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武術

末代秦王子嬰和秦始皇是什麼關係?為何胡亥上位後不殺他?

  • 由 關中客SH 發表于 武術
  • 2023-01-27
簡介也有觀點認為,《史記·秦始皇本紀》中所記載的原句可能是“子嬰與(韓談及)其子二人謀曰”,如果這樣理解,就和《史記·李斯列傳》中“與宦者韓談及其子謀殺高”的記載基本對上了,關於子嬰年齡的問題的也就不復存在了

蒙恬有幾個孩子

縱觀歷史上的每一次王朝更替,亡國之君大多對國家的覆滅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他們遭受著無盡的口誅筆伐。不過也有例外,他們繼位時接手的是一個爛攤子,卻一心地力挽狂瀾,想要挽救危機中的社稷。雖然他們頗具才幹,但是面對王朝的傾覆,已無力迴天。明朝的崇禎皇帝朱由校如此,西夏的獻宗皇帝李德旺如此,秦朝的秦王子嬰亦如此。

末代秦王子嬰和秦始皇是什麼關係?為何胡亥上位後不殺他?

秦二世三年(公元前

207

年)九月,秦丞相趙高夥同女婿閻樂等逼殺秦二世胡亥於咸陽望夷宮。原本趙高想自己稱帝,但是秦朝的群臣和將領都不支援他。無奈之下,他只能迎立子嬰為秦王,去掉秦的帝號,五天後,子嬰誅殺了趙高。

末代秦王子嬰和秦始皇是什麼關係?為何胡亥上位後不殺他?

同年十月,劉邦率兵進入關中,在位僅僅四十六天的秦王子嬰投降劉邦,秦朝滅亡。對於如何處置子嬰的問題,樊噲提議將其誅殺,但劉邦沒有同意,然後把子嬰交給隨行的官吏看管。一個多月後,項羽率領大軍進入咸陽,立即處死了子嬰,並進行屠城,縱火焚燒秦宮室,秦朝累代之積至此一炬而盡。

末代秦王子嬰和秦始皇是什麼關係?為何胡亥上位後不殺他?

子嬰臨危受命,即位時內外交困,當時的天下已經大亂,六國的舊貴族紛紛復國反秦,秦國的軍事實力已經被聯軍瓦解,秦朝已經不再是那個大一統的王朝。雖然子嬰即位後迅速展現了他的政治才幹和魄力,以圖振興秦廷,但大勢已去,秦朝的滅亡只是時間問題。

秦二世胡亥死時

23

歲,並未有子嗣留下,而他的其他兄弟基本被他屠殺殆盡,趙高為什麼選擇子嬰作為秦王朝的繼承人?他和胡亥之間又是什麼關係呢?

末代秦王子嬰和秦始皇是什麼關係?為何胡亥上位後不殺他?

要了解這一切,還得從記載秦朝歷史最為詳細的《史記》入手。關於子嬰,太史公司馬遷在《史記》中並未為其立傳,關於他的相關事蹟也是散落在其他人的傳記之中。因此,他的身份一直撲朔迷離。

末代秦王子嬰和秦始皇是什麼關係?為何胡亥上位後不殺他?

在《史記·

六國年表》中有這樣的記載:“趙高反,二世自殺,高立二世兄子嬰。子嬰立,剌殺高,夷三族。”

這段記載的重點是“高立二世兄子嬰”,這存在一個斷句的問題。如果斷句成“高立二世兄子,嬰”,所表達的意思就是趙高立秦二世一個兄長的兒子為秦王,這個兒子叫嬰。但是下文緊接的是“子嬰立”,很明顯“子嬰”是一個整體。因此,這樣的斷句不對。

所以,“高立二世兄子嬰”這句話的意思應該理解為,趙高立的是秦二世一個叫子嬰的兄長為秦王,但是這種說法很明顯是和歷史記載不相符。

末代秦王子嬰和秦始皇是什麼關係?為何胡亥上位後不殺他?

《史記·李斯列傳》中記載:“皇帝二十餘子,皆君之所知”,也就是說,秦始皇有二十幾個兒子,長子扶蘇,少子胡亥。而《集解》中又對此做出了進一步說明,胡亥是秦始皇的十八子,並非最小的兒子。胡亥在趙高和李斯的幫助下矯詔篡位,得位不正恐怕引起前面十七位兄長以及朝中老臣的不滿。於是在趙高的建議下,胡亥即位之後便開始對他的兄弟進行清洗。

末代秦王子嬰和秦始皇是什麼關係?為何胡亥上位後不殺他?

據《史記·李斯列傳》記載:“公子十二人僇死咸陽市,十公主矺死於杜”;《史記·秦始皇本紀》中記載:“而六公子戮死於杜。公子將閭昆弟三人囚於內宮

議其罪獨後。”。從這些記載中也可以瞭解到,胡亥在咸陽殺了他的

12

位兄弟,又在杜郵殺了

6

位兄弟,然後還逼殺了囚禁於內宮的將閭三兄弟。《史記·李斯列傳》中還記載,公子高知道在劫難逃,便上書秦二世,請求為父親秦始皇殉葬,以此保全家族的安全。加上之前已經自殺的長兄扶蘇,胡亥有

23

個兄弟被殺。

末代秦王子嬰和秦始皇是什麼關係?為何胡亥上位後不殺他?

