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武術

歷史上今天,川端康成口含煤氣管自殺,諾貝爾獲得者為何厭世?

  • 由 清晨大路談歷史 發表于 武術
  • 2022-02-04
簡介《歷史上今天系列14》——1972年4月16日,歷史上今天,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川端康成口含煤氣管自殺,沒有留下任何遺言

川端康成為什麼

《歷史上今天系列14》——1972年4月16日,歷史上今天,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川端康成口含煤氣管自殺,沒有留下任何遺言。

歷史上今天,川端康成口含煤氣管自殺,諾貝爾獲得者為何厭世?

一個在世界文壇享有盛譽的文學巨匠、一個在日本極受尊敬的著名作家,為什麼會選擇自殺呢?

這與他的人生經歷有關。川端康成,1899年6月11日出生在日本大阪,在他僅僅7個月大的時候,父親就因肺結核離他而去。1年後,母親也因照顧父親感染肺病而離開。8歲時奶奶又去世,11歲時他最親的姐姐也不幸死去,16歲時又聾又瞎的爺爺又撒手人寰,從此川端康成徹底成為了一個孤兒。

歷史上今天,川端康成口含煤氣管自殺,諾貝爾獲得者為何厭世?

短短十幾年,經歷了這麼多至親的離世,我想沒有哪個人心理是不受創傷的,對人生是充滿樂觀的。

而且由於從小沒有接受正常家庭氛圍的薰陶,川端康成也不太會處理感情。他極端渴望愛情,但又不善於表達。曾先後鍾情於四個叫“千代”的女人,但這四個女人最終都拋他而去。其中一個都準備結婚了,還和他提出分手,這對川端康成打擊很大。

歷史上今天,川端康成口含煤氣管自殺,諾貝爾獲得者為何厭世?

好在他還有一個情緒的輸出口——文字。如果不是文字,我想川端康成可能早就自殺了。

川端康成的大多數作品,都充滿著孤寂、悲觀、虛無的味道。由於目睹了太多親人的離世,死亡也經常出現在他的作品中。

文字給他帶來了聲譽、收入和地位,這是他聊以安慰的。但同時他又不希望因為成名,外人過多地打擾他,這使他感到煩躁。

歷史上今天,川端康成口含煤氣管自殺,諾貝爾獲得者為何厭世?

1968年,川端康成榮獲“諾貝爾文學獎”,是日本獲此殊榮的第一人,亞洲第二人(第一人是泰戈爾)。在得到這個多少人夢寐以求的獲獎訊息時,川端康成沒有像其他人那樣欣喜若狂,而是對妻子說:“不得了了,我們到什麼地方躲起來吧!”他就是這樣一個人,他害怕受到喧囂和干擾,不喜歡人多與喧鬧。

透過文字的抒發,川端康成似乎找到了生死的意義。他認為死亡是最高的藝術,是美的一種表現,他在作品中把死亡描述得很美。

歷史上今天,川端康成口含煤氣管自殺,諾貝爾獲得者為何厭世?

如《雪國》裡葉子的死,他描述為:是內在生命在變形,在轉變成另一種東西,是生命的延續。《千隻鶴》中太田夫人死後,菊治和文子都感覺她似乎更美,成為了美的化身。

歷史上今天,川端康成口含煤氣管自殺,諾貝爾獲得者為何厭世?

而他自己,早在1962年就說過:“自殺而無遺書,是最好不過的了。無言的死,就是無限的活。”

也許,他早就想好了將以自殺這種方式離開世界,只是在尋找一個合適的時機。

歷史上今天,川端康成口含煤氣管自殺,諾貝爾獲得者為何厭世?

1972年4月16日下午2點45分,川端康成對家人說:我出去散會兒步。”這是他留在人間的最後一句話。到了晚上家人看他還沒回來,趕緊出去尋找。9點45分,在他工作室的衛生間裡,發現川端康成口含煤氣管,已沒有了呼吸。

一代文豪,就這樣以他認為最好的方式告別了這個世界。

好的,這就是本次《歷史上今天系列14》的主要內容,喜歡就關注,關注就喜歡,等你一起來玩。#古史傳奇##諾貝爾文學獎##4月16##歷史上的今天##日本#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