之旅》,體會孤獨帶給人的滋味。

二、自主預習

背景資料

曹文軒,漢族,男,1954年1月生於江蘇省鹽城市農村。1974年入北京大學中文系讀書,中國作協全國委員會委員,現為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和現當代文學博士生導師。北京作家協會副主席,當代文學教研室主任,兒童文學委員會委員,中國作家協會魯迅文學院客座教授。代表作有《草房子》《紅瓦》《天瓢》等;曾獲國際安徒生獎提名獎、宋慶齡兒童文學獎金獎、冰心文學大獎、國家圖書獎等四十多種獎項。 中國少年寫作的積極倡導者、推動者。

知識連結

《草房子》是一部關於少年成長的長篇小說。小說以一座建在“草房 子”裡的學校為背景,寫了男孩桑桑終身難忘的六年小學生活。他親眼目睹或參與了一連串看似尋常但又催人淚下的事件。小說描繪了幾個孩子讀書、生活、成長的歷程,既瀰漫著艱辛與苦痛,又閃爍著人性的光芒。

3。檢查預習

(1)訂正字音

軒(xuān) 嬉鬧(xī) 凹地(āo) 雍(yōng) 摻雜(chān)

膽怯(qiè) 撅(juē) 給予(jǐ yǔ) 覓食(mì) 撩逗(liáo)

詞語釋義

家底:家裡長期積累起來的財產。

厚實:豐富,富裕。

一落千丈:形容地位、景況、聲譽等下降得很厲害。

境地:生活上或工作上遇到的情況。

置之不理:放在一邊兒不理不睬。

覓食:尋找食物。

嬉鬧:嬉笑打鬧。

撩逗:挑逗,招惹。

依託:依靠。

三、合作探究

(一)整體感知

1。這篇小說的三要素是什麼?

答案示例:人物(主人公):杜小康

情節:一位少年(杜小康)因家道中落而失學,不得不跟隨父親去放鴨。生活的艱苦、精神上的寂寞,壓迫著他同時也錘鍊著他的身心,在一場暴風雨後,他覺得自己“突然地長大了,堅強了!”

環境:無邊無際地蘆葦地、鴨群、風雨

2。這篇小說的故事結構是怎樣的?

答案示例:開端:杜小康失學,跟著父親去放鴨。

發展:杜小康和父親前往蘆葦蕩,並在蘆葦蕩安頓下來,享受著孤獨的生活。

高潮:在暴風雨中,杜小康尋找鴨子。

結尾:杜小康父子放養的鴨子下蛋了。

(二)研讀分析

1。突破重難

(1)請找出文中有關描寫杜小康成長過程的細節。

答案示例:出發時:茫然,恐懼

到達蘆葦蕩時:害怕,膽怯——安頓之後:感到孤獨——時間久了:不再忽然地恐慌——那天雨後天晴:堅強。

(2)杜小康成長的三個時期分別是什麼?

答案示例:第一個時期:家道由“家底厚實”而一落千丈,失學在家。

第二個時期:隨父親划著小船,趕著鴨子,過上漂泊的生活。

第三個時期:經歷了長期的孤獨生活,特別是經歷了那場暴風雨後,杜小康變得成熟了,堅強了。

(3)標題“孤獨之旅”的含義是什麼?

答案示例:①指現實中杜小康所處的環境的惡劣,並不是其他少年所處的幸福環境;②主要指出了杜小康由原來不能體諒父親的難處到後來能幫助父親,和父親一起挑起家庭的重擔並勇敢面對惡劣的環境,以自己的頑強、不畏懼戰勝了困境,使自己真正成長起來。

(4)小說主人公是杜小康,但作者以較大的篇幅來寫他父親和鴨子的用意是什麼?

答案示例:寫父親和鴨子,對完成杜小康這個形象的塑造有不可或缺的襯托作用。如:寫父親拼命趕鴨子,“不肯給它們一點兒覓食或嬉鬧的可能。彷彿只要稍微慢下一點兒來,他也會像他的兒子一樣突然地對前方感到茫然和恐懼,從而也會打消離開油麻地的主意”“父親顯然也是慌張的。但他在兒子面前,必須顯得鎮靜”。寫鴨群“十分乖巧”“它們把嘴插在翅膀裡,一副睡覺絕不讓主人操心的樣子”。作為成年人,經歷了生活滄桑的父親對前途未來都深感茫然和恐懼,何況小小少年杜小康?作為低等動物的鴨子,離開了熟悉的環境,尚且感覺孤獨害怕,何況是作為人的杜小康?因此對這二者的描寫,使得杜小康的孤獨感受顯得更為真切,能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小主人公的內心世界。

2。寫法探究

請找出文中環境描寫句段,探討景物描寫的作用。

答案示例:(1)有關鴨群的描寫。鴨群向蘆蕩行進,偶爾“朝著這片天空叫上幾聲”,烘托出杜小康無比寂寞的心情;晚上鴨群“將主人的小船團團圍住”。時常看看主人是否在船上才安心睡覺。鴨子的恐懼感襯托出杜小康的恐慌,可以說鴨子是杜小康成長的藉助。

(2)有關蘆蕩的描寫。蘆蕩“如綠色的浪潮直湧到天邊”,無邊無際,給人以極大的心理壓力。讓杜小康“害怕”“膽怯”。當杜小康習慣了孤獨的生活,“再面對這浩浩蕩蕩的蘆葦”,就不再“恐慌”了。恐懼只是心理的折射。蘆蕩見證了人物心理變化的過程。

(3)有關風雨的描寫。蘆蕩的暴風雨是極其可怕的,“雷聲”“如萬輛戰車從天邊滾動過來”,“暴風雨”“歇斯底里”“天昏地暗”,“彷彿世界已到了末日”。暴風雨沖垮了鴨欄。驚散了鴨群。杜小康表現了成人般的勇氣與堅強,在暴風雨中搏鬥。暴風雨給了他一個成長的機會和舞臺。

四、課堂小結

成長中有成功,也有挫折,有歡樂喜悅,也有悲哀煩惱,這就是生活。在我們的人生中,成長是永恆的主題。祝願我們的同學們都能譜出一首健康的成長歌,長成一棵堅強獨立的大樹!

五、練習設計

請完成本課對應訓練。

部編版九年級上冊教學資料《故鄉》《我的叔叔于勒》《孤獨之旅》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