由此可以看出,對胡亥的權力構成威脅的兄弟們,是他重點打擊的物件。據《史記·蒙恬列傳》中記載,胡亥要處死蒙氏兄弟,子嬰還對秦二世進行諫言,勸其不要濫殺無辜。如果子嬰是胡亥兄長的話,能躲過被清洗已實屬不易,還怎麼可能有膽量向胡亥諫言,自己找死。因此,子嬰是秦二世胡亥兄長的說法站不住腳。

末代秦王子嬰和秦始皇是什麼關係?為何胡亥上位後不殺他?

《史記》雖是一部煌煌鉅著,但難免出現一些記載相互矛盾的地方。比如《史記·

秦始皇本紀》中記載:“立二世之兄子公子嬰為秦王”,這和《史記·六國年表》中所記載的“高立二世兄子嬰”相互矛盾。雖然前者的記載比後者多了一個“子”,但是意思大為不同。

之所以會出現這樣的狀況,可能是《史記》在流傳的過程中出現的文字勘誤造成的。要麼《史記·秦始皇本紀》中原句可能為:“立二世之兄公子嬰為秦王”,沒有“子”;要麼《史記·六國年表》中的原句可能為“高立二世兄子子嬰”。二者的機率都差不多。

末代秦王子嬰和秦始皇是什麼關係?為何胡亥上位後不殺他?

那麼,子嬰會不會是胡亥兄長之子,也就是胡亥的侄子?

我覺這種可能性不大。古代帝王一般多大年紀就有孩子呢?漢文帝劉恆

14

歲有了長女劉嫖;北魏文成帝拓跋濬

14

歲有了第一個孩子;北魏獻文帝拓跋

13

歲有了第一個孩子;清順治皇帝福臨的第一個孩子是在他

14

歲那年出生的;康熙皇帝的第一個孩子也是在他

14

歲那年出生的。

因此,

我們可以假設秦始皇也是

14

歲擁有了自己的第一個孩子,就是長子扶蘇。秦始皇出生於公元前

259

年,那麼公元前

245

年長子扶蘇出生;如果扶蘇

14

歲生了長子子嬰(假設子嬰是扶蘇之子),那麼子嬰的出生時間應該是公元前

231

年;子嬰的長子出生的時間應該是公元前

217

年。

末代秦王子嬰和秦始皇是什麼關係?為何胡亥上位後不殺他?

關於子嬰誅殺趙高,《史記·秦始皇本紀》中所記載的是“子嬰與其子二人謀曰”;意思是子嬰與他的兒子密謀誅殺趙高的事;而《史記·李斯列傳》中卻記載:“與宦者韓談及其子謀殺高”,這裡的所表達的意思有兩種不同的理解:一是子嬰與韓談和自己的兒子密謀誅殺趙高;一是子嬰與韓談及韓談的兒子密謀誅殺趙高。

如果這裡記載的“其子”是子嬰的兒子,而當時子嬰的兒子只有

10

歲。子嬰和自己十歲的兒子密謀刺殺趙高,這可能嗎?況且,如果子嬰是扶蘇的兒子,趙高是謀害扶蘇的參與者,二人之間有不共戴天之仇,趙高會擁立自己的仇人登上王位嗎?實際上,子嬰及其子年齡的理論值要更小。如此理解,子嬰是胡亥侄子的可能性不大。

末代秦王子嬰和秦始皇是什麼關係?為何胡亥上位後不殺他?

也有觀點認為,《史記·秦始皇本紀》中所記載的原句可能是“子嬰與(韓談及)其子二人謀曰”,如果這樣理解,就和《史記·李斯列傳》中“與宦者韓談及其子謀殺高”的記載基本對上了,關於子嬰年齡的問題的也就不復存在了。從這個觀點看,子嬰是胡亥的侄子的可能性是存在的。基於趙高和扶蘇之間的仇怨,子嬰肯定不會是扶蘇的兒子。

子嬰會是胡亥其他兄長的兒子嗎?我個人認為可能性不大。《史記·蒙恬列傳》中說,胡亥誅殺蒙氏兄弟時,子嬰曾上書進諫。如果子嬰是胡亥的侄子,當時他們的處境已是岌岌可危,還有膽量向他的叔叔秦二世胡亥諫言不要濫殺無辜嗎?所以,子嬰是胡亥侄子的可能性極小。

末代秦王子嬰和秦始皇是什麼關係?為何胡亥上位後不殺他?

