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足球

社會發展看生活,農村發展看小麥

  • 由 給你蔚藍的天空 發表于 足球
  • 2022-02-15
簡介河水兩旁,都是農家田,山上也是田地,每家把自己的地80%多種植小麥,每到入秋種小麥的時候,早上出門,路上總是能碰到三三兩兩拿著耕地的犁,鋤頭,小麥粒去種植的人,無論是去哪個方向,哪一塊兒田地,總能遇到同行的人,說說笑笑地走進田地,小編記得媽

麥芽科技怎麼樣

隨著社會的發展,科學的進步,人們的生活條件有了質的飛躍,這絕不僅僅是一個變化大所能說完的。

今天就讓小編講講這些年農村的變化吧。

小編是農村長大的,見證了20多年農村的變化,小時候,沒有電話,再到,每家一臺電話,再到,每人一部手機。如此大的變化,僅僅發生在20多年裡。當然,小編今天想要講的,不是這個,因為這個每個人都知道都清楚,只是想讓大家瞭解到,科技在變化的同時,農業也在跟著變化。

那麼就讓小編挑一樣小麥給大家講講到底發生了什麼變化吧。

社會發展看生活,農村發展看小麥

就拿最普遍的麵粉來說,無論是城市裡,人還是農村人,都在使用麵粉,食用麵粉,可能對城市裡的九零後零零後來說,麵粉是怎麼來的,他們不清楚不知道,那麼,就讓小編我,順便告訴大家吧。

麵粉的前身是小麥。也就是麥子,麥子粒,經過磨坊的加工,去掉小麥粒的外皮,裡面就是麵粉。

迴歸正題,小編是八零後。記得小時候。我們村裡每家每戶都種植面積特別大,小編的家鄉,在大山裡,兩山之間,流淌著一條河,名為西漢水。河水兩旁,都是農家田,山上也是田地,每家把自己的地80%多種植小麥,每到入秋種小麥的時候,早上出門,路上總是能碰到三三兩兩拿著耕地的犁,鋤頭,小麥粒去種植的人,無論是去哪個方向,哪一塊兒田地,總能遇到同行的人,說說笑笑地走進田地,小編記得媽媽總是在田地邊上,挖草,爸爸耕地,耕完了,再拿起裝小麥的籃子,掛在左手臂上,右手抓著一把把撒向地裡,別小看這個,這可是個技術活,撒不好就會不均勻,撒完整塊兒地之後,再撒一遍化肥,用專門刨平地的工具,把地刨平,這樣就完成了種植。

因為田地多,分散,所以種植,就需要很長時間。

社會發展看生活,農村發展看小麥

冬季,麥芽已經長成了麥苗,滿地綠茵茵的,就算是嚴冬,麥苗也不會凍壞凍死,最多停止生長,小編沒有見過臘梅,但小編想,麥苗的生命力一定是強過臘梅的吧,它一點點顏色都不改。

春天,氣溫回升,麥苗開始長高,大山裡麥苗是漫山遍野最普遍的存在,它的顏色是整個春天的主力軍,微風吹來,麥苗隨風搖曳,向是給你致意,向是給你問號。

小時候的麥田邊,有很多樹,樹上成群結隊的鳥兒嘰嘰喳喳的叫個不停,遇到晴天時,藍天白雲,成片的麥田,看起來,像一幅畫,感覺和諧又舒適。

這時候地裡會長出來很多雜草,人們會忙一段時間清除,小編記得,小時候,媽媽會帶著自己和幾個姐姐去,除草時,媽媽會講一些她們小時候的故事,也會講一些“古經”。就是透過故事教育人該怎麼樣做個好人,我們很認真地聽著,當然小編最小,也是偷懶最多的一個。

社會發展看生活,農村發展看小麥

農曆四月,麥子的頭上頂著麥穗,風吹過來,隨風擺動,形成麥浪,從綠色變為黃色,這時候,就可以收割了,地理位置越低,成熟的就越早,最先從大河兩旁的地裡收割,小時候,爸媽割,我們幾個背,很多塊地,所以很忙,每晚吃飯都很晚,有一次因為累,四姐姐,背完麥子就在大場裡睡著了,這樣的收割需要近一個月。

收完,放在自己家裡的大場裡,就可以攆麥子了,用馬或者牛,拉著一個很重的滾動石頭,我們稱其為“轆杵”碾壓。麥粒就出來了,等全部出來,麥杆就被碾壓成了牲口吃的草,用擦子把它挑起來,在把麥子掃到一起,用木掀一下下地揚起,當然,這個需要有風,才能在空中時,吹走渣子。這個我們稱其為“揚場”。

收好的麥子曬乾就可以了,隨時可以拿到磨坊裡磨面。

社會發展看生活,農村發展看小麥

這樣的過程,大概需要兩個月,那兩個月裡,每天都有汗流浹背的時刻,吃飯急急忙忙的對付,村裡沒有一個人是清閒的,包括孩子,就那樣忙碌,辛苦,可每家每戶的麥子還是不夠吃,這也是小編孩童時,覺得最奇怪的一件事。

現在,人們生活條件好了,有些種一點點麥子,用於自己家吃,一兩天就收割完了。如此,還經常聽人說,吃不完,有些直接不種。

這樣的變化大吧?

關注我,分享更多農村事蹟,知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