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武術

《天天論語筆記之十》求亦有道,仁義終生

  • 由 天天國學蕭星雲 發表于 武術
  • 2021-05-31
簡介子禽還說子貢比孔子更加賢良

良矛是什麼

【原文】

1.10子禽問於子貢曰:夫子至於是邦也,必聞其政,求之與,抑與之與?”子貢曰:“夫子溫、良、恭、儉、讓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諸異乎人之求之與!”

子禽、子貢兩個弟子一起上場。子禽是不是孔子的學生學術界有不同的觀點,他出場這麼早並不是因為他有多重要,而是他問子貢的這個問題很重要。但把子貢排到第十幕才上場,還是個六號人物,我很不爽。我是子貢的超級粉絲啊!子貢優點一大堆:謙虛謹慎、尊師重道;正視現實,學以致用;遊說列國、呼風喚雨;助人為樂、不圖回報;不恥為商,經營有方。簡直就是孔子所宣揚的“成人”啊!但不爽有什麼用啊!誰叫孔子他老人家總是那麼看上去不待見子貢呢!究其根源,還是因為子貢是商人家庭出身,且自己也是個成功的商人。古代中國一直是個重仕和以農為本的社會,商人的社會地位那是相當的低。士農工商,商排在最後一位。很多朝代,政府甚至是反商業的,比如商鞅變法後的秦,商人就徹底沒有社會地位了,士兵可以隨便搶掠商人的財產,霸佔商人的妻女而不會受到任何處罰。

子禽(約公元前508—前430),姓陳名亢,字子禽、子元、子亢。春秋時頓子國人(今項城市南頓鎮)。鄭玄說他是孔子的學生,但《史記·仲尼弟子列傳》未載此人,故一說子禽非孔子學生。子禽曾在衛國做官。河南郡志記載, 北宋大中祥符元年 (1008年)宋真宗贈封孔子為“玄聖文宣王”,子禽同時被贈封為“南頓侯”;明嘉靖九年(1530年),明世宗封孔子為“至聖先師”,子禽被陪祀於孔廟。可見宋、明時期是認定子禽是孔子學生的。

參考《論語》中子禽跟子貢的對話我們可以看出,子禽應該不是孔子的學生。雖然對話時孔子已經不在世了,但子禽用“仲尼”稱呼孔子,這不符合學生稱呼老師的常識。子禽還說子貢比孔子更加賢良。為了誇獎一個師兄弟而去貶低老師也不應該是學生身份乾的事。

陳子禽謂子貢曰:“子為恭也,仲尼豈賢於子乎?”(《子張》)

陳子禽對子貢說:“你是太謙恭了,仲尼怎麼可能比你更賢良呢?”子貢毫不客氣地批評了子禽貶低孔子而抬高自己的話。子貢在內心裡理解孔子、敬重孔子,認為孔子是高不可及的。所以不能容忍別人對孔子的毀謗。《子張》裡還有別人貶毀孔子時子貢的批駁,到時候我們再講。

子禽在《論語》中一共出場三次,前面我們已經提到兩處,第三處在《季氏》篇:

陳亢問於伯魚曰:“子亦有異聞乎?”對曰:“未也。嘗獨立,鯉趨而過庭。曰:‘學《詩》乎?’對曰:‘未也。’‘不學《詩》,無以言。’鯉退而學《詩》。他日,又獨立,鯉趨而過庭。曰:‘學禮乎?’對曰:‘未也。’‘不學禮,無以立。’鯉退而學禮。聞斯二者。”陳亢退而喜曰:“問一得三:聞《詩》,聞禮,又聞君子之遠其子也。”

你看看這次子禽又懷疑孔子在教自己兒子的時候會開小灶,跟教一般學生的方法不同。三次全部都是對孔子的質疑,即使子禽不是孔子的學生,但也一定是他們師生中某人的好友,要不這麼個討厭的傢伙為什麼總在他們身邊呢?

