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武術

北航力學考研招生分析、參考書、複試線、報錄比、考研經驗

  • 由 新祥旭小黃老師 發表于 武術
  • 2023-01-22
簡介複試採取差額面試,面試不少於20分鐘,複試成績滿分220分,包括思想政治素質和品德(不計分)、英語能力(20分)、課程及基礎知識(50分)、專業素質及創新能力(50分)、綜合素質(100分)等內容:(1)思想政治素質和品德:考察考生政治立場

瞬心法怎麼理解

一、

專業介紹

旨在培養掌握工程科學基礎理論、工程力學分析方法與先進實驗手段,具備力學基礎理論知識、計算和試驗能力,能在各種工程

如機械、土建、材料、能源、交通、航空、船舶、水利、化工等

中從事與力學有關的科研、技術開發、工程設計和力學教學工作的高階工程科學技術人才。

本專業主要學習力學、數學基本理論和知識,受到必要的工程技能訓練,具有應用計算機和現代實驗技術手段解決與力學有關的

工程問題

的基本能力。

二、

招生目錄

招生院系:

航空科學與工程

學院

招生專業:(

080100

力學

學術

學位)

研究方向:

01 動力學與控制

02 結構與強度

03 固體力學

04 飛行器空氣動力學

05 流體力學

06 工程力學

考試科目:

科目一:

(101)思想政治理論

科目二:

(20

1

)英語

科目三:

301

數學一

科目四:

951

力學基礎

三、

參考書目

951力學基礎

1。

北航的理論力學和材料力學教材(主要研讀知識點和部分課後習題)。

2

王琪老師的理論力學影片課以及蔣持平老師的材料力學影片課(基礎好的可以挑難點的部分看,建議倍速觀看)。

3

《材料力學常見題型解析及模擬題》,以及歷年的真題。

四、

歷年分數線及報錄比

2022年:40

/

40

/

60

/

60

/

340(報名人數142,錄取人數27)

2021年:40

/

40

/

60

/

60

/

325(報名人數97,錄取人數25)

2020年:40

/

40

/

60

/

60

/

350

五、

考研經驗

初試的政治英語兩門公共課我花費的時間都不多。尤其是英語這一門課程由於我自身基礎比較好,所以並沒有單獨給這門學科留出太多時間。英語二的題目難度整體和六級考試難度差不多。差別在於考研英語題量會小一些,但每篇閱讀的文章都選自地道的歐美純英文期刊,詞彙量和閱讀難度會略大於六級考試。但是總體來講和六級備考難度上差異不大,如果你成功通過了六級考試,那麼達到英語這門學科的各院校單科線應該沒有問題。我的經驗是英語學習一定要貫穿整個備考週期,堅持養成每日單詞和每日刷題的習慣。英語是一門工具,只有多使用才能更趁手更熟悉,不能急於求成。堅持養成高頻次小強度的學習習慣,在半年內達到英語成績不拖後腿的水平是完全沒問題的。

至於政治複習我的經驗是可以後置,如果準備時間比較倉促同時成績要求不高的話完全可以放到最後兩個月開始,最後一個月再集中衝刺。政治是一門時效性很強的學科,每年的考試都會包含很多實時新聞或者重大會議內容,比如在

22

屆真題中就包含了很多當年新提出的內容和說法。太早開始政治複習而擠佔了數學和專業課的複習時間是非常不值得的。對於

23

考研的學生來說,今年政治的主要考查內容肯定包含了很多

20

大的新東西,所以不用太著急開始,在備考初期可以把主要精力放在數學和專業課上。如果時間寬裕的話可以多關注馬原的基本原理和肖秀榮一千題之類的基礎知識,對以後考場上大題答題的臨場發揮打好基礎。如果時間緊張的話就只能把命運交在肖秀榮的手上,不過大資料來講只要照常達到所有考生的平均複習水平,獲得

60

分是輕輕鬆鬆的。所以政治這門學科我覺得講的就是價效比,在自己可接受的範圍內給政治最多的關注就好,畢竟政治從

60

分提高

70

分比數學或者專業課提高

10

分要難太多,不確定性也高太多,還是要抓住數學和專業課這個主要矛盾,用最少的精力獲得最能接受的政治分數就好。

數學的話我報名參加了新祥旭考研的一對一科目。我覺得對我成績提升幫助非常大。由於我開始的比較晚,數學方面時間緊任務重,非常需要有人帶著我學習來節省自己探索學習方法的時間。新祥旭的一對一老師認真負責,帶著我按部就班不緊不慢的完成了數學學習,為我成功上岸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數學二作為一個知識應用計算為主的考試科目,我個人認為更注重的是考生對於各類題目的熟練度,而非各項知識的原理理解。一套

