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武術

資金壓力加大、非標面臨基差風險、期現結合難度提高……怎樣破解企業“痛點”?

  • 由 金融界 發表于 武術
  • 2023-01-22
簡介”李強表示,實體企業一方面需要提升專業度,將期貨服務企業經營的定位更加清晰化,結合現貨來評估風險對沖的效果,不能僅以單一的期貨盈虧來評估

痛點是怎麼形成的

國際大型企業的發展歷史表明,套期保值已經成為涉大宗商品企業經營必不可少的一環。可以看到,隨著實體企業的發展和風險管理意識的逐步提高,國內實體企業參與期貨市場進行套期保值的意願也更加強烈。不過,企業在避險中也遇到了不少的考驗和決策上的“痛點”。業內人士認為,面對虧損壓力、資金壓力、基差風險等操作上的難題,實體企業在參與期貨市場時需要有清晰的自我認知,還需要有更優的研究能力、更強的風控意識和更專業的風險對沖經驗。

市場波動較快 套保資金壓力加大

近年來,全球極端行情的頻繁出現令不少實體企業措手不及,給企業的套期保值帶來決策難題。

“企業在套期保值過程中,當市場呈現較大的單邊市結構時,會面臨較大的賬戶資金壓力。”國貿化工總經理陳韜對期貨日報記者表示,當遇到期貨市場反向單邊市的時候,期貨端的浮虧需要不斷追加保證金,而現貨端的盈利無法及時體現為當期現金流,以對沖和減緩保證金追加的壓力。另外,套保遇到單邊市時,也會體現出財務賬面上非經常性損益科目的大量異常,給企業帶來財務層面的困擾。

對此,金髮科技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企業做了套期保值後,相對來說已經鎖定了利潤及買賣價,但市場的不確定性也會使得企業不斷地追加保證金。“如果保證金的數額增多,那麼一定程度上也會影響企業的生產和經營情況。”在他看來,企業套保要根據自身生產情況、運營情況對相當部分的產量進行套保,而不是一味地以鎖定利潤為目的。

“套期保值目的是對沖風險,一定程度增加了企業的資金壓力,但這也是風險對沖的成本之一。”在新湖期貨副總經理李強看來,企業期貨套期保值的資金壓力主要來自於兩方面。一是當期貨端出現虧損時,企業需要向期貨賬戶裡補足保證金,否則就面臨強平的風險。二是當現貨市場流動性不足,現貨無法成功賣出時,期現兩端都出現了巨大的資金佔用。如果這時再出現期貨端浮虧,無疑是雪上加霜。

“對企業來講,有時即使對長期趨勢判斷正確,但也可能因為短期的劇烈波動,無力補充保證金而被迫平倉,最終導致套保失敗。”恆力化工學院主任魏一凡如是說。

記者瞭解到,雖然有一些企業對使用期貨工具有一定的經驗,但由於缺乏專業、系統的套保理念,部分企業無法按照本企業實際情況設計套保方案,導致套保有效性不足。此外,不少企業期貨部門考核與利潤掛鉤,導致套保操作片面追求利潤,進而違背套保初衷。

對此,魏一凡認為,套期保值最終的目的是平滑較長一段時間的企業利潤水平,使其不因市場行情漲跌而大起大落,而並非獲取短期收益。“若企業由於短期期貨端的浮虧而對套期保值產生恐懼,則可能錯過後續避免損失的機會。”

他坦言,部分企業能接受現貨端的虧損,但無法接受期貨端的浮虧。企業應扭轉這一思路,套保的作用並非增加利潤而是平滑利潤。企業需要對套期保值有更深的理解,同時對期貨交易的效果有更加科學的評估。“當前,很多參與期貨套期保值的企業,仍存在對衍生品認知不足、缺乏專業人才團隊等問題,這在一定程度上也會影響套期保值的設計水平和實施效果。”魏一凡稱。

升貼水結構變化 期現結合難度提高

採訪中記者瞭解到,近年來,期現市場升貼水結構的變化也給企業套保帶來了較大的難度。與往年不同的是,2022年很多商品期現升貼水結構波動較大,對賣保企業來講難度增加。

“通常來講,商品的產銷結構、庫存結構、現實與預期間不一致等都會影響升貼水結構的調整。”南華資本總經理助理王寧表示,2022年很多商品出現期貨貼水現貨結構,源於商品從2021年的高估值開始向合理估值調整、市場對錯綜複雜的國際金融形勢以及經濟發展的不確定性偏悲觀。“這種結構下,賣保企業想要單純透過期貨套保無法達到預期效果,畢竟頂著大貼水交貨只會讓企業虧損加大。”他稱。

“對於賣出套保企業來說,當基差走強時,期貨的盈利不僅能完全覆蓋現貨虧損,還能獲得超額收益;相反,當基差走弱時,期貨的盈利只能彌補一部分現貨虧損,無法完全彌補。”李強表示,基差走強有利於賣保企業。當期貨升水現貨時,由於期貨價格會向現貨價格收斂,賣保企業可以獲得超額收益。期貨升水越多,超額收益也越多。相反,當期貨貼水現貨時,企業要想透過期貨交易完全彌補現貨虧損,甚至獲得超額收益,難度便大大提高。

