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武術

無敵的手楊澄甫功夫就來自 “無極樁” 嗎?

  • 由 酷扯兒 發表于 武術
  • 2021-12-14
簡介即膝蓋大概對正湧泉,這時可再意想從腳下這點向上引一直線對正“會陰穴”,上述兩點再向上對正頭頂的“百會穴”(在頭的頂端,位於兩耳尖連線與頭面正中線的交叉點上)一邊對一邊放鬆,身體保持中正不偏

無極樁治什麼病最好

「來源: |煉拳紀與修行手札 ID:jingwukungfu」

大國崛起 民風尚武 煉拳紀與修行手札

無敵的手楊澄甫功夫就來自 “無極樁” 嗎?

昔日,楊澄甫走遍大江南北,無逢敵手,其功夫就來自“無極樁”。在歷史上無極樁都是師徒相傳,且屬秘傳。

1930年前後由楊澄甫傳給“柔克齋主”葉大密,又由葉大密授與蔡松芳。1959年,蔡松芳徵得葉師同意,將所得秘傳公諸於世,才開始公開教授無極樁。

以上是今天我們所要學習瞭解的這個“無極樁”的由來。葉大密在上海武術界也是顯赫一時的人物。早年曾習溫州小八卦,與孫祿堂之子孫存周是結義兄弟,並得過孫父孫祿堂老先生的口授身傳。所以,他所傳的這個“無極樁”是真實不虛的。

該樁法簡單易學,男女老少、體質強弱均可練習。不講究行氣,更不會出偏差。不受時間、場地的限制。對治療慢性疾病和強健身心均有顯著的效果。

正確掌握習練無極樁的方法很重要。俗話說:“學拳容易,改拳難”。

練無極樁也一樣,必須專一,不能三心二意、朝三暮四地練。有的人在初學自練中,把不同的功互相摻雜,自以為取其精華,這種學習方法往往容易走偏。

無敵的手楊澄甫功夫就來自 “無極樁” 嗎?

習練時要求身體中正,三點成一線。這看似簡單,但易學難精,要想達到上乘必須悉心勤練。練習無極樁的方法,有以下幾點:

一、兩腳平行分立如肩寬,腳尖正對前方,腳跟平齊,全腳著力要平穩,兩腳跟不宜浮起和用力。站立時腳的重心,

前面大約用力六成,後跟大約用力四成,

保持身體的重心不前傾,不後仰。

真正的秘訣是“三五三齊”,

即:

“五趾齊地”,

即中心在腳底,五個腳趾要輕輕地貼住地面,既不能翹又不能抓。

“五心齊意”

,即兩腳心湧泉穴、兩手手心勞宮穴和頭頂百會穴均要有意貫注。

“五指齊氣”

,即兩手手指要平均地有氣貫到。

不少人在初學時站立比較隨意,成外八字腳,這是一個明顯的錯誤。

因為外八字腳會導致重心落在陰面的腳跟和足大趾上,全腳受力不勻,氣勁往外、步伐不穩。

腳平行則氣勁落在腳陽面上,全腳著力平穩,氣下降則順應自然,可通調胃、肝、脾三條經絡。

站立時

兩腳應窄適宜,過寬氣散,過窄則馬步不穩。

練無極樁時會產生腳趾自然貼地甚緊,足心含空,其勁收在湧泉內的現象,

這一現象稱為“湧泉呼吸”

(湧泉穴屬足少陰腎經,位於兩腳心凹陷中),這是武功“發勁在足”所必須要掌握的基礎功夫。

無敵的手楊澄甫功夫就來自 “無極樁” 嗎?

二、身體宜正,頭頸正直,眼睛平視,下頜微收,舌尖自然輕抵上顎。身體中正,內氣容易發動,還有技擊上的作用。

眼睛平視也很重要,在家中可選視窗位置,戶外練功時可選自感舒適的某一遠景凝視。起功前慢慢把視線收回眼前尺許,然後閉目,閉目後仍然保持平視。

平視則心平氣靜,氣可下降丹田歸元。

目光下視,心氣降,上視則心氣升,均不可取。

三、沉肩垂肘,兩臂自然下垂。

臂不宜張開太大,兩手綿綿不用力,手指鬆開,食指和大指挑領。

沉肩即松肩,可使氣沉丹田,重心穩固。保持虛腋是因為腋下有心包經透過。

四.涵胸拔背,松腰松胯。

涵胸就是胸部要放鬆,涵胸自然能拔背,拔背則氣貼背,勁容易透過。

太極拳十大要領之一就是要涵胸拔背。

腰要松而直,胯微向裡收,不要凸臀。

收胯是一個重要的要領,就是胯向內松,使上下氣能通。胯猶如水閘,一鬆則氣沉丹田,松到腳底。

腰胯放鬆氣才容易通“天柱”透陽經(脖子後面兩條筋,術語稱為“天柱”;頭是諸陽之會,百脈所通)。

五、上下三點保持成一直線。站好後,全身自感舒適穩健,輕鬆自然,

身體便從腳跟到頭整體稍向前傾,兩膝微曲,使身體重心投影落在腳掌前面三分之二的兩腳“湧泉穴”連線的中點上。

即膝蓋大概對正湧泉,這時可再意想從腳下這點向上引一直線對正“會陰穴”,上述兩點再向上對正頭頂的“百會穴”(在頭的頂端,位於兩耳尖連線與頭面正中線的交叉點上)一邊對一邊放鬆,身體保持中正不偏。

“三點一線”是無極樁的精粹,這樣既能使無極樁穩定,也是導引內氣暢通的重要因素,

許多人此線一經調正到位,使可感到內氣充盈。

“三點一線”體現了傳統武術力主身體中正的要領,併成為楊式太極拳秘傳的練功要訣。“三點一線”既簡單又難以捉摸。

此線在初學時可理解為是一條比較粗的虛擬線,隨著功力提高,線會逐漸變細。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