150

分滿分的真題,大約有

15

20

分的高難度題,主要集中在積分中值定理和選擇後兩道。還有

80

分左右的中等難度題,這類題目屬於一眼看下去有思路但不一定有答案,需要我們透過大量刷題,形成自己解題思路才能在考場上得到正確答案的題目。最後是

50

分左右的基礎題,是那種一眼就能看到答案的題目。這類題目只要細心讀題,對各項基本知識和方法比較熟悉,就能做到一分不丟。所以總的來講如果我們對數學的期望是達到百分以上,

110

左右的話,那放棄高難題,專攻中等難度題是完全可行的。在大約

130

分左右的中低難度題中留給自己一定的容錯率,也能得到像我一樣

120

分左右的好成績。所以大家也不需要太緊張,不要看到數學就望而生畏。數學二本身和英語一樣也是工具學科,對數學知識的原理理解和基本定理的推導過程並沒有太多考察,更多的還是考察考生各種做題技巧,像是求極限時各類替換,積分內三角函式變化,微分方程各類解法等等等等。只要做過的題目數量達到了,你也能成為

下筆千遍,答案自現

考試高手。所以我推薦大家無論在那一遍複習當中一定要跟隨著題目看課程,題目做到哪裡課看到哪裡,不要只是看了李湯張武等等各位老師的講解而沒有自己實操。在遇到不會的題目時一定要帶著

為什麼他這樣做?

的疑問看答案。數學二的中等難度題目本身考察方向是方法大於計算,對於很多較難題目其答案中的第一二步很可能就是解開整個題目的鑰匙。比如積分當中的某個替換,二重積分中的某個對稱,微分方程中的某個移項,都可能是整個個題目的關鍵一招。缺少了能夠想到這樣一種方法的能力,考場上再多計算也得不到分數。所以再看題目答案和講解時一定要有一個

為什麼

的疑問,把答案裡的做題技巧吃到心裡。我本人是在知識學習方面看的李正元的複習全書,題目方面做的張宇的一千題,我覺得如果能把這幾本書上的題目吃透,那數學二達到百分以上完全不是問題。在臨近考研的最後兩週我除了近

5

年真題外還做了張宇的預測卷,保持著一天一套三小時計時完成卷子的習慣,保持做題的火熱手感。其實做數學題和打遊戲或者打球很像,有很多時候莫名其妙就能想到某個題目的解題方法,這就是做題手感的作用。如果能做到在考試前用做套卷延續之前積累的對題目的敏感度,那我相信到了真正考場上你的發揮一定會超出你的想象。

我的專業課是理論力學和材料力學。很多工科院校的相關專業都會將這兩門學科作為專業課,可以說十分經典。我覺得力學和數學一樣,也是一分耕耘一分收穫的學科。很多同學可能在本科階段都接觸過理論力學和材料力學,對這兩門學科的難度都有了解。但我可以保證,絕大部分院校的專業課考試題目和本科學習內容完全沒有任何關係,因為專業課考題講究的是不能出現錯誤,所以一般都會採用相關資料比較成熟的簡單模型來考驗學生對於力學解題方法的熟練度。所以只要吃透經典教材,例如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理論力學》(第

2

版)和《材料力學》(第

4

版)的書後例題就完全足夠,不用花費太多時間。我大約準備了一個月時間,複習了一遍就能獲得

130+

的高分。我覺得研究力學問題要能做到觸類旁通,用不同方法研究同一個模型,達到重複驗證的效果。比如對於同一個理論力學模型,既可以採用基點法計算,也可以採用瞬心法計算,我們就可以嘗試用兩種方法都計算一下,看看得到的答案是否一致。對於材料力學問題也是一樣,比如分析同一個載荷結構模型,可以分別採用疊加法,能量法,單位載荷法三個方法來計算撓度和轉角,達到重複鍛鍊,合理選擇做題方法的目的。在力學專業課複習上,對方法的熟練和準確應用至關重要。所以不要盲目刷題,一定要吃透每一個真題模型,這樣哪怕遇到新的題目也能做到合理運用相關知識進行分析。沒有複習方向的同學也可以考慮跟班學習,像新祥旭一對一輔導就比較有針對性,老師都是直系學長學姐,可以較好的指導專業課複習備考。

總結一下,我的初試複習經驗大概總結起來就是英語貫穿始終,政治後期發力,數學多做多練,專業課吃透例題。在合理的安排和勤學的堅持下,四個月時間對於成功上岸來講完完全全是足夠的。所以我建議各位考生在備考前期不要太過於嚴格要求自己,可以將考研學習常態化到日常生活中,給自己後程發力留足體力和耐心。我的周圍有很多研友早早開始,只追求量不追求質,只求快不求全,很快就完成了數學真題,專業課第一遍等等內容,但到了八九月份時卻發現後期乏力,無法維持學習的動力和興趣,甚至心態失衡陷入自我懷疑,最後只能草草收場。考研的很多學習內容都會集中在後半段,甚至最後一兩個月,所以一定要給自己最後衝刺留好體力。在戰略上樹立信心,一是樹立必勝信心,一是樹立拼搏信心。戰術上方法得當,一是保障足夠投入,二是勞逸結合,該休息就休息,不搞疲勞戰術。行百里者半九十,只要能在考場上完成所有考試就是最大的成功!