《項城縣誌人物誌》的《儒林》篇記載了子禽的事蹟。說陳子禽的哥哥子車在衛國因病去世,他嫂子與家宰商量要舉辦殉葬禮,對子禽說:“您哥哥不幸去世,我們準備為他舉行隆重的殉葬禮。”子禽說:“殉葬並不合乎周禮。真要殉葬的話,用你們兩個人才比較合適。因為哥哥在世時,跟你們最親近啊。”一句話說得嫂子和家大夫再也不敢提“殉葬”的話了。子禽做官遵循的是“無為而治”。明代學者顧龍裳《公堂清燕》詩中,有“緬想鳴琴治邑時,雍容雅化坐無為”,就是寫子禽在衛國當官的時候,專施德化不用刑罰、公堂撫琴、“無為而治”的情景。可見子禽當官也沒有用儒家思想,他推行的是老子的“無為而治”,綜合起來看子禽應該不是孔子的學生。但到底是不是孔子的學生對現在的我們來說一點都不重要。如果是的話也是一個跟宰我一樣的充滿了質疑精神的學生。

子貢的故事有些長,這個人太過偉大。子貢姓端木名賜,字子貢,衛國人,生於公元前520年,比孔子小31歲。曾出任過魯國和衛國的國相。子貢善辯,在“四科十哲”中屬於“言語科”。孔子認為他可以做大國的宰相。《論語》中有子貢的地方多達40多處。《史記·仲尼弟子列傳》關於子貢的記載有兩千多字,所佔的篇幅接近三分之一。不僅事蹟集中,而且形象刻劃得鮮明生動,更富於文學色彩。可見太史公也跟我一樣非常喜歡子貢。所以我們講子貢的時候也以《論語》和《史記》為主線。就時間而言《史記》的成書年代離孔子年代也就500年左右,比較接近。加上太史公做史是相對可信的,我們也找不到比《史記》更加能令人信服的資料。

子貢口齒伶俐,巧於辭令,孔子常常駁斥他的言辭。孔子問子貢說:“你和顏回比,誰更加出色?”子貢說:“我怎麼敢跟顏回相比呢?顏回聽知一個道理,能夠推知十個道理,我聽說一個道理,推知兩個都難。”(

子謂子貢曰:“女與回也孰愈?”對曰:“賜也何敢望回?回也聞一以知十,賜也聞一以知二。”子曰:“弗如也;吾與女弗如也。”《公冶長》

)有一天子貢想聽聽老師對自己的評價,就問道:

“賜也何如?”子曰:“女,器也。”曰:“何器也?”曰:“瑚璉也。”(《公冶長》)

可是孔子在《為政》中明明說過:“

君子不器。”

又說子貢“器也”,這不是說子貢不是君子嗎?這下子貢下不來臺了,又問:“什麼器呢?”孔子可能覺察到自己的比喻不恰當就給了子貢個臺階:“宗廟裡裝糧食的瑚璉啊!”子貢可能覺得自己“富而無驕”的修養不錯了,就問孔子說:“富有而不驕縱,貧窮而不諂媚,這樣的人怎麼樣?”沒想到孔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雖說這樣也不錯,但還不如即使貧窮也很快樂,雖然富有卻能處事謙恭守禮。”(

子貢曰:“貧而無諂,富而無驕,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貧而樂,富而好禮者也。”《學而》

)子貢擅長囤積居奇,賤買貴賣,根據市場的供需狀況轉手謀取利潤,家產積累千金。(

子曰:“回也其庶乎?屢空。賜不受命,而貨殖焉,億則屢中。”《先進》

)子貢喜歡宣揚別人的長處,也不隱瞞別人的過失,最終死在齊國。

田常想在齊國發動叛亂,卻害怕高昭子,國惠子,鮑牧,晏圉的勢力,所以想轉移他們的注意力,調集軍隊去攻打魯國。孔子聽說後,對門下弟子們說:“魯國是祖宗墳墓所在的地方,是我們出生的國家啊,祖國危險到了這種地步,諸位為什麼不挺身而出呢?”孔子拒絕子路、子張、子石請求前往救魯的要求,單挑子貢前去救魯。子貢不負眾望,演出了一場錯綜複雜的外交大戲。子貢出遊,指陳利害,道理奇特而切中要害。往返於吳越之間,出謀劃策,之晉,返魯。所謂“

