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足球

把腎虛說得如此文藝的詩人,我只見過他一個

  • 由 蕭楚白 發表于 足球
  • 2022-03-06
簡介現在我們回過頭看袁枚的一生:來過、吃過、睡過、愛過、官做過、詩教過,作品有詩集、文集、食單、詩話,無災無難活到八十多歲壽終正寢,可以說是許多人一輩子的夢想了

腎虛的作者是誰

把腎虛說得如此文藝的詩人,我只見過他一個

性靈派 袁枚

前段時間,為了孩子的文史知識講義,我自己製作彙總了幾個大類。其中詩詞類除了基礎知識,還精選了312位詩人共2000多首詩詞。(後續整理完成,會分享給大家。)

彙總完這2000多首詩,發現我會背的最多的還是李杜蘇辛的作品,其次是李商隱,再次是陶淵明。這幾位都是詩界大拿,背得多無可厚非,但後面數量最多的,卻不是我想象中的白劉,而是袁枚。

最神奇的是,很多袁枚的詩我之前都不知道是他的作品,還是這次大普查才發現原來這首是袁枚的,那首也是袁枚的。

於是我開始研究袁枚到底是個什麼樣的人,為什麼他的詩作之風格水平可以如此變幻莫測?

結果就是,學詩十餘載,至今才發現袁枚才是我的本命。

▶ :這次普查,我一共有兩個大收穫,除了袁枚,還有一位張溥,下一期我們再為大家介紹張溥這位寶藏大佬。

袁枚

袁枚(1716- 1798),字子才,號簡齋,晚年號倉山居士、隨園主人、隨園老人。錢塘人,祖籍浙江慈溪,詩人、文學家、評論家與美食家。

乾隆十四年左右,江南園林圈裡一處當年的廢宅強勢逆襲,此園一改園林設計常態,拆掉圍牆,將內景直接展示給大家看。

這個園林,就是袁枚買下並改造的南京隨園。這時候的袁枚才三十多歲,本該在職(guan)場大展身手的他,為了不受二貨領導的氣,被迫過上了財務自由的生活,主動離職,居家養生。

說是養生,袁枚卻也是清代時間管理的大師,跟紀曉嵐並列清代時間管理先驅,不過要我說,兩人雖然都是好色成性,但也有不同。

紀曉嵐公務纏身,妻妾也不多,以戰鬥力爆表而出名,袁枚雖然妻妾成群,但他是壯年退休在家,能騰出來的時間比紀曉嵐多不少,所以兩人各擅勝場,不能一概而論。況且時間管理的理論與實踐日新月異,流傳至今,恐怕還得屬羅志祥和蔣總裁為時間管理方面的集大成者。

但袁枚是個要面子的人,他總是強調自己好書如好色,還有詩為證:

寒夜讀書忘卻眠

錦衾香盡爐無煙

美人含怒奪燈去

問郎知是幾更天

能把腎虛說得如此文藝的,我也是第一次見。

袁枚生平,興趣極多,但愛好只有兩個,除了色,就是吃。

他愛吃,講究吃,而且還是個了不起的吃貨,吃到啥好東西,還非得把這些菜的菜譜給弄回來,最後自己寫了個《隨園食單》。

據說他出去吃飯,總要帶著自己的廚子,吃到什麼菜好吃,就要廚子去學,還要向人討教菜譜。他做官時,為了不折腰,乾脆辭官做地主,但要菜譜的時候,你要他折幾次腰都行。

當時有南京第一名廚王小余,別的事不敢說,說做菜,那是狂上天了,宮裡御膳房的那幫人在他看來也只是一群雜碎,他甚至敢放話說:做家廚是不可能做家廚的,這輩子都不可能做家廚,家廚是什麼?家廚就是家畜。

但後來他當了袁枚家的首席掌勺官(手動真香)。

他死了之後,袁枚還很思念他,為他寫了歷史上第一篇廚師傳記。

我說袁枚是我的本命,但我並不講究吃,更沒機會實踐時間管理,所以說是本命,主要是因為我跟袁枚在很多事情上的觀點一致。

袁枚是個有理想的人,他做官就是要實現自己的抱負——但他發現官場不是他想象的那樣,所以他走人。

我的運氣比他好不少,因為他沒有能跳槽的地方,但我有。

袁枚討厭虛偽的人,喜歡真性情的人,後來甚至大有破除封建禮教的意思,敢開女班,教女子寫詩。

有人說過:和人相處多了,就更喜歡狗。袁枚和文人相處多了,就更欣賞名妓。他甚至給自己刻了一方印,上鐫唐代詩人的名句:

