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武術

土木祖師爺魯班的一生

  • 由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播 發表于 武術
  • 2023-01-20
簡介於是立即帶著徒弟們下山,請鐵匠幫忙製作帶有鋸齒的鐵片,製作完成後,帶進山裡進行實驗,果然比竹片好用多了,在鋸片的一來一往中,樹木紛紛倒下,砍伐樹木的效率得到極大提高,魯班憑著這一工具按期完成了修建宮殿的任務,後來人們稱這種帶有鋸齒的工具為鋸

魯班是怎麼讀

土木祖師爺魯班的一生

魯班出身於木匠世家,受家庭影響,自幼酷愛從事手工工藝、機械製造、土木建築等活動。少年時期,外出求師,拜入終南山木工老祖門下,鑽研木工工藝。經過數年的勤奮好學,他學到了師傅的全部技藝,成為當地小有名氣的能工巧匠。

後魯班離開魯國,到楚國遊歷,受到楚王盛情款待,便留在楚國,為楚國軍隊製造兵器。不久,楚王欲率兵攻打宋國,魯班為軍隊製造出強攻城池的雲梯,但楚宋兩國軍隊最終並未開戰。據說戰前墨子趕到楚國設法勸阻。墨子主張應該製造實用的生產工具,來造福百姓,而不是為戰爭製造利器。之後,魯班接受了墨子思想,全身心地投入到機械、木工等實用技術上,創造發明了很多新奇實用的生產工具,為後世留下了動人的傳說。

土木祖師爺魯班的一生

鋸子

傳說鋸子就是魯班發明的。有一段時間,魯班奉命建造一座宮殿。因建造宮殿需要大量木料,魯班就讓徒弟們上山伐木。但因缺乏工具,他的徒弟們只能用斧頭砍,工作效率極為低下,一天下來,也砍不了多少樹木,根本滿足不了建造宮殿的需求。工程進度越來越慢,眼看就要到達完工期限,魯班十分著急。為此,魯班親自到山上砍伐樹木。上山的路很難走,魯班的手掌無意間碰到了一種野草,瞬間被劃出一道口子。魯班感覺很奇怪,什麼小草能如此鋒利?於是,他就摘下來一片葉子仔細觀看,發現葉子呈齒輪轉,將手放上去,就能感到齒輪的鋒利。看到此處,他不由靈機一動,要是能把砍伐樹木的工具做成鋸齒狀,伐木效率肯定會大大提高。

魯班先是找來一些毛竹,將其做成帶有鋸齒的竹片,然後對著樹木來回拉動,樹幹很快就出現了一道深溝。可是竹片過軟,缺乏硬度,根本不能長時間使用,拉上一會兒,鋸齒就會變鈍,甚至被拉斷,需要再次更換竹片。這樣不僅浪費竹片,效率反而大大下降,魯班考慮應該找一些硬度極高的材料來取代竹片。他思來想去,想到了鐵片。於是立即帶著徒弟們下山,請鐵匠幫忙製作帶有鋸齒的鐵片,製作完成後,帶進山裡進行實驗,果然比竹片好用多了,在鋸片的一來一往中,樹木紛紛倒下,砍伐樹木的效率得到極大提高,魯班憑著這一工具按期完成了修建宮殿的任務,後來人們稱這種帶有鋸齒的工具為鋸子。

發明鋸之後,魯班又發明了不少木工工具,史書上對此曾有很多記載。魯班長期從事木工實踐,經常與木頭打交道,漸漸地發現了一些可以改進的技術問題。如怎樣使粗糙的木板變成光滑又平整呢?在此之前,這個問題一直都沒有很好的解決辦法,極大地影響了木工技術的提高。為此,魯班實驗多次,終於創造發明了刨子。有了這種工具之後,不但把木頭弄得平整了,還把木頭弄得非常光滑,為當時木工技術的發展提供了幫助。另外,魯班還發明瞭鏟、鑽、鑿子、墨斗、曲尺等工具。其中,曲尺更是被命名為“魯班尺”,對當時木工工具的發展有著極其重大的影響。

