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武術

《道德經》:無為而治

  • 由 超凡博弈 發表于 武術
  • 2022-02-22
簡介’”(第57章)一定程度上的與民休息,讓百姓休養生息,比多下指令干擾民眾,更能藏富於民,也就更能得到民眾的擁戴,因此應調動社會的積極性,促進社會空間的擴大與百姓的自治

無為而為出自哪裡

老子主張以清靜之道治國,他說:

“道常無為而無不為,侯王若能守之,萬物將自化。”(第37章)

《道德經》:無為而治

無為不是不作為,而是不亂作為,是善為。無為是為了做大事有大為,大事抓好了則無不為,使萬物萬事按自身規律發展。

老子的智慧很高,他認為管理者尤其是高層的管理者,應站得高,看得遠,研究天地人的相互關係與長久發展之道;保持清醒的頭腦,不一定要事必躬親,而要善於運籌帷幄,尊重、遵循事物客觀發展的規律。

《老子》提出:

“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第2章);

“為無為,則無不治”(第3章);

“以正治國,以奇用兵,以無事取天下。……故聖人云:‘我無為而民自化,我好靜而民自正,我無事而民自富,我無慾而民自樸。’”(第57章)

《道德經》:無為而治

一定程度上的與民休息,讓百姓休養生息,比多下指令干擾民眾,更能藏富於民,也就更能得到民眾的擁戴,因此應調動社會的積極性,促進社會空間的擴大與百姓的自治。管理者自己少私寡慾,上行下效,民眾自然誠樸。

事實上,社會或企業管理者的多是擾民,多源於這些人的私慾名利的膨脹,或者藉此彰顯政績業績,沽名釣譽,求得升遷。

但這很可能犧牲了長遠的利益,浪費了資源,與民爭利,乃至與子孫爭資源,不利於國家、民族與事業之可大可久的發展。

《道德經》:無為而治

所以,《淮南子·修務》說:

“所謂無為者,私志不得入公道,嗜慾不得枉正術,循理而舉事,因資而立功,推自然之勢,而曲故(巧詐)不得容者,事成而身弗伐(誇耀),功立而名弗有。”

這一解釋符合《老子》所謂:

“愛國治民,能無為乎”(第10章)、

“清靜為天下正”(第45章)的思想。

《道德經》:無為而治

以上講的是管理者要有大氣,大開大合,統籌全域性,因勢利導,以靜制動,以一統萬,以無為調控有為,沒有私心,不居功自恃。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