錢塘蘇小是鄉親。

有位尚書來拜會他,見到這方印,這位尚書便習慣性地搬出了官架子,說袁枚有辱斯文。袁枚回覆他:

今天您是一品大官,蘇小不過是個名妓,但百年之後,人們還會記得蘇小,卻沒人記得您。

這些還只是性情相近,最讓我驚豔的,還是袁枚對文學創作的觀點。

品畫先神韻 論詩重性情

袁枚對詩文創作,也是強調性情。從他的作品上看,袁枚的詩很有些楊萬里的味道,優點都是靈活跳脫,缺點也一樣,就是水準極差很大,好的極好,差的極差。但詩詞創作,一旦遇到派系之間的矛盾,往往就像華山劍氣之爭一樣,最終落入不可調和的矛盾,除了真正的大高手,一般人是沒法統一這種矛盾的。袁枚的詩固然好,但也沒達到這種大高手的高度。

愛好由來落筆難

一詩千改始心安

阿婆還是初笄女

頭未梳成不許看

但肯尋詩便有詩

靈犀一點是吾師

夕陽芳草尋常物

解用多為絕妙詞

——遣興二首

從這兩首詩中,當可窺見袁枚作詩的特點。

雖然袁枚看重性情,講究活用,但是他也強調寫詩是很難的一件事,不是你會活用就能寫好的:

倚馬休誇速藻佳

相如終竟壓鄒枚

物須見少方為貴

詩到能遲轉是才

清角聲高非易奏

優曇花好不輕開

須知極樂神仙境

修煉多從苦處來

所以,我想,有時候他也知道自己的一些詩並不算好,但勝在直抒胸臆,畢竟他相信,優曇花好不輕開,但不能因為開不出優曇花,就不讓開花了。何況,相比現在那些兩開花的,他只開一個,算是很不錯的了。

我們對袁枚的詩作,可能比較熟悉的是小學課本上的牧童騎黃牛,以及最近大火的苔花如米小,其實他寫苔,也有另一首:

各有心情在

隨渠愛暖涼

青苔問紅葉

何物是斜陽

同樣寫苔,這一首的視角和另一首就極為不同。要學袁枚的性靈派,那是學不來的,因為這個創作手法,強調的就是個性,就是自我,不需要去學別人的風格。袁枚自己的詩作,跨度很廣,有山水,有鄉村,有邊塞,有生活,有理論,有詠史,但不論哪一種,都有他自己的鮮明特點。

他的詠史詩,雖然不如李商隱和杜甫那樣高明辛辣,但勝在視角獨特,比如:

莫唱當年長恨歌

人間亦自有銀河

石壕村裡夫妻別

淚比長生殿上多

——馬嵬

他做官的時候,百姓很愛戴他,還給他做萬民袍,他也經常幫小老百姓避過一些無妄之災。可見他做官時不僅有雄心,也很愛民,所以他的詠史,很多都是站在小民視角或當事人視角。

現在我們回過頭看袁枚的一生:來過、吃過、睡過、愛過、官做過、詩教過,作品有詩集、文集、食單、詩話,無災無難活到八十多歲壽終正寢,可以說是許多人一輩子的夢想了。

可他臨死時寫了兩首詩,一首大家都聽過這一句:

兩腳踢翻塵世路

一肩擔盡古今愁

另一首則很少有人看過:

每逢秋到病經旬

今歲悲秋倍愴神

天教袁絲亡此日

人知宋玉是前身

千金良藥何須購

一笑凌雲便返真

倘見玉皇先跪奏

他生永不落紅塵

大家看,似他這般快活似神仙,上天見了玉帝,第一句話卻要說:老子再也不去人間了。

難道是他自己有什麼悲苦嗎?不是,是因為他見慣了人世間眾生皆苦。

可能我欣賞他的原因,更在於他在自己很幸福很安穩的時候,也不忘關心和幫助那些不幸的人。

最後用他的一首詩結尾:

村落晚晴天

桃花映水鮮

牧童何處去

牛背一鷗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