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武術

唐朝國人語言發音是普通話嗎?

  • 由 尚宮女史 發表于 武術
  • 2023-01-25
簡介好在他能靜下心來潛心研究音韻,終成大作,唐朝建立後將將這本書定為官書,而唐朝的正音也正是在《切韻》的基礎上繼續以洛陽雅音為標準的語言

唐朝守捉郎是什麼意思

有句俗語叫“十里不同音”,很形象地說明了語言的地域性特徵,每個地方都有它自己的方言。如果大家都說各自的方言的話,很可能在溝通的時候出現問題,都聽不懂對方在說什麼。這種情況在交通閉塞的地方還好點,大家都是一個地方的人,說的都是一樣的話,都能聽明白。

但若是走出了自己的家門,在外地,和別人說話的時候,就必須說別人能聽懂的話,才能進行溝通,我們現在就把這種話叫做普通話。

唐朝國人語言發音是普通話嗎?

實際上古代的這種情形可能更厲害,交通不便,語言的差異化更明顯,那麼他們又是如何溝通和交流的呢,是不是也有普通話?古代的普通話在不同時期有不同的名字,比如在周朝的名字最好聽,是雅言,後來還有正音、官話等等。總結來說就是政府要求的一種普及和傳播範圍廣的語音,至少官場上是必須用這種語言的。

唐朝的這種官方語言叫做正音,唐朝是在隋朝的基礎上建立的,因此很多東西都是承襲隋朝的,包括語言也是,唐朝的正音正是繼承的隋朝的官話。

隋朝的官話是形成了系統的語言的,《切韻》一書的形成就是最好的例子,《切韻》可以說是我們最早的韻書,它的影響是非常巨大的,而它的創作時間也是非常長的,從581年一直到601年才創作完成。因為隋朝之前,是有一個大的動亂期的,一度出現了南北對峙的局面,語言變的複雜,官話也更加複雜。南朝以建康為中心形成了金陵雅音,即洛陽雅音南遷後的一種融合雅音。

唐朝國人語言發音是普通話嗎?

因此隋朝建立之後,有人就開始系統的整理融合這些語言。《切韻》一書的執筆人是鮮卑族人陸法言,之所以說是執筆人,是因為此書的形成並不是陸法言一人的功勞,實際上還有八位當時的文學大師的加盟。他們分別是劉臻、顏之推、盧思道、辛德源、薛道衡、李若、蕭該、劉臻、魏彥淵等,正是著八人經常到陸法言家中討論商定音韻,才最終有了《切韻》一書。

這本書創作出來後在當時並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因為陸法言實際上只是個罪臣之子,連官都沒的做。好在他能靜下心來潛心研究音韻,終成大作,唐朝建立後將將這本書定為官書,而唐朝的正音也正是在《切韻》的基礎上繼續以洛陽雅音為標準的語言。

只要學會了正音,唐朝人就可以自由的溝通交流。實際上洛陽雅音正是洛陽太學裡教學用的標準語言,因此學生一入學就得學習這種語言。為官的話基本不可能出現不會正音的人,畢竟唐朝的官員主要就是兩種:門蔭入仕和科舉入仕,無論哪一種都不可能不會正音。

唐朝國人語言發音是普通話嗎?

作為老百姓的話,可能要求不會那麼嚴格,稍微會一點交流就不成問題。但是官員則不行,想要成為京官的話,要求就更加嚴格。

武則天時期就曾出現過一個笑話,是關於酷吏侯思止的。武則天臨朝聽政後,有一段時間大開告密之風,併網羅了不少酷吏。他們大多出身不高,但是聰明並且狠毒,替武則天辦了不少事,其中有個叫侯思止的酷吏原本就是個賣燒餅的,一朝成為武則天的酷吏。在擔任侍御史的時候曾將魏元忠誣告下獄,他在審問魏元忠的時候詞窮,以至於說了方言,成為一時的笑談,另一位侍御史霍獻可就當面嘲笑過侯思止,被侯思止告到了武則天那裡。

武則天很生氣啊,就對霍獻可說:“我已經用了侯思止,你為什麼還要笑話他?”霍獻可就實話實說,武則天一聽也大笑不止。

從這個故事中可以看出,如果在官場上不說正音是會被當做笑話的。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