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武術

躲不掉的中年危機之正確解救方式

  • 由 閃電觀察團 發表于 武術
  • 2023-01-03
簡介更讓人感到無力的一點,人這年紀一大啊就容易怕冷,現在越來越多的東北中老年會選擇到南方溫暖地區去過冬,在那邊進行消費和購置資產,你說這好不容易盼著他們能花點錢給東北經濟輸點血,結果還把需求帶到了外地,就問你得勁兒不得勁兒

龍捲風有辦法消滅嗎

如今的東北經濟增長乏力,其經濟體量在全國的佔比呈逐年減少的狀態,巔峰時期,東三省GDP佔全國的比重超過了15%,然而2020年的佔比已經不足5%。退一步講,就算不跟發達了的兄弟比,自個兒跟自個兒較個勁,也發現自己越混越回去了,自身經濟規模一度處於萎縮狀態。

躲不掉的中年危機之正確解救方式

如果把東北比作一個人的話,聯絡到萎縮、乏力等詞彙,我會不由的發出這樣的感慨:

共和國的長子如今跟我一樣,也步入了中老年

這是道德的淪喪還是人性的扭曲?道德觀察帶你。。。對不起,串臺了。

這是歷史的偶然還是宿命的安排?!!!《小灶觀察》帶你走進東北,去管中窺豹一番。

談到這位共和國長子身體機能衰退的原因,各路中、西醫專家那是眾說紛紜,歸納起來主要體現在以下幾點:

①經濟全球化的大勢之下,我國逐步確立了以外向型經濟政策占主導地位的國內經濟格局,這就更有利於地理位置佔優的東南沿海地區,此消彼長之下,東北衰退;

②國營經濟佔比大,許多國企運轉效率和競爭力低下,上世紀90年代國家經濟轉軌期間的下崗潮對東北衝擊尤為明顯,一些歷史政策問題導致了後來的很多經濟與社會問題。

③東北擁有數量眾多的資源型城市或者鄉鎮,如今資源的日益枯竭、失去比較優勢後的自主性產能縮減以及“資源詛咒”帶來的一系列產業發展及轉型問題,讓東北經濟雪上加霜。

④官僚制(中性詞,亦稱作科層制)作為一種現代化組織管理模式,曾經幫助東北在計劃經濟時代較快實現了工業化和現代化。但由於制度慣性,社會管理組織結構未能跟隨市場經濟模式的走向進行及時充分的調整,導致管理機構臃腫,管理程式複雜,管理成本高企。仍舊盛行的“官本位”思想嚴重破壞著東北的營商環境。

⑤……

問診過後暫時還沒有得出確切的結論,但又產生了新的疑問?為何一些同樣受以上一項或多項因素影響的地區並沒有類似的境遇呢?是需要集齊所有Debuff才會生成套裝效果嗎?這個問題很燒腦。我們不如換一個思路,先來看看這樣一個模型:

假設受A的影響會出現結果B,而受B的影響又會出現結果C。這裡的

B

既是C的直接原因也是A的結果。

如果說A恰好是由比較複雜的多個因素組成,雲遮霧繞以至於我們搞不清楚的話,那能不能退而求其次,

先把簡化後的B搞清楚呢

透過在小灶班吃夜草,我想我找到了這個“

B

”——

東北,步入了中老年。

且慢!這難道不正是我們看到的最終結果C嗎?有人可能會問。

同學們不要誤會,先聽我說,正是因為B和C看上去很像,所以說才是直接原因嘛,至於你信不信,我反正先信為敬了。而且透過這個B,我們還能找出更多的A來喲。

解題過程如下——

之前有部電影很火,透過網路上大範圍的科普,很多人都知道了《你好,李煥英》裡的男男女女為何都操著一口地道的東北話。如果你剛好還不知道的話,我在這裡特地為你開通一項增值服務:

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無數地處發達省份的年輕人用他們的青春託舉起了轟轟烈烈的“三線建設”運動,而這場運動的主力軍正是來自於東北。這也從側面反映了當時東北相對於我國其他地區的發達程度。

建國之初,由於自身底子

好,外加上蘇聯大哥哥的援助,東北迅速成為國內工業化、城市化程度最高的區域。有了更多的工作崗位可以提供給女性,提升了她們的獨立自主性和家庭地位,再加上受教育程度的提高和男女平等思想的普及,東北生育率先於全國其他地區出現了下降。超前的城市化程序還帶來了另外一個結果,80年代起,東北的計劃生育執行得比全國大部分地方都要好。

還需要注意的一點是:“三線建設”運動不光是工業化能力的輸出,也是一代年輕人的持續流出,人跟著就業走,很多人走了就再也沒有回來……

生育率下降、年輕人流失,導致東北先於全國開啟了老齡化程序。可以這麼說:人口結構的中老年化(B)導致了經濟的中老年化(C)。

這兩者的直接關係就在於:人口結構的老齡化對經濟增長的壓制作用相當明顯,其主要體現在消費能力的衰退。

我們先來看一大·波資料:2019年遼寧人均存款為8。2萬元,位居全國第二,僅次於浙江(9。36萬元),甚至高於廣東(6。95萬元)、江蘇(7。24萬元),2019年黑龍江人均存款為4。4萬元,位居全國第16位,吉林人均存款為5。25萬元,位居全國第12位,兩省均處於全國中等偏上水平。

從存款這個維度來看,東北人並不差錢,但正在“中老年化”的東北人並不願意花錢。要知道,財富的源頭其實是人的能力和需求,而不是物和錢的堆積。只要你人有能力,需求也旺盛,財富是可以不斷被創造出來的。

很多人其實並不清楚:人的需求,才是第一生產驅動力。

正是因為人這種生物有需求,才會產生消耗。當自然界的產出不足以滿足人們因需求帶來的消耗時,才會出現人類的自發性組織生產,更多的產品被生產出來用於填補需求的缺口。

請記住,不是因為有生產才會有需求和消耗,需求才是源頭和根本。

你的需求帶動了別人的生產,你的支出會變成別人的收入,反過來也一樣,別人消耗你生產,別人支出你數錢。總之,大家都來參與消耗,也就促使大家都

來生產,財富就是這樣被創造出來的。而一堆物品你屯那裡不用,一堆錢放那裡不花,物成了死物,錢成了死錢,其對生產創造和經濟發展的幫助幾近於無。正所謂無慾則無求(剛),要是讓無慾消滅了需求,經濟立馬硬挺挺倒地上給你看。

想讓中老年朋友們變得有欲起來其實並不容易。中國發展的太快,讓一個人有機會從農業時代穿越過工業時代又邁入到資訊化時代。當年社會面臨的問題是供給瓶頸,是如何吃飽穿暖,大家能夠生產出來的物資相對匱乏,好錢好物都要講求個“餘著”,以此來增加自己的抗風險能力,但如今面臨的問題卻變成了產能過剩。

