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武術

李時勉:涉嫌氣死明仁宗,得罪大太監王振,三進監獄,為何能善終

  • 由 紅黑亂侃 發表于 武術
  • 2023-02-06
簡介06、寫在最後李時勉這一生,在朱元璋時代出生,歷經朱元璋、朱允炆、朱棣、朱高熾、朱瞻基、朱祁鎮、朱祁鈺7個皇帝,得罪過朱棣、朱高熾、朱瞻基3個皇帝,和王振這個一手遮天的宦官,被3次關進監獄

怎麼解決怕死的心理

1425年,明仁宗朱高熾突然病重。他奄奄一息地躺在病床上的時候,還憤憤不平地對大臣說:

李時勉在朝堂上侮辱我!

當天晚上,朱高熾就去世了。

朱高熾的兒子朱瞻基登基之後,聽說了這件事,勃然大怒,要砍了李時勉。

危急萬分之際,李時勉說了一句話,不僅打消了朱瞻基的怒意,還讓朱瞻基轉怒為喜,給他官復原職。

那麼,這個李時勉,到底是何許人也,為什麼能把朱高熾冒犯成這樣?

他對朱瞻基說了什麼,居然可以轉危為安?

今天,我們就來說說這位歷經七朝、三進監獄、得罪過3個皇帝,卻依然可以善終的忠直老臣。

李時勉:涉嫌氣死明仁宗,得罪大太監王振,三進監獄,為何能善終

01、寒門學子

李時勉的名字,叫做李懋,“時勉”是他的字。不過,在古代,有少部分人不以名,而是以字行於世,比如大名鼎鼎的唐伯虎,名字實際叫做唐寅,“伯虎”是他的字。

李時勉,就是屬於這種情況。

他出生的時候,明朝才建立了6年,用現在的話來說,他們這批人,就是新生的大明王朝的未來。

當時,科舉,是寒門之子入仕的最佳途徑。李時勉5歲就啟蒙讀書,從小就刻苦學習,天冷了,就用被子把腳裹起來,再塞進桶裡,繼續堅持學習。

朱棣登基之後第二年,寒窗苦讀20多年的李時勉,終於考上進士,開始了官宦生涯。

李時勉性情剛強耿直,甚至有些執拗,懷著以天下為己任的心。這讓他的仕途,並不那麼順利。

李時勉:涉嫌氣死明仁宗,得罪大太監王振,三進監獄,為何能善終

02、惹怒朱棣,一進監獄

1421年,這對明朝而言,是風起雲湧的一年。

前一年,朱棣不顧群臣的反對,把明朝的都城,由南京改為北京。想不到,才過去幾個月,剛建成不到百日的三大殿,就被一把火燒了。

三大殿,是紫禁城裡最重要的建築。而明朝,又是一個講究天人感應的時代,天旱了,雨下多了,地震了,皇帝都要檢討,是不是由於自己的過失,導致上天降下懲罰。

三大殿剛剛建成就被燒燬這種大事,更是導致了人心惶惶。

人們紛紛猜測,這是上天示警,北京不該做明朝的帝都。

就連篤定了北京必須是都城的朱棣,都免不了心虛,趕緊讓群臣上書,陳述他的過失,以挽回天意。

剛正不阿的李時勉,立刻上書,洋洋灑灑地提出了15條意見。其中,就包括朱棣最為敏感的,不該營建北京城。

畢竟,北京城的營建,在當時實在是耗費過多,平民的負擔太大,都快要吃樹皮了。

李時勉:涉嫌氣死明仁宗,得罪大太監王振,三進監獄,為何能善終

