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武術

說說中醫裡那些難以理解的名詞 ——“氣反”

  • 由 春雨醫生 發表于 武術
  • 2021-09-09
簡介綜上所述,可見,“氣反”,並非玄虛神秘之談,而上病下取、下病上取、中病旁取這些治療方法的運用機會,在臨床上是經常遇到的

反治法有幾種

導讀:今天跟著俞長榮先生學習《內經》中“氣反”的概念。“氣反”一詞,見於醫籍記載的,首推《素問·五常政大論》。氣是病氣(即病理),反是相反,意思是內在的病理變化與外在的症狀表現不一致。《五常政大論》主要是論述五運有政令之常,也有其變,進而說明疾病的發生發展,有其普遍規律,也有其特殊情況。因此,在治法上就不可守成不變。“氣反”在這裡提出,是說明疾病的發生有這樣一種異常現象。為什麼會發生“氣反”?要理解這個問題,首先必須從祖國醫學的整體觀念著眼。人體是一個完整的有機體,各臟腑器官都是相互影響、相互聯絡的,而各臟腑器官之間的相互聯絡,又是借經絡作為通路。如果某一臟腑器官或某一經絡發生病變,必然影響到其他臟腑經絡。另一方面,全身臟腑經絡、器官組織的功能活動和它們之間的功能協調,還要依賴於氣的生化作用(即氣化)。氣的分佈是全身無處不到,氣之所到都有氣化作用。同時,氣和血又是相互並行的,氣行血亦行,血虛氣亦虛。這樣,就產生了病變在甲的臟腑經絡、器官組織,而症狀卻表現在乙的臟腑經絡、器官組織上。如張景嶽所說的:“氣反者,本在此而標在彼也”。所謂本,即指病變的臟腑經絡、器官組織,標即指症狀表現或病理變化所能影響到的部位。古人根據人體在病理變化上這一特點,發現這種氣反病變,採取從疾病相反的部位去施治,往往能夠取得較快的滿意的療效。因此,在長期的臨床實踐中,又創立了“病在上,取之下;病在下,取之上;病在中,傍取之”這一治療法則。“病在上,取之下;病在下,取之上;病在中,傍取之”這個治則,在中醫臨床上是經常用到的。茲僅就個人的實踐體會,略舉一二。1病在上,取之下頭巔疼痛,伴見嘔吐冷沫清涎,我通常用吳茱萸湯而獲效。這個湯方的適應證,《傷寒論》早就說得很清楚。中醫界同志應用此方治癒此病,也並非罕見。本證因胃虛肝逆,濁陰上犯清陽,所以用洩肝和胃的吳茱萸湯能夠獲效。也有頭痛如劈,特以前額為甚,舌苔黃,面紅赤,脈洪大或弦數,我喜歡用黃連解毒湯加減。因前額為陽明經脈所循部位,這是胃腸積熱,熱毒隨經上攻,所以須瀉其熱,患者每因大便暢通,頭痛隨之消失。這個方法,中醫習慣上稱為“釜底抽薪”。不久前,我曾治兩例失眠患者,都自覺頭暈,頭前兩側疼痛,與小柴胡湯合蒿芩清膽湯加減,服藥十餘劑後,均感睡眠顯著好轉,頭痛消失,頭暈減輕。採用這兩方的理論根據是,頭前兩側乃膽經所循行部位,肝膽相表裡。由於肝陽上亢,挾膽火上逆,故發生頭暈失眠之證,因此採用了疏肝清膽的小柴胡湯和蒿芩清膽湯加減。可見同一頭痛,因發病部位所屬經絡不同,故治法各異。但頭痛分別用疏肝和胃、瀉胃火和疏肝清膽方法,又都屬上病下取範圍。頭眩、頭暈多屬肝陽、肝火病,而肝陽肝火上亢,又多因水不涵木所致,所以治療眩暈,常採取滋腎平肝或柔肝清陽辦法;也有頭眩頭暈是因痰濁、溼邪、水氣上幹所致。