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武術

真相 | 學了那麼多的知識,錢包依舊空空如也

  • 由 葉檀財經 發表于 武術
  • 2023-01-29
簡介但問題是,收聽的大多數是業餘人士,他們不具備相關知識,去判斷這些內容的價值,因為他們都處於「認知盲區」之中

皆的意思是什麼意思

真相 | 學了那麼多的知識,錢包依舊空空如也

Less is more。

身處一個知識觸手可及的時代,可以學的知識很多,為什麼還是過不好這一生呢?

真相 | 學了那麼多的知識,錢包依舊空空如也

知識學習欠缺深度,誰的“鍋”?

根據二八定律理論可知,在任何一組東西中,最重要的只佔其中一小部分,約20%,其餘80%儘管是多數,卻是次要的,所以在學習知識這件事中,我們應該明白什麼才是高質量的學習,從而拒絕低效的吸收。

新媒體時代人們只需要一部手機就可以洞察整個世界,知識乾貨漫天飛,每天都有新概念、新東西、新熱點出來,別說普羅大眾了,就連各領域大咖也擔心自己跟不上時代,所以這兩年也誕生了一個新詞兒叫做“知識焦慮”。

真相 | 學了那麼多的知識,錢包依舊空空如也

網際網路領域有一個著名的理論,叫“鄧巴數字”,說人類智力將允許人類擁有穩定社交網路的人數是148人,四捨五入大約是150人。

而在新媒體時代,我們每個人的微信好友、微博好友、郵箱聯絡人數早就超過150人了,這已經遠遠超出了人類能夠承受的社交範圍,但我們卻用150個人的行為方式、認知模式和思考方式對待這個世界,所以必定產生落差感,這種落差感會讓我們產生強烈的知識焦慮感,認為身邊每個人都比自己懂得多,每個人都是成功人士,只有自己是小白。

當然,伴隨著“知識焦慮”也出現的除了各種學習攻略、秘籍,包括知識付費平臺。按道理說知識平臺的出現是好事,因為知識爆炸的時代決定了知識的選擇太多,使用者決策癱瘓,自己選擇的時間成本增加,使用者願意透過付費來代替個人搜尋選擇,這的確是知識付費帶來的紅利,但是其弊端也比比皆是。

許多做知識經濟的導師和平臺,其實秉承的,都是流量思維。

真相 | 學了那麼多的知識,錢包依舊空空如也

什麼是流量思維?簡單來說,就是追求「多」:製作更多的內容,吸引更多的使用者,獲取更多的營收。然後繼續做新的內容,做推廣,吸引粉絲,獲取更多的轉化和購買。就像割韭菜一樣,隔了一茬,再長一茬。市場這麼大,光是賺第一波使用者的錢,就足以養活一個平臺了。至於粘性、復購、口碑、評價……這些因素,不在他們的考慮之中。這本來也沒什麼不好,畢竟,只要質量有保障,就是有價值的。

但是流量思維最大的問題,就是質量

因為,好的內容永遠是稀缺的,永遠是需要極高成本的。所以很多平臺的邏輯是,與其花大量時間、精力,去製作真正優質的內容,不如把精力放在包裝上 —— 反正絕大多數使用者都是首次購買,他們接觸到的,無非是包裝而已。

有一些寫作課程,講的是取標題的若干個套路(所有文案入門書的基礎內容),不同平臺需求什麼樣的文章(自己去看看不就行了嗎?),如何調動受眾情緒(不累嗎?),諸如此類。而如何真正寫出一篇高質量的文章,如何給受眾提供價值,如何遣詞用字、安排結構,如何深入淺出,傳達儘可能多的內容 —— 一律欠奉。因為這些沒法立刻讓人聽懂,更沒法讓人覺得「哇,好棒,真厲害。」

真相 | 學了那麼多的知識,錢包依舊空空如也

還有一些新媒體運營課程,講的內容,基本也是入行3個月,就能夠學到的東西。

但問題是,收聽的大多數是業餘人士,他們不具備相關知識,去判斷這些內容的價值,因為他們都處於「認知盲區」之中。

一方面,越深入的內容,篇幅就會越長。同樣的時長裡,能塞進去的「新東西」,就會變得更少;另一方面,講得越複雜,對於讀者來說,需要投入的時間、精力和腦力成本就會越高,願意看完和傳播的人也就會更少。再者,大眾的需求往往都是不同的。如果一篇文章或者一個教程,只講一個知識點,那麼,就只能滿足這部分人的需求,對於其他的人來說,它就不具備任何價值和傳播性。

所以,為了儘可能滿足不同口味、需求的受眾,大家逐漸養成一種習慣,就是把話說得更淺顯,把選題定得更大眾化,把內容包裝得更吸引人。只有這樣,才能吸引到更多的讀者,有更多的人願意去傳播。

為什麼知識無用武之地?