複試的話一般會考察中英文自我介紹,專業英語翻譯和專業相關問題。我建議如果各位成功透過初試進入複試,就多看看英語相關的內容,保持考研時的英語語感,再把專業相關的書籍隨意翻看一下,做到複試心中不慌就好。在面試時做到彬彬有禮,真實誠懇,一般老師也不會太過為難。在聯絡導師時試試提前透過網路或朋友關係和報考專業的保研學生搭上話,好好諮詢一下有沒有還需要學生的導師或者有哪些可以避開的

天坑

,多問多瞭解,不要害羞。

六、

複試及錄取

1。

複試為綜合面試。隨機排序分組,具體分組名單于

3

25

日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航空科學與工程學院網站(

http://www。ase。buaa。edu。cn/rcpy/yjszs。htm

)公佈。考生須按照本方案

“三”(複試方式與要求)中的要求提前做好複試平臺測試準備,並準備好身份證、《複試通知書》(或《准考證》)和“誠信複試承諾書”(須在複試平臺測試現場宣讀)。

1

)請報考

080100

力學、

082501

飛行器設計、

082504

人機與環境工程、

080705

製冷及低溫工程,且具有複試資格的全日制學術型考生於

3

26

日完成平臺測試,並於

3

27

日參加複試。

2

)請報考

085500

機械、

085800

能源動力,且具有複試資格的全日制專業型考生於

3

28

日完成平臺測試,並於

3

29

日參加複試。

複試平臺測試及綜合面試具體安排將於

3

26

日左右透過郵件通知所有考生。

2。

複試採取差額面試,面試不少於

20

分鐘,複試成績滿分

220

分,包括思想政治素質和品德(不計分)、英語能力(

20

分)、課程及基礎知識(

50

分)、專業素質及創新能力(

50

分)、綜合素質(

100

分)等內容:

1

)思想政治素質和品德:考察考生政治立場、理想信念、道德品質,以及遵紀守法、誠實守信等方面的表現,為開放性結構化測試。思想政治素質和品德考核不計入總分,但作為面試重要參考依據。不合格者不予錄取。

2

)英語能力:考察考生口語表達能力。

3

)課程及基礎知識:考察考生在大學期間課程知識、航空航天相關基礎知識掌握情況。

4

)專業素質及創新能力:考察考生本科畢業設計(用

3

分鐘左右時間口述介紹選題背景和意義、研究目標、研究內容、研究方法和已經取得的研究進展等)和其它科研經歷,重點考察綜合運用所學知識解決本領域具體應用問題的能力,要求考生從技術角度說明解決具體應用問題的思路、方法或方案。

5

)綜合素質:考察考生語言表達能力,邏輯思維能力,對學科熱點的關注和了解情況;掌握考生本科階段的專業背景,參與的各類實習實踐、科技競賽等活動以及獲得的各種獎勵;瞭解考生的行為舉止,性格特點,愛好特長等。

擬錄取方法

1。

考生總成績

=

初試成績

+

複試成績,其中複試成績不低於

132

分者,方有資格參與擬錄取環節。

2。

依照考生報考專業、研究方向和相應招生名額限制,按考生總成績從高到低順序錄取,總成績相同者按照初試成績總分、初試數學成績、初試專業課成績、複試成績優先順序依次排序。專業內專項志願按平行志願錄取 ,如有放棄,則依次遞補錄取。機械專業包含了無人系統研究院、前沿科學創新技術研究院、國際雙學位等專項,機械專業有複試資格考生預計

3

27

號參加學院組織的志願填報,具體以學院通知為準,請注意查收郵件並關注網站通知。

3。

預計面試後兩個工作日內於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航空科學與工程學院網站(

http://www。ase。buaa。edu。cn/rcpy/yjszs。htm

)公佈擬錄取名單及參加複試所有考生的初試成績、複試成績、總成績等資訊。

4。

預計

4

10

日左右上線“師生互認系統”,擬錄取考生可與導師聯絡同意接收後,在本系統完成師生互認。

5。

最終錄取結果,以研究生院發出的正式錄取通知書為準。

七、

專業排名

北航力學考研招生分析、參考書、複試線、報錄比、考研經驗

北航力學考研招生分析、參考書、複試線、報錄比、考研經驗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