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武術

巴金拒絕安葬去世妻子,將她的骨灰放枕邊33年,伉儷情深令人動容

  • 由 博書 發表于 武術
  • 2023-01-24
簡介此時巴金已經40歲了,而蕭珊只有27歲

中午一點去世好不好

2002年7月的一天上午,巴金躺在病床上。

從雲南來的中醫黃傳貴,用三根手指輕輕搭在老人的脈搏上。過了許久,黃醫生露出笑容說道:“脈象比兩年前還要好呢。”一旁的人終於鬆了一口氣,繃緊的臉鬆弛下來,跟著笑了起來。

毫無疑問,巴金是長壽的,他已是將近百歲高齡了。然而活了這麼久的巴金既是幸福的,又是痛苦的。誠如多年之前他對朋友說的一番肺腑之言:“長壽對我而言是一種懲罰。”

他在八年之前的文字中也寫道:“長壽不是一件好事,是一種痛苦。”

巴金何出此言呢?

1994年,是巴金生命走向衰弱的一個轉折點。他在整理和校對《巴金全集》時,每天伏案工作八個小時以上。因為勞累過度,他在起身取一本書時,因為脊椎壓縮性骨折,住進了醫院。

有一天‚他在與記者聊天時,悲哀地說道:“我半夜睡不著,就胡思亂想。我不能工作了,是一個廢物、包袱。”不能工作是巴金痛苦的原因之一,另一個讓他痛苦的原因,則是對妻子蕭珊的懷念。

這一年距離他的妻子蕭珊逝世,已經22年。

1972年,蕭珊患了直腸癌,她對巴金說:“看來,我們要分別了!”巴金用手輕輕地捂住蕭珊的嘴巴,低下了頭,肝膽欲裂。8月13日中午,蕭珊與世長辭,臨終前她一直念著巴金的名字。

蕭珊故去後,巴金將妻子骨灰一直放在枕邊。他說:“人死猶如燈滅。我不相信有鬼。但是,我又多麼希望有一個鬼的世界,倘使真有鬼的世界,那麼我同蕭珊見面的日子就不遠了。”

巴金拒絕安葬去世妻子,將她的骨灰放枕邊33年,伉儷情深令人動容

巴金在晚年並不畏懼死亡,甚至只要想起亡妻蕭珊,死亡在他心頭更像是一種溫馨浪漫的歸宿。眾所周知,巴金與蕭珊伉儷情深。蕭珊在他生命中給予了30餘年的陪伴,而他用整個餘生來懷念她。

巴金的好友冰心曾說:“巴金最可佩服之處,就是他對戀愛和婚姻的態度上的嚴肅和專一。”民國文人多風流,大多數人都在婚內移情別戀,只有巴金和蕭珊的愛情和婚姻始終堅貞不渝,在那樣的年代顯得尤其可貴。

對於愛情,巴金十分執著,他曾這樣說過:“我看不慣那種單憑個人興趣、愛好或者衝動,見一個愛一個,見一個換一個的做法……多多想到自己的責任,應該知道怎樣控制感情。”

巴金用實際行動,印證了他對愛情的信念。

巴金原名李堯棠,1936年,32歲的他在文學創作上就已經聲名鵲起。他的長篇小說《家》,深深喚醒了年輕一代對幸福愛情和美好生活的追求。當時的巴金還沒有結婚,經常收到許多追求他的女性寫來的信件。

那天,巴金照例拆開了一封信,突然一張女孩子的照片掉了出來。巴金既詫異又好奇,他拾起照片看了看,只見這女孩一頭短髮,頭上戴著花邊草帽,身著白衣黑裙,一臉天真稚氣的笑容。

照片的背後寫了幾個字:“給我敬愛的先生留個紀念,一個十幾歲的女孩。”巴金微微一笑,將信件和照片收了起來。此後,這個“十幾歲的女孩”寫的信越來越多,她字跡娟秀,言辭不多,給巴金留下了特別的印象。

這個女孩,就是後來的蕭珊。

巴金拒絕安葬去世妻子,將她的骨灰放枕邊33年,伉儷情深令人動容

他們前後通訊大半年,卻從未見過面。最後還是蕭珊忍不住了,她主動提出:“筆談如此和諧,為什麼就不能面談呢?”巴金覺得這是一個有趣又細心的女孩,於是同意見面,兩人在信中約定了時間地點。

按照約定,巴金來到新亞飯店。他走進包廂,要了一杯茶慢慢細品。不一會兒,一個學生模樣的女生出現了。還沒等巴金回過神來,她就像老熟人一樣打招呼:“哎呀,李先生,您早來啦!”