由於痰濁的,其人多挾咳嗽痰多而粘膩,我喜歡用溫膽湯之類,除其胸中濁痰,痰去則眩暈自愈。由於溼邪的,其人多兼見頭脹,四肢酸楚,倦怠,舌苔白垢,我常以不換金正氣散,加些滲淡利溼之品,溼邪一去,眩暈可安。由於水氣上逆的,多伴見心悸,小便不利,我最喜用真武湯以鼓舞腎陽而利水,水氣一除,眩暈心悸每隨之消失。以上種種,又都是上病下取之法。突然大吐血、一般止血藥難以獲效之時,我常用三黃瀉心湯,然則加梔子、黃柏,每多奏功,但應用三黃瀉心湯治大吐血,必須是內火熾盛,迫血上行之證,才能有效。方中大黃瀉胃火,黃連瀉心火,黃芩瀉肺火,然則加梔子瀉三焦火,黃柏瀉命門火。鼻衄不止,或高熱不退,用黃土搗鹽敷於足底(湧泉穴),常見奇效。因黃土、食鹽均有瀉熱涼血作用,敷於足底,能引熱下行。以上用三黃瀉心湯治大吐血,黃土搗鹽敷足底止衄退熱,同樣是基於“釜底抽薪”的道理。至於七竅為病,通常聯絡七竅與臟腑的關係而治其所屬臟腑,如目病治肝,鼻病治肺,耳病治腎……更是中醫臨床家所共同習用的,就不多例舉了。2病在下,取之上大便秘結,常採用枇杷葉、杏仁、桔梗之類,肅肺而通大腸;遺溺、便失禁或小便癃閉、淋濁,以及脫肛、子宮下垂等,由於氣虛下陷者,都可用補中益氣方法以升提中氣;肺熱葉焦的兩足痿痺,往往瀉上中二焦肺胃之火。這些下病上取方法,中醫界同志都很熟悉,毋庸贅述。筆者治療大便秘結,伴見胃脘疼痛及胸中懊憹者,每用梔子豉湯而獲效。採用這個湯方的理論根據是,下焦受約於上焦,今下見便秘,中見胃脘痛,上見胸中懊憹,這是三焦氣化失司,故升其上焦,使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氣因行,不用瀉下藥而大便可通。忽然小便不通,我常用軟紙搓成小紙釘,囑病者閉起眼睛,出其不意,將紙釘刺入病者鼻孔,令其打噴嚏,常能奏效。此法看起來很庸俗,其實細揣其理是有根據的。因小便不通,多緣膀胱氣化不行,而膀胱氣化受制於肺,肺氣通於鼻,突然打噴嚏,肺氣得開,膀胱氣化因而暢通。朱丹溪說:“譬如滴水之器,上竅閉則下竅無從瀉通,必上竅開而下竅之水出焉”,朱氏是用吐法,我是用取嚏法,方法雖有不同,而道理則一。突然小便不通,陰莖腫脹呈螺旋形,發病急驟,常危及生命。我常教患者用地棉根一小團搗成丸,敷於印堂穴,約過兩小時,小便每獲通利。地棉根即芫花根,為逐水峻藥。印堂穴,督脈循行於此,會足陽明經脈,旁納手太陽、足太陽經氣。地棉根敷於此,能借經脈通周身陽氣而利小腸、膀胱。新近治療一個女病者,懷妊兩個月,突患下肢痿痺。曾經注射過安乃近、維生素B12等,治療一個月,症狀日見增劇,臥床不起,不敢轉動,動則掣痛不堪。我認為這可能是胎氣中阻,氣滯血鬱。若運其胎氣,疏其氣血,痿痺或可獲愈。遂以忍冬藤、秦艽、木瓜、萆薢通絡行氣,疏風利溼,川芎、綠心豆、女貞子養血安胎,加大腹皮、紫蘇葉以運轉胎氣,連服十二劑,痺痛逐日遞減,現能下床行走。下肢痿痺,而從轉運胎氣、調理氣血治法,這也是基於下病上取原則。3病在中,旁取之中病旁取,多應用在針灸治療上。例如,牙痛針兩側合谷穴;胃腸病針兩側足三里穴;經漏病針兩側血海、三陰交等。這是因經脈貫五臟而絡六腑,行於上下左右,故病在中,亦可從四旁取之。