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武術

楊德昌十五週年祭,一生只拍八部半

  • 由 拋開書本 發表于 武術
  • 2022-12-09
簡介或許當我們走進電影院,看到銀幕亮起之時,都會想起楊德昌,想起《一一》中關於電影對生命的賦能,想起《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中小四手持電筒的那束光,在幽幽暗夜中一直向著光亮的盡頭走去

第十五單元用英語怎麼說

楊德昌十五週年祭,一生只拍八部半

楊德昌

,臺灣電影新浪潮代表人物,被譽為

“九十年代最具影響力的臺灣大師之一”

“臺灣社會的手術燈”

“臺灣之光”

。外界賦予了他種種的名號,與極高的讚揚,但撥開這些沙麗,他本人,是一個一生只拍過八部半影片的導演。

《海灘的一天》、《光陰的故事》、《獨立時代》、《青梅竹馬》、《麻將》、《恐怖分子》、《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一一》以及未完成的動畫作品《追風》。

跨越

二十四載

的創作生涯讓他收穫了

戛納電影節主競賽單元

最佳導演

金馬影展最佳劇情片

最佳原創劇本

數次,還有

華語電影傳媒最佳電影

最佳導演

東京國際電影節費比西獎

電影節評委會大獎

,並達成了

每部作品都獲對岸影展提名

的滿貫。放眼臺灣電影,這是前無古人,現無繼者的成就。

楊德昌十五週年祭,一生只拍八部半

轉載自:十一號電影誌

編輯:拋開書本編輯部

楊德昌

的作品中,都充滿了

批判

的味道。這點僅從他對影片的命名上,也可觀測出一二。

“獨立”

“恐怖”

“殺人事件”

,讓人在觀影前就能感到嚴肅的氣息。

他走進人性深處,貼近社會現實,毫不美化魔幻的生活與人們精神世界的扭曲。

不過批判與人文關懷並不衝突,質樸的鏡頭與真誠的表達下,是他流露出的

慈悲

楊德昌十五週年祭,一生只拍八部半

從小人物視點出發,透過講最真實的感受、拍最細微的抉擇,一步步帶觀眾去看大世界下的普通人。

愛情、友誼、家人、理想;相愛、相聚、分離、破碎。

是故事也是現實

楊德昌電影中的角色離我們從不遙遠,那些瑣碎、掙扎的時刻,就是每個人都會經歷的瞬間。不設門檻的影片,讓人人都能共情。因為他關愛的是世界,是生命。

楊德昌十五週年祭,一生只拍八部半

楊德昌的脾氣之差,讓橫掃10項對岸影展提名的

《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

一度進行不下去。七個月的拍攝,現場罵走演員、讓張震撞牆四十餘次,後期配音錄製長達數月,一度生氣到要和年僅14歲的孩子“單挑”,現場工作人員表示沒有一天不在夾雜著國語、臺語、英語的罵聲中度過。

但就是這樣

狂躁

嚴格

的導演,創作出了影史留名的佳作。

張震

也在一次採訪中直言:

在我的人生裡,楊導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從某個層面來看,他就是我的模範,我所追求的,正是他那個樣子。

我一直覺得,他除了思路敏捷外,同時也很帥、很不一樣、很有魅力,老是戴著眼鏡和棒球帽,穿那樣的衣服,就像是卡通片裡的英雄人物活生生地出現在你身邊。儘管對他的認識並沒有那麼深入,但他的精神卻深深地埋藏在我的心裡。

楊德昌十五週年祭,一生只拍八部半

在楊德昌導演逝世的

十五年

裡,

《尋找楊德昌》

《再見,楊德昌》

《十年,再見楊德昌》

《當電影照映時代:侯孝賢和楊德昌》

《關於生活:臺灣新電影和楊德昌》

《一一重現:楊德昌》

《楊德昌的電影世界》

等多部電影、書籍層出不窮。

楊德昌十五週年祭,一生只拍八部半

知名導演

賈樟柯

也在楊德昌導演身後三年時,撰寫了一篇名為

《楊德昌:他的槍聲,他的孤獨》

以表追思。

楊德昌十五週年祭,一生只拍八部半

〈楊德昌:聽他的槍聲,看他的孤獨〉

賈樟柯文

我到現在都不明白,那天為什麼沒有主動走上去,跟楊德昌導演打個招呼。

那是1998年10月,在釜山電影節。楊德昌導演帶著他的電影計畫《一一》參加。這是一個為新電影融資的專案,因為是第一屆,所以主辦方邀請了很多導演。我帶著《月臺》前往參加的時候,才知道還有很多前輩遵演也在其中。那一年田壯壯導演和江志強先生帶著《狼災記》,關鵬導演帶著《有時跳舞》也在釜山。12年過去,田壯壯導演執著如初,他在去年終於完成了《狼災記》。而楊德昌導演,他為我們留下傑作《一一》人卻已經走了三年。

我還清晰地記得離開釜山的那個早晨,酒店外面零散站著幾個人,大家在等大會派來的車接了去機場。楊德昌拖著行李從酒店大堂出來我一眼認出了他。他一個人孤零零地站在那兒,個子很高,戴著眼鏡。我一直注意著他,直到他上了一輛汽車走遠。這是我第一次見到他,也是最後一次。他去世以後,我常問自己:那天,為什麼不上去和他打個招呼?和他講講話?

