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足球

科技特派員陳思宇:外來客變身本地竹木產業“孃家人”

  • 由 東方財富網 發表于 足球
  • 2022-03-22
簡介近年來,龍泉的竹木加工產業處於轉型升級的攻堅階段,為幫助產業渡過難關,陳思宇踏遍龍泉市19個鎮(鄉、街道),走訪調研600餘家企業和林農,為政府出臺竹產業相關政策提供決策參考

有多少人叫陳思宇

3天時間,有六七個人問了陳思宇同樣的問題——還留不留?

連問的步驟和口氣都如出一轍。握手,拍肩或擁抱,頭湊過去,打探朋友的近況:“怎麼樣,留不留?”

陳思宇本應只是浙江龍泉的過客,和這裡結一場為期兩年的緣分。但“科技特派員+市長助理”的身份,讓他和龍泉的“瓜葛”越來越深。

現在兩個兩年即將過去,又到了糾結去留的時候。

龍泉的企業家認他。“他是我們龍泉竹木產業的父母官。”一家企業老闆跟記者聊著天,忍不住開始誇他。陳思宇聽了一耳朵,立馬糾正:“哎,談不上‘父母官’。”

陳思宇不想把自己架到“官”的位置上。和企業家交朋友,才能聽到真話。“你看,他們會關心我還留不留在這兒,這就很有幸福感,比賺錢有意思。”

4年,把日子過成一根繃緊的弦

陳思宇生於1980年,是浙江農林大學的副教授,也是個年輕的官員。

來龍泉4年,他將日子過成一根繃緊的弦:幾乎沒去過電影院,沒怎麼逛過街,單身公寓裡的電視只有孩子來小住時才會開啟。

2014年,作為浙江農林大學派出的省科技特派員,陳思宇到了浙江麗水雲和縣,為當地木製玩具企業帶去了有針對性的服務。2015年,他又被龍泉市以高階人才“柔性引智”的方式聘任為“產業首席專家”,成了市長助理,負責龍泉竹木產業轉型升級及技術革新工作。同時,他也是龍泉市的科技特派員。

來龍泉的頭兩年,400公里外杭州的家,成了陳思宇假期才回得去的地方。政府用車平臺的司機老周當起了陳思宇的戰友,載著他四處跑。兩人呆在一起的時間,超過對方的家人。

到龍泉頭一個月,陳思宇幾乎每天都在調研,走過了龍泉的8鎮7鄉4個街道。

愛操心的市長助理

龍泉竹木資源豐富,堪稱毛竹之鄉,擁有竹林61萬畝。但當時,“一產優、二產弱、三產無”。陳思宇調研時,又恰逢龍泉市環境綜合整治,不少違法搭建、存在安全生產隱患的家庭作坊式粗加工廠被拆除或要求整改。可以說,竹木加工產業到了轉型升級的攻堅階段。

2015年12月,陳思宇寫了份6頁的報告,列出了竹木產業存在的4個大問題和解決方案,還額外給出了6條建議。他不像經常寫材料的人,先講一堆背景、政策。“我是開門見山,上來就是‘問題一’‘問題二’……”當時的市領導在6頁報告上逐一作了批示——“請環保局組織技術攻關”“請科技、林業研究”“請旅遊教育推動”……陳思宇沒想到,他的報告能得到這樣的重視。

他最驕傲的,是推動成立了龍泉市竹木產業協會,整合了以前的竹膠板、太陽傘等7個大大小小的分協會,整合資源,共享資訊,把分散的甚至是較勁的力量聯合了起來。

“拉攏”企業們並不容易,讓以前的7個分會放棄各自的“小九九”,也需要一家家去“磨”、去“談”。“一碗水得端平,不管分會規模大小,都要尊重他們。”

前段時間,當地兩家竹木企業的老總在飯桌上喝酒,酒過三巡爭了起來,互相撂話要打價格戰。陳思宇當天就知道了這場爭執,半夜三更把當事人拉出來調解。“內耗算怎麼回事,這影響產業生態。”陳思宇是第三方,有威信,也有公心,大家知道他不會拉偏架。

企業要是有問題打來電話,問市長助理能不能來看一看,陳思宇一定到場,就算到場並不能解決問題,也要表達態度。

這也意味著陳思宇實在要操很多心。

陳思宇對自己的定位,是橋樑和紐帶。作為大學老師,能利用自身的視野和人脈幫企業解決資訊不對稱的問題。他幫那些從沒寫過申請書的企業申報重大科技專案;帶當地的企業到外地考察、搞業務對接;請有實戰經驗的專家到龍泉給企業家和員工開培訓班,聯合高校在當地辦竹木產品設計大賽……

企業家寫聯名信留他

2017年的一封信,一度震到了龍泉市常務副市長熊勇軍。

那時,陳思宇第一任市長助理屆滿。20餘家竹木產業協會副會長單位代表400餘家竹木企業聯名給浙江農林大學寫信:“懇切希望得到貴校的繼續支援與援助,讓陳思宇同志繼續留任龍泉工作一段時間。”

熊勇軍回憶著,摩挲著手,深吸一口氣:“是真的很敬佩,他能得到這麼多企業的認可。我們都要向他看齊。”