變化來的太快就像龍捲風,不能承受,卻已無處可躲,曾經年輕的人們正在老去,但人生早期階段在農業時代或工業時代初期烙刻下的“貧窮”基因卻愈發鮮活。

人類還有一個顯著特徵,就是怕死,隨著年齡的不斷增長,死亡的機率也在逐步提升,存錢保(續)命就成為了多數中老年人最上心的事情。

總之呢,不論是源自於早年間被貧苦烙刻下的“思想鋼印”還是出於對生老病死的擔心,老齡化對消費的負面影響都是肉眼可見的。更別提因內分泌變化帶來的慾望顯著下降了。

更讓人感到無力的一點,人這年紀一大啊就容易怕冷,現在越來越多的東北中老年會選擇到南方溫暖地區去過冬,在那邊進行消費和購置資產,你說這好不容易盼著他們能花

點錢給東北經濟輸點血,結果還把需求帶到了外地,就問你得勁兒不得勁兒。

需求不足導致生產端有力使不出,供需兩端不振引發經濟的下滑,經濟的下滑又觸發了自我強化的惡性迴圈:一邊是家鄉市場蕭條引發的優質就業機會缺失,另一邊是他鄉的高薪誘惑,在人員可以自由流動,甚至有的地方就是在引誘你流動的情況下,不得勁兒的年輕人會到哪裡去追尋自己的前途就不言自明瞭。年輕人的出走又會進一步加速老齡化程序並進一步帶來需求的不足和經濟的萎縮。

東北正在流血。

只有想辦法止血,從提高生育率和引導人口流動等方面入手去改善人口結構,從長遠來看,才能有效改善東北的經濟發展狀況。

至於具體該採取哪些政策去合理引導?這道大題我做不了,做了也屬於是在紙上談兵。但如果你透過我的講述,明白了人口結構與經濟發展的直接關聯性,那我的小目標就算達到了。

03

僅僅知道了這個關聯性還不夠,如何利用這個關聯性,為我們自身的決策服務才是最終目的。因為東北的老齡化也是中國老齡化的一個縮影,作為一個普通人,沒有能力挽大廈於將傾,但至少也應該學會趨利避害,畢竟,君子不立危牆之下嘛。

下面我們進入吃夜草環節——

中國人的年齡結構與消費之間的關係:大多數人在40、50多歲達到其一生中消費的最高峰。從出生起一直到20來歲,人基本上是淨消費者,20歲出頭參加工作以後開

始有了收入,但此時的收入有限,支出也僅僅是為了滿足基本需求,隨著工齡的增長,收入在不斷上升,消費也不斷增加,特別是在有了四腳吞金獸以後,教育支出和住房改善支付成為主要支出專案,直到過了消費高峰期,進入60歲後,伴隨著體內激素分泌的變化,消費慾望下降,子女也開始離開家庭獨立生活(最後再贊助一筆安家費),房子車子等大宗消費品該買的也都買了,人的消費進入到一個下降期。而在退休前,其收入並不會大幅度下降,每個月的盈餘會越來越多,儲蓄率會迎來一個陡峭的上升期,退休後其淨資產達到最大值。根據描述的內容,我們可以畫出下面這個圖:

躲不掉的中年危機之正確解救方式

國人消費週期圖

再來瞅瞅下面這張圖:

躲不掉的中年危機之正確解救方式

歷年出生人口統計圖(1978-2020)

從圖中我們可以看到,距離我們最近的一次生育高峰,已經是35年前的事情了,之後每年的新生兒數量便一瀉千里,待到2015年全面放開二孩政策實施後有了點起色但哪成想竟只是迴光返照。

結合這兩張

圖我們可以看出:85後嬰兒潮們正在步履堅定的邁向他們的消費高峰期(35~45歲換大house,50~60買養老房及資助子女買房)。換算成具體的時間,也就是2020年到2030年,大城市裡的改善住房需求會被推高(一大波改善人群正撲面而來,這個雪坡很長,我身邊許多經濟實力還算不錯的家庭都在35歲左右完成了第一次改善,50歲之前的再次改善將是大機率事件,那些經濟實力稍差的人也會陸陸續續進行房屋的置換),再往後十年(2030年到2040年),高品質養老房的需求也會有一波提振。而低門檻的剛需房也會因為嬰兒潮父母資助兒女買房迎來一輪絕唱。

這波嬰兒潮帶來的消費潮洪峰正在向我們逼近,等到消費潮過後便是我國消費總規模的持續萎縮(國家正在想辦法扭轉這一局面,具體效果還有待觀察)。這就是“人口結構與經濟發展的直接關聯性”在時間維度以及宏觀層面對我們的啟示,那些身處中心城市的人們也都會面臨這輪中老年洪峰逼近所帶來的挑戰或者說機遇(大勢之下,到底是機遇還是挑戰,主要還是分人,有耐心看到這裡的人,如果剛好也不缺乏領悟能力,那麼有理由相信你也能夠趁勢而為)。

