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足球

關於我點了下輕鬆籌資訊,立馬有電話打進來這件事!

  • 由 江湖獨白專欄 發表于 足球
  • 2022-07-11
簡介輕鬆籌的初衷是為了幫助病患家庭,可是工具總是人在使用,只要是人在使用上,它就存在一定的漏洞,才會出現捐款資訊外洩和受益人資訊造假的情況

發起公益募捐需要資質嗎

文/江湖獨白專欄

輕鬆籌作為國內互助醫療的保障,它確實幫助了需要幫助的人群籌款,極大地縮短了人與人之間的空間幫助,可是一旦變味了,它就成了斂財的工具。

為什麼會有這種感覺?

因為我就是點了一下互助資訊,立馬有電話打進來聯絡我,連同我的姓名都清楚,距離我打下評論還要快,不得不感慨大資料時代的快捷。

關於我點了下輕鬆籌資訊,立馬有電話打進來這件事!

本來想要捐款的心理一下子被打擊到了,心中浮現的是為何要如此生硬地提醒別人去做善事?

聽說過一句關於慈善的說法,“沒錢人打工像做慈善,有錢人做慈善都能賺錢!”

在越來越透明的資料時代,如何平衡善意與人性之間的比例,成為一個重要的話題,它能夠影響到很多人做好事之後的評價。

輕鬆籌作為一個宣稱著自己是非盈利的網站,我們查詢到微信支付是需要收取1%的手續費,而輕鬆籌是收取使用者提現的2%的費用,這是使用者很少知道的一個問題。

讓人反感的是在捐款之後自動成為輕鬆籌VIP,將個人資訊透明在平臺之上,只要有什麼問題,都會打電話聯絡進行捐款。

關於我點了下輕鬆籌資訊,立馬有電話打進來這件事!

特別是在遭遇到意外的貧困人群,充斥在社交平臺之上,它影響的絕對不止於一個人的積極性,還是對真正需要幫助的家庭的一種透支,當一個人用虛假的方式來進行募捐,背後有多少人在受益?

此前就發生過“輕鬆籌”和“水滴籌”志願者為了幫助病患家庭大打出手的場景,是什麼樣的動力讓籌款成為一種刻意的行為?

在承認此類捐款平臺對於病患家庭的幫助之外,還需要正視到幫助他人之後不希望被打擾的心理,這並不是少數發生的情況,而是真實存在的場景。

“輕鬆籌背後到底是為了病患家庭輕鬆籌到款項?還是以此來進行募捐獲利?”

關於我點了下輕鬆籌資訊,立馬有電話打進來這件事!

一個又一個悲慘家庭的背後,是無法承受的巨大經濟負擔,在越來越高額的醫療支出背景下,社會是提倡“贈人玫瑰,手有餘香”的做法,這是它能夠深入人心的一個核心。

悲情能夠讓大眾有共情,而過度地針對有共情人士的索取,則是備受爭議的過程。

就本人而言,每一次看到突然將近在普通家庭的災難,都會忍不住捐款幫助,但是換回的是多次打電話諮詢升級套餐,這難道不是個人資訊的一種牟利行為?

稍加註意的人士可以看到它屬於第三方網際網路保險、電商平臺、慈善資訊服務、軟體服務供應商,

慈善資訊服務只是它多項服務類目的其中一種,本質還是一個以資訊牟利的網路科技有限公司。

關於我點了下輕鬆籌資訊,立馬有電話打進來這件事!

事實上,我們都被水滴籌和輕鬆籌的產品矇蔽了關鍵問題:在籌款平臺上的捐款,是慈善性質嗎?

答案不是。

根據2016 年《慈善法》施行,水滴籌和輕鬆籌都曾大肆宣傳過:

民政部審批透過包括水滴籌、 輕鬆籌、 騰訊公益在內的13家指定慈善網際網路募捐平臺。

它們是為慈善組織釋出慈善資訊的,不可以成為自己成為專案發起人或者為非慈善組織釋出募捐資訊,不具有單獨發起公開募捐的資格。

這是在網上早已公開的內容,卻被一次次悲情故事所掩蓋,慢慢發展成一個

平攤

他人保險費用的牟利平臺,以提現費用和個人資訊為主的社交平臺,於是才會有層出不窮的電話諮詢。

關於我點了下輕鬆籌資訊,立馬有電話打進來這件事!

為什麼要舊事重提?

因為察覺到不對勁之後,我連續撥打了社交平臺上提供的多個客服電話,均已停止服務,作為消費過輕鬆籌的使用者投訴無門?

在查閱了眾多資料之後,終於打通了電話,緊接著是漫長的播放資訊,沒有所謂的投訴按鍵和人工服務,在轉到建議之後,也只是“話務員在忙。”

是否捐款很便捷?

聯絡捐款也很快?

找到客服卻是難事?

事實上輕鬆籌也曾爆出釋出資訊造假的新聞,可是在大勢所趨之下仍然被很多人接受,這是善意,也是法律所空白的地方,而籌集到的款項是作為贈予他人的形式。

很多人不理解慈善和贈予的區別,贈予和捐贈的共同點都是:無償、自願、將自己的財產給予他人。

慈善在法律上只有只能是慈善組織或者受益人,而贈予是指受贈人接受贈與的財產後,可以自由處分,沒有必須將受贈財產用於公益慈善的要求,前者需要對款項進行公示,後者則不需要,造成被捐款人使用上的空白。

輕鬆籌的初衷是為了幫助病患家庭,可是工具總是人在使用,只要是人在使用上,它就存在一定的漏洞,才會出現捐款資訊外洩和受益人資訊造假的情況。

關於我點了下輕鬆籌資訊,立馬有電話打進來這件事!

如今輕鬆籌的保險業務突出,對特定人群的精準打擾,必將讓其遭受到更大的爭議,平臺化的背後需要解決以上的隱患,才是接下來市場監督的重點。

信任是需要培養的,陌生人的幫助尤為珍貴,詐捐、騙捐等行為不應該成為空白,嚴懲此類消費他人愛心的行為,才不至於點一個資訊,就有一個輕鬆籌的電話打入。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