其實,陳思宇剛來時,市裡只期待這個知識分子能給竹木產業帶來一些新理論、新觀念。“沒要求他發揮很大作用,畢竟是掛職的,對他像對客人一樣,大家客客氣氣的。”熊勇軍說得坦誠。但漸漸地,他們發現,陳思宇是真的在做事:“兢兢業業,一點兒不含糊。”

那封聯名信,也把陳思宇驚到了。“很‘古老’的一種形式。”陳思宇說,“兩個字,感謝。”

聯名信算是為數不多的企業瞞著陳思宇的事情之一。畢竟,對協會里大多數企業的動態,陳思宇都門清。

採訪的某天晚上,一天的正式工作已經結束。陳思宇像其他龍泉人一樣,找了熟悉的朋友喝茶。

龍泉人愛喝茶,茶具一擺,茶水一煮,才有朋友聊天的氣氛。

接近21時,他已經進入休息時間。桌上的手機響起來。

這次是龍泉一家竹木企業的老闆,姓胡。電話裡說不清,胡老闆又著急,那就面聊。

十幾分鍾後,胡老闆來了,揣著滿腹心事。陳思宇招呼他喝茶,配上一碟瓜子,聊起了他關心的氣炭聯產專案。

陳思宇一條條地為他分析,需要考慮哪些問題,掌握哪些資料,能找誰瞭解這些資料,用地情況要怎麼算,管道要怎麼建……“光盯著你的竹子怎麼行嘛?”談話結束時,陳思宇笑著提醒了一句。胡老闆靠在椅子上,點點頭。

4年來,陳思宇去過龍泉600多家企業。他眼裡的企業不分大小,都很重要。和企業相處的秘訣是走心。走心,企業才講真話。擺領導或知識分子的譜,人家防著你、不信你。但面對朋友,企業就會實誠地倒苦水。“制定政策的人一定要對產業非常熟悉,不然就是人云亦云。”

“我們龍泉把他耽誤了”

10月底,北京舉行科特派制度推行20週年總結會,大會表彰了92位科技特派員,陳思宇是其中之一。

陳思宇知道,自己這個科特派和其他科特派不太一樣。

有市長助理的身份,他有更廣闊的平臺,能調動更多資源,把竹木產業放在龍泉發展的大局中去思考。

陳思宇拿過很多獎。但熊勇軍卻覺得,對陳思宇個人而言,在龍泉工作的這許多年,肯定是有損失的。

他把那些陳思宇不跟記者談的“損失”,也“抖落”了出來。

一個是錢。陳思宇團隊和龍泉合作開展的專案,不收任何專案費用。他不想惹人非議。

還有一個,是職稱。

職稱是卡在熊勇軍心中的刺。“這麼好的老師,沒評上教授。我們龍泉把他耽誤了。”熊勇軍嘆息著搖頭。

浙江農林大學給老師評教授的要求之一,是必須去國外進修一年,單次時間不低於半年。但他沒時間出國進修。

“不能讓他們紮根基層的人吃虧!”熊勇軍近乎急切地替陳思宇呼籲。

其實2016年,陳思宇已經準備好了要出國。但那時龍泉的竹木產業剛有起色,正在向好發展,他就沒捨得撂挑子。這麼一耽擱,就耽擱到了現在。“說實話,到了這個年紀,也有點焦慮,總覺得心裡有點事。”

但陳思宇還是一句話帶過了這點小“損失”。他現在正在忙的,是龍泉市的森林經濟融合體專案。一二三產聯動,建設集迴圈林業、創意林業、林業科普三大核心功能於一體的森林經濟融合體,全力打造“兩山”理論轉化實踐示範地、森林經濟綜合展示地。

“人嘛,會調動;但企業一直會在。企業在,我們的服務就永遠會在。”陳思宇相信,無論位子怎麼變,他都會以自己的方式,來建設“他的龍泉”。

對,陳思宇算是龍泉人了。他拿到了證書,成了龍泉的榮譽市民。

陳思宇

浙江農林大學副教授,省科技特派員

2015年,陳思宇被龍泉市以高階人才“柔性引智”的方式聘任為市長助理,主要負責龍泉市竹木產業轉型升級及技術革新工作。近年來,龍泉的竹木加工產業處於轉型升級的攻堅階段,為幫助產業渡過難關,陳思宇踏遍龍泉市19個鎮(鄉、街道),走訪調研600餘家企業和林農,為政府出臺竹產業相關政策提供決策參考。陳思宇被當地竹木企業家稱作“孃家人”“及時雨”,有了他,發展就有了主心骨。

陳思宇最開心的事:

陳思宇在竹農和加工企業設了很多價格監測點,隨時關注竹材價格走向。最近,竹材價格升了,陳思宇和竹農一樣高興。他說,價格如果處在低位,林農收益不高,竹林養育、採伐的積極性也就不高。原竹價格上漲,說明加工企業健康執行,林農收入也能增長,一二產聯動效益凸顯。對產業發展來說,這是件好事。

陳思宇最掛念的事:

目前龍泉竹木產品同質化嚴重,競爭激烈,常打價格戰。對傳統竹木加工產業來說,產品的差異化是提升附加值最好的手段。陳思宇最掛念的,就是提升企業的創新能力。只要企業需要,他就會帶著企業家赴高校、科研院所對接合作。

(文章來源:科技日報)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