子貢出,存魯,亂齊,破吳,強晉而霸越。子貢一使,使勢相破,十年之中,五國各有變

”,充分展現了子貢口齒伶利,巧於辭令,胸有韜略和遊說有方的才能。

子貢先到齊國,遊說田常:“您攻打魯國是錯誤的。魯國城牆單薄而矮小,護城河狹窄而水淺,國君愚昧又不仁慈,大臣虛偽又不中用,士兵百姓都厭惡打仗,這樣的國家不可以和它交戰。您不如去攻打吳國。吳國城牆高大而厚實,護城河寬闊而水深,鎧甲堅固而嶄新,士卒百裡挑一又精神飽滿,可貴的人才、精銳的部隊都在那裡,還有英明的大臣守衛著它,這樣的國家是容易攻打的。”田常頓時忿怒了,臉色一變說:“你認為難的,別人卻認為容易;你認為容易的,別人卻認為是難的。用這些話來指教我,是什麼用心啊?”子貢說:“憂患在國內的話就應該去攻打強大的國家;憂患在國外的話就應該去攻打弱小的國家。如今,您的憂患在國內啊。聽說您多次被授予封號卻因朝中大臣的反對未能封成。你現在要攻佔魯國來擴充齊國的疆域,若打勝了,你的國君就更驕縱,佔領了魯國土地,大臣們就會更尊貴,這些都不能算作你的功勞,這樣,您和國君的關係就會一天天地疏遠。對上,你使國君產生驕縱心理,對下,使大臣們放縱無羈,想要因此成就大業就太困難啦。國君驕縱就會無所顧忌,大臣驕縱就要爭權奪利,對上,您與國君感情上產生裂痕,對下,您和大臣們相互爭奪。那您在齊國的處境就危險了。所以說不如攻打吳國。假如攻打吳國不能取得勝利,百姓死在國外,大臣率兵作戰朝廷勢力空虛,這樣,在上沒有強臣對抗,在下沒有百姓非難,孤立國君專制齊國的就只有您了。”田常說:“雖然如此,可是我的軍隊已經開赴魯國了,現在從撤軍轉而進兵吳國的話,大臣們就會懷疑我,怎麼辦?”子貢說:“您按兵不動,不要進攻,讓我為您出使吳國,讓他出兵援助魯國,您就趁機出兵迎擊它。”田常採納了子貢的意見,派他南下去見吳王。

子貢對吳王說:“施行王道的國君不能眼看著諸侯屬國滅絕,施行霸道的國君不能眼看著強敵出現,千鈞之物,再加上一銖一兩的分量也可能產生移位。如今,擁有萬輛戰車的齊國再獨自佔有千輛戰車的魯國,和吳國來爭高低,我私下替大王感到危險。況且去援救魯國是顯揚名聲的事情;攻打齊國是能獲大利的事情。安撫泗水以北的各國諸侯,討伐強暴的齊國,用來鎮服強大的晉國,沒有比這樣做更好的機會了。名義上是為了儲存危亡的魯國,實際上阻阨了強齊的擴張,這道理,聰明人是不會懷疑的。”吳王說:“雖然如此,可是我曾經和越國作戰,越王退守在會稽山上棲身,越王勤奮刻苦,優待士兵,有報復我的決心。您等我攻打越國後再按您的話做吧。”子貢說:“越國的力量超不過魯國,吳國的強大超不過齊國,大王把齊國擱置在一邊而去攻打越國,那麼,齊國早已平定魯國了,況且大王正藉著“使滅亡之國復存,使斷絕之嗣得續”的名義,卻攻打弱小的越國而害怕強大的齊國,這不是勇敢的表現。勇敢的人不迴避艱難,仁慈的人不讓別人陷入困境。聰明的人不會失掉時機,施行王道的人不會讓一個國家滅絕,憑藉這些來樹立您的道義。現在,儲存越國向各國諸侯顯示您的仁德,援助魯國攻打齊國,給晉國施加壓力,各國諸侯一定會競相來吳國朝見,稱霸天下的大業就成功了。大王果真畏忌越國,我請求東去會見越王,讓他派出軍隊追隨您,可使越國空虛,名義上追隨諸侯討伐齊國。”吳王特別高興,於是派子貢到越國去。

