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武術

一去紫臺連朔漠,獨留青冢向黃昏——王昭君一生的命運與歸宿

  • 由 依琳講歷史 發表于 武術
  • 2021-08-12
簡介公元前33年,匈奴的首領單于呼韓邪來朝見新即位的漢元帝,並要求和親

一去紫臺連朔漠 中的 去 作何解釋

王昭君,名王嬙,字昭君。是與貂蟬、西施、楊玉環齊名的古代四大美女之一。大約在公元前50年前後出生在湖北省秭歸縣的一個農民家庭。到了十幾歲,昭君已成為遠近聞名的美女,但卻十分倔強不屈,不肯俯就婚姻,直到二十歲左右仍未許配於人,連父母都為之犯愁。那是個特別早婚的年代,女人十幾歲就要生孩子了,可她二十歲還未嫁人,父母怎能不愁呢?適逢漢元帝登基坐殿,即位之初便廣徵天下美女,王昭君便被縣令選送入宮。但歷史上漢宮的宮女是最多的,你想象不到竟會有三、四萬人。所以,皇帝連看都看不過來,而何談陪寢召幸?皇帝只能是憑御用畫工毛延壽畫的模樣。

一去紫臺連朔漠,獨留青冢向黃昏——王昭君一生的命運與歸宿

選人召幸。而畫工則憑著宮女送他的錢多少來畫美醜。王昭君偏不肯送銀子,所以連皇帝的面都照不見,還何談其他?更何況王昭君20歲入宮,在那些十幾歲的待選群中,已是“昨日黃”了,那時候初選入宮的都是十二、三歲的小女孩。20歲的王昭君在這些個個爭芳鬥豔的小美女群中,真正的是鶴立雞群了,心中的糾結可想而知。公元前33年,匈奴的首領單于呼韓邪來朝見新即位的漢元帝,並要求和親。元帝一口答應,但又捨不得嫁出親骨肉,便命於宮中選出一~位宮女應付了事。誰樂於跟著一個連面都沒見過的異族人,去苦寒邊地過那種冰天雪地衣食腥羶鳥語胡音的日子呢?但這王嬙且主動報名願意和親匈奴。

一去紫臺連朔漠,獨留青冢向黃昏——王昭君一生的命運與歸宿

要說她是出於愛國,為了什麼民族團結,都是文人們的屁話,無非是為一腔不平之氣所鼓動起來的一種選擇,而且是一種絕望的選擇。其可稱道處,則是這種不甘命運的勇氣:你要我就這樣死,我偏不肯這樣活。王昭君足稱可敬也足稱可惜,難為她了。而這個以畫取人的漢元帝馬上批准,收為公主,並封為寧胡閼氏,許配給呼韓邪單于為妻。可是當這位“公主”上殿辭行,第一次面見這位皇帝時,皇帝后悔死了。怎麼能把這麼美的女子送與他人呢?但後悔也來不及了。一怒之下便把毛延壽殺頭洩憤。

一去紫臺連朔漠,獨留青冢向黃昏——王昭君一生的命運與歸宿

這個毛延壽著實該殺,而談何“枉殺”?也是人性卑劣如此,不管哪個人,一旦給了他一點點權力,他都會馬上把它變成奴役他人與謀私圖利的工具,就連打更看門的老頭、小孩都概莫能外。中國人最大的能耐是弄權玩術。再說昭君出塞和親前,要求回鄉見見父母鄉土,漢元帝一口答應。半月後回到長安,與單于一同回到了大漠中的五原,住進了氈房中。她努力把自己所知道的漢族文明都教給了胡民,匈奴人把她當成神樣地尊崇。併為呼韓邪生下了一個兒子。

一去紫臺連朔漠,獨留青冢向黃昏——王昭君一生的命運與歸宿

兩年後,單于溘然病逝。王昭君無限悲傷,便寫下了前面那首詩,並把它譜成了歌,懷抱琵琶撫弦吟唱這支《怨曠思惟歌》,一片思鄉之情直唱得青山失色,草木如霜。她是多麼想回到故士啊?但是,胡人的規矩卻是父死母嫁子。王昭君便問單于的大王妃所生之子新繼位的單于復株累,是從漢俗還是從胡俗?小單于堅定不移地要求從胡俗,王昭君只得又嫁給了這個小單于。她的親生兒子則成為了右目王。併為小單于又生下了兩個女兒,一名雲,一名虹,也先後嫁給胡人。

一去紫臺連朔漠,獨留青冢向黃昏——王昭君一生的命運與歸宿

胡人也只能稱他們為“胡人”。不知道那個右目王叫這一雲一虹為妹妹,還是侄兒呢?她們和他是一母所生,她們的父親卻是他的哥哥,怎麼叫呢?也得改口管他的哥哥叫爸爸了吧?到了公元前20年,小單于又病死。王昭君從此寡居,很幸運,沒有再嫁她的孫子。這不是調侃,而是胡俗的規定。這一年她才33歲。

一去紫臺連朔漠,獨留青冢向黃昏——王昭君一生的命運與歸宿

但她卻沒有再回到故鄉。二十餘年後,她便長眠在了這塊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的土地上。由於她幾十年來為匈奴族發展農牧業、傳播漢文化的貢獻,匈奴人為了紀念她,把口最美的泉水命名為昭君泉,把她比喻為大漠匈奴的甘泉。而且後代的人們到處以她為神、為榮,為她建墓。其墓地之多,至今已無辨真偽。一名女子雖經歷了苦難,但也足稱不朽了。而可恥的是那些帝王們。他們本應成為女性子民的保護者,但他們卻毫無恥感地用女人的身體去保衛自己的天下安寧。

一去紫臺連朔漠,獨留青冢向黃昏——王昭君一生的命運與歸宿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