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武術

張晏佳:“中國式創新”成就強國之路

  • 由 品牌百科新媒 發表于 武術
  • 2023-02-06
簡介中國數字經濟產業網際網路領域戰略專家、企業創新增長戰略顧問、“中國式獨角獸 ” 概念及成長路徑的建立者、未來標杆實驗室創始人張晏佳:大趨勢、小趨勢,經濟進入中國趨勢

泰勒的追隨者包括誰

中國數字經濟/產業網際網路領域戰略專家、企業創新增長戰略顧問、“中國式獨角獸 ” 概念及成長路徑的建立者、未來標杆實驗室創始人張晏佳:

大趨勢、小趨勢,經濟進入中國趨勢;大週期、小週期,創新進入中國週期。

張晏佳:“中國式創新”成就強國之路

2015年出版了一本名為《我們誤判了中國:西方政要智囊重構對華認知》的圖書,這本書是由《環球時報》記者對包括基辛格、卡特、福山、約瑟夫·奈、奈斯位元、大前研一、布熱津斯基等41位西方政要和智囊進行專訪的內容,本書所集結的文章反映了他們對西方種種“誤解”的最新認識,也集中反映了西方對中國文化、現實與趨勢的重新認知和判斷。全書包含“深厚的文化價值觀、新型的大國關係、獨特的政黨制度、成功的經濟模式、中國式的和平崛起等內容。

從他們過去對中國的批判,到現在對中國崛起而承認現實、自我糾錯,中國已經向全世界證明和詮釋了“中國特色發展模式”的成功。

1、工業時代,中國

“世界工廠”

“世界工廠”一詞不是中國特有,英國、美國、日本都先後扮演過“世界工廠”角色。英國在19世紀中期,以蒸汽機為動力、分工合作、規模生產的近代工廠模式,擁有了一定的國際分工的主動權,成為了世界工廠。到了19世紀末,美國逐漸趕了上來,內燃機、電力、汽車、飛機等新技術首先在這裡得到應用,美國取代英國,成為新的世界工廠,在此期間,美國誕生了一大批世界級企業通用電氣、福特汽車公司、3M公司等,其中“泰勒制”與“福特流水生產線”,奠定了現代工廠的基礎。戰後的日本則是透過“重化學工業化”、“加工貿易立國”和“技術立國”,從20世紀70年代中期開始,日本開始被稱為“世界工廠”。它不僅實現了企業生產方式的革命,如“豐田模式”,還實現了資本主義組織方式的革命,即所謂“日本式經營”,如終身僱傭、年功序列和企業內工會等。80年代起,日本製造業雖然大量轉移,但透過艱苦的企業重組和技術重組,其現場製作生產率,現在仍然名列世界第一,綜合競爭力僅次於美國居世界第二。全球最大的500家工業企業,日本佔了29%。日本國民總產值的49%來自制造業。

在國際上將中國稱為“世界工廠”的說法最早源自2001年日本通產省發表的白皮書。但中國真正成為世界工廠的標誌性事件出現在2011年,這一年,中國工業增加值達到3。51萬億美元,首次超過美國3。02萬億美元,成為世界第一。中國成為世界工廠的四大基因:第一,從1956年開始我們國家就確立了優先發展重工業的指導方針,舉國上下從政策到資源、人工都是為了實現“工業強國夢”;第二,我國政府更是在1978年開始,進行改革開放、加入WTO等,不斷深化政府機制和市場經濟改革力度;第三,我國人口結構,讓我們擁有持續的勞動力成本優勢;第四,中國的土地政策,對於國際國內企業建廠更為理想;第五,中國地大物博,具有優越的資源環境;第六,中國不斷完善的交通網路,“要想富先修路”的理念,已經深入到中國的各級政府、老百姓心中,所以從鐵路到公路、再航空,都得到的飛躍式發展;第七,中國不斷努力建全產業鏈,已成為世界上最為完整的產業體系,是全世界唯一擁有聯合國產業分類中全部工業門類的國家,同時不斷的補足短板,提升技術創新能力。

2

、網際網路時代,中國

世界

最大的消費

網際網路

中心

從1994年第一根網線介入中國開始,基於中國人口優勢和開放式網際網路發展環境,中國的網際網路發展可謂是指數級成長,實現了從網際網路大國到網際網路強國的轉變。第一階段是Copy To China,從國外複製創意和商業模式進入國內,開闢一片新的市場。諸如QQ模仿ICQ,微博模仿Twitter,人人網模仿facebook,百度模仿Google等等;第二階段,在2012年之後,移動網際網路全面爆發,中國網際網路不再是落後的追隨者,與國外企業站在了同一起跑線。中國網際網路也從模仿者變成了被模仿者Copy From China,如微信、抖音、共享單車等等。

3、

數字時代,中國是

“世界產業數字化領域的先行者”

從2015年開始,中國經濟進入到高質量發展階段,從製造強國到質造強國再到智造強國、“科技創新”、“網際網路+”、“數字經濟”等戰略的實施,我國全產業進入轉型創新階段。第一是數字產業化,包含數字產品製造業(網路與通訊終端製造、電子核心製造、智慧裝置製造、數字媒體裝置製造、其他數字產品製造等)、數字技術應用業(軟體及信心服務、網際網路、大資料與雲計算、數字內容與媒體)、數字產品服務業(數字產品批發、數字產品零售、數字產品租賃、數字產品維修等)、數字要素驅動業(網際網路驅動業、其他數字要素驅動業),從2012年至2021年,我國數字經濟規模從11萬億元增長到超45萬億元,躍居世界第二。第二是產業數字化,包含農業數字化(智慧農業)、工業數字化(智慧化製造、智慧化電力/熱力/燃氣/水供應、智慧化建築業)、服務業數字化(數字商貿、智慧物流、數字金融)、政務民生生產業數字化(數字社會、智慧交通、數字政府)等等,隨著中國傳統產業的科技化、數字化轉型升級的熱潮,中國數字化經濟勢必成為全球數字經濟的領航者。

張晏佳:工業時代,我們國家是跟隨;網際網路時代,我們是追趕;數字時代,我們已經超越!在不同的發展階段,中國都是深度結合自身的國情、產業成長階段、人口需求等特徵,抓住經濟轉型戰略機遇,進行特色化的創新成長,實現經濟發展根本性突破,這就是“中國式創新”。

我是張晏佳,專注於中國式創新諮詢、中國式獨角獸的孵化;未來有多近,在於我們已走了多遠;未來有多美,在於我們與誰同行;在一起,創造無限可能!歡迎關注“未來標杆實驗室”微信公眾號,將有更多深度解讀中國式創新思維、中國式創新戰略、中國式創新模式、中國式創新賽道、中國式創新案例的內容,總有一款適合您,為創新增智、為增長賦能!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