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武術

廣州現有備案慈善公開募捐專案近千個

  • 由 身邊24小時 發表于 武術
  • 2022-01-28
簡介2022年1月14日,記者從廣州市民政局獲悉,目前廣州備案慈善公開募捐專案955個,具有公開募捐資格的組織16個,廣益聯募網際網路募捐資訊平臺更是吸引超過422家組織入駐,釋出全國各地慈善專案984個,籌集善款5

籲組詞怎麼組

大洋網訊 在廣州,慈善是一種生活方式。人人贈人玫瑰,手亦留餘香。2022年1月14日,記者從廣州市民政局獲悉,目前廣州備案慈善公開募捐專案955個,具有公開募捐資格的組織16個,廣益聯募網際網路募捐資訊平臺更是吸引超過422家組織入駐,釋出全國各地慈善專案984個,籌集善款5。45億元。公眾參與慈善的熱情日益高漲,人們把捐贈和參與慈善融入到自己的生活中。

值得關注的是,要將善意有效轉化為推動社會發展的力量,一方面需要慈善組織專業化發展,另一方面也需要建立完善機制,讓慈善在陽光下執行。只有市民有愛心,慈善組織有能力,社會有監督,多方協同,龐大的善意才有可能得到有效釋放。

在這些方面,廣州做得怎麼樣?

有得捐:從社群到“雲上”,大家都可以捐一捐

善意要得到釋放,首先要有渠道。記者觀察發現,目前全市共有慈善組織211個,具有公開募捐資格的組織16個,備案慈善公開募捐專案955個,備案慈善信託專案18個,出現了在全國都鳳毛麟角的由慈善組織作為單一受託人的慈善信託。這也意味著,廣州市民可以根據自己的意向從多個慈善組織或慈善專案中挑選自己要支援的內容。

為營造“人人慈善為人人”的城市慈善氛圍,廣州在社群慈善建設方面也是不斷加碼。目前廣州全市有203個社群慈善捐贈站點,422個社群慈善基金設立在市民“家門口”,社工、志願者們走街串巷、義賣籌款,而關注社群生態,希望建設美麗社群的社群鄰里、店鋪商家足不出社群,就能在自己的社群內獻出一份愛心,累計超3000萬元愛心善款在社群彙集。

此外,2016年,廣州市搭建廣益聯募網際網路募捐資訊平臺,為廣州本地、珠三角乃至全國的公益慈善組織提供網際網路募捐服務,在慈善專案規範性、可持續性及慈善組織自我造血能力上透過一對一指導、開展培訓的方式積極對外輸出賦能。目前超過422家組織入駐廣益聯募平臺,釋出全國各地慈善專案984個,籌集善款5。45億元。網際網路平臺的建設實現了物理空間的突破,人們也可以進入“指尖公益”的新時代,隨手一點獻愛心。

捐得好:我捐出的錢用到實處了

對廣州街坊而言,參與慈善與否,最重要的一點還是看捐出去的錢能否花到實處上。大家願意捐贈不留名,但十分講究獻出的愛心是否能帶來實際改變。而廣州市民政局相關負責人透露,一直以來,廣州市以高質量黨建促進慈善事業發展,去年開始實施“黨建強,慈善紅”行動、“紅心向黨、善心為民”黨群共融專項行動,全市慈善組織累計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超7200場,惠及群眾超190萬人次,推動慈善組織在慈善服務、惠民實效等方面發揮作用。

在體制機制方面,廣州自2016年《慈善法》實施以來,不斷在慈善信託、慈善款物募用分離、慈善組織登記認定和培育等方面積極探索,先後出臺《促進慈善事業健康發展的實施意見》等101餘份配套政策檔案。2021年9月1日,《廣州市慈善促進條例》施行,將多項慈善領域中的探索成果以立法形式予以確立,為慈善事業高質量發展和進一步發揮慈善事業作為第三次分配作用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伴隨慈善事業高質量發展的是慈善力量帶來的民生大變化。

據悉,近年來,廣州大力開展廣東扶貧濟困活動暨羊城慈善為民行動,2016年以來籌集款物超29億元,有效發揮了慈善力量在助力脫貧攻堅、鄉村振興中積極作用。2020年,廣州34家慈善組織累計接收款物超3。18億元,惠及醫院、學校等單位3617家,幫扶困難群體和支援一線工作者、醫務人員等約170萬人次。“微心願·善暖萬家”專案則從2019年10月啟動至今,幫助21517戶困難家庭實現“微心願”,受惠困難群眾54129人次。

廣州現有備案慈善公開募捐專案近千個

陽光慈善:獻出的愛心看得見

慈善資金是困難群眾的救命錢,當“人人慈善”的氛圍一年比一年高漲,公開透明對慈善事業的發展也越來越重要。

記者瞭解到,近年來,廣州市制定《廣州市慈善募捐行政執法工作指引》,堅持開展“清風促善行”活動,按照年度檢查監督率不低於5%的標準開展慈善領域執法檢查,及時處理舉報投訴,依法作出行政處罰。此外,廣州積極打造“慈善之城 盡善淨行”廉潔慈善品牌,連續5年舉辦廣州慈善“公眾開放日”活動,主動向社會公眾“曬賬單”。

值得關注的是,廣州還在全國率先成立第三方慈善組織社會專業監督機構——廣州市慈善組織社會監督委員會,釋出全國首個《廣州市慈善組織監督審計指引》和全國首個地方性慈善組織透明度評價體系,出版《廣州市慈善資金監管實踐與探索》書籍,提升慈善組織自律自治水平,並開展慈善扶貧資金專項監管,成立專項工作組深入扶貧村,實地開展扶貧款項檢查工作,委託第三方進行款項使用監督,確保款項專款專用、發揮作用。

文/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蘇贊 通訊員廖培金

【來源:大洋網】

宣告: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資訊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絡,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