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武術

她是宋仁宗的摯愛,死後不顧反對,將她封為皇后,一改之前的態度

  • 由 格格說史 發表于 武術
  • 2022-03-12
簡介明疾不可為而為之,這便是皇帝對張貴妃最大的寵愛了,宋仁宗最初只以為時間還長,所以有些東西沒能及時給張氏,所以才會在她去世之後給她以皇后之禮下葬,給她追封皇后稱號,更是大張旗鼓封賞其親信之人,這何嘗不是對張貴妃的彌補呢

清代鐵錢值錢嗎

電視劇《清平樂》圍繞宋仁宗的人生經歷而展開,從政治和情感出發,講述了年少登基的趙禎在朝堂逐漸掌握主動權,成長為受人民愛戴的好皇帝,其中人們討論最多的莫過於宋仁宗在兒女情長上的表現,人們對這些感情戲的看法大相徑庭,有人說他真實,有人說他複雜,更有人覺得他不配為人丈夫,那歷史上的宋仁宗到底是什麼樣的呢?

她是宋仁宗的摯愛,死後不顧反對,將她封為皇后,一改之前的態度

宋仁宗是歷史上為數不多推行仁政,將“仁”貫穿於自己政治生涯的君王,他在位期間任用賢臣,善於納諫,最終成就了宋朝穩定有序的政治局面,繁榮昌盛的商業局面,正是宋仁宗奠定的基礎,才有了張擇端所繪的傳世之作——《清明上河圖》。

宋仁宗在政治上一直追求盡善盡美,但一生克己的君王也有他的軟肋,宋仁宗的軟肋就是與他相差14歲的寵妃張貴妃。為了能滿足張貴妃的心願,博美人一笑,宋仁宗一再打破祖宗禮制,也曾多次向大臣提議立張貴妃為後,但礙於群臣反對,只得作罷。

她是宋仁宗的摯愛,死後不顧反對,將她封為皇后,一改之前的態度

史料記載,張氏姿色嬌豔,最初是在齊國的大長公主府做舞女,後來跟隨長公主一同入宮,成為宮內歌舞伎中的一員,由於其歌舞俱佳而受到重視。在一次宮宴上受到宋仁宗關注,由於其善於揣摩帝王之心,乖巧順從而俘獲仁宗之心,成為宋仁宗心中摯愛。

宋仁宗反對奢靡之風,崇尚簡樸,張氏便身體力行,將宮中奢華之物全部撤出,宋仁宗心疼百姓受乾旱之苦,在宮中祝福祈雨,張氏便刺臂寫禱辭,為陛下分憂。相比於凡事中規中矩,每天三令五申勸誡皇帝的曹皇后,宋仁宗簡直愛慘了善解人意的張氏。張氏入宮後就受到宋仁宗的寵愛,在短短一年時間內就從“才人”升到了“修媛”,宋仁宗毫不掩飾對張氏的喜愛之情,經常由著她的小性子,兩人日常的相處更是與平常夫妻無異,對此曹皇后也經常勸阻,反而更讓宋仁宗厭棄,對曹皇后的怨言也更多了。

她是宋仁宗的摯愛,死後不顧反對,將她封為皇后,一改之前的態度

宋仁宗在處理政務時一向公正嚴謹,唯獨是張氏的問題上毫無底線。慶曆八年的元宵佳節,四名刺客闖入宮門,當時宋仁宗正與曹皇后一同過節,面對突如其來的變故,曹皇后展現出冷靜睿智的一面,她調動宮內隨從成功化險為夷,但事後宋仁宗卻稱平亂的是張氏,不僅要重賞,而且還要升她為貴妃,一向以仁愛著稱的宋仁宗也難過美人關,當時他心裡全部的惦念就是張氏,又怎麼能考慮到其它方面呢?

雖然群臣明白這是皇帝的小心思,紛紛上書進言,但此刻的宋仁宗又怎麼會聽大臣的話呢?他力排眾議,以張氏救駕有功為由立她為貴妃,使張氏成為了宋朝歷史上的第一位貴妃,到達這個地位之後,張氏也更加希望能登上皇后之位,但還沒等到機會,意外就來了。

她是宋仁宗的摯愛,死後不顧反對,將她封為皇后,一改之前的態度

自古紅顏多薄命,張貴妃雖然得到帝王的寵愛,但卻在31歲就暴病而亡,傷心欲絕的宋仁宗不顧勸阻,堅決用皇后之禮下葬,當時宋仁宗怕大臣再次上奏,並未提起追封皇后一事,而且在入葬後的第四天才把追封張貴妃為溫成皇后的詔書下發出去,打了群臣一個措手不及,自此民間就開始流傳一生一死兩位皇后的說法。

因為張氏是舞女出身,家裡是難登大雅之堂的小門小戶,所以眾大臣頗有微詞,最初張氏得到宋仁宗寵愛時就曾提出讓自己的孃家人來京任職,宋仁宗立刻在朝堂上提出這件事,沒想到耿直的包拯一點面子都不給,長篇大論,直接戳到宋仁宗的小心思,讓他敗下陣來。人們常說帝王無情,但宋仁宗卻將心愛之人記掛在心裡,不僅哀悼追思亡人,更是將對張貴妃的喜愛之情轉移到了張家人身上。他不顧勸阻追封張氏的父親為郡王,還賜張氏母親齊國夫人的稱號,除此之外與張氏有關聯的一干人等都得到升遷。

她是宋仁宗的摯愛,死後不顧反對,將她封為皇后,一改之前的態度

對此朝堂眾臣意見頗深,在臺諫的重壓之下,宋仁宗才有所收斂,但其親信都是掛閒職,領厚祿,其皇恩浩蕩依舊可見。

疾不可為

而為之,這便是皇帝對張貴妃最大的寵愛了,宋仁宗最初只以為時間還長,所以有些東西沒能及時給張氏,所以才會在她去世之後給她以皇后之禮下葬,給她追封皇后稱號,更是大張旗鼓封賞其親信之人,這何嘗不是對張貴妃的彌補呢?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