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足球

印度的百年國語變化,竟視英語為國語,國際笑話,還是實用主義?

  • 由 百度網友a417339 發表于 足球
  • 2022-01-12
簡介此後,印地語和英語成為印度的官方語言

國際玩笑用英語怎麼說

我國的客家人有句古話:

寧賣祖宗田,不丟祖宗言。

在客家人眼裡,他們可以從北到南,從國內到國外,甚至可以丟掉家園和田地,但不能丟掉自己的語言,因為語言裡凝聚著鄉音和文化。

但是,印度作為一個國家,

被英國人統治了數個世紀,直到1947年才獨立。

為何不選擇印地語,而是還保留前宗主國的語言,甚至把英語當作了國語?

印度這種行為到底是國際玩笑,還是實用主義?

根據資料統計,印度方言總計有1500多種,其中官方語言多達14種,但是作為外來語的英語卻是印度最重要的官方語言,沒有之一。

印度的百年國語變化,竟視英語為國語,國際笑話,還是實用主義?

在一般公共社交場合,印度人大多都習慣使用英語交流。

在印度的傳媒業中,英語佔到18。7%的比例。

在政府機構中,英語的使用率高得嚇人,竟然達到了70%,而印地語的使用率僅有7%。

“國語”波斯語

其實,在英語出現之前,印度的“國語”是波斯語。

從古至今,印度這塊土地,一直是你來我往的熱鬧地方,北方的鄰居常常呼嘯而來,征服了本地居民,建立政權。

16世紀初,來自中亞的突厥化的蒙古人,開始逐步蠶食南亞大陸。

到了 17世紀,他們建立印度的莫臥兒王朝,

王朝疆域非常廣大,統治著阿富汗在內的南亞次大陸。

印度的百年國語變化,竟視英語為國語,國際笑話,還是實用主義?

但是大名鼎鼎的莫臥兒王朝,卻都是信仰伊斯蘭教,為了防備印度本地人,

他們源源不斷從波斯和中亞招募官吏,外籍官員高達85%,而印度教徒官員的比例僅有15%。

莫臥兒王朝,源於來自中亞高度波斯化帖木兒家族,他們策馬南下,確立了波斯語為官方語言,其統治地位維持到1837年。

古代波斯語,並非今天的這般低落的政治地位。在伊斯蘭文化圈的地位,

波斯語相當於漢字在東亞文化圈的地位,整個區域都依賴波斯語進行溝通交流。

當時印度的宮廷、軍隊、文官都通用波斯語,王公貴族普遍以波斯語寫作。

當歐洲人繞過了好望角,進入了南亞大陸的時候,發現他們要跟印度人往來通商,可以不帶印地語翻譯,但必須帶著一個波斯語翻譯。

印度的百年國語變化,竟視英語為國語,國際笑話,還是實用主義?

波斯文

在當時的印度,印地語是沒有政治地位的,波斯語才是王者。

猶如今天的印度,你去了印度,可以不會說印地語,但是不會說英語就完蛋了。

英語背後的較量

1608年英國人到達了印度,裝出一副人畜無害的樣子,逐漸贏得了莫臥兒皇帝信賴。

17世紀中葉,英國已經在南亞大陸建立了大量的貿易點。

18世紀初,由於內亂不止,莫臥兒王朝已經變成了一個四分五裂的帝國,為了平叛耗盡了國家力量,導致對國家控制力急劇下降。

基本情況是這樣的:

“大莫臥兒的無限權力被他的總督們打倒,總督們權力被馬拉塔人打倒,馬拉塔人的權力被阿富汗人打倒,而在大家這樣混戰的時候,不列顛人闖了進來,把他們全部征服了。”

莫臥兒王朝不斷衰落,已徒有虛名,整個印度大陸的政治秩序混亂不堪。

於是,英國撕開了偽裝的善良,在印度組建了自己的軍隊,並且不斷開闢殖民地,還擊敗了競爭對手,基本上驅逐了印度大陸的法國勢力。

與此同時,帝國的宗教、民族、種姓、地區等種種對立,無法形成一致對外的核心力量,英國人利用內部矛盾採取了各個擊破,分而治之的策略。

17世紀末,東印度公司無可爭辯地成為印度次大陸的準國家,擁有了可觀的軍事力量。

印度教徒的大愛

經過百年時間對印度的蠶食,到了19世紀初,英國人基本上完成了對印度的控制。

於是,1837年廢止波斯語,英語正式成為官方工作語言。

印度的百年國語變化,竟視英語為國語,國際笑話,還是實用主義?

英屬印度

英語成為官方語言,在當時的印度教徒中是非常歡迎的。

那些接受了英式教育的印度教徒,透過文官考試錄用,躋身軍事、財政等部門,淘汰了穆斯林精英階層。

印度的百年國語變化,竟視英語為國語,國際笑話,還是實用主義?

