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足球

馬爾克斯:回到種子

  • 由 準媽媽必備知識 發表于 足球
  • 2022-05-20
簡介它的結構與巴爾加斯·略薩的那本評傳不太一樣,基本上是按照時間的順序描述了加西亞·馬爾克斯文學活動的經緯,它保留了巴爾加斯·略薩讓“實際的現實”與“虛幻的現實”彼此參證的寫作方式,但這兩個方面的對比不像巴爾加斯·略薩那樣涇渭分明,它們是緊緊纏

馬爾克思的全名叫什麼

馬爾克斯:回到種子

所有的事物都有生命,問題是如何喚起它的靈性。這是加西亞·馬爾克斯在《百年孤獨》中最令人難忘的句子之一。它使人很容易聯想起吉卜賽人的磁鐵,奧雷良諾上校的小金魚,向母親報告凶信的鮮血以及神甫騰空而起的飛毯。它還使我想起了胡安·魯爾弗、富恩特斯、博爾赫斯、科塔薩爾、伊莎貝爾·阿連德等一連串拉美作家的名字。據說,加西亞·馬爾克斯童年的宅院也是著了魔的。加西亞·馬爾克斯後來回憶說:“這座宅院每一個角落都死過人。每天下午6點鐘後,人就不能在宅院裡隨意走動了。那真是一個恐怖而又神奇的世界。常常可以聽到莫名其妙的喃喃私語。”

拉美文學在20世紀50年代以後的迅速崛起,並在世界範圍內產生了巨大的影響畢竟是一個事實。在對這樣一個令人驚異的事實進行解釋的過程中,“魔幻”一詞往往就成了論述的中心。魔幻現實主義在上世紀80年代被大量介紹到中國之後,一些作者將文字本身的神奇魅力歸因於作家卓越的想象力。想象力固然沒錯,問題是,任何想象都離不開個人經驗的支援。想象力的奇特,通常是以經驗的與眾不同為基礎的。那麼拉美作家帶有普遍性的個人經驗、眼中的現實究竟是怎樣的?它與“虛構現實”的關係如何?這似乎就是達索·薩爾迪瓦爾在《馬爾克斯傳》一書中著重闡述的首要問題。

巴爾加斯·略薩在他的《馬爾克斯:一個弒神者的故事》一書中,將加西亞·馬爾克斯個人經歷的資料與他的大部分作品作了細緻的對比分析。這本由“實際的現實”與“虛構的現實”兩個部分組成的評傳給我們勾勒出了加西亞·馬爾克斯文學資源寶藏的大致輪廓,這一“對照表”式的寫法似乎有點機械、笨拙,得出的結論也簡單得驚人:所謂“魔幻”從表面上看也許神奇、虛幻,實際上它卻是哥倫比亞乃至整個拉丁美洲的基本現實。

《馬爾克斯傳》在這方面走得更遠。它的結構與巴爾加斯·略薩的那本評傳不太一樣,基本上是按照時間的順序描述了加西亞·馬爾克斯文學活動的經緯,它保留了巴爾加斯·略薩讓“實際的現實”與“虛幻的現實”彼此參證的寫作方式,但這兩個方面的對比不像巴爾加斯·略薩那樣涇渭分明,它們是緊緊纏繞在一起的。作者似乎從加西亞·馬爾克斯《百年孤獨》的筆法中汲取了有益的技巧,在敘事時間上自由馳騁,圍繞著加西亞·馬爾克斯個人經歷的主要脈絡,既有對往事的追溯,亦有對“後事”的提前預告。這就使這本資料豐富、內容翔實、長達40萬字的鉅著枝蔓複雜而不紛亂,線索繁密而不失清晰,洞幽燭微,引人入勝。

在揭示作家的作品與現實、個人經歷、文化傳統的聯絡方面,達索·薩爾迪瓦爾的考據癖較巴爾加斯·略薩有過之而無不及。如果說巴爾加斯·略薩的那張“對照表”還稍顯籠統和簡約,那麼《馬爾克斯傳》則幾乎是精確到了具體的細節:比如,作者的外祖父在巴蘭卡斯經營的首飾鋪與《百年孤獨》中製作小金魚的鍊金術的關係;《百年孤獨》中那個令人難忘的吃土的女孩呂蓓卡,其原型正是作者的妹妹馬戈特,她在8歲前一直有著偷吃爛泥的習慣,這些細節原原本本地出現在《百年孤獨》之中。加西亞·馬爾克斯本人也曾坦率地承認:“沒有本人的親身經歷作為基礎,我可能連一個故事也寫不出來。”

這本傳記的原書名《回到種子》看來是頗有深意的。因為至少在達索·薩爾迪瓦爾看來,加西亞·馬爾克斯對於圍繞著他的既瑣碎又激動人心、既令人恐懼又充滿詩意的現實生活的奧秘,並不是一開始就心知肚明;或者說要徹底看清令人眼花繚亂的現實,瞭解它對於自己寫作和生存的意義,他必須獲得一個全新的視角。

格非 來源:中國青年報

2014年04月22日 05 版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