筆者因針灸治驗不多、在這方面不能多舉。除了中病旁取之外,我意還可以引伸其義,試定出“旁病中取”一法。所謂“旁”,係指臟腑以外的軀體四肢。例如,全身水腫,因於熱者,可用食鹽、梔子、麝香共搗細末,敷於臍中,以疏通氣化,瀉火利尿,腫脹得消;因於寒者,常溫灸關元、氣血,以溫運脾腎陽氣,脾腎健運,水氣可除。不久前,我治療一個病者,患水腫病一年,尚未大愈。現在症為大便秘結三天,口乾,脈沉微緩。我處以理中湯加味。服一劑,大便通,口中和;再劑,水腫竟漸消失。由於病人患水腫一年許,脈沉微緩,脾虛可知。脾虛則運化失職,水谷不化津液,津液不得上奉,則口乾不能下輸,則便秘。故以溫運脾陽主治,也可以算是“旁病中取”。另外,有一種暴瀉,瀉下如水,而小便短赤至點滴俱無。其因於暑熱者,常用六一散;因於溼熱者,常用四苓湯、桂苓甘露飲;溼盛者用胃苓湯。應用這些淡滲分利方法治瀉,張景嶽說是“水谷分則瀉自止”,我們習慣上叫做“利小便而實大便”。按中醫理論說,腑與腑本相通。小腸主化物而分清濁,大腸司傳導。今溼熱注於小腸,化物失司,水谷均趨大腸而為洩。現代醫學也認為,體內大部分水分是由小腸吸收,若小腸發生病變,吸收不好,水分便趨大腸下洩。所以,“利小便而實大便”這個方法是很有道理的。這個方法不是見瀉止瀉,也不能算是反治法。我說應該屬“氣反”範圍,同時可把它歸入“中病旁取”方法內。是否妥當,希同道們指正。“病在上,取之下;病在下,取之上;病在中,傍取之”這個治療法則,與按疾病所在部位因勢利導方法不同,而是治療上的一種變法。所以張景嶽說“其病既反,其治亦宜反”。不過,氣反和反治是有區別的。氣反,乃是一種病理現象,反治,是一種治法,這是兩者的根本區分。至於氣反的治法與反治法也有不同。氣反的治法,主要是尋找實質病變部位而進行治療;反治法,則是根據疾病的性質而採取從治方法,即寒因寒用,熱因熱用,通因通用,塞因塞用。但氣反治法和反治法又有一個共通處,即同樣是透過疾病現象去找它的本質,不治表面現象,而治實質病變。同時,氣反的治法在某些場合下,亦含有反治的意義。例如,由於氣虛而致的便秘,應用補中益氣湯,這是採取升提法,既是上病上取的氣反治法,也可以說是一種塞因塞用的反治法。又如,由於浮陽上升而致的口乾、頭暈、齒舌出血,應用桂、附、參、草以引火歸原,既是上病下取法的氣反治法,也可以說是一種熱因熱用的反治法。綜上所述,可見,“氣反”,並非玄虛神秘之談,而上病下取、下病上取、中病旁取這些治療方法的運用機會,在臨床上是經常遇到的。它是在整體觀念總的領導下,根據臟腑經絡相互關係以及全身氣化、血行相互溝通的道理,而採取的一種異於尋常的治法。一個高明的醫生,在臨床上能夠出奇制勝,往往是根據“氣反”之說而獲成功的。王應鎮說得好:“見痰休治痰,見血休治血,無汗不發汗,有熱莫攻熱,喘生無耗氣,遺精勿澀洩,明得箇中趣,方為醫中傑”,以此來說明氣反的治法精神,我認為是很恰當的。注:本文選摘自《俞長榮論傷寒》,朱世增主編,上海中醫藥大學出版社出版,2009年1月。本公眾號僅用之進行學術交流,若有侵權請聯絡刪除,轉載請註明出處。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