這次的上書,大多是反對遷都,朱棣看了就來氣。看到李時勉的意見,又是這種陳詞濫調,朱棣當場臉就黑了,把奏摺狠狠地摔到了地上。

過了一會,朱棣氣消了,又把奏摺撿了起來,發現李時勉接下來說的是,

不敢讓外國進貢的人群居在朱棣身邊。

啪的一下,奏摺又被扔了。朱棣想要的大明王朝,是萬國來朝,當然見不得這種言論。

又過了一會,朱棣又沉默地,把李時勉的奏章撿了起來。

因為,他發現,李時勉的15條建議,除了這兩條實在不合他的心意之外,其他的,講得還挺有道理的,直接切中了要害。

後來,李時勉的很多建議,都被實施了。

當然,不包括朱棣看了就生氣的這兩條。

李時勉:涉嫌氣死明仁宗,得罪大太監王振,三進監獄,為何能善終

沒過多久,李時勉就被人誣陷,進了監獄,在牢裡關了一年多。

史書上沒有明說,李時勉入獄,和這次上書反對遷都有什麼直接關係。但是,他入獄的時間點,實在是太巧了。

朱棣剛剛下令,敢再說遷都之事的,一律懲處,絕不饒恕,並把之前反對的一批大臣花樣懲處。

史書沒有明說李時勉是因為什麼被誣陷,這多半就是朱棣的借題發揮。

李時勉:涉嫌氣死明仁宗,得罪大太監王振,三進監獄,為何能善終

03、“氣死”朱高熾,二進監獄

李時勉蹲了一年多的監獄,在“三楊”之一楊榮的保薦之下,才官復原職。

2年後,朱棣去世了,太子朱高熾繼位,一登基就宣佈,自己要廣開言路,鼓勵大臣虛心納諫。

剛直的李時勉,把這話當真了。

他把自己的建議,一股腦地寫在了奏摺裡。言辭過於擊中要害,把朱高熾氣得不輕。

朱高熾當即把李時勉召到便殿,質問李時勉奏摺裡的言辭。

即便是面對皇帝,李時勉也毫不退讓,在答辯中振振有詞,絕不服軟,氣得朱高熾讓武士拿金瓜來擊打他。

李時勉被打斷了3根肋骨,被抬出宮殿的時候,差點沒命。

李時勉:涉嫌氣死明仁宗,得罪大太監王振,三進監獄,為何能善終

朱高熾見李時勉不服軟,於是繼續收拾李時勉,把他改任為交趾道御史,命令他,每天要審查一個案件,還要提交一份報告。

李時勉拖著重傷,日日堅持上奏。3天后,實在等不到李時勉改口的朱高熾,直接把他扔到了錦衣衛的監獄裡。

按理說,李時勉斷了3根肋骨,身上到處都是傷,在監獄裡,又不能看大夫,很難活著走出監獄了。

可是,就在這個時候,一個錦衣衛千戶正好到這座監獄裡視察,看到李時勉,大吃一驚。

這個錦衣衛千戶,曾經受過李時勉的大恩。他冒著觸怒皇帝的危險,偷偷地叫來醫生,給李時勉治傷,還給李時勉弄來了海外的療傷靈藥,對他悉心照料。

就這樣,李時勉在監獄裡,保住了一條命。

李時勉:涉嫌氣死明仁宗,得罪大太監王振,三進監獄,為何能善終

而此時的朱高熾,已經躺在病床上,奄奄一息了。

他本來就身體肥胖,當太子的時候,又被打壓了20年,終於登基了,便放飛自我,沉迷聲色。

他在見過李時勉之後,怒火攻心,很快就病重垂危。

臨終前,朱高熾依然對李時勉耿耿於懷,對身邊親近的大臣憤憤不平地說:李時勉在朝堂上侮辱我!

