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足球

《可卡因海岸》一部西班牙版的毒梟發家史

  • 由 木小木的情感客棧 發表于 足球
  • 2022-01-30
簡介這些最初的走私者為走私的基礎設施和黑市文化打下了基礎,這裡後來成為拉丁美洲卡達販毒集團尋找進入歐洲路線時的一個誘人的視窗,你可以想象他在毒梟心目中的樣子,他們所需要的一切都已經按部就班,而且由來已久,這正是他們要選擇的地方

黑迪亞斯是什麼

《可卡因海岸》一部西班牙版的毒梟發家史

第一次知道毒梟,是看影片《教父》:故事從一段獨白特寫開始,黑色背景下,殯儀館老闆頭頂的高光,對比強烈的鏡頭變焦,人物慢慢隱現,是教父的背影,他揮手示意身邊的人給殯儀館老闆一杯酒,一個看似平靜的開場……

巴爾扎克說過,在巨大的財富背後,都隱藏著罪惡。《可卡因海岸》就是這樣一部西班牙版的毒梟發家史,真實講述了加利西亞毒梟怎樣做領袖,怎樣對待家人,怎樣對待敵人和朋友,怎樣戰鬥和征服,怎樣洞察人性,還有怎樣對待政客。

一、

自中世紀以來,加利西亞的“死亡海岸”吞沒了無數往來船隻,而走私也成為當地人千百年來的一種生活方式。

存在即有道理,沒有什麼會無緣無故地出現在這個社會中。達爾文的生物進化法則——優勝劣汰,適用於所有存在生命的地方,有生命就要生存,要生存就有競爭。

地利:

一直到1864年,加利西亞都是一個三不管的自由貿易區,地緣政治上的模糊狀態,成為走私的地利溫床。西班牙內戰後,加利西亞人就開始在葡萄牙和西班牙的邊境線上,偷運食品、藥品、機器、機械零件和武器。

天時:

戰後生活非常困苦,走私活動的出現是對艱難時事的映照背景制度被潛心實施,而各種食品和藥品就在幾千米外跨越邊境便可獲得走私就成為必然。

人和:

最早有組織的參與走私活動的其實是女人。她們負責看管家畜,在河口小島上放牧,可輕鬆地用牛群運輸糖、米、油和肥皂等貨物。時間久了,她們開始批次運輸咖啡、火柴和布匹,迫於迴避當局查封的需要,女人們設計了預警系統,首個集體組織的雛形應運而生。從一開始,走私者就與國民警衛隊建立了良好的關係,那些吃官餉的人與普通人一樣貧困潦倒,而且幾乎總是他們來提出協議。

《可卡因海岸》一部西班牙版的毒梟發家史

這些最初的走私者為走私的基礎設施和黑市文化打下了基礎,這裡後來成為拉丁美洲卡達販毒集團尋找進入歐洲路線時的一個誘人的視窗,你可以想象他在毒梟心目中的樣子,他們所需要的一切都已經按部就班,而且由來已久,這正是他們要選擇的地方。

二、

透過潤物細無聲,這種大眾崇拜和政治共謀的有毒混合物,為幾十年後這些走私組織淪落為類似黑手黨的犯罪綜合體奠定了基礎。

也就是在20世紀60年代這10年中,走私者逐漸明白了真正的發財之路,:從葡萄牙運送菸草。除汽油外,沒有什麼比這個來錢更快了。犯罪網路經歷了結構性的改革:中小黑市商給批發商讓路,而批發商又對市場進行了壟斷。從小農場到種植園,從單打獨鬥的走私者到等級森嚴的組織,由黑老大把控全域性。塞爾索·洛倫佐·比利亞是加利西亞第一批菸草販賣的黑老大之一。

國民警衛隊進行了一次象徵性的突襲。官方得到了上鏡的機會,站在一旁與那匹狡猾的菸草拍照。這次行動皆大歡喜而且由此開創了一個重要的先例。是不是突然有一種看香港警匪片的現場