土木祖師爺魯班的一生

刨子

土木祖師爺魯班的一生

曲尺

土木祖師爺魯班的一生

水磨

據說,石磨也是由魯班發明的。人類邁入農業社會之後,除了終日耕種在田野之間,還要花費時間來剝除穀殼,這是一項非常繁瑣的勞動。人們為了提高勞動效率,經過了長期的探索,人們學會用石頭將穀物壓碎或者碾碎。後來又發明了一種叫“杵臼”的工具,專門用來碾米。這種工具由兩部分構成:一部分叫作“臼”,是在石頭上鑿出的一個圓坑;一部分叫作“杵”,用木頭做成了律槍。勞動中先要將米放入臼中,然後用杵敲打。雖然這種工具較以前用石頭直接砸碾穀物而言已經取得很大進步,但還是有很多的缺陷,如每次春出的穀物很少,使用時也非常費力,時間一長,人就會累得腰痠背疼。因此,人們一直想以一種輕鬆的工具將其代替。

為了幫百姓解決這一難題,他白天到百姓的生活實踐中觀察,晚上在燈下靜靜思考,尋找解決的辦法。後來,魯班經過一番努力,發明了一種簡單實用的磨粉工具。他在兩塊比較硬的石頭上鑿上淺槽,然後將兩塊石頭合在一起,進而用人或畜力拉動石磨,石磨轉動幾圈之後,谷麥就會變成粉末了。這就是流傳千年的石磨。石磨的出現,是我國糧食加工工具的一次重大改革,它將“杵臼”的上下運動改為四圍旋轉運動,並用畜力代替了人力,不但減輕了百姓的負擔,還提高了勞動效率。此後,將谷麥磨成粉末不再是一項繁瑣的勞動,而成了日常生活中一種非常簡單的操作,對改善百姓的生活起到了促進作用。

在機械製作方面,魯班也有著非同凡響的造詣。很多機械裝置都源於他的發明創造,如改進古代的鎖具。鎖具在春秋以前就出現了,其形如魚狀,構造相對簡單,安全性極差。魯班經過仔細研究後,改變了鎖的形狀和結構,將鎖的機關設在裡面,人只有用鑰匙才能將鎖開啟,從而使鎖具有了安全性和實用性。他還用竹子製作過木鳥,風起時,木鳥能借勢飛上天空,一直飛很久才降落,木鳥的故事史書上多有記載。他還製作過木車馬,其內裝置多種機關,人按動機關後,木車馬就會自動前行,這種工具一直被使用到漢代。漢朝之後,出現了一大批能工巧匠,如三國時的馬鈞、唐朝的馬侍封等,他們都受到過魯班製造木車馬的影響,潛心研究,進而研究出了更為神奇的木車馬。

魯班在兵器製作方面也取得了較大成績。春秋時期,各國之間多有戰亂髮生。鉤和梯則成為各國交戰中的兩大利器。魯班從鉤子中受到啟發,發明了用於水戰的“鉤強”。楚國與越國在水中交戰時,曾使用“鉤強”。當越軍船隻後退時,楚軍的“鉤強”就會鉤住越軍的船隻,當越軍船隻靠近時,楚軍的“鉤強”就會對其船形成阻擋,這種遠可攻、近可守的工具深受南方國家的喜歡。魯班還將梯改造成為可以凌空而立的雲梯,以其用來攻城,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史書中曾記載,魯班在石頭上刻制過“九州圖”,這應是中國最早的石刻地圖。《列子·新論》中曾記載了魯班雕刻鳳凰的故事。相傳有一天,魯班在石頭上雕刻出一隻鳳凰,在沒有完工時,很多人都嘲笑他,說魯班雕刻的根本不是鳳凰,簡直就是一頭牛,或者是一頭豬。魯班聽後也不生氣,他繼續雕刻,用了沒有多長時間,一隻栩栩如生、形象逼真的鳳凰就出現在人們面前,那些嘲笑魯班的人個個目瞪口呆,他們對於自己給別人妄加評論的行為十分後悔,並向魯班道歉。

一個成功男人的背後,離不開一個偉大的女人。魯班的妻子也是一位木工好手,相傳傘就是她發明的。在楚國時,天經常會降下大雨,魯班與百姓們卻不能因為下雨而停止工作,魯班的妻子看到丈夫挨淋,心疼不已,便想要為丈夫解決這一難題。她經過一番思索,發明了傘,讓魯班出門時帶上,這樣一來,下雨天,魯班也就不會再挨雨淋。後來,百姓們發現了傘的好處,於是也撐起了傘來遮雨。久而久之,傘已經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工具。

魯班發明創造的故事,在民間流傳了千百餘年。雖然這些故事不一定全部真實,但也足以證明魯班的才能,充分表達了人們對發明家魯班的敬仰之情。漸漸地,魯班的故事被神化,魯班也成為中國勞動人民勤勞智慧的象徵。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