浙江明日控股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邵世萍告訴期貨日報記者,2022年下半年開始,部分塑化類期貨品種盤面大幅下行,這種情況下,就需要對基差有更高的判斷能力。

“異常升貼水本身就意味著市場對於現貨和遠期價格所對應不同的宏觀或基本面,一方面需要期貨市場進一步提升成熟度,活躍更多不同的合約以滿足企業現貨對應的不同週期產銷,而不僅僅是對個別主力合約的運用。另一方面,需要企業對不同時間週期的價格差異具有更加專業的判斷,以對定價過程中的基差有更科學的確定。”李強表示。

在魏一凡看來,升貼水結構是由目前的市場狀況決定的,一般的企業、貿易商無力改變,所能做到的是在目前的升貼水結構下設計對自己最有利的方案。例如,儘量不在升貼水發生劇烈變化的當口進行套保操作,減少對於貼水嚴重的月份的賣出套保等。

需要注意的是,除看升貼水結構外,企業還需要進一步分析這種升貼水未來的變化。“2022年的許多品種就是期現倒掛,並且倒掛的幅度不斷加大,這反而有利於企業做套期保值。期現倒掛也需要企業自身調節現貨端的產銷,這實際上是期貨的價格訊號對於實體企業的意義。”李強如是說。

非標面臨基差風險 實現有效對沖不易

記者瞭解到,在實體企業中,貿易型企業參與期貨市場的比例較大。而在日常經營中,貿易商的套保業務有時也會面臨一些難題。

“對於貿易商而言,現貨與期貨品種之間的地區差異、品種差異以及產業鏈上下游期貨品種不完整、不全面,都會使套保業務面臨基差風險,直接影響套保效果。”陳韜稱。

以塑膠品種為例,相同裝置或者類同裝置生產出來的不同類別的塑膠品種,與期貨市場上交易交割的品種不同,基差差異就可能較大,而且基差的迴歸週期太長,相關的非標品套保策略就容易面臨失敗。

“貿易商手上持有的非標品,以期貨盤面來套保,基差風險就較大。”南華資本橡膠事業部經理周梓房表示,如果遇到交割品太少導致期貨盤面短期大漲,基差往往會快速走弱,貿易商會面臨補保證金壓力。

國內商品種類繁多,而商品期貨目前只有幾十個品種,如果現貨企業經營的商品沒有對應的期貨品種或者和上市的期貨品種相關性不強,則無法使用期貨對沖套保。如能化行業各種產成品、生鮮類的農產品等。有的作為交割品難以標準化,有的是難以長時間儲存。

在李強看來,目前國內上市期貨品種儘管數量眾多,但覆蓋面還有進一步提高的空間。而且一些上市標的只覆蓋了這個品種的某個品類,其他品類作為非標品雖然與上市標的具備一定相關性,但價格波動仍然存在非一致性。比如聚乙烯有三大品類,分別是LLDPE、HDPE和LDPE,但目前上市的只有LLDPE,另外兩個聚乙烯只能作為非標品。這本身也是因為期貨市場涉及的品種一定具有“大宗”特徵,過於精細化的品種可以透過標準品進行趨勢性風險對沖。

邵世萍告訴記者,3P品種的相關非標商品也存在巨大的市場風險對沖需求,目前交易所場內商品期貨市場無法滿足大量實體企業的非標商品個性化需求。PP標品佔比大概在43%,其餘非標品佔比也較大,目前市場普遍採取的就是和盤面直接對沖。但是在對沖過程中,要承擔非標品和標品的價差風險。“非標品和標品的價差,例如高融共聚和拉絲的價差常年波動,2021年在-1000元/噸到1000元/噸,存在一定風險。”她稱。

“在期貨市場快速發展的背景下,大力發展場外非標市場也有利於解決這一問題。”李強表示,當然,這一切都需要市場的各類參與者更加專業化。在他看來,期貨套保業務是一個非常專業的業務,實體企業通常欠缺相應的專業操作人員,也缺乏完善的內控制度,很多套保業務由於人員操作不當最後變成了單邊交易,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強調了期貨專業操作的重要性。

“當前全球大宗商品價格波動劇烈,這本身就意味著企業有必要利用期貨市場來平滑企業經營。”李強表示,實體企業一方面需要提升專業度,將期貨服務企業經營的定位更加清晰化,結合現貨來評估風險對沖的效果,不能僅以單一的期貨盈虧來評估。另一方面需要建立更加最佳化的風控體系、更有效率的組織結構體系,以保證企業風險對沖能夠維持穩定執行的狀態。“這也對參與企業的內控制度、決策能力、分析能力、資金管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李強說。

本文源自期貨日報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