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武術

有多少房子才能相當於過去的地主?估計和你想的不一樣

  • 由 章哥說買房 發表于 武術
  • 2023-01-02
簡介後面再說他爺爺的事兒,先說如果用過去地主的標準,和現在的房子怎麼進行比較

單左位是什麼意思

有多少房子才能相當於過去的地主?估計和你想的不一樣

北京章哥,房地產從業

20

年,通曉業內門道,我不做所謂的“專家”,只用二十年實戰經驗幫大家答疑解惑。

一、

和朋友正喝茶呢有人加我微信,問北京是否有地鐵沿線總價80萬之內的房子?因為他只有30萬,但迫切的想買房。回答是有,在地鐵房山線的燕山區。可總價是80萬,現實中卻未必能用30萬買到,房子很老了,我也不知道是否能貸款,估計要受到限制。

我覺得回答的沒毛病,結果人家怒了,一條又一條的吐槽發過來。我也沒再理他,能理解這種人的心情,來北京年頭不少了,或許也很努力很辛苦,但就是沒攢下錢買不起房,心中積攢了太多的怨氣。所以經常得找個倒黴蛋兒發洩一下,這就找上我了唄。

我倒無所謂,自打我幹這行兒就沒少了捱罵。房價漲了,沒買房的罵我;房價跌了,買了房的罵我,怎麼都跑不了。所以當年我的老闆就說,咱們這行業之所以工資高,就因為至少有30%的錢是捱罵費的補償。

這就讓這小夥子罵吧,反正他表面上罵的是我,其實罵的高房價,我只不過是個替代品而已,是人家隨機的發洩靶子。

但小夥子最有一句話挺有意思:小心再來一次土地革命,全都把你們鬥地主!

二、

我讓朋友看了看,他也笑了。然後說他爺爺就曾經是地主,也捱過不少批鬥,但卻和人們想象中的情況不同。

後面再說他爺爺的事兒,先說如果用過去地主的標準,和現在的房子怎麼進行比較?

在運動時期,中國把農民分成了幾個等級,地主,富農,中農,下中農,貧農。這劃分的標準是什麼?人們都認為是用的“資產”。其實不是,主要用的是“生產資料”,也就是土地、耕牛和農用機械(水車、磨坊等等,普通的鋤頭鐮刀不算)。

其實很多中國人不太清楚“無產階級”是什麼意思,以為無產指的是沒有資產,也就是沒錢沒房的人。其實不對,這個“產”主要指的也是生產資料,不掌握生產資料,只能靠出賣勞動力的打工人,就是無產階級。也可以說是被僱傭的階層,除了能生孩子之外,沒有其他的可投資品。

那貧下中農就是無產階級了,屬於既沒有土地也沒有耕牛,更不可能擁有水車磨坊一類的。所以他們只能去給地主當長工或佃戶,相當於打工者,用勞動力來換取生活資料,沒有其他的收入渠道。

現在的房子其實就等同於土地,是可以靠出租賺取收益的,屬於生產資料。哪怕只是自己住,也是節省了租房成本。

那可以這麼說,住在合租房的基本就是貧農,能租一套房的就相當於下中農。當然,租豪宅酒店的不能算,那不是人家不能買,而是懶得買,就喜歡這種租房的生活,和買不起兩碼事兒。

三、

什麼是中農?就是擁有生產資料,能夠自給自足的自耕農。比如偉大領袖,他們家在湖南擁有15畝土地,足夠自給自足了,所以就是中農。後來又多了8畝地,需要僱人幫工,那還就可以算富農了呢。

所謂富農,就是在自給自足之外,還有多餘的生產資料可以出租或僱傭別人來生產,賺取別人的剩餘勞動價值。

那如果和現在的房子比較,擁有自己的獨立住房就是中農,可以自給自足。而如果有多餘的房子出租,那就是妥妥的富農了。

但是這也不能一概而論,有的表面上是中農,其實也是富農的。比如我家鄰居老兩口,住著很大的房子,價值也不低。但他們就是不願意出租,更不願意換成兩套把其中一套出租。那他們表面上是自給自足的中農,其實則是富農。