印度語言女神

在當時印度最繁華的城市孟買行政機構中,高階行政、司法官員幾乎沒有穆斯林任職。

這主要因為當時印度的穆斯林排斥西方教育,也不變通,不願意把孩子送到西方的學校,因此受教育程度低得驚人。

當時大多數學校由基督教會開設,以《聖經》作為必修課,印度教徒態度靈活,接受英式教育。

1878年,在法律、文學、工程、醫學等學科的印度的畢業生中,印度教徒為3115人,穆斯林為57人,佔1.1%。

英語,不得不愛

1947年,印度人趕走了英國人。

此時,能使用英語的印度人只佔印度人口比例3%左右。

因此,當時印度打算用印地語取代英語。

但是使用印地語的主體民族僅佔總人口的三分之一,其他各地人說泰米爾語、泰盧固語、孟加拉語、古吉拉特語、卡納達語等等。

印地語以梵文天城體為字母,從左向右書寫,穆斯林的烏爾都語文字從右向左書寫,泰米爾文則從上向下讀。

在印度獨立的代表大會上,議員們各自操自己的語言,結果發現沒法順利溝通,英文反而成為最好的交流工具。

印度的百年國語變化,竟視英語為國語,國際笑話,還是實用主義?

在英國殖民統治中,印度的社會精英基本上都接受西式教育,能夠流利使用英語,他們是這個國家3%的金字塔頂尖人群,精英中的精英。

面對如此情況,印度政府不得不妥協。

憲法規定英文為國語之一,但是這僅僅是權宜之計。

1949年,印度議會制定憲法時,

規定印地語為印度唯一的官方語言,安排了一個15年的過渡,到期後由印地語代替英語。

印度的百年國語變化,竟視英語為國語,國際笑話,還是實用主義?

但這一決定遭到南方民眾的抗議,因為講印地語的人口在北印度佔96.7%,在南方卻不足0.1%。

然而印度的方言區各邦竭力抵制印地語,聲這事“印地語霸權主義”,比英國人更專制。

南方印度人擔心,一旦印地語成為唯一的官方語言,非印地語地區有被邊緣化的危險。

於是,他們紛紛發表抗議宣告,有的南方邦甚至表示:

若把印地語確定為唯一的官方語言,將宣佈自治。

印度征服權衡再三後,決定做出讓步。

每個邦都有權選擇自己的邦語言;

邦與邦之間的交流可以用英語或附上英語譯文;

非印地語邦可以用英語與中央政府傳遞資訊;

中央政府機構繼續使用英語;

全國文官考試使用英語。

經過激烈和長期的博弈鬥爭,英語優勢地位竟然儲存下來了。

此後,印地語和英語成為印度的官方語言。

很難想象,這種事件在其他任何地方發生,但是在南亞印度這塊神奇的大陸上,就是無奇不有。

英語,我們才是最地道的

其實,英國的海外擴張以間接統治為特徵,因俗而治,儘可能不觸動原有的政治社會結構,教學方面自願開放,不強制同化。

這和法國人是截然不然,法國人一直熱烈傳播天主教,強制推廣拼音語。

東南亞學童們讀著“我們的祖先是高盧人”的教科書,長大後成為精神法國人,完全脫離本國的文化土壤。

英國雖然無心和法國一樣,但是卻有異曲同工之妙。

一方面,英倫眾多特色文化,打板球、公學體系、服飾禮儀等等,

印度竟然全盤繼承下來,並且做得更出色。

印度的百年國語變化,竟視英語為國語,國際笑話,還是實用主義?

另一方面,印度是僅次於美國的世界第二英語大國,

2012年印度的英語使用人口達到1.25億,佔總人口的10%,預計2022年內數字將翻倍。

印度人,是無奈之下選擇了英語作為官方語言,但是有心栽花花不開,無心插柳柳成蔭。

至今印地語依然爛泥扶不上牆,英語卻在印度生根發芽,大有燎原之勢。

以至於,今天印度人認定印式英語最純正地道。

印度人不應該糾正自己的口音,去迎合英式發音,而是讓別人包容接受印式英語。

甚至有人說:

“英國人和美國人的英語口音太重,只能算地方英語,而印度英語才最純正,沒有口音,才稱得上是國際英語。”

印度的百年國語變化,竟視英語為國語,國際笑話,還是實用主義?

也許印度人認為,“大英正統在印度”,他們和美國人一樣,也是盎格魯薩克遜傳統的正宗繼承者和接班人。

受過高等教育的印度人在日常生活中,印地語和英語無縫切換,印度人在Facebook、Twitter上跟歐美使用者交流無障礙。

印度的百年國語變化,竟視英語為國語,國際笑話,還是實用主義?

印度裔谷歌總裁

近10年來,世界500強企業中,外籍CEO有75位,印度裔就佔10個席位。谷歌、微軟、百事可樂、諾基亞、聯合利華、到萬事達卡、標準普爾,目前都有印度CEO掌管公司。

在矽谷,印度裔IT人員比華裔表現更出色、更優秀。

顯然,流利的英語,是他們職場的大殺器,更勝華人一籌的主要因素。

Top