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武術

武氏太極拳之:武禹襄體系形成標誌著現代意義上的太極拳誕生

  • 由 正說武術 發表于 武術
  • 2021-05-26
簡介整理太極拳理論,編纂套路,用傳統的文化闡釋太極拳,使格鬥的拳術成為用於修養的高深文化,從王宗嶽到武禹襄太極拳體系逐步建立起來

太極十三杆是誰發明

文/李通國

無疑,從流傳的大量傳說和技術看,太極拳技術古已有之。它們的名稱五花八門,它們的技術或粗糙或精巧,但都若隱若地體現著現代太極拳的一些技術前身特點,我們不妨稱之為,

古式太極拳

。可是,它們都不是現代稱之為“太極拳”的太極拳。現代意義上太極拳的產生,則要待河北永年武禹襄集流傳的理論和技術於一身之後的傾心創作。

武禹襄喜歡武術,少年時就隨楊露禪習武,他似乎找到了他的喜愛,但是也使他陷入深深的苦悶之中。

武氏太極拳之:武禹襄體系形成標誌著現代意義上的太極拳誕生

武禹襄

一、武氏技擊技術成熟

武禹襄天生的身體條件,雖然在多年的訓練中身體素質得到了全面發展,但是絕對力量不是他的天然優勢,楊露禪推手中把人發放出去技巧並不能在武禹襄身上得到充分地發揮。

武禹襄與人較技輸多贏少。

武禹襄要做的是依據自身優勢尋找到一套適合自身的制勝技巧。當然是作為旁觀者的預言。

這也成為1852年順道拜訪陳清平的心理動機。

武禹襄在趙堡鎮跟隨陳清平學習到了什麼?

後來的太極拳史研究者都是遵循“從套路到推手”的思維模式,尋覓武禹襄在趙堡鎮的留下的蛛絲馬跡,當然尋找不到。

以陳長興為核心形成的武術圈“以打為中心”的訓練思路,背離了後來者學習太極拳的常規路徑。與楊露禪同時代的陳清平都是這種訓練思想指導下出現的優秀人才。

陳清平發現武禹襄的自身優勢和與人交手中存在的問題及時反饋給武禹襄,使武禹襄能夠在不斷的交手中去有意識消除錯誤,同時揚長避短。

那麼,武禹襄悟出了什麼?技擊技術產生了怎樣的變化?

武禹襄形成了“掛”的技巧,即後引下壓的推手技法。

後引下壓的動作似乎一點不用力氣,對方就雙膝跪地並匍匐,跪撲是掛壓技術的直接結果。在交手過程中對方雙膝發軟並向下沉落時是後壓發放的最佳時機,失重原理能夠解釋這個現象。當雙方手臂相搭,快要建立勁力平衡時,一方突然勁力消失並向下沉落,會誘導對方兩腿突然鬆軟,失去重心,如同坐電梯、乘輪船、坐飛機時突然下落瞬間人失重的感覺情況一樣。【1】

武式太極拳推手時,常常在一引一放之間,運用一勾一挫的技巧,使對方在一來一回之中兩次軟腿,最終跌坐在地。武式太極拳套路演練時要求架高步活,跟步沉身,都與此技法有關。

武禹襄尋找到了適合自身的技擊技術,區別於楊露禪把對手向外遠遠丟擲的“拋放”技巧,而是透過“掛”的技法使對手跌坐在地的一種個人化技術,武禹襄的技擊絕招最終在陳清平指導中成熟了。

從李亦畲的《太極拳小序》中我們知道,武禹襄在趙堡鎮待了一個多月的時間,在這短短的時間裡武禹襄的技擊技術發生了質的飛躍,為武式太極拳的形成做好了鋪墊。

武禹襄對武術是摯愛的,他考中秀才後,沒有像他的兩個哥哥那樣繼續科舉道路,而是醉心於武術,這似乎註定他要不同於一般的習武者。他整合了自己習得的技術,成為完整的技術體系。

武氏太極拳之:武禹襄體系形成標誌著現代意義上的太極拳誕生

二、整合技術體系

武禹襄做了哪些工作?

他整理自己的技術使其條理化、系統化,套路化。這些內容包括:身法、刀法、槍法、太極拳套路、推手等等。

他的身法有:提頂、吊襠、涵胸、拔背、裹襠、護肫、騰挪、閃戰。

他的刀法是“十三刀”:按刀、青龍出水、風捲殘花、白雲蓋頂、背刀、迎墳鬼迷、震腳提刀、避刀、霸王舉鼎、朝天一炷香、拖刀敗勢、手揮琵琶。

他的槍法有基本技術:平刺(心窩)、斜刺(膀尖)、(鎖項)、下刺(腳面)。

也有槍術套路“十三杆”:棚一杆、青龍出水、童子拜觀音、餓虎撲食、攔路虎、拗步、斜劈、風掃梅、中軍出隊、宿鳥入巢、拖杆敗勢、靈貓捕鼠、手揮琵琶。

他創作了自己的太極拳套路技術:

攬雀尾、單鞭、提手上勢、白鶴亮翅、摟膝拗步、手揮琵琶、搬攔捶、如封似閉、抱虎歸山、肘底看捶、倒攆猴、扇通背、雲手、高探馬、左右起腳、轉身踢一腳、踐步打錘、翻身二起、披身踢一腳、蹬一腳、斜單鞭、野馬分鬃、玉女穿梭、金雞獨立、十字擺連、指襠捶、下勢、上步七星、下步跨虎、轉身擺連、彎弓射虎、雙抱錘。