就在說完這句話的當天晚上,朱高熾就與世長辭。

根據史書記載,朱高熾在這次病發之前,都還在照常工作,看不出身體有什麼異常。病倒之後,僅僅3天,就不治身亡。

他的死因,是千古之謎。而從他在臨終前對李時勉的態度來看,李時勉的上書,即便不是他發病的直接原因,也是重要的導火索。

畢竟,朱高熾身體肥胖,在明朝的醫療條件之下,在氣急敗壞中誘發心腦血管疾病,實在是太正常了。

李時勉,有氣死皇帝的嫌疑。

李時勉:涉嫌氣死明仁宗,得罪大太監王振,三進監獄,為何能善終

04、朱瞻基問罪,官復原職

朱高熾去世之後,朱高熾的兒子朱瞻基登基,也就是明宣宗。

朱瞻基實在太忙了,先是從南京一路躲避二叔朱高煦的追殺,回京繼位,接著就要處理朱高煦造反的事,御駕親征,可以說是焦頭爛額,一時之間,顧不上監獄裡的李時勉。

等到有人在朱瞻基面前提起李時勉的事時,已經是一年後了。

朱瞻基一聽,勃然大怒,叫人把李時勉綁來,他要親自審問。

使者離開之後,朱瞻基越想越氣,又派人去傳達新的命令:這人不用來見我了,直接推出西市斬首。

然而,第二波使者,是從端西旁門出去的。

而第一波使者,則是綁著李時勉從端東旁門進來。

兩撥人馬一東一西,正好錯過。李時勉陰差陽錯地,被綁到了朱瞻基面前。

李時勉:涉嫌氣死明仁宗,得罪大太監王振,三進監獄,為何能善終

朱瞻基遠遠地看到李時勉,就指著他破口大罵:你這個小臣,居然敢冒犯先帝。你到底對先帝說了什麼?快快從實招來!

李時勉跪在地上,只說了兩句話,朱瞻基的臉色就變了。

他說:

臣言諒暗中不宜近妃嬪,皇太子不宜遠左右。

諒暗中不宜近妃嬪,意思是,朱高熾尚在孝期,不應該親近、寵幸嬪妃。

當時朱高熾的父親朱棣,去世還不到一年。而壓抑許久的朱高熾,等不到出孝期,就迫不及待地和後宮嬪妃卿卿我我。

這在古代,是不孝的表現。而明朝的皇帝,標榜“以孝治天下”。這種事,對朱高熾的名聲,實在是太壞了。

更何況,朱高熾身體過於肥胖,連馬都騎不上,走路都要人扶著,這樣的身體狀況,在後宮縱慾過度,對身體的損傷,實在是太大了。

李時勉這是把朱瞻基和其他大臣不敢對朱高熾說的話,都幫他們說了出來。

李時勉:涉嫌氣死明仁宗,得罪大太監王振,三進監獄,為何能善終

皇太子不宜遠左右,指的是,朱高熾不該讓當時還是皇太子的朱瞻基離開北京,到南京去。

這戳中了朱瞻基的痛處。

朱棣遷都北京之後,一直有很多人反對,主張把都城再遷回南京。朱高熾雖然不敢說話,但是他的心裡,也是這個想法。

朱棣一去世,朱高熾就把北京改為“行在”,意思是,皇帝臨時駐紮的地方,並把南京重新改成京都。

不過,南京的宮殿還沒收拾好,於是,朱高熾暫時留在北京,並以南京地震需要太子鎮守為由,讓朱瞻基先去南京打頭陣。

但是,朱瞻基既不想離開北京,也不希望明朝的都城遷回南京。

他跪在朱高熾面前,痛哭流涕,苦苦哀求,懇請朱高熾讓他留下來,朱高熾卻不為所動。

想不到,朱瞻基才心不甘情不願地到達南京不久,還沒安頓好,就收到了朱高熾病重駕崩的訊息。

他千里迢迢地奔回北京繼位,路上還要面對二叔朱高煦的截殺,兇險無比。

聽到李時勉當時曾經為自己說話,朱瞻基的心裡,稍微好受了一點。

李時勉:涉嫌氣死明仁宗,得罪大太監王振,三進監獄,為何能善終

朱瞻基讓李時勉繼續說下去。李時勉不急不緩,把奏章上說的話一一列了出來。

朱瞻基聽得連連點頭。他覺得,李時勉說的,實在太有道理了。

他對李時勉說:你真是忠臣啊,真是太難為你了。

當場就給李時勉官復原職。

等到第二波去傳令直接直接把李時勉退出去斬首的使者找不到人,回來覆命的時候,發現李時勉居然已經穿戴好官員的衣服,站在皇帝身邊了。

李時勉:涉嫌氣死明仁宗,得罪大太監王振,三進監獄,為何能善終

04、得罪王振,學生請命

朱瞻基去世之後,太子朱祁鎮登基,也就是明英宗。

朱祁鎮寵幸大太監王振,還恭恭敬敬地把他叫做“先生”。王振在朝堂之上,可以說是一手遮天,還可以左右皇帝的想法,大臣們都爭相討好他,管他叫做“翁父”。

這些討好王振的大臣,自然不包括李時勉。

有一次,王振去視察李時勉的國子學的時候,李時勉按照接待普通宦官的規格,對王振相當平淡。

平時走到哪都被追捧、鼻子朝天的王振,哪受得了這個,當即懷恨在心,想要報復李時勉。他到處收集李時勉的過錯,卻一無所獲。

李時勉,實在是太正直了。

李時勉:涉嫌氣死明仁宗,得罪大太監王振,三進監獄,為何能善終

不過,王振還是找到了整李時勉的機會。

有一次,王振隨手摺了國子監藏書閣前一棵樹的枝條。王振知道之後,立馬以李時勉私自砍伐官樹的理由,帶了一批人和枷鎖,氣勢洶洶地來到國子監。

當時的李時勉,正在給學生批改試卷,看到來者不善的王振,依然從容不迫地把試卷改完,並當場宣佈了學生的成績,才不急不緩地走了出來,直面王振。

李時勉為人正直,在學生中很有威望。學生們一看到自己的先生被這樣對待,頓時炸鍋了。

他們集齊了一千人,來到皇宮門口,高聲大喊李時勉是冤枉的。

面對這樣的陣勢,王振慫了。

李時勉:涉嫌氣死明仁宗,得罪大太監王振,三進監獄,為何能善終

這時,曾經被李時勉幫助過的國子監助教李繼,找到了孫太后的父親孫忠,把這件事告訴了他,請求他出面幫忙,釋放李時勉。

孫忠把這件事告訴孫太后,孫太后又把這件事告訴了明英宗朱祁鎮。

朱祁鎮立刻就把李時勉無罪釋放了。

李時勉第一次進監獄,是由楊榮保薦,才能官復原職;第二次進監獄,是他曾經幫助過的錦衣衛千戶暗中幫忙,才能在監獄裡活下來;第三次進監獄,是他教導的學生,和他幫助過的助教,同心協力,才讓他被放了出來。

從這些事,我們可以看出,李時勉非常樂於助人,人緣也非常好,才會在困難之際,永遠有人幫助。

李時勉:涉嫌氣死明仁宗,得罪大太監王振,三進監獄,為何能善終

05、土木之變,悲痛去世

1447年,73歲的李時勉多次上書,請求退休,終於得到了明英宗朱祁鎮的批准。

啟程回老家的時候,有近3000人給他送行,一直送到船上,看著船駛出去很遠,才依依不捨地離開。

然而,正當李時勉頤養天年的時候,一道晴天霹靂,震驚了他——瓦剌犯邊,明英宗朱祁鎮御駕親征,在土木堡慘敗被俘。

悲痛的李時勉,即便遠離廟堂,依然憂國憂民。

他派自己的孫子李驥去到北京,上書請求朱祁鎮的弟弟朱祁鈺“將練兵,親君子,遠小人,褒表忠節”,並把被俘虜的朱祁鎮迎接回來。

朱祁鈺堅守北京,打退瓦剌之後,特地下聖旨表彰李時勉。然而,此時的李時勉,已經去世了。

他沒能看到明朝的邊境重歸太平,朱祁鎮從瓦剌歸來。

不得不說,這是一個巨大的遺憾。

李時勉:涉嫌氣死明仁宗,得罪大太監王振,三進監獄,為何能善終

06、寫在最後

李時勉這一生,在朱元璋時代出生,歷經朱元璋、朱允炆、朱棣、朱高熾、朱瞻基、朱祁鎮、朱祁鈺7個皇帝,得罪過朱棣、朱高熾、朱瞻基3個皇帝,和王振這個一手遮天的宦官,被3次關進監獄。

要不是運氣好,他早就死在監獄裡了。

然而,他的剛強和正直,從來都沒有一絲一毫的改變。

《明史》對他的評價是:性剛鯁,慨然以天下為己任。

他用一生的行為,詮釋了這句話的意思。

你覺得是不是呢?

李時勉:涉嫌氣死明仁宗,得罪大太監王振,三進監獄,為何能善終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