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武術

王明陽提出知行合一和致良知思想,讓人們在行為中增進道德認知

  • 由 文史小二哥 發表于 武術
  • 2021-06-17
簡介雖治生、科舉甚至做買賣都不妨礙為學修養,可見,欲致良知不能離開現實事物,只有在不斷的事上磨練中,才能認清並去除私慾,呈現良知,恢復心體本然

知行並進的提出者是誰

由於早期尚未找到表達自己思想的合適語言形式,王陽明不得不借用前人語言進行表達,因而他早期的思想,主要透過解釋《大學》來闡發。然而他從自己理論出發的解釋,始終無法避免牽強之嫌,這也就顯示出了經典文字,對其哲學思想表達的限制作用。

隨著思想的日益純熟,陽明也終於找到了、最適宜的表達自己思想的語言形式,這就是致良知學說。因而,王陽明晚期教導學者,不在依附於格物致知之教,單提致良知教導學生。

王明陽提出知行合一和致良知思想,讓人們在行為中增進道德認知

常人心體當中良知、私慾混雜,只有在道德踐履的事事物物之中不斷反思省察,才能分清。常人心體皆有私慾隱伏,在處世接物之前並不彰顯,如許多貪官汙吏貧賤時候也能夠持守正道,然而日後卻經不住外在貨利財色的引誘,正說明他們心體原本潛伏著私慾。

良知私慾之精微,要在與物相接的現實中不斷髮現,不斷省察剋制,方能夠去除心體的私慾。陽明早期,即提出知行合一思想,提倡人們在行為中增進道德認知。他的致良知思想也強調不離事物。

王明陽提出知行合一和致良知思想,讓人們在行為中增進道德認知

有官員曾向陽明表示,他簿書訟獄繁重無暇為學,陽明指出為學不離開事物,告誡他做任何事情的時候,提撕自我良知,不斷的省察剋制,這就是致良知工夫的入手處。

就如處理案件詞訟,時刻警醒自己不要因私意起喜怒哀樂之心,影響了公平的判決。所以,致良知不離事物,離開事物就是著空,見不到成效。致良知工夫只有在現實中磨練即可,隨時隨處體當自家心體,無論做任何事情皆是致良知工夫。

雖治生、科舉甚至做買賣都不妨礙為學修養,可見,欲致良知不能離開現實事物,只有在不斷的事上磨練中,才能認清並去除私慾,呈現良知,恢復心體本然。

王明陽提出知行合一和致良知思想,讓人們在行為中增進道德認知

無論格物論還是致良知,皆體現了復心之本體的根本工夫思想,貫徹了存理滅欲、知行合一的工夫主旨。在陽明看來為學只要成就自家心體,養得心體純乎天理,發之行為實踐自然。

成就心體的根本工夫不外乎存理去欲,從具體方法來說只有事上磨練才能成就心體,也就是知行合一的工夫。這樣在日常生活中,無論做任何事情提當自家心體即可,所以為學既不妨礙舉業,也不忌憚日常繁忙事物。

程朱理學以性為道德本體,修養上採取以外在天理規範約束感性慾望的方式,然而,長久強調外在準則,必然導致準則的僵化以及對人性的壓抑。心學主張向內尋求道德原則、重視個體的道德主體性,適應了時代的需求,這也就決定了宋明儒學,從理學向心學衍變的必然趨勢。

王明陽提出知行合一和致良知思想,讓人們在行為中增進道德認知

陸九淵開創心學源流,為宋明儒學的道德主體性構建做出了重要貢獻。但由於陸學輕理論重實踐的學問特點,他的心性學說並沒有建立完善的理論系統,王陽明的心體學說代表了、心學心性理論構建的初步完成。

陽明的心體學說是在總結理學、與心學心性論的基礎上建立了的。心體之中,良知不僅是道德本心,也是感性心的主宰;感性心不僅是道德理性對治的物件,更是心體狀態的表現。

在陽明看來,求為聖人,不是以外在規範約束人的行為,而要使德性行為從心體自然發出。這就要求人們在工夫修養上成就心體,成就心體實質上是將感性之心,納入良知的主宰之中。

王明陽提出知行合一和致良知思想,讓人們在行為中增進道德認知

在以客觀天理為行為標準的哲學形態下,個體之人被淹沒在統一的行為規則中,個性、自我得不到體現,陽明心學的建立,使人心不但成為自身道德行為的主宰,更進而成為宇宙萬物的主宰,充分發揮了人的主體性。

心體說表現了對個體存在價值的肯定,和個體人格的重視,可以說是人自我的發現,也正是在這種意義上,許多學者將陽明哲學,看作具有思想啟蒙的意義。

王明陽提出知行合一和致良知思想,讓人們在行為中增進道德認知

例如在是非標準問題上,陽明主張求之於心。這充分表現了對自我價值的肯定。另外,王學降低了成聖成賢的標準,拉近了凡聖之間的距離。成聖的方法很簡單,任何人只要致其良知即可成聖。

在陽明哲學中理性與感性,被統一與心體之中,透過自我尺度的把握實現德性行為。這一方面充分擴充套件了心的道德主體作用,使人不需要向外在世界尋求行為準則,將宋明理學道德主體性的建立推向極致;另一方面重視人的感性存在,充實了道德主體的個體人格。

王明陽提出知行合一和致良知思想,讓人們在行為中增進道德認知

然而,道德踐履是人、物,主客之間的互動,主體或客觀的任一端過度高揚都會造成不良後果。陽明沒後,王龍溪倡導從本體悟入的先天之學,拋卻修養工夫徑任良知;泰州王艮也主張良知現成。隨著明朝中、後期心學的發展,心學者對道德主體性的過分追求,走上了以知覺為良知的另一個極端。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