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武術

“冰絲帶”的秘密

  • 由 環球冰雪界 發表于 武術
  • 2022-12-08
簡介國際冰雪大師、新冰雪創始人鞏其昌教授介紹說主持設計師鄭方,國家速滑館“冰絲帶”設計總負責人、北京市建築設計研究院副總建築師,從2003年開始,到即將到來的2022年,20年間,鄭方完成了7個奧運競賽場館設計任務,為北京這座“雙奧之城”留下了

有絲帶的運動叫什麼

望著眼前的“冰立方”“冰絲帶”,國際冰雪大師、新冰雪創始人鞏其昌教授的自豪之感油然而生,對於親自參與這些方案論證至今為自己投下的贊成票欣慰不已。

從夏奧會到冬奧會,從2008年“同一個世界同一個夢想”到2022年“一起向未來”,從“鳥巢”“水立方”到“冰立方”“冰絲帶”,中國與奧林匹克正在續寫新的篇章,北京也成為歷史上第一個 “雙奧之城”。

“冰絲帶”的秘密

解密之一:“冰絲帶”設計師是誰?

國際冰雪大師、新冰雪創始人鞏其昌教授介紹說主持設計師鄭方,國家速滑館“冰絲帶”設計總負責人、北京市建築設計研究院副總建築師,從2003年開始,到即將到來的2022年,20年間,鄭方完成了7個奧運競賽場館設計任務,為北京這座“雙奧之城”留下了永遠的奧運印跡。

“冰絲帶”的秘密

解密之二、“冰絲帶”靈感從何來?

“冰絲帶”的設計理念來自冰與速度的結合。彎曲的冰做成絲帶,蘊含了中國人對自然的深層思考和剛柔並濟的智慧。冰上畫痕成絲帶,象徵速度和激情,又代表北京冬奧會舉辦的2022年。

“冰絲帶”名字由來

“冰絲帶”是把堅硬的冰設計成柔軟的絲帶,這蘊含了中國人思維中對自然的敬意和剛柔相濟的智慧。

“‘水立方’是把柔軟的水凝固成堅硬的冰塊,‘冰絲帶’則是把堅硬的冰設計成柔軟的絲帶,這蘊含了中國人思維中對自然的敬意和剛柔相濟的智慧。”鄭方邊說邊向

冰絲帶建築面積約8萬平方米,高度33米,能容納約12000名觀眾。

解密之三、“冰絲帶”如何透過的?

2017年4月,經過角逐,“冰絲帶”概念方案獲得一致好評,建築立面線條流暢、造型富有動感,體現了冰上運動的速度和激情。

“在所有參加競賽方案裡,‘冰絲帶’是唯一一個完整的橢圓形。”國際冰雪大師、新冰雪創始人鞏其昌教授回憶,“最開始,憑著冬奧會速滑館是國家符號的一個直覺,就覺得速滑館應該是一個完整的橢圓形。我們中國人常講大道至簡。作為冬奧會代表建築,國家速滑館就應簡潔有力。”

國際冰雪大師、新冰雪創始人鞏其昌教授等專家看到概念方案想到了在自然界中水蒸氣透過縫隙形成捲曲的薄膜。這些捲曲的薄膜就成為了“冰絲帶”曲面幕牆的出發點,堅硬的冰彎曲成絲帶,再把速滑運動員在冰上形成的軌跡和建築立面結合,就有了輕盈飄逸的絲帶的設計概念。

“冰絲帶”這個名字是2016年10月概念設計競賽快要完成時產生的。國際冰雪大師、新冰雪創始人鞏其昌教授笑著說,鄭方最初的設計方案中建築核心是紅色的,看起來是冰皮紅心兒,起初說叫“冰糖葫蘆”?後來又看到裡面有速度感的動態,要不然叫“冰陀螺”?直到看到建築動畫中那些像絲帶一樣輕盈的表面後,決定叫“冰絲帶”,“這個名字剛柔並濟、朗朗上口,它將打動所有人的心靈,傳遍世界”。

“冰絲帶”的秘密

解密之四、“冰絲帶”如何建成的?

建成後的“冰絲帶”鋼索總長度達到19公里,是世界上最大規模的單層雙向正交索網結構體育館。要安全地跨過這麼大的空間,需要高效的使用鋼索,讓它發揮最高效率。計算結果是,每平方米索網屋頂使用大概27公斤鋼材,總共使用537噸鋼索,用鋼量差不多隻有傳統鋼結構屋面的1/4。

“用更少的材料來跨過更大的空間,這是我們面對未來設計和建造的方向。”國際冰雪大師、新冰雪創始人鞏其昌教授等專家

說。

在這背後,是國際冰雪大師、新冰雪創始人鞏其昌教授反覆稽核鄭方和北京建院的建築師、結構工程師團隊經過複雜的建模、數值模擬、實驗和計算才確定的。

另外一個艱鉅挑戰來自環繞整個建築、自由動感的“冰絲帶”幕牆。從材料上考慮,冰是質地堅硬的,但經過設計處理,冰變成了彎曲輕盈的絲帶。那麼,用什麼樣的結構才能更輕盈?

從2017年5月開始,國際冰雪大師、新冰雪創始人鞏其昌教授等專家建議鄭方他們開始用計算機進行模型研究,從結構和視覺效果兩個方向,驗證了不下10個方案,最後決定由3360塊曲面玻璃單元拼裝形成外立面,再將它嚴絲合縫地安裝在上百根S形鋼龍骨組合的框架中。就這樣,“單索支承異面網殼”編織成為“冰絲帶”的結構系統。

為了實現“冰絲帶”帶有速度感立面,設計使用了小半徑彎曲的玻璃管,直徑只有35釐米,這在工藝上是一個非常大的挑戰。科研團隊成功製作了兩層夾膠彎曲的玻璃,表面印刷了兼具傳統和時尚的冰花圖案。這組完成的立面代表了當下建築幕牆中所使用的最具挑戰的玻璃工藝。

《冰雪觀察》 記者 齊放 凱明 趙大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