他的推手練習方法,在步法上合步進三步半退三步半,不同於陳家定步,靈活的步法更趨近於楊家,恰說明他處於從陳氏到楊氏的過渡狀態。

單從動作技術名稱看,武楊兩家的動作大同小異,只是在演練技巧上有所差異,這可以看做是推手技巧不同而產生的技術變異,武楊兩家的太極拳技術關係由此可見一斑。

他深厚的傳統文化底蘊,註定他超越一般的武士。

傳統意義上文武雙全的武者,有能力用傳統文化詮釋武術,有能力整理拳譜,創作系統的理論。王宗嶽是這樣,武禹襄也是如此,武禹襄在解釋王宗嶽理論時,又把它向前推進了一步。

武氏太極拳之:武禹襄體系形成標誌著現代意義上的太極拳誕生

三、完善太極拳理論

文武雙全的人寫作武術論著從明朝時就有,其後這種著作日漸多起來。比起那些只精通功夫的武者來說,他們具有文字和傳統文化的優勢。有文字功底可以對功夫進行總結,拓寬了功夫的傳播渠道和傳播範圍,有文化修養使他們在寫作中下意識的把文化融入到武術的敘事中。

王宗嶽的拳論用八卦、五行等來傳統文化來說明“推手”。

他說:

十三勢者,掤、履、擠、按、採、挒、肘、靠,此八卦也;進步、退步、左顧、右盼、中定,此五行也。

同時也吸取前代武術著作中的部分理論。

掤、履、擠、按、即幹、坤、坎、離四正方也;採、挒、肘、靠,即巽、震、兌、艮四斜角也;進、退、顧、盼、定,即金、木、水、火、土也。合之則為十三勢也。

這來源於萇乃周在《武技書》中“四正四隅”的說法。

用“五行八卦”與十三勢技法聯絡起來,“ 掤、履、擠、按、採、挒、肘、靠,此八卦也”太極拳推手八種技法對應八個方位也好理解,中國傳統文化講究“道法自然”,太極拳也應該符合天理。

但“進步、退步、左顧、右盼、中定,此五行也”,“ 進步、退步”指代步法,“左顧、右盼”指代眼法,太極拳的步法並非只有進與退,眼法並非只有左與右,作者這樣“削足適履”式總結,用心在於和“五行”相對應。

這種聯絡方式如此地機械和生硬,皆因為文化與武術技法畢竟不是天生就存在一一對應的關係,更何況,武術技法還要不斷的變化發展。作者沒有對這種聯絡進行更為具體而深入的闡述,

說明他用文化與武技聯姻設想的初創性。

王宗嶽使用五行八卦解釋十三勢之後,又試圖用“太極”理論解釋“打手”。

《太極拳論》

的研究著重從技術角度,是總結推手經驗,與王宗嶽前面用“五行八卦”來套用到“十三勢”如出一轍。

《太極拳論》由這篇《打手歌》而引發:

掤捋擠按須認真,上下相隨人難進;

任他巨力來打我,牽動四兩撥千斤;

引進落空合即出,沾連黏隨不丟頂。

王宗嶽

用“太極理論”解釋推手原理及成熟過程

要遠比他用“五行八卦”解釋

推手基本技術

(十三勢),詳細的多,成功的多。以此而論,王宗嶽文章題目為《打手論》似乎更符合論題,其“察四兩拔千斤之句” 一句就很好理解了。《太極拳論》題目是用文章首句“太極”一詞加上“拳論”而成,與傳統文化習慣有關。

及至武禹襄,他要用自己的經驗深入解讀王宗嶽的理論,由此寫下了:《十三勢行功要解》《太極拳解》《太極拳論要解》《十三勢說略》等篇章。他又總結了《四字秘訣》《身法八要》《

打手撒放

》等,形成了一套自己的理論。

他的武學理論,除追隨王宗嶽的太極理論之外,其個人特色最為強烈,影響後世武者最大的,就是他的“氣”論。

“氣”用於武術,不是武禹襄所獨有獨創,但發揚光大於武禹襄。在他短短的“打手要言”中,就使用了25個“氣”字,在“四字秘訣”中,也使用了6個“氣”字。由此可見,武禹襄的武學理論是以“氣”來貫串。

整理太極拳理論,編纂套路,用傳統的文化闡釋太極拳,使格鬥的拳術成為用於修養的高深文化,從王宗嶽到

武禹襄

太極拳體系逐步建立起來。

武氏太極拳之:武禹襄體系形成標誌著現代意義上的太極拳誕生

四、最後的話

經過傳統文化洗禮的太極拳出世,一種真正意義的太極拳在武禹襄的手上誕生了。只待在合適的時空裡橫空出世。

很快,太極拳迎來了它的第一個市場,居住在北京城的王公貴族、士大夫及中產階層。他們對太極拳的接受和喜愛,反過來,將塑造和確立太極拳框架。

註釋:

【1】田金龍。 太極拳技術原型的提煉與推手技術體系的構建[J]。上海體育學院學報。2013(1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