也有觀點認為,子嬰是秦始皇的弟弟。其根據是《史記·李斯列傳》中記載:“高自知天弗與,群臣弗許,乃召始皇弟,授之璽。”在史書的記載中,秦始皇嬴政有三位弟弟,其生母趙姬和麵首嫪毐生了兩個,後被嬴政誅殺;還有一位弟弟,就是長安君成蟜。退一步講,如果子嬰真是秦莊襄王的兒子,秦始皇的弟弟,那麼秦莊襄王難道會不給自己這個兒子封君嗎?所以,子嬰是秦始皇弟弟的可能性也不大。

末代秦王子嬰和秦始皇是什麼關係?為何胡亥上位後不殺他?

結合有限的史料分析,子嬰是秦始皇弟弟成蟜的兒子的可能性比較大。關於成蟜的資料,只有司馬遷在《史記·秦始皇本紀》中有記載:“八年,王弟長安君成蟜將軍擊趙,反,死屯留。軍吏皆斬死,遷其民於臨洮。將軍壁死,卒屯留,薄鶮反,戮其屍。”

秦始皇八年(前

239

年),長安君成蟜率軍攻打趙國,誰知他卻在屯留叛秦降趙,成蟜的反叛引起了軒然大波,後秦軍攻佔屯留,成蟜部下因此事全部被連坐處死,就連屯留的百姓也都被遷移到了臨洮,而投降趙國的成蟜,則被趙悼襄王封於饒。

末代秦王子嬰和秦始皇是什麼關係?為何胡亥上位後不殺他?

當年秦始皇的父親子楚在秦國不受重視,被送往趙國長期作為人質。後來結識了商人呂不韋,並得到了呂不韋的侍妾趙姬。公元前

259

年,趙姬生下了嬴政。在呂不韋的運作之下,當時秦國太子安國君的原配華陽夫人收子楚為養子。嬴政兩歲時,父親子楚返回了秦國,而他和母親趙姬則繼續留在趙國。

末代秦王子嬰和秦始皇是什麼關係?為何胡亥上位後不殺他?

子楚回到秦國後,娶了一個新夫人生下了成蟜。因此,嬴政和成蟜在年齡上至少相差

3

歲。

公元前

251

年,由於秦趙兩國的關係正常化,滯留在趙國的嬴政母子,才得以回到秦國,這一年嬴政十歲。隨著秦昭襄王的去世,安國君繼位,是為秦向文王,子楚被立為太子。有觀點認為,成蟜是子楚被成為太子後才出生,也有可能是趙姬返回秦國後所生。如此以來,成蟜和嬴政之間的年齡差最少有十歲。但是秦王政八年,嬴政

21

歲,這一年成蟜反叛,

11

歲的孩子能率軍打仗並發動反叛嗎?所以,成蟜是在嬴政母子沒返回秦國之前就已出生,和嬴政的年齡相差不會太大。

末代秦王子嬰和秦始皇是什麼關係?為何胡亥上位後不殺他?

根據《戰國策·秦策》、《新序·善謀》等文獻記載,秦國法度森嚴,非有功不得封爵,秦王政五年(公元前

242

年),

15

歲的成蟜代表秦國出使韓國,不費一兵一卒,迫使韓國割讓百里之地給秦國。因此,成蟜成為有封地和封號的封君,即長安君。三年後,

18

歲的成蟜反叛秦國,至此以後再未返回秦國。

末代秦王子嬰和秦始皇是什麼關係?為何胡亥上位後不殺他?

成蟜叛秦時已經

18

歲,當時已經婚配並且留有子嗣在秦國是非常有可能的。秦漢時期,“子嬰”之名,意指是某人兒子。比如漢宣帝的玄孫劉嬰,即“孺子嬰”,因為他是是廣戚侯劉顯之子,歷史上又稱其為“廣戚侯子嬰”。秦代的摩崖石刻“琅琊石刻”上的名單中,有一個“趙嬰”,此人應該就是子嬰,有可能就是成蟜的兒子。

末代秦王子嬰和秦始皇是什麼關係?為何胡亥上位後不殺他?

成蟜與秦始皇年紀相差不多,和胡亥比起來,子嬰要年長一些,是胡亥的堂兄。這樣的身份完全不會對胡亥構成權力上的威脅,因此不在胡亥的清洗物件之列。此外,《史記·秦始皇本紀》中還記載了這樣一個細節,趙高在謀殺胡亥另立新君之前曾說

“上不聽諫,今事急,欲歸禍於吾宗。吾欲易置上,更立公子嬰。子嬰仁儉,百姓皆載其言。”

末代秦王子嬰和秦始皇是什麼關係?為何胡亥上位後不殺他?

趙高認為子嬰是個仁厚又儉樸、並在百姓中擁有很好口碑的人。雖然這話是套話,有一定的誇大成分,但這也從側面說明子嬰是具有一定威望,否則他難以服眾。因此,在胡亥準備賜死蒙氏兄弟之際,子嬰才敢於站出來向秦二世上書諫言,勸其不要濫殺無辜。

簡言之,我的觀點認為,秦朝的最後一位君主,即秦王子嬰是秦始皇弟弟成蟜之子。因為他是秦二世胡亥的堂兄,不對秦二世的權力構成威脅,所以沒有被清洗,成為了秦朝權力的最後繼承人。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