即視感

,官商同流合汙,看來各個國家也沒有太大的區別。

在“走私者是最值得尊敬的人”的光環照耀下,堪稱加利西亞教父的曼努埃爾·迪亞斯·岡薩雷斯,在1987年,被人民聯盟認命為市長。

20世紀80年代初,維森特和“小鬼”巴拉爾等黑老大決定,不再使用葡萄牙供應商,直接從製造商美國跨國公司購買貨物,販運中心也從邊境上移到了下海灣。

得益於數十年的黑市經驗,加利西亞的家族幫派不久就成為菸草網路中值得信賴的玩家,而這片經常風雨交加的沿海地區,則成為世界上歐洲違禁品最重要的落貨點。

萬事俱備只欠毒品,加利西亞的毒品販運即將登上歷史的舞臺。

《可卡因海岸》一部西班牙版的毒梟發家史

三、

從菸草開始,基礎設施已經就位,一切變得如順水推舟,給了新供應商信心,從社會角度看,也沒有什麼真正的障礙,有一種免罰、放任、被社會接納的感覺。

完全被動的政府和司法,以及1983和1984年專門針對大麻的掃毒突襲行動和“宏起訴”的有罪不罰,導致黑老大們在卡拉班切爾監獄的短暫停留,同時期,一些哥倫比亞毒梟碰巧也被囚禁在那裡。在過道和牢房裡,加利西亞和哥倫比亞之間締結了新的紐帶。

在加利西亞,哥倫比亞人找到了通往歐洲的完美門戶:現成的基礎設施,熟悉該地區的人,幾乎總是缺席的警力和立法系統,外加講西班牙語。阿羅薩便成了他們一直在尋找的生命線,成為了“毒梟”之鄉。

加利西亞從大麻到可卡因的轉型徹底而平穩。貨物開始大量湧入,哥倫比亞人和摩洛哥人對家族幫派的信心被證明完全正確。加利西亞人成為詞典定義的犯罪組織:經營善,人脈廣,財力厚。他們在海灣河口崛起成為無可爭議的霸主時。

毒梟的黃金盛世開始,大西洋的白粉時代降臨了。

四、在黑暗中仰望光明,這就是《可卡因海岸》帶給我的正能量。

《可卡因海岸》一部西班牙版的毒梟發家史

在主要由吸毒者母親組成的《者聯盟》這一章的結尾,作者寫道:20世紀80年代末,一位記者在加利西亞電視臺的新聞報道中採訪了一位母親,當時她在家中倚窗而望,在講到她兒子是個隱君子時,她泣不成聲。

這一畫面,觸動了加利西亞一代母親的心靈,這些母親目睹自己的孩子在她們面前死去,而後挺身而出對抗毒梟。

她用加利西亞語說道:“我們這些母親做了什麼?站在那裡看著他們就這樣販毒吸毒,只有像我這樣的母親才能體會家裡有毒品意味著什麼。一定要把他們關入大牢,一定要讓他們為我們所經歷的一切付出代價,為我們因為孩子們的痛苦而遭受的煎熬付出代價。”

當時還在讀大學,正遭遇身邊熟悉同學車禍意外去世,那種揪心的悲傷環繞著整個班級,也因此,失去親人之痛的母親這個畫面,多年來印象深刻,銘記在心,對於毒品之害有一種與生俱來的憎惡。

《可卡因海岸》一部西班牙版的毒梟發家史

《可卡因海岸》背後的鬥爭既然在繼續,那些黑幫大佬也在一代新人換舊人,高科技的日新月異讓緝毒變得更加險峻和艱難,知其然才能知其所以然,通讀此書,瞭解毒梟的沉浮歷史,解讀每一次緝毒的結果和收穫,可以在借鑑歷史的成敗教訓中有的放矢,打擊毒梟的道路雖然曲折,但總有光明在前方。

歷史被記錄的意義就在於被後人所能銘記。

作者納喬·卡雷特羅(Nacho Carretero),1981年出生在西班牙拉科魯尼亞,西班牙《國家報》(

El País

)調查記者,也在《世界報》(

El Mundo

)、《西班牙人》(

El Espaol

)等知名西語媒體上發表文章,內容涉及西班牙、盧安達、敘利亞、菲律賓等多個國家。2015年出版《可卡因海岸》,該作品已被翻譯成10多種語言,並被改編成電視劇播出。

《可卡因海岸》在西班牙出版後,本書因直指毒品交易背後的腐敗官員而一度被迫下架。書中揭露的龐大的毒品販運網路、毒品氾濫的嚴重程度,以及所引發的一系列社會問題令人觸目驚心。作者呈現了一部犯罪題材的動作驚悚大片,試圖用電影的方式記錄下這一切。而只有當我們瞭解了所有的真相,才能阻止毒品瘟疫的蔓延。

《可卡因海岸》一部西班牙版的毒梟發家史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