看楊德昌的電影,是從《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開始的。其中有一幕,青年男女在郊外漫步,突然遠處傳來清脆的槍聲,他們停下來,槍聲在寂寥的郊野迴響。遠處,一對軍人趴在地上,端著步槍在打靶射擊。這一幕讓我瞬間回到我的童年時代。

在大陸,在我家鄉的郊野也常會看到民兵打靶。那時候,我們的日常生活裡還有軍事化生活的痕跡,還有對戰爭的恐懼和防備。整個縣城,每一個國營單位都有一個民兵組織,我的母親就是他們糖業煙草公司的民兵排長。平時縣城裡的人們釀酒、賣香煙、生產拖拉機配件、造紙印刷。。。。。有誰會想起在他們的倉庫裡,其實還藏著一些步槍,這些槍是為了抵縲臺灣打過來的,或許也是準備我們打過去的。

沒想到我在楊德昌的電影裡也看到了熟悉的打靶的幕,電影裡少年與少女看一群人匍匐在地上,對著靶子射擊。作為觀眾我知道,他們最大的假想敵當然是大陸的共軍。從楊德昌的電影裡,我們第一次看到原來兩岸有著相同的生活、無論是共軍的「群眾」還是國軍的「民眾」原來我們有著相同的緊張、相同的對對方的防備。這一下子增加了我和臺灣電影的親近感,不知道為什麼,突然有了一種自己人的感覺。原來,我們這麼相像。

兩年之後,我在巴黎看到了 《一一》。那時候我滯留法國,在巴黎等去多倫多電影節的簽證。一個無比無聊的下午,不想在屋裡傻待著看雨,便出門習慣性地去了龐畢度中心旁邊的那家MK2影院。遠遠地看見彎曲排隊的人群,人人雨中靜立莊嚴如等待移民簽證。不,他們是在等著看楊德昌的《一一》,能有什麼更比這一幕更讓電電影工作者感動呢?我排在隊伍中,於是眼前捧場的觀眾中有了自己人在《一一》之前,從《恐怖份子》到《麻將》,楊德昌一直試圖用一部電影來歸納全部的生活,想用一部電影講述清楚他眼中的臺灣的全部。但,這可能嗎?《一一》做到了,楊德昌告訴我們:一部電影可以解釋整個世界,一部電影也可以囊括中國社會的全部。

楊德昌在《一一》裡找到了觀察中國社會非常重要的鑰匙那就是人際關係。家庭關係中的陌生與熟悉,同事關係中的親近與距離,太太,情人,過去的自己,現在的自己還有模糊的未來《一一》透過中國人特有的侵入他人生活的親密人際連線,呈現出在動著、發著熱的人際關係中,原來埋藏著感情上的冰冷中國有一句話是「天妒英才」,或許就是因為《一一》說清楚了我們生活裡的一切,他為我們揭開了生活的謎底,完成了他的使命,所以也就離開了我們。

兩年前在法國南特電影節,我見到了楊導的太太和他們的小孩那是影展安排的紀念楊德昌的會議。候孝賢導演在上面發言,楊導的兒子在下面拿著遊戲機一直低頭在玩,遠望去,猶如他父親一樣的孤單背影。魏德聖導演在《海角七號》 拿到亞洲電影大獎的時候,他流著淚說:想念楊導。戴立忍導演在《不能沒有你》拿到金馬獎的時候,他流著淚說:感謝楊導。

兩周前,我在盧卡諾電影節領取榮譽金豹獎。頒獎後,朋友們圍著看我手裡的小豹子。英國影評人湯尼 雷恩突然神情黯淡下來,他說:有一年楊德昌得了金豹獎,他陪他去蘇黎士轉機。楊導一路上拿著「豹」的尾巴,沒想到還沒到蘇黎士「豹」尾便掉了下來。大家笑了笑,但之後的一刻變得異常安靜,我們誰都沒有講話。我想那一瞬間,我們都想起了他,思念著他。我真的很後悔,在釜山沒有跟他打招呼,沒有親口對他說:楊導,我喜歡你的電影!現在,我只要一個人獨自看DVD,看《一一》的時候,就會想起那個下午,想起他高高的個子和他的孤獨。

-原載於《中國週刊雜誌》

楊德昌導演 (1947。11。06 - 2007。6。29)逝世14週年

時光匆匆,斯人已逝,但作品永存。或許當我們走進電影院,看到銀幕亮起之時,都會想起楊德昌,想起

《一一》

中關於電影對生命的賦能,想起

《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

中小四手持電筒的那束光,在幽幽暗夜中一直向著光亮的盡頭走去。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