說著話,蕭珊在對面的椅子上坐了下來。蕭珊望著巴金,快活地笑道:“李先生,您比我想象的可年輕多了。”不善言辭的巴金一下子少了許多拘束,開心地說道:“你比我想象的還像個娃娃呢。”

蕭珊自我介紹,她本名陳蘊珍,小名叫長春,蕭珊這個名字,是1941年她在西南聯大讀書時取的。

兩人就這樣相識結緣,巴金看著她稚氣未脫的樣子,十分有趣。蕭珊對巴金十分信任,將自己的“家底”和盤托出。蕭珊向巴金訴苦說,她父親是上海一個食品廠的廣東,對她管教很嚴格,總是處處限制她。

蕭珊把巴金當成了知心人,她滔滔不絕地說:“我恨我爸爸,他老說我小,一直不允許我參加愛國學生運動。其實,我在愛國女生中是有名的干將。”因為生在這樣一個古板的家庭,蕭珊還想離家出走。

巴金勸她千萬不要逃離家庭,像她這樣羽翼未豐的孩子,很難遠走高飛。巴金語重心長地說:“你現在應該多讀書,多思考,再行動啊。”巴金的話打消了蕭珊離家的念頭,經過一番長談,兩人的心也拉近了距離。

巴金拒絕安葬去世妻子,將她的骨灰放枕邊33年,伉儷情深令人動容

這次見面之後,蕭珊與巴金一直保持聯絡。她在信中坦率、熱情地說:“我永遠忘不了,從你那裡得來的勇氣。”

巴金在信中稱蕭珊為小友,他從沒想過蕭珊會成為自己日後的人生伴侶。直到1936年,巴金的朋友馬宗融要到桂林去半年,家裡無人照料,請巴金去看家。蕭珊經常去看望獨居的巴金,殷勤地關心他的起居生活。

蕭珊的來訪和關心,讓幾十年很少與女性接觸的巴金,感覺到了生活豐富多彩、充滿詩情畫意的另一面。但是巴金明白,蕭珊比自己小15歲,她對自己的愛戀只是一種情竇初開的真情流露。

對於蕭珊,巴金一直小心翼翼地呵護,始終不敢邁出愛情的那一步。直到有一次,蕭珊來到霞飛路巴金的住處。父親要把她嫁給一戶有錢人家,蕭珊來請巴金幫她拿主意,然而巴金沒有表態。

蕭珊傷心地跑下樓,巴金追了下來解釋說:“你還小,一旦考慮不成熟,會悔恨終身的。如果將來,你長大能有主見了,成熟了,還願意要我這個老頭子,那我就和你生活在一起。”

巴金一番發自肺腑的真誠告白,也堅定了蕭珊追求愛情的決心。

1938年7月,蕭珊高中畢業後追隨巴金來到廣州。他們一道上街,一起吃飯,巴金工作,蕭珊則料理雜事,互相尊重,十分和諧。

幾個月後,蕭珊考入昆明西南聯大讀書。

1942年,由於抗戰吃緊,巴金的同事們先後離開了桂林文化生活出版社,這使得孤軍奮戰的巴頓感寂寞寥落。

巴金拒絕安葬去世妻子,將她的骨灰放枕邊33年,伉儷情深令人動容

蕭珊何嘗不懂他的孤獨?為了陪伴他,蕭珊不等大學畢業就來到巴金身邊,親切地告訴他:“你不要難過,我永遠在你身邊。”

面對這位純真姑娘矢志不渝的摯愛,巴金的眼睛溼潤了,他顫抖地說:“蕭珊,我不知怎麼感激你,再等我一年,好嗎?”

蕭珊沒有任何異議,她願意等巴金,只要兩個人相愛,無論等多久都無所謂。此後一年多時間裡,巴金拼命地寫書、譯書、編書,只是為了解決家人的生活問題。巴金心無旁騖地賺錢,終於湊足了結婚成家的費用。

1944年5月1日,蕭珊和巴金決定結婚。此時巴金已經40歲了,而蕭珊只有27歲。從彼此相識到決定結婚,他們的漫長戀曲進行了8年。

在烽火連天的歲月中,他們幾度失散,幾度相聚,雖然相隔千山萬水,兩個人的命運卻早已緊緊地連在了一起。如今,他們終於要結婚了。

他們倆的婚姻,是純粹的“裸婚”。結婚當天,巴金從朋友那裡借來的一間木板房作為新房,房子裡面沒有添置一絲一棉、一凳一桌,只有一張巴金4歲時與母親的合影,作為祖傳的珍貴家產。