也有表面上是富農,其實是中農的。比如在遠郊有兩套小房,收取著其中一套的租金。但實際上這兩套加起來還不如市區的一套小房,那這種表面的富農,其實也不過就是中農而已。

這其實也可以制定個簡單的標準,也就是在保證自己的正常居住之後,還能靠出租房子來賺錢一個當地平均月薪收入的房租,那就是富農。

以北京為例,滿足一家三口的房子基本就是市區兩居室,價值5/600萬左右。那北京的平均工資基本是7/8000塊錢,也就是如果再有一套能租出這個租金的房子,就相當於過去的富農。

這折算成房產價值就是,家庭房子資產在5/600萬的就是中農,千萬左右的就是富農。低於5/600萬的,下中農。完全沒房子靠租房生活的,貧農。

地主的標準是什麼?是完全不必參與生產勞動,靠土地出租就能夠生活的階層。

如果以房子來對應,那在北京,夫妻平均收入在1。5萬的為中位數。那也就是說,如果你們住著自己的房子,然後每個月不靠工資還能收1。5萬,相當於兩套普通房產的房租,那就是地主了。這個標準基本就是3套房,價值在2000萬左右。

對應一下吧,看看自己是什麼階級成分?

反正以北京來說,如果以這個標準,那地主很少很少,富農也不多,基本都是中農和貧下中農。因為北京有2200萬常住人口,也就是1000萬個家庭。官方數字說房產自有率是70%,那就是有300萬無房戶。而在其餘700戶裡,擁有一套房的是絕大多數,兩套房以上的僅有10%。很多人顯擺房子多,比如一家三套吧,那其實如果有老人和孩子的話就是三個家庭了,不能按一個算。

另外,北京的房產總量不過是700多不到800萬套,700萬的有房家庭,能給一家兩套三套留出的就是幾十萬套。所以甭相信北京有多少地主,至少到現在還是很小比例的存在。

四、

說說朋友爺爺的這個地主的故事吧,看有沒有啟發。

他老家在關中,也就是陝西中部。這幾年有個說法是“關中無地主”,好像是秦暉先生提出的,意思是關中地區很貧困,解放前是以自耕農為主的,能被稱為地主的非常少。所以當年鬥地主是為了批鬥而批鬥。

他這個說法不太準確,但也不能算錯,可這背景和實際情況卻也和絕大多數人認為的不同。有時間單獨寫寫土改和鬥地主吧,講講領袖為什麼必須要發動這場運動,以及背後的歷史抉擇與無奈。絕大多數人在時代面前,都只能是隨波逐流,無法選擇命運。

像這朋友的爺爺之所以成為地主,也是無奈的結果。他們家祖上世代務農,也就30畝地的湊活過日子。但到了他祖爺爺(曾祖)這兒上突然祖墳冒青煙,考上了秀才。那富在深山有遠親,學習牛逼也等於發了財,於是立刻就有遠房親戚找上門,出錢出力的接他們家進了縣城,從此實現了階層躍升。

多說幾句吧,現代人看爽文神劇看多了,覺得古代的科舉挺容易的,動不動就中舉人中進士,甚至老有人說中進士就相當於考上985。這都是不懂的在胡說八道,真要是那麼容易,那中國古代階層躍升還能那麼難嗎?真實的科舉要比現在的高考難上幾百上千倍,所以古代農民才被權貴階層壓了幾千年。

舉個例子吧,知道蒲松齡嗎,寫《聊齋志異》的一代宗師。他19歲就以山東省第一的成績考上了秀才,但每三年去考一次舉人,直考到了73歲都沒考上,無奈的被特殊照顧了一個名額(歲貢生)。

秀才好考嗎?要說也好考,只要先考取了“童生”資格就行。清朝每年童生錄取數量是2。5萬,以當時平均3億人口計算,約等於現在的每年十萬人。那985現在每年錄取20萬人。