幾乎每個平臺都在做課程,都在邀請大量的講師。內容要麼大同小異,都是行業基礎入門款;要麼,都是網上能免費找到的內容,只要你善用 Google,其實都可以獲得。

真正有價值的東西,與眾不同的東西,很少很少。

這些平臺最簡單快捷的做法就是用簡短的篇幅,介紹大量的「概念」,不斷地給予受眾新鮮刺激,讓受眾始終沉浸在一種「獲得新知識」的喜悅之中。這樣,受眾喜歡,因為簡單、不費腦,易於接受,又有一種「學到東西」的感覺。講師也喜歡,因為出貨快,半天就能搞定。但這些概念,學到之後,它們的原理是什麼?作用機制是什麼?背後有什麼樣的邏輯?遇到實際問題的時候如何使用?使用過程中遇到障礙,如何獲得反饋?如何知道自己用得對不對?

其實,大量的所謂「概念」,都是被包裝出來,易於傳播的名詞罷了。

真正需要去思考、去掌握的,是它們背後的共性。

優秀的人才,都是舉一反三,一竅通而百竅曉。如果沒有往深處紮根,去真正思考事物的本質和內在聯絡,學會再多的概念,也是沒有用的。因為你只是「知道」,但並不具備「知識」。

麥克盧漢說過一句話:我們創造了工具,工具反過來塑造我們。

真相 | 學了那麼多的知識,錢包依舊空空如也

知識付費正式是如此,我們創造了知識付費平臺,但是平臺也反過來塑造了我們,我們逐漸變得缺乏獨立思考、深度思考的能力,變得依賴平臺,變成簡單的單向資訊接收者,知識不能形成閉環,即收集、儲存和內化。

其實但凡對學習和認知心理學有一點了解的朋友,都會知道,「做中學」,是多麼重要。甚至,只是做測驗,即使做錯了,也能有效提高對知識的掌握。

許多人缺乏這個意識。他們認為,學習就是不斷獲取新鮮事物的刺激,不斷地瞭解「以前不知道的東西」。本質上,這也是一種受眾角度的「流量思維」,一種認為自己獲取更多的「資訊流量」,就能擁有更多知識的「流量思維」。但是,這並不是學習,而是在滿足「學習的焦慮」。資訊並不等於知識。資訊要轉化為知識,起碼需要經過三個步驟:收集,儲存和內化。

現今,大多數課程和受眾,其實只處於第一個步驟。很多聽過的內容,如果不經過思考,整理,應用,反饋,過幾天就會拋諸腦後,更別說真正去理解和應用了。這就像「資料囤積症」一樣。買了大量的書,下了大量的資料,但卻一頁都沒有翻過。僅僅是把它們擺在那裡,用來讓自己感到充實,提供一種心理安慰。很多人購買知識產品,其實,也是一樣的。

本質上,學習就是一件痛苦的事情。

真相 | 學了那麼多的知識,錢包依舊空空如也

因為它需要不斷打破自己固有的思維模式,加進新的東西。不經歷這個步驟,是無從談論「學習」的。只有把知識鍥入自己的認知和思維模式,用它來指導實踐,實現內化,才是真正有效的「學習」。

作為人類知識體系中舉足輕重的的一門課程,投資理財的學習之路也是極其枯燥和痛苦的,除非你只滿足於看看財經新聞、知道幾隻股票名字、炒炒房而已。

如果你想要擁有深度的財經思維、專業的市場眼光和果斷的投資決策能力,就必須經歷上面提到的學習知識的三個步驟:收集,儲存和內化。

具體怎麼學?小編有三點關於學習的建議:

1.找一位教練

一個優秀的教練,他會有一整套自己的體系,他的行為,思維,言論,觀點,都是源於自己的體系,並且形成一個自洽的閉環邏輯。

2. 建立自己的知識體系

如果沒有自己的體系,盲目地去積攢幾G、幾十G的內容,都是沒有意義的,因為你缺乏一個將這些零散資訊組織起來的圖景。你只會複述別人的話,但並不真正理解。

3. 注重實踐、反饋、互動和輸出

掌握一項技能,或者一個知識點,最核心的,永遠是「能不能使用它」。如果是一個抽象概念,就試著用自己的話把它教給別人;如果是一個實踐技巧,就在工作中創造機會去應用。

不斷學習,不斷磨鍊,走著走著,路就通了。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