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武術

中國碳中和雄心:燒炭的鍊鋼爐也要改燒電?

  • 由 觀察者網 發表于 武術
  • 2023-01-09
簡介海上風電 圖源新華網中國“雙碳”要抓工業,但工業“雙碳”並不靠產業轉移在日前埃克森美孚主辦的“2022美孚創贏峰會”上,中國能源研究會常務理事李俊峰指出,在中國實現雙碳目標的過程中,工業領域的節能降碳非常重要

15平米燒炭要多少斤

中國碳中和雄心:燒炭的鍊鋼爐也要改燒電?

新能源、數字化、能效提升、低碳環保,它們正成為新時代中國工業的“關鍵詞”。

2020年9月,中國首次提出2030年前碳達峰、2060年前碳中和的“雙碳”目標。此後兩年來,中國在能源等領域持續發力。據國家能源局網站昨日(9月7日)訊息,日前召開的8月份全國可再生能源開發建設形勢分析影片會指出,我國可再生能源發展持續保持平穩快速增長。會議同時要求,要進一步推動大型風電光伏基地建成併網。

據悉,今年1-7月,全國可再生能源新增裝機6502萬千瓦,佔全國新增發電裝機的77%;全國可再生能源發電量1。52萬億千瓦時,佔全國發電量的31。8%。全國主要流域水能利用率98。6%、風電平均利用率96。1%、光伏發電平均利用率97。9%。

在我國實現“雙碳”目標的過程中,風電光伏等可再生能源的蓬勃發展帶來了什麼機遇?與發達國家相比,中國實現“雙碳”目標時,會選擇一條什麼樣的道路?這對中國的現代化綠色低碳工業,以及從業企業而言,又將意味著什麼?

中國碳中和雄心:燒炭的鍊鋼爐也要改燒電?

海上風電 圖源新華網

中國“雙碳”要抓工業,但工業“雙碳”並不靠產業轉移

在日前埃克森美孚主辦的“2022美孚創贏峰會”上,中國能源研究會常務理事李俊峰指出,在中國實現雙碳目標的過程中,工業領域的節能降碳非常重要。從總量上看,工業領域能源消費量佔全國總體消費量的65%左右,因此工業實現碳達峰、碳中和,是我國實現“雙碳”目標的一個重要基礎。

與此同時,工業要率先實現碳達峰,為交通業和建築的碳達峰“留出空間”。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國的交通運輸環境、住房生活條件在不斷地改善。但作為一個發展中國家,中國和發達國家仍然有差距,未來我們還要大幅度地提升交通運輸環境和民眾生活質量。因此在這些領域,短期內實現“雙碳”是比較困難的。

相反,歷經多年的努力和發展,中國已經步入工業化後期,這也是工業能夠率先“達峰”的一個條件。據人民日報此前報道,自2010年以來,我國製造業增加值已連續12年世界第一。我國是全世界唯一擁有聯合國產業分類中所列全部工業門類的國家,有220多種工業產品產量居世界第一位。

中國碳中和雄心:燒炭的鍊鋼爐也要改燒電?

在山東港口青島港全自動化碼頭,貨輪在裝載外貿集裝箱 圖源新華網

中國實現“雙碳”的路徑,和發達國家有什麼不同?

在峰會上李俊峰指出,有一個特徵需要我們明確:“中國工業的碳達峰、碳中和,不能像發達國家一樣。”發達國家在70年代中後期普遍達峰,原因就在於他們把一些所謂的“高耗能工業”向發展中國家,特別是向中國進行了轉移。

上觀新聞援引的資料顯示,歐美日發達國家大多在1970年-2013年實現了碳達峰。例如上世紀的瑞典(1970年)、英國(1971年)和瑞士(1973年);比利時、法國、德國和荷蘭則在1979年實現了碳達峰。

在2000年以後,又有更多國家實現了碳達峰。例如葡萄牙(2002年)和芬蘭(2003年);在2005年,西班牙、義大利、奧地利、愛爾蘭和美國實現碳達峰;希臘、挪威、克羅埃西亞、加拿大在2007年實現碳達峰;紐西蘭、冰島、斯洛維尼亞在2008年實現碳達峰……中國東邊的日本,也在2013年實現了碳達峰。

基於中國工業發展的現實情況,

李俊峰表示,中國沒有辦法像其他發達國家一樣透過這種產業轉移來實現碳達峰、碳中和,“我們只能透過技術進步、能源轉型。”

鋼鐵、水泥、化工,這三大行業是我國工業碳排放的大頭,也是我們實現雙碳目標的關鍵。因此在我國雙碳的行動方案裡,一個重點就是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體系,推動能源轉型。

我國正從化石能源走向非化石能源,而非化石能源大部分都是電力,因此未來中國將會構建以新能源為主體的新型電力系統,包括工業、建築、交通領域,都會實行電氣化的改造。這也給中國帶來了很多挑戰和機遇。

李俊峰表示,工業電氣化的難度非常大,我們要進行工藝的升級換代,比如過去是高爐鍊鋼,以後可能變成電爐鍊鋼,甚至在一些冶金部門可能要出現氫冶金。很多人認為,碳中和的過程就是一個能源轉型的過程。此外智慧化、數字化改造也很重要。因為電是最容易數字化、最接近數字化的一種能源形式。

中國碳中和雄心:燒炭的鍊鋼爐也要改燒電?