結婚儀式也沒什麼安排,只是委託弟弟李濟生以雙方家長名義,向親友印發了一張旅行結婚的“通知”。兩個人就這樣結成了夫妻。一個星期後,夫妻兩人到貴陽花溪的一棟花園洋房住了一段時間,算是度蜜月。

結婚第二年,蕭珊生下了女兒李小林,5年後,兩人又添了兒子李小棠。此後的日子,他們一家四口,過得其樂融融。

巴金拒絕安葬去世妻子,將她的骨灰放枕邊33年,伉儷情深令人動容

新中國成立後,巴金的社會活動日漸增多,十分繁忙。夫妻聚少離多,家裡的一切,事無鉅細,都是妻子蕭珊在操持。蕭珊是當之無愧的賢妻良母,默默地在巴金的身後撐起了一個家。

在巴金和蕭珊共度的30多年的生活中,他們相親相愛,相濡以沫,一輩子既沒吵過一次架,也沒有紅過一次臉。

1966年,巴金也遭了殃。在特殊的年代裡,巴金遭受了很多非人的待遇,因為怕妻子難過,他一直瞞著蕭珊;可是巴金哪裡知道,為了他妻子也捱了不少毒打,還被罰掃大街,但是蕭珊都忍了下來。

在艱難的年月裡,夫妻倆互相鼓勵。兩個人躺在床上,互相呼喚彼此,每當巴金訴苦般地說:“日子難過啊!”蕭珊也說:“日子難過啊!”但是她馬上要加一句:“要堅持下去。”或者再加一句:“堅持就是勝利。”

蕭珊的樂觀,給了巴金更強大的信念。巴金說,蕭珊不僅分擔了他的痛苦,還給了他不少安慰和鼓勵。然而在巨大的壓力之下,蕭珊自己卻病倒了。

1972年7月底,蕭珊患了直腸癌,做了手術。看著病床上痛苦的妻子,巴金悲憤至極,幾乎想高聲大喊:“一切朝我的頭打下來吧!”

病痛中的蕭珊卻一聲不吭,除了迷糊中幾次要求開床邊的氧氣筒和擔心輸血太多付不起醫藥費外,從不抱怨什麼。

1972年8月13日中午,蕭珊溘然長逝。夫妻陰陽兩隔,尤讓巴金抱憾終生的是妻子去世時他吃飯去了,不在身邊,錯過了與她的最後一面。這更加增添了巴金的痛苦與遺憾,讓他痛不欲生。

巴金拒絕安葬去世妻子,將她的骨灰放枕邊33年,伉儷情深令人動容

妻子蕭珊去世後,巴金拒絕將她安葬。他說:“我按期把骨灰盒接回家裡。有人勸我把她的骨灰安葬,我寧願讓骨灰盒放在我的寢室裡,我感到她仍然和我在一起。她的結局將和我的結局連在一起。”

友人考慮到巴金晚年的生活和寫作,希望找個伴侶來照顧他,便婉轉地向巴金表示了這個意思。巴金直截了當就拒絕了,他說:“不想找老伴,沒有興致和勁頭。”他的心中除了蕭珊,再也容易不下任何人。

此後33年時間,蕭珊的骨灰一直放在巴金的臥室裡,蕭珊的譯作放在巴金的床頭,枕邊相伴。巴金時常對著這些物件出神,猶同置身於昨日的美好歲月。他對蕭珊一往情深,寫了很多文章紀念妻子。

蘇子詩曰:“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這句詩恰如巴金對蕭珊情感的真實寫照。巴金晚年思念最多的是蕭珊,午夜夢迴,倍添痛苦。

巴金在《病中集》中寫道:“想到死亡,我並不害怕,我只是滿懷著留戀的感情。要是真有一個鬼的世界多好,我在那裡可以和我的愛人相會。”

1998年,94歲高齡的巴金接受採訪,記者問他這一生還有什麼心願。他說:“我有好多的話說,但是說不出來。我的心願是,死了後與蕭珊在一起,骨灰撒到大海里。”足見巴金對蕭珊愛之切,情之濃!

2005年10月17日,巴金病逝,享年101歲。親友們遵循巴金的遺囑,將他的骨灰和蕭珊的骨灰摻在一起,撒向大海。巴金如願以償,與妻子蕭珊在另一個世界永遠相守在一起了。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