越王清掃道路,到郊外迎接子貢,親自駕車到子貢下榻的館舍致問說:“我們越國是個偏遠落後的小國,大夫怎麼屈辱自己尊貴的身份親自到我這裡來了啊!”子貢回答說:“我已勸說吳王援救魯國攻打齊國,他想這麼做卻害怕越國在背後襲擊,說:‘等我攻下越國才可以’。如果真這樣,攻破越國是必然的了。沒有報復人的想法卻讓人產生懷疑,太拙劣了;有報復人的想法又讓人知道,就不安全了;事情還沒有啟動就先叫人知道,太危險了。這三種情況是辦事的最大禍患。”勾踐聽罷叩頭再拜說:“我曾不自量力和吳國交戰,被圍困在會稽,恨入骨髓,日夜唇焦舌燥,只想與吳王決一死戰。”子貢說:“吳王為人兇猛殘暴,大臣們難以忍受;國家多年打仗,弄得疲憊衰敗,士兵難以忍耐;百姓怨聲載道,大臣內部發生變亂;伍子胥因諍諫而被殺,太宰嚭(pǐ)執政當權,順應國君的過失來保全自己的私利。這都是殘害國家的政治表現啊。現在大王如果能出兵輔佐吳王,投合他的心志,用重金寶物來獲取他的歡心,用謙卑的言辭表示對他的敬意,他一定會攻打齊國。如果那場戰爭不能取勝,就是大王您的福氣了。如果打勝了,他一定會帶兵逼近晉國,請讓我北上會見晉國國君,讓他共同攻打吳國,一定會削弱吳國的勢力。等他們的精銳部隊全部消耗在齊國,重兵又被晉國牽制住,大王趁它疲憊不堪的時候攻打它,一定能滅掉吳國。”越王非常高興,答應照計行動。送給子貢黃金百鎰,寶劍一把,良矛二支。子貢沒有接受就走了。“黃金百鎰”到底是多少,我也不知道,很多古代的度量衡單位都無從考證了。

子貢回報吳王說:“我把大王的話告訴了越王,越王非常惶恐,說:‘我很不走運,從小就失去了父親,又不自量力,觸犯吳國而獲罪,軍隊被打敗,自身受屈辱,棲居在會稽山,國家成了荒涼的廢墟,仰賴大王的恩賜,使我能夠祭祀祖宗,我至死也不敢忘懷,怎麼敢另有其他的打算啊!’”過了五天,越國派大夫文種對吳王說:“東海役使之臣勾踐謹派使者文種來與大王修好。我聽說大王將要發動正義之師討伐強暴,困厄殘暴的齊國,扶持弱小,而安撫周王室。請求出動越國境內全部軍隊三千人,勾踐請求親自披掛鎧甲、拿著銳利的武器,甘願到前面去冒箭石的危險。因此派越國卑賤的臣子文種進獻祖先珍藏的寶器:鎧甲十二件,斧頭、屈盧矛、步光劍,用來作貴軍的賀禮。”吳王非常高興,把文種的話告訴子貢說:“越王想親自跟隨我攻打齊國,可以嗎?”子貢回答說:“不可以。使人家國內空虛,調動人家所有的人馬,還要人家的國君跟著出征,這是不道義的。你可接受他的禮物,允許他派出軍隊,辭卻他的國君隨行。”吳王同意了,於是調動了九個郡的兵力去攻打齊國。

子貢離開吳國前往晉國,對晉國國君說:“我聽說,不事先謀劃好計策就不能應付突然而來的變化,不事先治理好軍隊就不能戰勝敵人。現在齊國和吳國即將開戰,如果吳國不能取勝,越國必會趁機作亂;如果吳國取勝,吳王一定會帶他的軍隊逼近晉國。”晉君非常恐慌,說:“那我該怎麼辦呢?”子貢說:“整治好武器,休養士卒,等著吳軍的到來。”晉君依照他的話做了。

子貢離開晉國前往魯國。吳王果然和齊國人在艾陵打了一仗,把齊軍打得大敗。然後果然帶兵逼近晉國,和晉國人在黃池相遇。吳晉兩國爭雄,晉國攻擊吳軍,大敗吳軍。越王聽到吳軍慘敗的訊息,就渡過長江去襲擊吳國,直打到離吳國都城七里才安營紮寨。吳王聽到這個訊息,離開晉國返回吳國,和越國軍隊在五湖一帶開戰,多次戰鬥都失敗了。越軍包圍了王宮,殺死了吳王夫差和他的國相。滅掉吳國三年後,越國稱霸東方。

子貢這一出行,保全了魯國,擾亂了齊國,滅掉了吳國,使晉國強大而使越國稱霸。子貢一次出使使各國形勢發生了相應變化,十年當中,齊、魯、吳、晉、越五國的形勢各自有了變化。

《論語》中孔子與子貢的對話和子貢與其他人的對話中我們都能看出子貢不愧為孔門大弟子。如果離開了子貢,孔子的十四年周遊列國恐怕寸步難行。但孔子對子貢的評價不是很高。孔子因材施教的思想決定了他對才思敏捷的學生要求都高一些,就是說你能到多高我就往上再拔你一格。當然孔子不喜歡子貢商人家庭出身,也不太喜歡子貢本人就是一個出色商人。雖然他在困境中需要子貢的出色商人本性去解決實際問題。這是孔子自己的侷限性決定的。他認為讀書學做君子,為“士”都是為了當官,當官才能有機會用仁義道德去治理國家。一個優秀計程車老想著去賺錢當然不被孔子看好。