氫冶金技術取消了燒結、球團、焦化等汙染嚴重的造塊工藝 圖源人民網

工業綠色轉型任重道遠:挑戰依然存在,需要協同合作

不難發現,技術進步和能源轉型是中國實現雙碳目標的兩大發力點。

但對中國而言,現實充滿了機遇,也不乏挑戰。

以風電為例。中國農機工業協會風力機械分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祁和生在峰會上指出,風電行業的最大機遇,就是未來40年中國風電產業發展的方向非常明確。但是在跨度長達40年的發展過程中,不同階段會有不同的挑戰。

近期挑戰首先是併網消納問題,中國風電資源都在西北地區,但是用電量的大頭卻在東南沿海、南部地區,以新能源為主的新型電力系統如何建造?這些問題需要不斷去解決;此外隨著風電裝機量越來越多,“土地利用問題”也會被提上日程。未來風電產業的長遠發展,需要統籌和協調好它與生態紅線、林業農田等各方面的關係。

風電的發展需要風電技術裝備來滿足,這就要不斷進行技術創新。目前某些風電重要部件和風電設計軟體需要進口,這是我們下一步要解決的問題——包括隨著風電資源的不斷開發,低風速區將越來越多,如何滿足低風速區的發展需要,這也會帶來一系列技術問題,它們都需要我們去解決。

中國碳中和雄心:燒炭的鍊鋼爐也要改燒電?

某風電裝置公司車間一景 圖源新華社

在近日由埃克森美孚主辦的“2022美孚創贏峰會”上,埃克森美孚中國潤滑油業務董事總經理嶽春陽表示,“隨著國家‘雙碳’政策的逐步落實,中國工業領域的減排任務正日益緊迫,企業也正在經歷著前所未有的挑戰。”

“任何產業重大轉型的完成都需要整個行業的深度溝通與協同合作。因此,透過美孚創贏峰會這一平臺,我們也迫切希望聯合工業生態圈企業、行業專家及各界夥伴們,一同碰撞多元化的觀點,挖掘更多可持續發展潛力,攜手共築低碳未來。”

中國工業走向綠色轉型是一個龐大的課題,“合作”將成為未來的另一個關鍵詞。

對於中國企業而言,技術進步會帶來挑戰、壓力,也會帶來重大機遇。

上海電氣風電集團有限公司副總裁王明軍在峰會上表示,新能源的一個典型特徵是不穩定。從使用者側來看,能源使用端存在著季節性等波動,比如夏天和冬天是高峰;每天晚上5-9點前後,用電也比較多。但是新能源光伏的最大處理和發電量在中午前後,而風力發電最大處理量通常在午夜前後——尤其是凌晨。這就會帶來挑戰。

對整個產業鏈來講,新能源的不穩定會衝擊整個電網的傳輸和輸送。中國企業從“源網荷儲”一體化等角度解決問題,面對挑戰,整個行業就要透過技術去應對,去研究、化解和突破問題。那麼對於企業們而言,這就是機會。

“現有電網傳送以及能源消納,現在是新能源發展面臨的第二個大的挑戰。”

我國“三北”地區和一部分沙戈荒地區,新能源資源非常豐富;沿海地區的海風等資源也非常豐富,但是它消納起來相對要容易得多。那麼三北地區就要輸電外送。這背後也蘊藏著機遇:西北地區新能源資源稟賦好,體量非常大,礦產資源也很豐富,那麼我們就可以把礦產資源跟新能源的消納做一個很好的結合。

中國碳中和雄心:燒炭的鍊鋼爐也要改燒電?

察爾汗鹽湖是中國重要的鉀肥生產基地和鹽湖迴圈經濟產業基地 圖源新華社

王明軍指出,能化共軌是新能源就地消納的重要解決方案之一,需要研究機構、政府和企業的深度協同,也需要技術上游高校到下游企業在研究和具體應用上突破,這都蘊藏著巨大機遇。

“我想所有的企業,包括我們對應的研究機構,持續地在這個領域進行發力、持續的探索,終歸會為整個中國未來實現2060年碳中和這個目標貢獻自己的力量,並在發展當中找到自己的機會。”

(專家觀點系圓桌論壇資料整理,發言未經本人審訂確認)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