所以得到童生身份,相當於現在考取985的熱門專業,知道難度了吧。

但童生僅僅是具備了科舉的資格,考秀才要比這難的多,平均每年才2000多個名額,約等於現在的每年高考全省前100名之內。那清北每年都錄取6/7000人,考秀才基本等於以700分的成績考上清北。

能理解《范進中舉》之後為什麼那麼瘋狂了嗎?因為考舉人更難,每三年錄取1400人,每年不到500。這難度大概相當於現在每年的“國考”中,在200萬考生中考到前2000名。如果覺得范進可笑就可以去考公務員試試,要知道這報考生們就已經是人中龍鳳了,想想那難度吧。

進士就更甭說了,全中國1300年科舉史,進士只有10萬人。大清朝286年曆史,2。8萬個進士。無論多少人報考,每年就100個名額。也就是這200萬人裡的前100名,兩萬選一個。

而且別忘了,讀書人在古代是隻有科舉這一條路的,所以這些人都是年復一年的考,最高記錄是在康熙年間,廣東順德縣的黃章老人,以98歲高齡奔赴省城靠舉人,提著燈籠上寫著“百歲觀場”。

想想吧,現在的高考是上不了985211也可以去一二三本或上專科,而古代,必須永遠考下去,這積累下的考生數量想想都恐怖吧?

五、

接著說這朋友家吧,他祖爺爺考生秀才就已經是祖墳冒青煙了,相當於進了清北的熱門專業。如果將來考上舉人,那就等於有了做官資格,可以和縣長大人稱兄道弟了,畢竟全縣也沒幾個。而且只要當了舉人,立刻就成為大地主,同時具有了蓄奴權,還有資格建宗祠,從此成為地方上隻手遮天的一方霸主,扛把子。

但他祖爺爺止步於秀才,這輩子也沒考上舉人,但即是是這樣也已經在縣城裡安了家。那鄉下的地呢?留著唄,因為有組訓,土地只許買進,不許敗家的賣出。而且也根本賣不出去,當地土地貧瘠,所以人口有限,家家都有地,也就沒什麼人買地。

不理解問什麼都不買地吧?因為買了地沒用,耕種不過來也租不出去。因為在古代,以北方為例,一個壯勞力的最高耕種土地極限就是30畝,再多了種不了。這並不是體現在翻耕播種施肥除草什麼的工序上,而是由收割決定。

在沒有大型收割機的年代,收麥子只能是人工,那就算是再能幹的勞力,一個人一天3畝地也就到頭了。到現在陝西還有“麥客”,也就是專門幫人收割麥子的,一般每人每天兩畝地,少了的一畝多點兒。

而收麥子是必須“搶收”的,拖時間長了肯定造成損失,尤其遇到下雨什麼的,那這一年就白乾了。所以,如果勞動力少,那就算是有再多的土地也沒用,就算種了也收割不過來。

因此,之所以北方講究“三十畝地一頭牛,老婆孩子熱炕頭”,那是因為一家人最多能種30目的,這就弄不好要十天半個月的收割期,地再多也沒用。

而且30畝地也足夠一家自給自足了,絕對的中產。在解放前的兩千多年裡,中國北方的畝產沒什麼變化,基本都是百十斤左右。那一個人一年大概需要三畝地的收成才能活下去,一家人夫妻兩個加上幾個孩子,15畝地夠吃的。另外15畝地提供副食和其他生活用品。

清朝的北方的畝產價值大概就是一輛銀子,在普通年景一家收入2-30兩就能生活的很不錯了,典型的中產之家。所以《紅樓夢》裡劉姥姥看大觀園是少爺小姐們吃頓螃蟹就要2-30兩,連連感嘆,頂上我們農村人家一年的花費了。

那既然是人均耕作面積有極限,在地多人少的地方,自然也就沒人買地租地。就算是村裡人口增加或來了外來戶,那荒地還有的是呢,犯不上從別人手裡買。而且就算是真買也花不了幾個錢,跟白給差不多。

六、

那他們家這種情況也就是個中農啊,就這30畝地,怎麼被劃成地主了?