回到原文,我們還是要比較傳統的解釋方法:子禽問子貢說:“老師到了一個國家,總是預聞這個國家的政事。這種資格是他自己求得呢,還是人家國君主動給他的呢?”子貢說:“老師溫良恭儉讓,所以才得到這樣的資格,這種資格也可以說是求得的,但他求的方法,或許與別人的求法不同吧?”這種解釋把本章的內容定義為“預聞一個國家政事的資格”把“聞”解釋成“預聞”不太通,聞就是聽,打聽,我覺得“調研”這個詞非常好。那麼搞調研還需要資格嗎?現代人搞調研先要去申請個營業執照,開一家調研公司,寫一份公司簡介,說我們公司有多少專家學者,幫你調研能給出什麼預期的結果。但這是春秋時期,以孔子當時的知名度根本無需什麼資格。更無需去求,也不必別人給予,按孔子自己的話說就是“天命”——老天爺給予的神聖使命。

我們每次做多種解釋的比較,絕不是為了證明誰對誰錯。對《論語》的解讀都兩千多年了。這兩萬多字的《論語》,我們沒法把所有的解釋都蒐集齊,都研究一遍,但我估計解釋它的文字不會低於兩億字吧!我的觀點歷來都是怎麼讀最符合儒家思想就怎麼讀。一千個人心中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一萬人心中就可以有一萬個孔子。我們尊重每一種解釋。做比較是一種學習方法,不糾結對錯,在於研究過程中的自我提高。

孔子周遊列國的目的非常明確,就是“求官”。這沒什麼好迴避的!雖然十四年的努力也沒求到個官位,想跟他合作的反而是陽貨、公山不狃之類的他根本看不上的逆臣賊子。這不但不是孔子的失敗,反而是老天爺在幫助孔子成為聖人,就是孔子自己說的“天命”。假如某個國家真的給了孔子一個高位,依老先生倔強的性格、一肚子的文獻和繁文縟節的禮儀程式,在哪裡他都做不長,也必然以失敗告終。這在他的祖國魯國已經證明過了,他的位子是大司空兼行國相之職,已經是任何一個國家所能給的頂級職位。他不一樣幹砸了,還不是得四處流浪。用現在的話說就是孔子把“老闆”和“職業經理人”的職位弄混淆了,他的核心思想是要用“仁義禮智信,溫良恭儉讓,忠孝廉恥勇”的高標準去改造“士”,這個是他的能力不可能做到的,不只是孔子,任何人也沒有這個能力!職業經理人就應該為老闆著想,吃老闆俸祿,為老闆分憂。孔子不是,他在替天行道,管你是不是老闆,不符合仁義禮的事情我都反對!不聽我的還不行,絲毫不能變通。哪個老闆能容得下這樣的牛人啊?所以說沒做成官才有了聖人孔子,這正是孔子的“天命”所在。他的學生們很多都在各國為官,因為他們比孔子懂得變通,能看懂形勢的變化。做老師、做聖人是孔子最好的歸宿。

孔子每到一個國家就做政事調研,目的就是求個官當。子禽的問話本身就暗含了對孔子的質疑,聰明如子貢從來都是維護老師面子的。他的回答很妙,不直接回答子禽質疑的問題,也不做選擇題,你說老師求官就是求官吧。“溫良恭儉讓”是老師的品格,他老人家靠這個得到他想要的,求與不求他都跟別人不一樣吧!完美!無可反駁!

本章透過子禽與子貢兩人的對話,把孔子的為人處世品格勾劃出來。孔子之所以受到各國統治者的禮遇和器重,就在於孔子具有“溫和、賢良、莊重、節儉、謙讓”的道德品格。“溫良恭儉讓”這幾個字看起來很好理解,專家們也不過多的去解釋,我個人倒是覺得有解釋的必要。

“溫”:溫和。朱熹說:“溫,和厚也。”《述而》中說“

子溫而厲,威而不猛,恭而安。

”意思是孔子溫和而又嚴厲,威嚴而不兇猛,莊重而又安祥。“溫”和“厲”是對應的關係。所以把“溫”理解成“溫和”應該是準確的。而不是“溫柔”,孔子怎麼看也不會是個溫柔的人。