這裡需要就上面的話解釋兩點:

①三個小點:中國核心城市在可見的將來仍然會處於外來年輕人口流入的狀態;原住民的後代雖然能夠繼承長輩的房產,但由於這類房產大多老舊且功能不完善,導致並不適合居住,因此他們仍然會有購買新(次新)房的改善需求;資助子女買房可能仍舊是大多數80後苦命一代逃脫不了的命運。

②以上觀點僅

從人口數量與結構的變化角度考慮,如果政府的調整措施得當,能有效提升年輕人的消費能力並激發出年輕人的消費意願,以至於以後年輕人的消費能力1個頂過去5個也不是沒有可能,消費質量的上升我們當然也是樂見其成的。但在其成為事實前,我們應該保持適度的悲觀。

在空間維度以及微觀層面上來看,我們中老年朋友也應該積極擁抱年輕人,到年輕人多的地方去,和他們打成一片,比如成都

的高新區、天府新區啦,武漢的光谷(東湖新技術開發

區)啊,鄭州的鄭東新區啊……等等等等,都是大有去頭的嘛。

哪裡有更多的年輕人,哪裡就有未來的消費以及消費增長的潛力。我在《一文弄懂GDP、收入和房價的關係》當中已經講述了高階產業提供的高薪崗位會使很多人變得富有,但由於消費半徑和服務半徑的限制

,有錢人的資金雖然有溢位,但是總體來看大部分錢還是在他們的職住半徑裡轉圈圈(透過思考為什麼有錢人多的地方,其資產價格、日常消費品及服務產品的價格都要更高可以幫助你理解這一限制)。這個限制半徑同樣適用於年輕人的消費和收入。想要去掙有錢人和年輕人的錢,讓自己也參與到財富的重新分配過程當中去,就得先混入到他們的職住半徑當中去。

就拿成都舉例,同樣理個髮,北門20元,南門50元,同樣一碗麵,北門10大洋,南門20大洋。高物價的背後是高成本,高成本里邊就包含著高租金,而高租金的背後又是更高的資產價格。南門的許多資產價格原本並不高,比如大源村。但隨著附近的年輕人逐步變為了有錢的中年人,其不斷增強的購買力就體現在了資產價格的上漲裡邊兒。要我看,

北門

也存在有錢人和年輕人的新一代

聚居地,請大家持續關注北部新城的未來。

透過上面這段話,

又引申出另外一個知識點:人口結構還會影響資產的價格和資產的收益率。有錢中年人(擁有更多的財富和各類社會資源)佔比大的區域,代表著現在,該地區的資產價格必然高企,但投資回報率則較低。而那些很有可能成為下一個有錢中年人聚居地的地方則代表著未來,其資產價格現在未必有多高(就像當初的大源村),但等到從現在的年輕人當中脫穎

而出的購買能力強勁的中年人開始在該區域聚集的時候,該地區的資產價格也會快速的拉昇,所以投資回報率會比較高。

由於人的行為黏性和認知黏性的關係,那些在以後很有可能成為下一個“有錢中年人聚居地”的地方,距離現在年輕人佔比大的區域不會太遠,

我彷彿看見了今後十年,那些聚居在華陽、中和、海昌路、南湖、華府等板塊的眾多年輕人,不斷往更南邊相鄰高品質板塊遷徙的場景。

好了,言多必被夾,今天就到這裡。我要去為促進中國人口結構年輕化,貢獻自己的綿薄之力去了。

Ps:建議那些學有餘力的同學以“應該在什麼時間、什麼地點、乾點什麼?”為題寫一段讀後感。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