因為他們的土地雖然賣不了也租不出去,但畢竟是耕作了很多年的熟地,撂荒了可惜。所以就把這地交給了村裡,當成了“公地”。也就是在年景好的時候,由村裡老人去組織大家每戶出點兒種子,抽空把這塊地種上。到了收割的時候騰出幾個人手來收,所得到的糧食當做村裡的集體收入。

當然,朋友家作為土地的主人,每年也會得到一點兒糧食,據說就是幾十斤的意思意思,表示這塊地是你的就行了,別指著賺大錢。

但是,在中國人的傳統觀念裡,土地就是財富,就是自家的資產和生產資料。所以雖然每年沒什麼收入,那他祖爺爺和他爺爺也必須每年秋收後都回去一趟。並不是圖那點兒糧食,還不夠路費呢,目的就是宣示主權,這塊地是我的。

老舍先生的《四世同堂》裡也有這種橋段,常四爺耕種的土地原來是他自己的,但賣給了祁老太爺當祖墳。可是還是由常四爺耕種,每年也並不給祁老太爺什麼地租,就是幫著給看墳而已。但是,每年秋後常四爺都必須進城,無論給祁老太爺帶點兒什麼都行,順便告知有多少收成。祁老太爺不圖糧食收入,就是為了宣示土地的產權。

朋友家的這塊地就這種情況,他祖爺爺死後由他爺爺繼承,也是這流程,每年去一次意思意思。但到了解放前幾年,他們家在縣城活不下去了,只好搬回了鄉下,把這塊地收回來自己種。但據說他爺爺根本不會,種的亂七八糟的,也沒什麼收成,活的比貧農還慘呢。所以只好是給當地孩子教書,換點兒糧食湊合活著。

到了土改的時候要鬥地主,可當地太窮了,實在是沒地主啊,那沒辦法,只好把他爺爺當地主了。因為地主的標準就是:土地不自己耕種,而是交給別人種,收地租。

雖然他爺爺每年收的那點兒糧食還不夠塞牙縫的呢,但也是地租啊。當地實在沒有別的地主了,只好讓他爺爺客串,無非就是批鬥而已,日子也不算難過。為什麼?

就因為稀缺啊,當地太缺地主了,周邊好幾個村子就他爺爺這麼一個。那在這種情況下,他爺爺竟然成了村裡的寶貝,不僅在本村沒人欺負,連去別的村子批鬥都被優待。每次周邊村子開大會要鬥地主,就得到他們村子來“借”他爺爺去挨批。

既然是稀缺資源,那就得談條件,或是給點兒糧食,或是給點兒其他的,實在什麼都沒有都得給點兒木頭。而且事先說好,堅決不許打罵,畢竟咱們幾個村子的批鬥會就這麼一個地主啊,全靠他撐場面呢。

所以,在運動期間,他爺爺雖然動不動就挨批,但過的竟然挺滋潤,比普通村民吃的還好,因為他給村裡增加了收入。

這簡直是荒誕的鬧劇吧,但在那個年代就是真實的發生了。

七、

不知道看了這荒誕的故事有什麼感悟沒有?

買地當地主不是簡單的事情,不是有了地就能賺錢。在人少地多的地方或時期,地多了不僅不能創造財富,甚至還是累贅呢。土地是用來種的,有產出才有價值。而如果沒人種,那也就不可能有什麼收益。

其實房子也一樣,房子是用來住的,必須是人多房少,隨時能租出去的房子才有價值。而如果把房子買在沒人租的地方,那這就不是資產了,而是雞肋,甚至是債務。

土地卻是是財富之母,房子也確實是保值的投資品,但前提都是一個,必須稀缺,必須有人使用,否則就啥也不是,或許還帶來麻煩呢。

總之一點,買房子,必須買在人口會逐漸增多,至少不減少的地方,這才有希望。而且必須是有房的人少,而需要租房的人多,那這房子才有價值,才能創造價值。

僅供參考。

有多少房子才能相當於過去的地主?估計和你想的不一樣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