“良”:賢良。朱熹說:“良,易直也。”在《論語》中沒找“良”到相關用法,如果簡單地用“善良”來解釋好像也說得通。但總覺得對於研究孔子的氣質形象太過草率是為大不敬。《論語》中“善”字用得很多,“擇其善者而從之”,“善人,吾不得而見之矣”等等,特意用“良”字來形容孔子的品德就應該不是為了表達“善”的意思。我們就來做一番文字考證。甲骨文的良

是象形字,字形像宮殿

兩側迂迴曲折的遊廊。本義是宮殿區內精美的玉砌廷廊。《山海經 • 西山經》說“瑾瑜之玉為良”。這都說明“良”是很好很好的東西。《詩 • 小雅 • 角弓》中有“

民之無良,相怨一方

”。《詩 • 小雅 • 十月之交》中有“

四國無政,不用其良

”。《說文 • 富部》解釋:良,善也。《廣韻 • 陽韻》解釋:良,賢也。綜合起來看用“賢良”來解釋更為貼切。

“恭”:莊重。朱熹說:“恭,莊敬也。”很多人把“恭”解釋成“恭敬”,似乎不妥。“恭”在《論語》中出現了十多次,確實有“恭敬”的意思,如“

恭近於禮,遠恥辱也

”,這是做動詞用的“恭”,是對他人的“恭”,作為形容詞來描述一個人的“恭”做“莊重”解更貼切些。如上面我們解釋“溫”的時候引用的“恭而安”,就是莊重而又安詳。還有《公冶長》中孔子對子產說君子之道有四

:“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養民也惠,其使民也義。”

這是孔子論述君子之道的,跟本章子貢形容孔子的場景一致。君子自己要行為莊重,總不能說要對自己恭敬吧。

“儉”:節儉。朱熹說:“儉,節制也。”從《八佾》中記錄孔子對管仲是不是“儉”的回答中我們可以知道“儉”就是“節儉”的意思。

或曰:“管仲儉乎?”曰:“管氏有三歸,官事不攝,焉得儉?” 有人說:“管仲節儉嗎?”

孔子說:“他有三處豪華的藏金府庫,他家裡的管事也是一人一職而不兼任,怎麼談得上節儉呢?”孔子的一生是非常儉樸的。除了體現在日常生活的節儉之外,孔子對待自然界動植物的態度也是能儉則儉,反對人類為了滿足自己的慾望而對自然生態的破壞。如:“

子釣而不綱,弋不射宿。”(《述而》)

“讓”:謙讓。朱熹說:“讓,謙遜也。”在人格的塑造過程中,“謙讓”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讓”是在功名利權上先人後己,在職責義務上先己後人。讓用之於外交如國事訪問,也是合乎客觀需要的一個重要條件。孔子就是因具有這種品格,所以每到一個國家,都受到各國國君的禮遇。孔子認為,好勝,爭取名聲;誇功,爭取名利;爭不到便怨恨別人,以及在名利上貪心不足,都不符合讓的原則。據此可知,“讓”這一基本原則形成社會風尚的可貴之處是:就人情而言,謙讓名利地位之風,可以使人們多學別人所長而鑑人所短。謙讓可以引導人們團結、親睦、向善;爭強好勝則誘人嫉賢妒能。

孔子透過自己“溫良恭儉讓”的品德去追求參與社會治理的機會,他的求當然跟一般人的求官完全不同啊!他的求也是為了給統治者以幫助,給人民以好處。

道客村曰:

溫良恭儉讓以得,

仁義禮智信終生;

求官做官不為己,

天下蒼生享太平。

【註釋】

(1)夫子:這是古代的一種敬稱,凡是做過大夫的人都可以取得這一稱謂。孔子曾擔任過魯國的司寇,所以他的學生們稱他為“夫子”。後來,因此而沿襲以稱呼老師。《論語》書中所說的“夫子”,都是孔子的學生對他的稱呼。

(2)邦:指當時割據的諸侯國家。

(3)聞:打聽、聽說

(4)抑:表示選擇的文言連詞,“還是”的意思。

(5)溫、良、恭、儉、讓:溫和、閒良、莊重、節儉、謙讓。

(6)其諸:之。指孔子之求。

【譯文】子禽問子貢:“老師每到一個國家,總是去打聽這個國家的政事。他是想求個官職呢,還是真心想幫助這個國家呢?”子貢說:“老師具有溫良恭儉讓的高尚品德,老師就算是想求得一個官職,也是為了天下。或許不同於別人的所求吧?”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